5000字调研报告(热门28篇)
5000字调研报告(精选28篇)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xx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美丽”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采取了开展林业三项清理整治行动、从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砖瓦窑综合整治、非法采砂采石采矿综合治理、水污染综合治理、全民控塑工程、“四清两拆”村容村貌整治、绿化荒山等措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半年来,笔者通过认真调研分析,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了xx乡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及友邻乡镇在今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所有帮助。
一、xx乡概况
xx乡位于xx县南部,距离县城56公里,地处东经98°48′,北纬24°45′,东与蒲川相邻,南与龙陵县河头乡隔江相望,西部和北部与梁河县小厂、平山乡接壤,全乡东西宽公里,南北长16公里,因地形地貌四周群山环抱,形似灶上的铁锅,又名“小蒲窝”。全乡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88个村民小组,xx年末全乡总人口1735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048元。地质构造复杂,坐落在著名的新生带火山区,境内多山,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将全境分割成南北走向的山间盆地、河谷。坝区占全乡总面积的4%,山区和半山区占96%,全乡最低海拔930米,最高海拔2250米,平均海拔1290米。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多湿气候,具有明显的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特点,由于海拔高差大,形成具有地热河谷热区气候又有温凉带气候的立体气候特点,适宜种植茶叶,热带经济作物。
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主要做法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xx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行动,组织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围绕天蓝、地绿、水清的总体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快速有效推进。
(一)从严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降低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商品材采伐。执行林木采伐“七个不准”制度。
1、山林权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不准采伐;
2、天然阔叶林、封(禁)山和保护区不准采伐;
3、重点公益林区不准采伐;
4、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单位不准采伐;
5、林政管理混乱、乱砍滥伐突出的村未整改之前不准采伐;
6、公路两旁、江河两岸、水库四周及集镇面山不准采伐;
7、征占用林地未取得林地审核同意书的不准采伐。
(二)实施绿化荒山行动。围绕“生态立县”战略,进一步实施好退耕还林巩固、封山育林、防护林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落实绿化荒山行动措施。20xx年计划新植油茶1181亩,美国山核桃503亩。补植美国山核桃100亩。抚育油茶xx亩,泡核桃3000亩,美国山核桃1000亩;新植用材林亩,实施森林抚育500亩,封山育林1000亩;组织义务植树万株,建义务植树样板50亩。到20xx年末使全乡林业用地面积达到万亩,其中:用材林达10万亩,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万亩(泡核桃2万亩、油茶万亩),森林覆盖率比去年增长个百分点。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夏季造林工作。
(三)强势推进林业三项清理整治行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
一是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对无证木材加工企业的摸底调查及清理整治工作,对全乡12个无证木材加工厂发放停工并限期拆除厂房机械设备的通知书,组织力量对拒不执行的加工厂进行强制拆除,截止7月10日,全乡12个无证木材加工厂的厂房和机械已全部拆除,工作进度在全县名列第一;
二是开展野生树木非法移植清理整治,对全乡26株非法移植的野生树木进行逐株登记造册、编号拍照归档,全部纳入乡林业站的管控之中;
三是拆除捣毁废弃加工木炭旧窑,防止非法烧炭死灰复燃。
(四)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古树名木被称为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无价珍宝,也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气候温润,适合树木生长,分布着大量古树名木。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古树名木54株(其中县级保护26株、乡级保护28株),主要有柞木、柏树、香樟、香叶树、黄果树、大青、榕树、桂花等树种。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实行村民承诺保护、村级登记保护、县乡挂牌保护的方式,对全乡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
(五)开展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大规模水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一是对全乡12个非法采砂采石点采取直接取缔措施,目前所有非法采砂采石点清理工作已完成;
二是开展河道污染治理,组织机关干部、学生、群众对乡内的主要河道里的垃圾进行清理打捞集中处理,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打造。
(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开展“四清两拆”活动,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群众参与的方式,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乡内投资在各村修建了垃圾集中处理池,在集镇及周边村组设置了垃圾箱,争取环保项目建设了自燃式垃圾焚烧炉,通过前期观察,达到预期处理效果,符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际。
(七)开展砖瓦窑清理整治。结合“xx乡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以疏堵结合为原则,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公路沿线、乡村集镇规划区内的砖瓦窑一律取缔,重新选址规划建设轮窑,研究能源替代,并做好土地复垦工作。
三、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群众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行为;因地理环境因素的限制和村庄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浪费了许多生态资源,也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
(二)基层执法疲软导致打非治违工作底气不足。乡镇基层站所执法权限范围较小或毫无执法权,加之执法人员少,直接导致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底气不足,打击效果不明显,震慑作用不强。比国土所为例,在查处非法采砂采石行为时,按部门职权只能是以下方停工通知的方式告知当事人停止其非法行为,无处罚或采取强制措施的权限,而违法行为人则毫不畏惧。
(三)一刀切导致在执行县委政府决策时存在偏差。个别部门和地方因急于达到治理目的,从严加强管理,在执行县委政府决策时实行一刀切,如:停止一切采伐指标的分配及林木采伐活动,停止木材运输手续的办理,停止一切沙石的开采活动。这与县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符,也不符合相关行业生产规律。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生态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良好、空气质量清新、自然生态基本平衡。生态目标的实现,要求尽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向自然环境排放污染物,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所有的生产生活活动都要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不出现过冲现象。xx乡地处南部乡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总体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要实现生态目标,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不能再走“先利用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某些情况下限制、改变或放弃现有的一些经济发展手段或方式,宁可牺牲眼前经济利益,也要实现生态目标。
(二)加强政府引导,改进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而言,是一种崭新的理念。对人类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类需要对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调整和改进。这种调整和改进,从政府的层面上讲,没有政府的'强有力领导,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显然是做不到的。政府重视和引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浩大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就能顺利得以实现的,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全社会成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我们可以用好用活法律法规,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企业与公众在政府的引导下,依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度是区域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软约束,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无效率的制度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制度约束。历史经验表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发展中存在的巨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地区的制度安排。同理,制度安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经济政策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不仅可以极大地鼓励那些率先实行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行为,实现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激励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还可以迫使经济个体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应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市场机制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政策工具,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
(四)推进生态化转变,建立生态型生产体系和消费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五大生态化转变。
一是观念生态化转变。从传统的“人类自我中心思想”、“征服自然”等观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转变;在全社会宣传、倡导和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和生态科技观等生态文明观念。使全社会从思想上接受生态文明新观念,将生态文明观念付诸于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中,把生态文明观念贯穿于各种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政策制定的全过程。
二是产业生态化转变。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从传统的资源高消耗、环境污染破坏的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化集约发展模式转变。产业发展尽量依据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建立形成产业组织生态链网关系,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结合优化,使资源获得充分的循环利用、节约利用,废弃物实现零排放,环境获得最好保护。
三是生活生态化转变。在生活方式上,从人类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掠夺以及无节制地消费向弱化物质财富占有与追求的简约生活方式转变,以适当的、极少的物质资源消耗,最小的自然环境污染破坏,获得最大的精神文化财富,获得最健康的身心发展,谋求精神化生活方式与物质化生活方式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共居一体,相互包融。
四是文化生态化转变。在文化宣传上,要大力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使社会大众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树立起生态文化意识,提高社会大众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大众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促使社会大众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文化发展上,要尊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环境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五是环境生态化转变。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从无视、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的环境破坏性资源开发向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的资源开发模式转变。资源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型生产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推进产业的生态化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生态型生产体系。
在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中,消费是整个经济循环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所有的生产都是为消费准备的,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只有消费需求的增长,才能有商品的市场需求,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与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还是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推进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通过加强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消费价值观,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适度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环保消费、减物质消费、文化和功能性消费,摒弃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破坏性消费、透支消费和“一次性消费”的生活方式。通过政府主导,制定相关鼓励促进生态消费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正确引导消费走向,形成生态消费时尚,使生态消费观念逐步形成并转化为直接的消费需求,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在消费环节实现资源的最大量节约,污染物的最大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小。最终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功能性消费转变,由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
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在办理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的过程中,自办群体性宴席的规模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高,诱发农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隐患越来越大,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大薄弱环节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我县农村群体性聚餐的食品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高农村群体性聚餐的安全防范能力。最近,____县深入到相关镇(区)对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广大农村自古就有遇婚丧嫁娶、升学乔迁等红白喜事,邀请亲朋好友聚餐的习俗。特别是随着当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群体性宴请的规模和频率逐步增大,“民间厨师”的队伍也不断壮大,目前仅登记在册的就有1014人,大多数为男性,且基本来自农村,除具有认可的厨艺外,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意识,特别受加工条件的限制,看似普通的农村宴席,却存在着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据调查,主要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㈠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通过调查了解,当问及群体性聚餐举办者、参与制作者和赴宴者:宴席上的饮食是否安全?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回答基本上是“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长这么大了还没听说过会出事”、“弄点东西来吃会出啥子事?”。而回答说存在危险的人少之又少。同时,由于参与群体性聚餐制作的主厨人员和帮厨人员随意性大、流动性大,同一场宴席可能轮换几拨人来做,食品加工操作极不规范,菜肴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且在举办过程中,不是吃一顿饭就结束了,少者持续一两天,多者持续四五天,几乎没人想到吃了之后可能会导致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可见,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举办群体性聚餐造成食物中毒的思想根源。
㈡厨师素质参差不齐。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而当前料理农村红白喜事宴席的厨师和服务人员,大多为当地村民,有时办宴者的亲朋好友也帮忙刷锅、洗碗和端菜,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但大部分人没有经过健康体检,有无传染病不得而知。特别是大多数厨师自学成材,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也没有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或取得食品安全知识合格证,甚至有的身体状况明显不符合从事厨师工作的条件。
㈢原料采购把关不严。农村群体性聚餐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采购一般有三种途径:一种是办宴事主亲自去采购;第二是由办宴事主提供菜单,由“民间厨师”去采购;第三是由“民间厨师”自定菜单然后采购。基本上第三种途径采购原料居多。大多数办宴事主为了求简单,把办宴席的钱打包给“民间厨师”,有些厨师受利益所趋,可能会低价采购一些来历不明、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和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甚者会将一些已经变质腐烂的食品采购回来,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㈣加工场所比较简陋。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原料的存放、加工、制作、就餐都是在临时搭建的棚户或露天,周围不远就是牲畜圈舍或旱厕,没有任何防蝇、防尘、防鼠的设施,卫生条件很差。餐具洗涤消毒由于水源所限达不到“一冲、二洗、三消毒、四涮”的要求,蔬菜、生鲜及其他食品原料洗涤也因条件所限达不到卫生要求,有的甚至使用河水、井水洗食物,餐具乱堆乱放且混用,存在着严重的食源性感染隐患。
自20xx年6月开展食药监体制改革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县虽然在农村厨师职业素质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组建、人员配备及监管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监管仍然比较薄弱,有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㈠准入门槛设置过低。农村群体性聚餐根本没有一个准入标准,无论是再差的场所,再脏的加工制作条件,由于天高皇帝远,过事人说办就办,无人禁止。当知道消息时,已席终人散,虽然食药监管部门对农村“民间厨师”加大了培训力度和督促健康体检的力度,但是,由于我县地域太广,面积太大,“民间厨师”流动性较大,仍有许多无证和身体不适合的厨师参与了农村群体性聚餐的制作。
㈡监管对象难以定位。我县农村人口较多,村民居住分散,客观上加大了政府食品安全有效监管的难度;同时,因农村群体性聚餐的举办时间、地点、参与对象等都具有不确定性,更给农村食品广覆盖、全天候、无缝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在平时的监管执法中,就是一个固定的餐饮店或食品企业,随时都可能发现问题,若多次监管,更会发现存在的不同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可见,要想所有的村民都有安全意识,积极支持配合食品安全监管,事实上非常困难。尤其是之前提到的,有的办宴事主经常邀请自家的亲朋好友来当主厨和帮厨,这些流动性强的人员是否符合食品卫生的健康标准更加难以监管。
㈢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在镇(区)设置食药监管所之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基本靠镇(区)政府(管委会)、村(社区)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但大多是兼职,人员变动频繁,且没有经过正规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根本不知道也很难倾注大量精力去管理农村群体性聚餐。村(社区)的食品安全信息员实际上是有其名无实,导致农村群体性聚餐大多处于真空地带,无人、无力、更无法管。目前各镇(区)虽设立了食药监管所,但监管人员一般只有4—5人,部分山区镇甚至只有2—3人,面对食药监管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监管工作就更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农村的传统宴席往往延续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就餐次数多,要对长时间的宴席准备、制作、保存、食用过程进行监管,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监管难以实施到位,同时也容易加重农民负担。
㈣政策规定执行不易。由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涉及到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的管理,省、市、县也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因此缺乏有明确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在监管执法时没有强制性,即使村民不按规定办理,食药监执法部门也无权处罚,很容易使监管流于形式。同时,农村居民传统观念浓厚、安全意识淡薄,他们也不愿意在喜庆或悲伤时再为宴席去备案和被检查,造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开展。
㈤应急机制不太完善。由于当前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没有明确镇(区)政府(管委会)的主体责任,也没有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我县虽然制定了一套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办法,但是由于各镇(区)、村(社区)通信、交通、医疗等条件各不相同,也没有制定一村一策的应急处置办法,许多农村群体性
聚餐根本不愿申报备案,更没有签订安全协议,一旦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将造成难以预计的不良后果。
____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当前,农村群体性聚餐逐渐成为引起农村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场所,加上农民自我防范意识较差,农村交通不便、缺少专业救治,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轻则耽误外出劳动,重则危及生命,而且涉及面较广,社会负面影响大。因此,做好农村群体性聚餐的食品安全监管,关键是要构筑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长效预防控制机制,才能防患于未然。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确保农村群体性聚餐的饮食安全。
㈠建立政府引导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一是逐步规范农村群体性聚餐的市场准入。继续实行农村“民间厨师”登记备案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凡从事农村宴席操办的流动厨师,由镇(区)负责统一登记造册进行动态化管理,并按照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组织督促他们参加每年由政府出资的“三免一规范”(即免费体检、免费培训、免费发放工衣工帽,规范管理制度)活动。对合格人员统一发放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和工衣工帽,并在社会公开公示名单;对未取得“两证”的,严禁从事餐饮服务行业,从而引导农村群体性聚餐向集中定点方向发展。二是创新食品安全宣传方式。以镇(区)为单位,由政府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发放宣传资料、召开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来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饮食安全意识,并增强农户群体聚餐报告的自觉性,主动接受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同时,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教育,革除红白喜事宴请“奢侈风”,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组织。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分片成立“民间厨师”行业协会并组建专门举办农村群体性聚餐的厨师队伍,准备统一的加工工具和餐具,对厨师采取适当补贴的方式,由其对宴席整个过程的食品安全负责,让厨师既是制作人员又是监督人员,切实发挥自律作用。
㈡健全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利用当前食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完善县、镇(区)、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尽快打通监管体制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健全农村集体性聚餐的监管组织体系。设立镇(区)食品安全办公室,与本地食药监管所合署办公,配齐食品安全“一专四员”:即由镇(区)政府(管委会)明确一名中层干部担任食品安全监管专干,驻村干部担任所在村的食品安全联络员,村(社区)主任担任协管员,治调主任担任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并聘请以村卫生室医生为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县、镇(区)、村三级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确保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后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控制剩余食品、原料及相关物品,保护好现场,并及时上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二是严格落实农村群体性聚餐申报备案制度。以村(社区)为单位,严格落实群体性聚餐申报管理制度,对在辖区内举办的单餐50人以上的农村聚餐,均要求进行申报、登记并派人现场监管。申报时,办宴户须提供地点、时间、人数、厨师等从业人员名单和健康证明、就餐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等材料,在报经镇(区)政府(管委会)同意后方可举办。同时,由村安全信息员、村安全检查员与当事人签订三方安全承诺协议书,逐步推行群体性聚餐当事者的责任首负制和先行赔付制,提升当事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三是逐步规范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的监管规则和方法。重点强化农村食品安全镇(区)政府(管委会)负总责的责任体系,将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纳入对镇(区)的年度目标考核,落实食品安全“一岗双责”,严格奖惩,并结合我县实际出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健全监管执法的政策基础和依据,确保监管常态化、实效化。加强宴席动态管理,从菜单审核、原料采购与储存、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和凉菜制作卫生、留样等给予全面的指导,通过早期介入、风险防控、全程跟踪等方式,把好关口,规范采购渠道及操作流程,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推行农村“民间厨师”黑名单制度,从而让当事者和宴席厨师不敢、不能、不想违规操作,从源头上预防风险隐患。四是加强对市场内熟食制品备案管理。为了图方便和摆阔气,农村群体性聚餐大多会使用从市场内买回的现成熟食制品,而这些食品多为附近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加工制作。由于这些小作坊布局不合理,食品安全设施设备缺乏,再加上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欠缺,在加工制作食品时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所售食品存在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对其进行备案管理,严格督促其建立进货、销售台账,规范操作,有利于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保障食品安全。
㈢合理配置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所必需的监管资源。一是整合食品检测检验资源。整合县食药监、农业、质检、卫计等部门现有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储备与基础数据,由县食安委牵头组织制定食品检测年度计划,制定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发布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构建信息、技术和人才共享平台,提升县级快速检验检测能力,并引导和联合民间院所、企业检验检测机构组成网络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的市场机制得以完善,确保对群体性聚餐的技术检测能力满足监管需要。二是合理配备执法监管设备。由于监管范围面广量大,在按计划搞好日常监管、积极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监管队伍的执法和应急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配备必要的执法设备(如食品快检箱、相机等),以利于取证,为监督、监
管执法提供必要的证据依据。三是适当给予镇村监管人员经费支持。为了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一专四员”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对农村食品安全(重点是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与专业厨师队伍)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包括健康体检、培训和通讯等费用),工作经费划入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年终根据各镇(区)具体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适当予以经费支持,确保专款专用。
㈣严格聚餐食品卫生监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是加强农村聚餐行为的动态监管。对申报举办群体性聚餐的村民,以镇(区)政府(管委会)为主导,食药监、卫计等部门联合执法,在加强宴席动态监管的同时,选派专人负责督促事主搞好聚餐场所卫生和餐具清洁消毒工作,做到生熟分开,原料与成品、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对农村群体性聚餐举办频率高、人口集中、经济基础好的镇(区),可探索开展“移动厨房”定点建设试点。所谓“移动厨房”是指运用轻质材料建造成可拆装的食品加工房间,避免露天加工经营或在不卫生场所如柴棚等处加工经营,同时设置专用保洁消毒柜、整理箱对所有厨具进行分类存放使用,防止交叉污染,最大限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二是严格执行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督促镇(区)政府(管委会)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对于农村发现的可疑食物中毒事件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县政府、卫计、食药监等部门报告。镇(区)政府(管委会)、卫生院、村(社区)和事主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救治工作,主动提供菜肴留样,剩余食品、原料及相关物品,确保应急和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三是严肃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追究。对当事人举办监管规模内宴席拒不申报、厨师拒不进行健康检查或未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操办宴席的,由县食药监等部门依规严肃处理;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由当事人自行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并对所在村(社区)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杜绝农村群体性聚餐中的关系监管、人情监管,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从严从重问责;对造成较大以上食物中毒事件的,或对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隐报、瞒报导致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5000字调研报告 篇3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生活饮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平时的生活节奏非常紧凑,谁也不愿为了填饱肚子, 而浪费更多的学习和工作时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宅在宿舍,一台电脑,一个电话,解决一天的生活问题,外卖成为众多大学生群体的饮食选择。可以看到外卖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市场需求,目标顾客主要是大学生,市场进入的门槛也比较低。但是在我亲自点了一段时间外卖之后,我发现当前外卖市场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叫外卖的顾客,他们在对外卖带来的便利感到满意的同时,也对一些外卖快餐店品种单一、价高质次,送货不及时等问题颇为不满。如果做到专业的,大型的,成规模的,讲究营养搭配,卫生一次性回收,一个电话即及时送餐上门,可单订可团订,形成有品牌的具有良好口碑的大型外卖快餐店,必将有极大的市场回报。
调查目的
了解小部分自己身边同龄人对于外卖的各方面看法,通过准备的十六个问题,虽然问题很少,可是也包括了很多不同方面的内容,比如对于外卖质量的要求、外卖的其他需要、外卖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查,为此次分析报告做好准备。
调查内容
1.您是否经常困扰中午应该吃什么?
2.您的性别?
3.在工作日时,您午餐的选择是
4.最近三个月内,您叫外卖的频率更接近于?
5.您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叫外卖呢?
6.您午餐花费的时间一般为?
7.您一般通过什么方式订外卖?
8.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外卖店?
9.您喜欢哪类型的外卖餐饮?
10.在您的外卖经历中,您觉得存在的哪些问题是?
11.遇到外卖服务不满意的情况,您会怎样处理?
12.您是否希望通过饮食来控制体重?
13.一家外卖餐厅能够提供菜品所含的卡路里和营养,您是否会感兴趣?
14.您对外卖服务最看重的是哪方面?
15.您希望外卖公司提供的菜品组合?
16.您能接受的午餐价格?
四、调查对象
因为叫外卖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校大学生,所以调查时主要集中在大学校园中,另外还有白领工作人员一共56人,从上述16个问题中分析结果。
正文
一、调查问题分析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一共56人,其中男性有31人,女性有25人,对于午餐的选择,有近一半的人对中午吃什么感到很困扰,所以对于午餐的选择,一共有27人会选择订外卖,在食堂或者餐厅就餐的一共有10人,选择自己带午饭的就只有5人,仅仅只占8.9%的比例,而外卖占了48.2%的比例。说明外卖现有市场较大,发展潜力也比较可观,随着近几年手机app和移动手机端的发展,外卖也在人们心中有了越来越高的地位。在有叫过外卖的人当中,一星期叫1~2次和3~5次的占21.4%和35.7%%,学生们叫外卖的频率是很高的。点外卖一定有点外卖的理由,在调查的56人当中,因为不想出门而选择点外卖的有38人,占总比例的67.9%,因为太忙不得已叫外卖的占12.5%,因为朋友都叫外卖所以自己也叫的占5.4%,估计这部分的人是因为别人叫了外卖就没有人陪他们一起吃饭,所以选择了和朋友一起点外卖。对于在午饭上面花费的时间,有64.3%的人都会在30分钟之内完成,33.9%的人在30-60分钟之内完成,只有1.8%的人花在午餐上面的时间大于一个小时。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外卖方式需求不一样,在调查人群中,57.1%的人用手机app的方式定外卖,当然其他也有比如使用微信、商家电话等点外卖的,而对于五花八门的外卖,大部分的调查者都是通过上网查询的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外卖,这部分人义工站了66.1%,非常少部分的人会记住在路上看到的商家,当然广告传单和朋友的介绍也是外卖的其他途径。作为一个四川人,应该从小就甚至名以食为天,食在四川等的箴言,所以在成都,外卖的种类也是非常齐全的,在我的这份调查表中,一共有12钟选择,分别是:烧烤类、煎炸类、火锅类、蒸煮类、烘培类、小吃、快餐、中餐、西餐、日韩料理、异国风味以及其他选项,在这多种多样的选择中,最受大家喜爱的就是快餐类食品,总共有39个投票,其次是小吃类26票、中餐25票、烧烤22票,而最少人选择的就是异国风味的菜品,看来在外卖这一块,异国风味并没有赢得大家的喜爱。外卖的送货上门服务方便快捷,只要大家下楼就可以拿到心仪的饭菜,那么对于这些大家自行选择的食物,大家的选择更看重外卖的哪一方面呢,在这次调查中来看,一共有30人更看重外卖的口味,占总数的53.6%,有3个人更在意外卖的速度,占总数的5.4%,而我发现占大部分比例的竟然不是健康问题,只有41.1%的人选择了更看重外卖的健康问题,说明大家对于外卖的健康问题不是特别看重,如果有物美价廉并且兼顾口味健康于一体的外卖商家,那么市场需求一定是不错的,对于十几二十块价格不等的外卖,调查中有34人共计60.7%的人更喜欢两荤两素的搭配,28.6%的人喜欢一荤一素,10.7%的人更钟爱盖浇饭炒饭之类的套餐,可能是因为盖浇饭炒饭之类的分量对比小炒菜之类,分量会更多一点,更适合在校大学生的需求,但是炒菜的价格一定会高于盖浇饭,而对于外卖的价格,有48.2%的人倾向选择小于15元的套餐,35.7%的人会选择15-20元的外卖,只有1.8%的人可以接受价格高于五十元的外卖,如何提高外卖的质量,并且也有一个适当的可接受的价格,关注这些外卖需求人群的健康和身体问题,会让人类伴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更上一个台阶。
二、对商家的建议:
1、走品牌发展路线。
打造出一个校园外卖品牌,以便占领市场。 根据以上调查,现在的外卖餐厅一般是走快速占领市场路线,不注重品牌建设,服务质量差,这样做虽然在初期效果比较明显,但一旦新的竞争对手出现,顾客会大量流失。所以应该在饭菜质量、服务态度和宣传方面狠下功夫,耐心经营,打造出一个令消费者信任的品牌。当然,一个朗朗上口,通俗易记的品牌名称是少不了的`。
2、走跟随路线。
跟随的对象为饭堂。 根据调查,餐饮业在大学校园的普遍情况是,饭堂一家独大,其他小餐厅如众星拱月般围绕在周围,如秃鹰抢占残留食物般来维持经营。
因此,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改变现时的局面。可根据饭堂的一些漏洞,有针对性推出相应的产品及服务,抢占顾客。当然,因为实力和资金等一系列原因,我们不可能做成饭堂般的规模,所以要学会打游击战,一步步蚕食市场。
3、注重品质,注重细节,注重特色。
这三个注重可作为餐厅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打造品牌成败的关键。首先,要立足于品质,做好做精,高举质量这一面旗帜。眼光放远一些,不要再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这样的发展才能长远,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才能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其次,由于小餐厅的资金实力限制,导致我们不可能制定较大规模的产品线。所以,我们更加需要从细节做起。例如,了解顾客的消费习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等,都需要用心做好。
最后,一定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只有特色,才能令我们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令人记住我们的品牌。没有特色,即使抢占了市场,也会很快被消费者遗忘和被其他竞争者模仿和超越。
总结
(一)调查结果: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叫外卖情况的调查。通过现场调查,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后,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1.随着学生当中的“宅”一族日益增多,大学生对于外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针对大学生的外卖市场很有发展潜力。
2.大学生在选择外卖的时候,不再仅仅看重食品本身,更加关注的是食品的质量、卖家的服务等多方面的因素。
3.对于针对学生的外卖市场来说,消费水平仍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外卖价格区间在10-15元/份。
(二)社会现象:
大学生在外卖服务的影响下,更多的选择了方便快捷的外卖服务,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更习惯于简易方便的生活而不注重生活的品质,个人小世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更加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选择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的饮食习惯,传统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大学校园已经岌岌可危,大学生们宁愿选择快捷而不健康的食品也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室外。
(三)解决办法:
首先,无论是学校还是我们学生自己都应该树立起健康的生活观念。学校一方面通过活动和宣传等倡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界不良商业店铺的控制减少学生收到的影响以减少外卖盛行影响环境的现象。
再者,我们同学通过自己的组织,大力建议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实践,让健康和绿色的观念深入人心。 改善食堂环境,建设绿色校园,当每一个大学生都养成健康优质的生活习惯时,外卖也许也是改善我们生活的一笔。
5000字调研报告 篇4
一、两地渔业基本情况,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渔业大省(市),20xx年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居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第三位。
四川省境内水域面积广阔,水库、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896万亩,宜渔水面达358.5万亩,宜鱼稻田面积近1000万亩。全省鱼类资源丰富,是长江主要的鱼类栖息地,主要经济鱼类有50余种,特有鱼类30余种,有中华鲟、胭脂鱼、大鲵等55种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xx年,四川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301.35万亩,水产品产量98.25万吨,水产业实现农民年人均增收29.69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32.36%、91.48%、197%。在常规养殖品种稳定发展的同时,名优水产品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产量比重已上升到35%。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水产流通和渔药渔饲料工业等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庆市境内有河流223万亩,池塘49.24万亩,建成后的三峡水库水面达140万亩,其他水库35.25万亩,宜渔稻田400多万亩。辖区内地下冷、热水资源极为丰富,水生野生动植物及鱼类资源丰富。20xx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4.7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25.06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3.6%、25%。渔业经济总产值3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
今年1月~9月,四川省水产品总产量76.17万吨,同比增长9.14%;渔业经济总产值116.25亿元,同比增长12.05%。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突破百万吨,比上年增长7%左右;渔业经济总产值可望达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以上。重庆市由于遭受特大旱灾损失较大,1月~9月水产品总产量为17.3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减缓。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约为22.5万吨,同比下降10%左右。
二、主要措施与特点,四川省和重庆市渔业主管部门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分别提出了“努力构建西部渔业强省”和“渔业发展新阶段”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渔业“转变、拓展、提升” 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行动,促进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特点:
一是争取和落实惠渔政策有新突破。四川省在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优化种养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省水利厅及时召开全省水产工作会议,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省财政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水产良种补贴和技术培训,并建立水产科研创新机制,开展水产育种攻关,有力地带动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重庆市农业局和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渔业规模化养殖补助(试行)办法》,集中运用农发资金,对规模化养殖给予补助,引导和推动规模化养殖发展,受到渔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二是开辟渔业投入渠道有新进展。重庆市利用本地资源特色优势,吸引资金开发名优特色水产品养殖,黄颡鱼、翘嘴红等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观赏鱼养殖已发展成为打造郊区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四川省利用中西部结合带的地缘优势,积极引进资金建设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预计全省今年的投入将超过10亿元。许多养殖户也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一些丘陵地区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稻鱼轮作,成为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
三是建设生态渔业有新思路。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西部渔业的基本要求。两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积极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工作。重庆市抓住三峡工程建设水面大量增加的机遇,积极探索并科学规划三峡水库渔业的发展思路与措施,努力实现发展渔业生产促进库区移民增收和保护水库生态环境的协调并举。同时,为减轻工程建设对长江渔业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了水产原良种场,储藏、研究和保护长江特有鱼类资源,并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和环境监测,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切实保护三峡生态环境,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四川省结合地方实际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从今年开始逐步取缔施肥养鱼,并积极推行环境友好的健康养殖方式,建设生态渔业,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域资源。
四是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有新做法。今年夏季,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袭击了川渝大地,两省市渔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尽量减少渔业生产损失,重庆市从加强抗旱救灾工作组织、落实抗旱保渔措施和恢复渔业生产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开展救灾工作。同时争取落实了200万元救灾资金,专项用于补贴鱼种补救。由于抗灾救灾措施得力,保住了大批亲鱼和鱼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
五是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新举措。四川省各级渔业部门抓住各级政府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遇,努力把水产发展纳入规划中去。截至目前,全省以水产为支柱产业规划建设并已开始启动的新农村达到183个。重庆市开展了“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建设,渔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规划渔业对接项目,并推动建设了两个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示范村。
两地渔业的快速发展,为调整地方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和三峡库区移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今年以来,两地渔业在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
第一,特大旱灾造成渔业生产巨大损失,且潜在不利的后续影响。
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给两省市渔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四川省渔业受灾面积达162.03万亩,损失水产品8.53万吨,损失达6.4亿元,分别占20xx年水产品总产量和渔业总产值的8%、4%。重庆市损失更为严重。全市12万亩池塘、500多座小型水库干涸、10万亩河沟断流。因灾损失水产品 47630吨,直接经济损失共达6.3亿元,占20xx年水产品总产量和渔业总产值达19%、17%。
这次特大旱灾不但造成了鱼类大量死亡,间接损失也较为严重。为减少损失,渔民被迫将大量成鱼提前出塘销售,由于规格尚小,且集中销售,导致售价极低,效益大幅下降,渔民入不敷出。此外,由于旱灾导致大量养殖户储备的鱼种死亡,对今后的恢复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水”和“种”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乃至明年制约渔业生产的两个关键因素。
第二,三峡水库蓄水后对渔业资源造成不利影响,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面临困难。
三峡水库蓄水后,随着水位的升高,库区水域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库区渔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一是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发生重大变化,原有 822处传统鱼类产卵场约85%消失;二是库区水域鱼类种群数量严重不足,组成结构明显低质化;三是水位升高后,江水基本没有流速,捕捞生产方式和网具发生变化,需用静置高网捕捞,但是渔民缺乏资金更换网具,仍沿用原有的流刺网捕捞,捕捞效率极低。
上述影响导致库区渔民的捕捞量大为减少,收入大幅度减少。据重庆市万州区介绍,三峡蓄水前的20xx年单船年捕捞量在1500公斤左右,渔民人均收入 5000元以上,20xx年单船捕捞量仅为579公斤,降低约三分之二,同时由于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渔民人均收入约20xx元,降低了约60%,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还要低300元左右。
第三,对三峡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和措施认识尚未统一,库区渔业发展尚未起步。
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水位达到156米,水面面积也由此大幅增加,达到140万亩,未来蓄水到175米后水面将达到162万亩。为充分发挥库区水面资源优势、发展库区产业、增加库区移民收入,有关部门在三峡水库移民发展规划中,确立了渔业、柑橘、草饲牲畜、旅游作为库区四大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有关方面对三峡水库渔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专家以保护库区水质为由,反对在库区进行任何形式的水产养殖生产,库区渔业发展规划至今没有出台,导致库区渔业发展缺乏指导,成为最有潜力但是发展最为滞后的产业。
四、几点体会与建议,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是西部渔业大省。两地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始终把渔业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结合两地实际提出的渔业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渔业的方向。今年的特大旱灾对四川和重庆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两地渔业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渔民抗灾减灾,恢复生产,减少了损失,值得肯定。针对两省渔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认真总结经验,采取积极措施,恢复渔业生产这次特大旱灾,既考验了渔业主管部门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同时也暴露出长期以来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两省市渔业主管部门一是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采取措施,从水源供应和苗种供应等方面,切实帮助受灾渔民恢复生产,解决生活困难;二是要认真总结此次灾害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池塘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二)发展生态渔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三峡水库的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打好三峡牌,积极发展生态渔业,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将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整个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大战略中,提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一是要听取各方面意见,积极协调,推动三峡库区渔业发展规划尽快出台,指导库区渔业发展;二是加强库区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摸清库区渔业资源状况;三是进一步加大库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补充库区鱼类资源种群数量,保护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建议明年在三峡库区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放流活动,邀请两省市、国务院三峡办的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出席,扩大影响,进一步推动各方面工作。
(三)加快建设“平安渔业”,建立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提高产业支持保障水平今年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部分省市频繁发生强台风,重庆、四川等省市发生严重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更加凸显了建设“平安渔业”、提高渔业抗御自然灾害与突发事故能力、灾后恢复渔业生产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尽快编制建设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积极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争取将渔业互助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落实中央财政试点补贴资金。
(四)加快研究论证,实行水产良种补贴,推动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发展“良种”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为支持和鼓励农民使用良种,提高种养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对使用粮食、畜禽良种等给予财政补贴。据了解,四川省从20xx年即开始探索实行水产良种补贴,将过去用于水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推广的财政资金转变为用于支持水产优势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对养殖户的种苗补贴(不少于75%)、必要的设备购置及技术培训。今年,省财政拿出900万元,确定给予补贴的优势品种包括:草、鲢、鳙、长吻、南方大口鲶、斑点叉尾、加州鲈、红鳟和鲟鱼等。补贴标准为同期市场价格的30%~50%,但是每户不超过200元(草、鲢、鳙),或1000元(其他品种)。补贴实行项目招标制,由良种生产单位和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向渔业主管部门进行申报。补贴方式以农民差价购买鱼种方式兑现,即农户向良种生产单位购买鱼种时,直接扣除应享受的补贴额,只付差价款提货。上述实行补贴的范围、标准、对象、方式以及良种生产单位和价格等,均进行公开、公示,确保农民直接受益。从四川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在全国范围对使用水产良种实行财政补贴的可行性。建议加快研究和论证,进一步协调财政部门,推动国家水产良种补贴政策的早日出台,促进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5000字调研报告 篇5
发展旅游,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定位是发展旅游的方向。镇处在古城与剑门雄关之间,发展旅游的基础让人感到振奋,乃至震撼,它的旅游市场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和老观、妙高、河溪、河楼、桥楼、水观这些有发展旅游基础的乡镇都应该纳入我们的旅游统计、布局中。现结合镇的情况,谈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也就是说可供投资地区是否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势,投资区位的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镇的区位优势是非常明确的。
(一)区位优势体现之处于三大景区的中心带
镇在升钟湖、古城、剑门雄关的中心地带,这三大客源市场缔结处。现在,升钟湖、剑门关、古城已成为川东北的三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古城更是独占鳌头,而位居三者之间的镇可谓是左右逢源了。
去年创5a、开国际文化旅游节,在起步非常大的基础上,旅游市场就发展起来了;剑门关今年创5a,六月份要开国际文化旅游节,同样,剑门关的旅游市场也会很快热起来的。目前剑门关和古城,在做旅游产品、线路的时候,特别是针对外省和海外市场这部分,一直联系紧密,相互追赶。夹在这个中间地带,这个区位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二)区位优势体现之升钟湖——抓好两大优势,扎实夯实根基
升钟湖虽说比剑门关、古城要次一点。但它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旅游的方向与升钟湖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比着它、顺着它来做。就升钟湖的渔家平台来说,它们的档次太低,环境也很差,并且它有个最大的弱点——钓台不临水。我们湖岸线那么长,可设钓台的地点很多,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一。升钟湖的规划起点本来就不高,现在要想重新来做很难。我们已经认识到它的不足或欠缺的地方,现在来做规划就能扬长避短,肯定做的比升钟湖好,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二。抓住这两大优势,打下扎实的根基,为发展镇旅游做好准备。
(三)区位优势体现之交通——立足交通便利,依靠群众推动
302线马上升级为国道,它的道路会有一定的改善,在5年之内,会有很大变化,所以它的可进入性也会增强。从剑门关到飞凤镇,或者从飞凤镇到剑门关再到思依、古城,是现成的成型旅游线路,所以说这个区位优势也已经具备了。目前,镇党委确定的这个发展旅游的基础理论是成立的。
发展旅游仅有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靠群众来推动。要想发动群众一起做旅游,必须先统一思想。我们要开党委会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开村上干部、群众会统一思想。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区位优势、旅游的前景给他们讲懂、讲够、讲透,只有他们的思想通了才会理解你、支持你。
二、资源提升
所有的休闲旅游一定要以观光旅游作为基础。我们要把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在观光的基础上做休闲旅游。
观光旅游,首先要养眼。而养眼要靠什么?靠色彩,靠奇观。奇观从哪里来?从我们已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中体现。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
1、湖的利用
一个地区要成为旅游目的地,要想游客来,你一定要有核心的吸引物。实质上,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客源市场,有了市场效应。那么我们的核心吸引物在哪里?水,观水。
说到观水就联想到船。目前湖上的船很有实用性,但不美观。而旅游需要的是什么?是情调。情调就要有一定的装饰,要美观。所以船的形状、装饰、功能都要改进。另外,湖面上景观没什么特色,不丰富、色彩不鲜艳,我们要打造出“水”的特色,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们可以种花。据了解,有一种花,它的花朵儿很大,花开时,有一股香味,沁人心脾,她就是当地的七里香。种植七里香不仅丰富了河岸的色彩,还具有当地特色,很有代表性。除了种花,我们还可以种其他的。根据镇的地理地貌,我们可以种植芦苇。就拿一个区域,浅水区种上芦苇。一片的芦苇,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几只水鸭穿梭其中,亦真亦幻,这不是很诗情画意嘛!
2、山地的利用
镇地形地貌很有特点,它和思依完全不一样。镇一眼望去,全是地,地势平坦,视野很开阔。我们可在路旁设观景台,供游客下车观光田园风光,拍照留影。头年底种油菜花,第二年的3月它就开花了。春天的时候,黄橙橙的一片,很有春的气息。
我们现在从山上做起。今年麦子收割后,全种上高粱。据了解,目前高粱的产量、收入比红薯、小麦都高。而且高粱收割了,可酿酒。酿出的酒我们给它贴个标签—“烧酒”或是“女儿红”。这个酒的由来很简单,就是因为是女将,她亲手酿酒犒赏将士,自己也喜欢喝酒。本来20元/斤,标签一贴就是50元/斤。高粱杆呢,可做扫帚,也能编织出工艺品。秋天,满山遍野是火红的高粱,很漂亮。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讲,一张照片带来的宣传效果是不可估量的。高粱一收,地就空起了,它种上油菜。种油菜、榨油是我们当地的传统,一动员群众就能接受,油菜花便宜、好种,刚抽苔可做菜待客,结籽又可榨油,一栽就有效果。自然资源对于山地来讲就是高粱和油菜花这两种农作物。
另一个就是花,花这个必须要有的。花耐旱,不喜水。高段山和湖岸边上都要有花,沿水几十公里全是照眼的鲜花,它就是一个奇观。摄影爱好者就络绎不绝地赶过来了,他们赶过来想摄影,必定要坐船,那么,我们就要求必须配一个导游。这样湖上面是美女,下面是花。水上行舟,人面鲜化相映红,非常漂亮。所以说,花的种植一定要集中,面积不用太大。十几二十亩就很具气势了。旅游是做出来的,沿着这条路做,就一定会做出来的。
(二)、文化资源的利用
旅游景区、景点必须要有文化来充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它的核心,是它最大的特色。
1、举“孝”
镇要发展旅游,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蜀中花韩娥不就在我们这儿么?这是多好的品牌啊!我们就以孝女为核心,打造“孝”文化。在目前中国传统文化遗失的很严重的背景下,孝文化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褪色的主题。古时候早上起来要请安,晚上睡觉要问好,给父母端洗脚水等等,这都是我们当地的传统。怎么突出这个孝文化?就要抓住“孝”字。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领域里面,我们就弘扬一个字—“孝”。针对目前“孝”字的丧失或遗失,我们就打“孝”文化这张牌,扛起中华民族“孝”字的这杆大旗来。把这个孝文化放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大的背景下考虑问题,它的定位就高了;这就不仅仅是在镇提出的,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上提出的。
那么怎么把“孝”文化凸显出来?在不同的区域,它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它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孝对父母、长辈。尊长敬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我们要打造这个文化,就一定要把这个文化做到极致。我们现在就从党委班子开始宣传下去。如:我不能回家,就给爸妈打个电话,每周回去给父母煮一顿饭。先从我们这个班子开始做下去,然后村干部、党员带头做起,谁也不能,也不会反对。而且,要做到什么程度?要给它规定几个仪式、几个议程,就像开会一样: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当大家都这样做了,养成了习惯,这个孝文化就完成了,形成了。
别人来看什么?看我们怎么尽孝。比如,农家乐。再忙到时间你给说客人说,对不起,你们先等一下,我给老祖宗上个香。这是上香时间,菜等下上。”他绝对不会因为你菜端迟了而感到不高兴。他会来看你怎么给老祖宗上香,他会觉得这个东西太可贵了。“孝”文化要从老百姓身上得到体现。
2、拜“孝”
镇有庙和祠,这是孝文化的载体,也是见证。庙,从庙建筑的特色来讲,很一般。我们也没有经费去重修,先不管它。但你还是要把清洁卫生打扫干净,里面的布置要庄严肃穆一些。用香火钱买一些绸带挂上去,塑像、观音像这些都没有关系。但有一条,要让老百姓拜,让他们记住:拜干什么?拜是拜她的孝。到这个地方做什么?拜孝!拜她就是教育大家要孝顺,上行下效,儿孙们也会跟着受教益的。
另外,祠也不要去动它。把它墓前的墙撤除,把墓碑亮出来就行了。我们要庙上拜像,坟前拜墓。这也是拜孝,是拜传统文化。我们老百姓给游客宣传时,要讲清楚:我们拜拜什么?就是要拜孝,拜传统文化。如果有人举报,我们要也可以解释清楚:就是老百姓现在已经把化身成神,而我们要把他们心中已成神的还原成人,还原传统文化;引导他们走正道,不要走邪路。同时要考证韩娥生于哪一天,死于哪一天,生前有哪些行孝事迹。
3、品“孝”
我们在田野里种植花,把它做成中国最大的“孝”字。面积不够可以把这两块地结合起来看,就是一个“孝”字。这都是可以创造的。全世界的人来这里干什么?就是来拍“孝”。这个完全可以做出来。还有大家前面提到的福、禄、寿这些和孝有关的也能做。
三、依托的平台
第一,依托古城这个平台。古城游客今年目标已经突破600万,黄金周古城每天容纳了10万人次,但购票人数只占古城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分流的空间很大。如果古城的百分之一或者说是千分之一的客源分散到镇,也会让你们忙不过来,效果是很明显的。而你们的设施设备也只能接纳那么多人,多了就会把镇弄得乱糟糟的。
第二,依托升钟湖这个平台。升钟湖是最大、最切合实际、最见效益的平台。在升钟湖钓鱼节到来时,我们可以在它的各个出入口立个广告牌,把湖的产品推出去,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依托剑门关这个平台。目前我们所针对的平台,以钓鱼为基础,升钟湖是首先,古城次之。那么我们长远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把的这个核心特点—“孝”真正做到位,把“孝”做到民族文化的高度上去了,它就不仅仅是镇的特色,他就是我们这整个景区的另外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景区,剑门关平台也就借上了。
四、产品的规划
1、水产品
我们的水资源,关联的就是水产品了;水产品就是鱼。我们现在卖鱼,要抓住升钟湖国际钓鱼节这个契机,以“花木鲶”为主去他那里卖。“花木鲶”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市政府可先设计包装,在食品药品监制局批个许可证。鱼腌制后包装一打,湖花木鲶就出来了。有了花木鲶,可以做花木鲫鱼、花木草鱼等系列产品。游客钓的鱼吃不完怎么办?我们可以帮他腌制,要么带走,要么速递。服务周到,回头客也就多了。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2、山货特产
剑阁、青川、秦岭一带的山货,老百姓都自己去卖,就随便摆个地摊,没有包装,没标识,这就是三流产品。我们这也是山区,可以把野猪、野鸡、野兔、豆腐干制作出来,注册上品牌,设计个包装,就又是一个产品出来了。只要形成了产业链,很快就会有市场效应。还可以把核桃拿来做个产品,打个包装,就叫核桃。核桃不够可以去周边收购,把周边的老百姓也带动起来了。
产品的规划重点要抓住我们的山、水、农产品的特点来做文章,把各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精美、精致一些。当然,我们必须先把产品规划思路做好。产品规划思路这就需要把老同志、支部书记召集起来开座谈会,把他们的建议、意见一条一条的记录出来,产品也就跟着出来了。规划好了的产品除了可以在镇销售,还可以进入古城旅游市场乃至进超市。
五、活动策划
1、“节”
任何一个地方的旅游,他都离不开活动。一个精彩的活动,对一个品牌的设计,对客人的吸引力,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把“三八”节,“女生”节,“女儿”节和节或孝女节联系起来。广元有“女儿节”,镇可以做“节”,先从本镇做起,再到去做这个活动,祭祀。的一个特点和现代网络流行的“女汉子”结合起来。有了网络,可以面对世界。只要抓住网络,很快就宣传出去了。活动在先做起来,党委没钱,像房地产、企业等,多拉赞助。先把活动做起来,节的时候,可以找几个老外来做宣传广告。现在中国崇洋媚外之风盛行,他们看到外国人都来了,自然而然也就来了。
2、渔家乐
渔家乐,我们做渔家乐。渔家风情一条街,渔家风情小镇院,沿湖岸可打造渔家风情小院。我们川东民居的特色就是土墙的打造。游客平常没有看到的东西感兴趣,有新奇感。我建议,把麦秆子扶在墙上。做下一步规划的时候,把这个作为特色来规划。我们在设计这个建筑的时候,要有远见。它的每个细节都是一种艺术,一种独具魅力的风格。渔家乐风情这条街所有的建筑都要有特色,有情调。目前的风情,要看的有情趣,有格调。
3、“烤鱼节”
升钟湖九月开国际钓鱼节,此时距中秋很近,我们就顺势弄个烤鱼节。选块场地,举办烤鱼节。皓月当空,一堆篝火,一场剧,加上我们的渔家风情,游客唱歌跳舞,与姑娘共舞,就会促使他们想起人。剧就找当地老百姓来演,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白天在升钟湖钓鱼,晚上就到镇烤鱼、看剧、吃鱼。这样,看剧可以收钱,烤鱼、吃鱼都可以收钱,进餐馆又可以收钱,从而大大促进了镇的经济繁荣。
我们就这样扭着升钟湖钓鱼节做旅游,把这个副产业做起来。目前按着这个思路,这两个节一做,人气就有了,乡村旅游业就火了,这个节能做多大我们就做多大。他们有钓鱼节,我们有烤鱼节;他们有升钟湖,我们有湖。我们要打文化这张牌,先要从这个湖开始,全叫湖,不叫升钟湖,湖,多么有文化内涵的一个名字!你说我叫错了,来找我打官司。这样没关系,越炒作越好。可能以后就不晓得它叫升钟湖,而只知道它叫湖。在营销上一定要秉承一个理念:我们一定要将品牌做大。比如说:古城创5a。古城借力丽江古城,把这张牌打出去。现在,我们湖就借力升钟湖。出名的是谁?这个东西要抓紧。升钟湖在那边做,我们就在这边做。你们钓鱼,我就烤鱼。你说升钟湖,我偏说是湖。升钟湖不能与湖比文化,几下就把推出去了。所有的钓鱼人就都知道这边还有个烤鱼节,有个湖,达到一夜成名的效果。
六、阶段筹备
目前我对的理解,镇旅游的开发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工程,做起来事情非常多。要做一个节,一个活动,说是一句话的事,但要做下去很辛苦。目前,有这几方面要着手实施;
1、红高粱马上要做规划。
2、烤鱼节做出策划。
3、规划方案。概念规划,具体的东西由镇充实。
4、统一思想,开党委会的统一思想,开乡干部统一思想,开群众会统一思想。利用群众的力量,把前景推广好了,老百姓才会跟着做事,才能配合推动旅游的发展。
5、旅游定位。旅游定位是发展旅游的整体思想,先在党委班子统一思想,然后村镇干部统一思想,共产党员统一思想,全村全镇老百姓统一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思想统一了,就好做事了。你只要把这个思想的前景推好了,老百姓再来跟你做事就方便的多了。而且,这个思想天天要讲,大小会都要讲,把我们的想法灌输给群众,引导群众统一口径。把山上的老百姓带下来看,一年的收入只有10几万,你不能给他说实话,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说多点;说个20、30万。把老百姓笼络过来,他们眼界一开,心里一动;我们党委政府就好做事了。
七、宣传渠道
1、新型宣传渠道
新型宣传渠道即网络宣传。一是广电网,二是电信网。目前看来,广电还是不错的,它还能满足上传视频、图片等信息。可以和广电探讨、磋商一下。电信网,通过电信拉个网,把每一个渔家乐都链接起来,让你24小时都能看到美景。日出,每天日出时,我就对着那个初升的太阳照。日落的时候也对着晚霞照。把渔人打鱼、游人赏花拍下来,传到网上去,很方便,效果也不错。
网络宣传一定要跟上去。可以炒作一个鲶。可以炒作一个新闻:“镇湖发现一个新奇品种—花木鲶。”花木鲶是什么?它是韩娥从小养过的一种鱼,叫花木鲶。有的人搞怪,请个专家来确认,结果一验证,就是一条鲶鱼。都是鲶鱼,我们非要叫它花木鲶,是湖特有的一种鲶鱼,这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习俗。建立这个渠道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
2、传统的宣传渠道
一是在古城高速路出入口靠宣传画宣传;二是通过旅游局的各个宣传渠道做宣传。我局免费做一系列的宣传画,通过微信推出几期镇的特写;在局举办的各个活动上把镇放上去宣传;在免费扫一扫赢大奖的活动中,设置一栏免费到镇品尝花木鲶的奖项;各个有led的景点、酒店播放歌等。
八、资金整合
发展旅游,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首先我们必须做好调研,总结升钟湖、南部在旅游方面的盈亏,归纳总结其经验。其次利用群众,招引大企业来投资,做好宣传、营销等工作。资金整合有以下几个渠道:
1、老百姓融资。现在老百姓手头上都有些资金,能否与老百姓沟通让他们融资。
2、风险投资。有个风险投资栏目,各企业家、大学生、创业人谈他们做的规划。通过这个平台去操纵。我们也可以去大胆的尝试。一方面融合资金,另一方面也是对镇的一种宣传。
3、招商引资。我们有了前期的规划,构想,尝试,宣传,影响;现在招商就容易的多了。有了名气,资金来的就快了。另外,招商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益。怎么让他看到利益,先要让他看到市场的前景,看到目前市场的基础。当他看到人满为患的时候,他就会投资。这是市场化的作用。
九、服务规范
1、环境要洁净。在旅游方面,卫生是很讲究的。当然要把卫生做好,作为一个农村能做到这样就是极致,让人感到这家人特别爱干净,这就是特点,就是亮点。这个服务流程的细节要做好,给人留下优质的服务印象。农家乐它是一种自己给自己服务的模式。他不像宾馆,要规定餐具怎么摆。要利用“孝”文化,弄个特有的服务程序、服务特点,但必须统一的服装,基本的要求一定要做到。
2、菜味要纯正。农家菜主要是做鱼。针对做鱼进行专业培训,另外一定要菜品多样,味道鲜美。配菜就弄些甜菜,野菜有特色的乡村菜。
十、交通
立单行道标示牌。在来的这条大路上立个单行道标示牌,驾驶员一看,主要是外来车辆的驾驶员一看单行道,他就过来了,走这里下去,从那儿上来。就可以解决错车的这个问题了。
十一、定位标识
定位标识即口号。这个口号要针对“孝”文化来做。孝在哪里,孝在;钓鱼,鱼在哪里?鱼在。比如“万亩高粱,千倾鱼塘。”口号怎么喊,喊出去要与众不同,喊出去要有特点。而且这个思路要贯穿整个旅游发展区。
5000字调研报告 篇6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传统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二是新媒体下的气象传播研究;三是关于气象新闻写作、广播等方面的技术性指导。
在传统媒体中,电视无疑占据着最广大的受众市场。20xx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天气预报节目是观众的最爱; 20xx年,广西开展了气象信息接收情况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1114人中有88%是通过电视获取气象信息的,列各类媒体首位。所以在传统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中,对电视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是最多的。这一大类又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括性地指出电视媒体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做好气象传播。比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魏峰的《电视气象节目的创新》,这篇论文分析并介绍了我国目前的电视气象节目的主要方式,然后提出只有创新才是媒体发展的出路之所在,最后对如何创新提出了建议。类似的论文还有辽宁省气象中心李党红的《电视气象节目的价值要素浅析》等等。
第二部分是结合具体理论分析当前电视气象传播现状。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立成的《公共气象理念下的气象电视直播》,文章主要是运用公共气象理念结合具体的传播形式——电视直播进行了技术性分析,从实践方面提出了电视气象直播的途径,包括演播室直播、现场直播、延伸直播及移动直播等。关于这方面的论文还有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强等的《用新闻观念打造气象节目》。
第三部分是个案分析。比如山西省气象中心范永玲等的《展现气象魅力,炫出广告活力》就是对太原电视台《天气资讯》电视栏目的个案分析,文章先是分析了当前电视气象节目存在的局限性,然后分析了《天气资讯》这一节目的主要特点,以及是如何规避上述缺陷的,最后指出这档节目在受众中间反响 强烈,深受受众喜爱。类似的论文还有温州电视台王晓峰的《增强城市广播电视台应对气象灾害的传播能力》、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中心倪景春的《中国气象频道传播价值及实现》等。
对于报纸这一载体的气象传播的研究也有一些,但是远不如电视这么广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深圳报业集团深圳青少年报社王玮的《“异军突起”的天气预报——浅析气象新闻在我国目前报纸中的现状》,该文先是分析了天气预报在我国报纸中的报道现状,并对新兴的都市类报纸中的气息信息进行了分析,在提出了其中的一些共同特征后,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式。类似的还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峥的《气象新闻报道——都市报不可忽视的内容产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麦尚文的《塑造新的咨询服务品牌——解读〈南方都市报〉气象新闻版》和《新鲜天气,新颖报道》。对于广播气象传播研究的较少,比如北京市专业气象局张姝丽的《气象服务信息稿件编写中广播语言的应用》,该文从提高专业气象信息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用广播语言写作的基本要求,重点从广播语言的遣词、造句和表述三个方面讨论了实现气象服务信息稿件口语化的方法。
第二大类是对新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所谓的新媒体是指前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等。在新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中最多的是对手机短信传播的研究。比如,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郭彩萍等的《对气象短信制作的思考》,文章运用传播学和新闻学中的有效传播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气象短信的不断创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类似的论文还有湖北省气象局刘立成的《略论移动电话气象短信息的有效传播》等。另一方面的研究就相对笼统些,不再具体区分是什么样的`媒体,而是用新媒体加以概括,比如,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石永怡的《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文章指出: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应该以服务为导向,利用各种新兴媒体资源,实现对各级政府、目标消费者更加及时、精准、到位的气象服务。
第三大类是关于气象新闻写作广播等方面的技术性指导,这部分文章就是从气象新闻制作的技巧方面,给我们提供一些指导。这方面的文章也不是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丁焕新先生的《气象新闻摄影的实践和探讨》,该文由气象新闻摄影的内容和目的、气象新闻摄影的表现方法、气象新闻摄影要以人为本、如何搞好气象新闻摄影四个方面组成,高屋建瓴地对气象新闻摄影做了全面的说明,并提出了很多实用性较强的方法。还有湖北省气象局刘立成的《天气预报主持语言的特点》,青海省气象台钱有海等的《如何实现气象服务信息稿件的口语化》等论文。
除了以上三大类的论文之外,还有部分论文从比较新颖的角度切入气象传播的研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气象传播的研究领域得到了扩大。比如中国气象报李丹等的《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气象新闻传播思想》,挖掘整理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气象新闻传播思想。这些重要的思想对于指导气象传播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文章将其系统地罗列出来,有助于我们更容易的把握这些思想的深刻内涵,以便在实践工作中深入贯彻执行。
当前气象传播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我国气象传播的理论研究已经有所成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看来,其中仍存在着一些欠缺亟待改进。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各种媒介研究的严重失衡,首先表现在对电视媒体的研究过于集中且出现同质化现象。同为传统媒体,对电视气象传播的研究占到绝大部分,而对报纸的研究较少,对于广播,在搜集到的论文中,仅仅只有1篇。并且对于电视媒体的研究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对于电视媒体技术性操作方面的论文多且雷同,很难找出新意。另外一个方面的表现是对于新媒体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网络上的气象传播,一些论文只是作为其中一部分,简单带过,并没有专门研究这个领域。据,到20xx年,我国数字电视接收机市场规划将达到20xx万台,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5000亿元,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乐观,我们的理论工作者更该成为新媒体气象传播的先行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二是对气象传播概念的界定还有待推敲。现在很多论文中出现的概念并不是气象传播,而是气象新闻,并且概念的界定大同小异,尚待推敲。论文中对气象新闻的定义一般表述为“气象新闻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或气象事业发展、变动的事件或信息”;“所谓气象新闻,是指涉及气象事业发展或由于天气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或信息”;“气象新闻是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以及气象事业重大发展的事件或信息”等,这些定义都将气象新闻界定为事件或信息,其实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气象新闻应该首先具备新闻的必要特征,比如气象新闻报道的必须是事实,而且新闻是有时效性的,这些关键因素都没有在定义中得到体现,所以对气象传播中关键概念的界定还需要商榷研究。
三是对实践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报纸气象新闻的写作与编辑、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播音与形象设计、广播中的气象新闻的播音等方面技术性的指导较少,而为了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这些方面又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都需要从实践中提出有效的探索,但是对报纸气象新闻的写作与编辑,目前还没有文章论述,所以这也是气象传播研究中的理论空白,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四是研究队伍结构不合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从事气象传播的研究人员多是各地方气象局的研究人员,只有很少的院校老师和研究生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更不用说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研究视角的偏失,所以随着气象传播研究的发展,更多专家学者的加入,未来的研究视角、研究领域都会有所扩大。
综观我国当前的气息信息传播研究现状,可以发现该领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气象传播实践,而气象传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又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传播学的理论与气象领域又有很多的契合点,伴随着我国气象传播事业的发展,相信气象传播研究也将有新的发展。
5000字调研报告 篇7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做好区委常委会重点调研审议课题的通知》要求,局领导亲自挂帅,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课题认真开展调研工作。调研组在20天的调研工作中,深入一线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达标检查和达标数据核实工作,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各项创模指标完成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调研组以此为依据,对我区创模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就我区如何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创模工作步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区创模工作进展情况
区委、区政府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模工作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于正式提出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区的奋斗目标,计划完成创建工作。我区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更佳,不求形式,但求实效”的创模工作理念,把社会经济指标与环境建设指标相结合,把环境质量指标与环境管理指标相结合,用创建环保模范城区的工作,带动和促进全区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快速开展,成效显著。
(一)三项工作,夯实创模工作基础
创模目标提出后,区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分解责任目标,部署具体工作,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统一和深化对创模工作的认识。创模工作启动之初,区政府先行制定出工作草案,分发到各有关部门讨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补充完善意见,经过反复几次讨论研究,报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最终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在工作方案形成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在充分酝酿过程中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分工、达成了共识,为创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创模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将全区创模工作纳入区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区领导与区属相关委办局、乡镇、办事处领导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并明确要求区属各部门立足自身实际,确定自己在创模工作中的位置和角色,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创模活动中来。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使创模工作有章可循,我们在原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定期工作通报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20余项制度和规定,有效地保障了全区创模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提高了全区上下对创模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争为创模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全区创模工作快速发展。
(二)重点推进,扎扎实实做好创模工作
我区把创模工作以政府目标形式确定下来,并向全区提出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合力、务求实效的创模工作总体要求,全区齐心合力向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目标稳步迈进。
1、强力推进,齐心协力抓创建
为进一步明确责任,提高创模工作整体水平,我区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细化了部门责任分工,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按照细化后的责任分工,相关部门成为了创模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包标落实,按标推进。同时,各部门工作相互支援,形成合力,共解难题,通过定期联席会议整合推进情况并查摆难点问题,通过联合踏查和现场会等途径集中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排除障碍,极大地提高了创模工作效率,从而形成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环保、城建、教育、公安等10余个责任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
2、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抓好区域环境整治
(1)以创模为基础,加快生态城区建设步伐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并举,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快生态城区的建设步伐。
一是开展经济示范区试点工作。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红旗满族乡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通过示范区建设,合理整合资源,使该区域内种植、养殖、加工能有序循环起来,延长产业链,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双赢”。目前,示范区5区7链的循环经济运作模式已初具规模。
二是积极创建生态城区。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快生态城区建设步伐,全区建成了省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1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1处,有机食品基地2处,全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已达到7万亩。
三是城区绿化和管理工作成果显著。启动环城生态圈林带建设工程,有效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两年来,林带共种植各类树木45000棵,新增绿化面积近20万平方米。加大城区园林绿化力度,成片辟绿,缺空补绿,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实施城区中心部位提档升级,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景观绿地和广场,以“百家姓”生态园林为依托,增加树木品种,丰富姓氏文化内涵,整合周边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将其建成集生产性、经营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生态特色园林。加强城区绿化管理工作,维修、油饰绿地栅栏,保持绿化设施经常完好。对公共绿地内杂物进行及时清理,加强庭院内绿地管理,做到树木无枯死,花草无缺空断苗。
(2)以创模为目标,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以水、气、声治理为重点,以环境专项整治为载体,一些重点、难点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区创模工作得以扎实推进。
一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区管工业企业中全面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在13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区污水设施运行率达9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7.3%上,城市生活污染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
二是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近两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全区限期更新改造锅炉、除尘器111台套,拔掉烟囱30余根;改用清洁能源锅炉、茶炉、大灶598台;限期治理灰堆、煤堆、物料堆等扬尘“三堆”81处;消减烟尘、扬尘、粉尘1400万吨,全区烟控区面积达100%,废气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全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04天。
三是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区通过开展扰民噪声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将区域声环境质量控制在了较好水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为55.7分贝,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为68分贝,全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了82.2%(以上数据均超过了创模规定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安静小区”创建活动,目前,全区已建成省、市级安静小区20余个,有效净化了区域生活环境。
(3)以创模为载体,大力弘扬环境文化
我区借助全民环境教育、“绿色家园”创建等途径,让群众切实参与到创模活动中来,使他们亲自感受到创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积极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活动,在全区127个社区开办环保讲座,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参与公众达10余万人,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省市新闻媒体对我区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几年来,我区共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单位”、“绿色企业”及“绿色社区”百余个。这些活动,不仅把群众的环境要求引导到了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上来,而且有效地弘扬了环境文化。
二、创模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家创建环保模范城区考核指标共计29项,其中考核区级政府指标共有17项,不考核区政府指标共有7项,暂无法统计或未上报项目共有5项。在我区承担的17项指标中,截至末,我区已完成了其中的15项指标,还有两项指标尚未完成。请见附件:《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区考核指标分解及工作进展情况表》。
(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尚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此项指标国家规定标准为〉35%,我区现达到标准为32.35%。到,我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可达到33.35%,但仍无法达到35%的国家创模标准。其原因是由于,我区现有可绿化面积只有全区总面积的33.35%,可绿化面积不足所致。
(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指标任务尚未完成。此项为国家新增考核指标,从国家到省、市均为明确考核标准。现在我区已针对该项指标任务开展了辖区城乡结合部综合环境调查摸底、污染源排查及整治规划制定等基础工作,待考核指标确定后,在制定整治规划,按要求组织推进实施。
三、下一步我区创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并有效运作创模工作机制。贯彻执行相关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坚持每季组织召开创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创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通报制度,每个创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确定一名信息员,定期向《创模简报》供稿,汇报工作进展;加强督办制度,“区创模办”组织有关部门定期检查责任单位工作进度,对进度缓慢的单位下发督办通知,并将有关情况报送创模领导小组;建立监督机制,邀请区人大、政协对创模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监督。
(二)加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对城区居民区内及周边、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和美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区域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治理水平,同时,加大联合执法工作力度,集中整治扰民污染源,对规模小、污染重、景观差的小企业坚决予以关停。逐步减少城区内的烟囱数量,规范宣传广告牌,加强绿化建设。从而,切实提高公众环境满意率。
(三)加强创模宣传,强化全民参与。创模最重要的就是全民参与,要通过创模宣传,把政府的决心和想法表达出来,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出来,把创建过程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重大进展呈现出来。
(四)做好创模资料整理工作。创模检查要求至少整理汇总三年的资料,在深度上要提供汇总、分类和基础支撑材料共三层资料,我区要提早做好创模资料整理工作。
5000字调研报告 篇8
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之一,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及公信力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增强了民警规范执法意识,提高了执法办案水平。但受执法环境、民警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结合丹江口市实际,就县级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谈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面对新的治安形势和执法环境,少数领导、民警主动应对不够,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当前,我国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历史时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治安形势更加复杂。同时,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社会对公权力的制约力度明显加大,对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以上变化,少数领导和民警认识不够,应对不够,主要存在三个偏差:一是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执法是公安机关的“权力”,用权意识强,规范意识差,重法律效果,忽视社会效果。少数民警谈“以往”眉飞色舞,谈“现在”垂头丧气,束手无策。二是部署上有偏差。没有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来抓,认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法制部门的事情,没有形成全警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落实上有偏差。片面认为抓执法规范化会束缚公安机关的手脚,是在自找麻烦、自寻烦恼,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口头上表示支持,但内心存在抵触心理,“作表面文章”、“喊口号”可以,抓落实不够。
(二)没有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关系,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思想不统一、思路不清。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期坚持,分步推进。但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处理好长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执法规范化建设思想不统一,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少数单位领导不是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措施,而是今天一个方案,明天一个措施,对实际工作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有的单位还存在有方案不落实,有措施不执行,应付差事的现象,这已成为基层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少数民警学习不够,自身素质与执法规范化要求有较大差距。公安执法主体是民警,关键在民警。民警执法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执法质量的好坏。虽然法律对案件的实体、程序和证据等相关要求有明确规定,但在执行中往往受到民警个体素质的影响,执法质量也往往差别较大。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民警执法思想陈旧。存在惯性思维,不能与时俱进,凭经验执法。在具体的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着忽视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权利,甚至有辱骂、体罚现象。部分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下,不会打字,不会查询,网上办理案件要靠别人代劳。二是部分民警学法用法不够。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对新法律、新程序、新知识不愿学、学不进、学不精,在工作中对案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取证不及时全面,程序不到位。三是少数民警宗旨意识淡薄。一些民警在执法活动中,思想上不贴近群众,感情上不尊重群众,工作上不依靠群众,不能争取群众的支持配合,调查难、取证难,造成案件证据不足,久拖不决。还有的民警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讲程序,不重细节,消极应付,以致授人以柄,陷入被动。
(四)执法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存在落实不够问题。近年来,各地在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上做出了努力,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但是,一方面一些突出执法问题的解决尚未形成制度,如涉案财物管理制度、法制员考核制度等。另一方面因领导重视程度、注意力的转移以及职责分工的变换,使得许多制度抓一阵放一阵,未能形成长效机制。如,法制员跟班培训制度实行了一段时间,因人员紧张、督办不力等原因没能坚持下去。在月查季考上,人为因素干扰较大,没能起到应有的把关审核作用。在执法档案建设上,由于没有“严格过程记载、严格质量监控、严格考核激励、严格责任追究”,与实际执法管理工作脱节,利用率较低,使得这个本来很好的制度变成了基层民警的负担,引起普遍反感和抵制。
(五)内部执法监督乏力,存在把关不严,责任追究不到位现象。一是案件审核把关不严。虽然实行了“三级五审”案件审核机制,但是各个环节的监督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存在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现象,致使部分问题案件“过五关,斩六将”,突破监督圈。主要表现为民警办案水平不高,把握案件的能力不强。法制员责任心不强,怕麻烦,审核积极性不高。单位领导把关流于形式,过于依赖法制部门审核。法制部门因职能不断拓展,工作任务繁重,法制民警忙于事务,法律知识更新不够,审核出来的案件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以致案件天天在审,问题月月通报,考评年年进行,但执法问题仍屡纠屡犯。二是责任追究不到位。执法责任制提得多,落实少,笼统规定多,具体规范少,对执法质量瑕疵案卷、问题案卷没有具体明确的追责规定,板子举得高,但打不到具体人。执法过错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警示,以致少数民警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三是内部执法监督部门职能缺位,监督效能弱化。少数单位领导怕“露丑”,存在老好人思想,不敢大胆监督,遇到矛盾绕着走。执法监督部门工作不主动,除非因上级督办或群众上访投诉,捂不住、盖不严了才去查处,使得一些本来可以通过提醒和内部监督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上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领导和民警认为执法是“权力”,自己有绝对自主权,想怎样就怎样,以致随意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有的认为执法就是“摆平”,只要当事人不追不闹,程序上、法律适用上无所谓,以致问题案卷、“口头案卷”多,经不起检验,存在较高的信访、诉讼风险。甚至还有少数领导、民警廉洁执法意识不强,在执法办案中追求个人私利,有利益的偏着办,无利益的拖着办,有的办人情案、关系案,严重影响执法公正和执法效率,削弱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二)教育培训不到位。培训机制不健全,对学习效果要求不高,对参训民警约束不严,民警既无压力也无动力,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习氛围不浓。有的单位忙于事务,平时不组织学习,在集中培训时不支持、甚至阻挠民警参训。同时,贴近民警执法活动的培训较少,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存在脱节,民警法律知识得不到更新,执法水平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到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奖惩落实不到位。现有的考评方式单一,“虚”指标多,“硬”指标少,考评过程不透明,考评标准不统一,执法考评流于形式,甚至暗箱操作,以致少数单位热衷于“公关”,不愿费力去抓执法质量,影响了基层单位抓执法规范化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考评中,能干事、想干事的民警容易出现干事越多扣分越多的现象,严重挫伤民警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执法责任没落到实处,执法过错没有得到真正追究,一些单位领导和民警头脑里没有一个“怕”字,执法考评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三、推进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一)深入开展宗旨意识教育,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下功夫。一是要认真开展宗旨教育。通过中心组学习、集中教育整训,进一步树立“执法是公安工作生命线”的意识,深刻认识到公安机关公信力要通过规范执法来体现,信访案件要通过规范执法来预防,群众满意度要通过规范执法来提升,切实提高干部、民警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营造领导抓、抓领导,警种抓、抓警种,全警参与的氛围,让领导、民警自觉成为本单位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动者、实践者。二是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要通过真实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以案说法,让广大民警认识到规范化建设不是束缚民警的手脚,而是通过规范执法活动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争取群众广泛支持,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既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维护民警合法权益的实际需要,从根本上扭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二)加强调研,理清思路,在查找问题、落实整改上下功夫。要深入调研,对本单位执法工作全面把握,正确判断,制定切合实际的执法规划、措施,并一抓到底,长期坚持。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找准症结。认真分析研究本单位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围绕接处警、受立案、涉案财物管理等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要认真分析梳理涉警信访案件,作为判断掌控本部门执法维稳情况的“晴雨表”,在全力化解的同时,分析研究规范执法活动的对策,切实抓好整改,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加强教育培训,培养执法人才,在提高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一是以考促学。根据上级要求和县级公安机关执法实际,制定法律知识学习计划、考核标准,分阶段考试考核。组织民警积极参加网上学法考试、执法等级考试和司法考试,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民警给予一定奖励,并作为评优升职的依据之一。二是以培促学。建立民警轮训制度,保证民警每年能参加一次集中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结合实际,克服大轰隆上阵,一刀切的培训模式,避免会的不愿听,能力差的听不懂的问题,保证培训效果。三是跟班带学。选派法制员、办案骨干到法制室短期跟班培训,提高案件审核水平。组织执法办案民警到法院旁听庭审,通过观摩案件控、辨、审全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强化证据、程序意识,提高办案水平。四是信息领学。以全面推广应用警综平台为契机,深入开展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应用学习培训,做到案件网上录入、网上办理、网上流转、网上监督,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五是建立法制人才库。挑选各单位执法办案业务骨干和法制人才进人才库,由法制、政工部门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对入库人才优先培训,优先交流,优先提拔,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民警学业务、当骨干的积极性。
(四)健全执法制度体系,完善执法考评机制,在规范流程上下功夫。要完善细化考评制度。制定出台教导员、法制员考核细则,实行量化考评,进一步落实初级审核把关责任。制定具体的案件评查评分标准,完善考评方式,简化考评程序,依托省警综平台,大力推行网上考评,最大限度地弱化主观因素,力求考核公开公正,并把日常考评、个案考评情况作为年度考评成绩的重要依据。要完善关键环节制度规定。从接处警、办理行政、刑事、劳动教养等案件的程序规定入手,进一步完善审核审批、涉案财物管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健全完备的执法流程体系。在抓制度建设的同时,狠抓落实,实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切实提高制度、考核的权威性。
(五)加大内部监督力度,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在落实责任上下功夫。一是发挥有效做法。要充分发挥三级五审制的层层监督把关优势。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每一级责任都落实到位,切实减少执法问题发生。二是抓好内部监督。要树立监督既是对执法大局负责,也是对监督对象负责的理念,摒弃老好人思想,大胆监督,将执法问题的苗头性、萌芽性问题及时指出、制止。同时,内部执法监督部门不参与内部测评,使监督的同志放下包袱、没有顾虑。三是实行人性化执法监督。对执法办案中屡纠屡犯的错误,坚决予以考评通报,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对一些因认识上、能力上的原因导致的错误,实行第一次帮助提高、第二次通报批评的分层次监督管理。法制部门对问题案件只通报到单位和单位负责人,消除办案民警与法制部门的“矛盾”,提高单位负责人抓执法质量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设立执法办案奖,对优秀一线办案民警进行奖励。同时,在考评上实行总扣分除于案件总数的办法,解决办案越多,扣分越多的问题,保护愿做事、能做事民警的积极性。
5000字调研报告 篇9
我县烟花鞭炮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前景怎样?近日,笔者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就这一课题,到我县唯一一家批零兼营烟花爆竹企业--烟花爆竹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听取了xx公司负责人的工作介绍,实地查看了xx公司浏阳河经营部、东街经营部、濯港烟花爆竹仓库、停刀口烟花爆竹配送中心,与相关同志进行了座谈,现将本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是县供销社社属企业原日杂公司通过“两转”将主营业务剥离,以职工集资入股和县社参股的形式改制而成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于xx年8月,现有职工40人,内设4个管理机构(综合部、业务部、财务部、市场管理部);下设3个一级委批点(浏阳河营业部、东街经营部、城关访销部),16个乡镇二级委批点和2个配送中心(濯港配送中心、停刀口仓储配送中心。目前,投资1600万元的停刀口配送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有望今年国庆节前竣工投产)。公司xx年实现销售收入3600多万元,上缴税费150多万元,先后荣获“湖北省劳动保障诚信单位”、“黄冈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烟花爆竹先进经营企业”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是主动出击,超前谋划。他们按照“新网工程”要求,结合实际,确立了“村村有网点,店店换形象,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的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xx品牌占领xx大地。目前,挂靠、自建的网点共有800多家,基本覆盖全县16个乡镇、480多个行政村,形成了遍及城乡的农村流通新网络。
二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烟花爆竹作为传统的高危行业,经营安全问题尤为重要。xx公司充分利用xx年开始的“六市场一行业”清理整顿的契机,以《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办证、换证为手段,按照统筹规划、数量限制、布局合理的原则,核发销售许可证。目前,对持证经营的790家经营户重新进行了资格认定,对无证经营的,但符合安全经营条件和布点规划的40多家经营户,集中开展培训、验收和颁证工作,对不符合经营许可的,依法逐户清理取缔,确保了我县烟花爆竹市场经营有序。
三是提高标杆,规范提升。按照全国总社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要求,对下属经营部和乡镇访销点统一规范使用供销社标识,使“中国供销”、在农村铺天盖地,深入人心。同时,针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转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按照“三农”需求和农民的意愿,提供全方位的配送服务,做到县城在约定的送货时间内不偏差半小时,乡村在约定的送货时间内不偏差1小时。
四是加强监管,形成机制。一方面,主动自觉地接受县安监、公安等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加大了自查的力度,特别是在销售的旺季专门出动烟花爆竹市场稽查队,对经营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隐患逐个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整改情况逐个进行回查,确保了全县烟花爆竹安全经营形势持续稳定,严防“死灰复燃”。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公司的专营管理机制。在经营环节上,加强归口经营,推行许可制;在配送环节上,实行“七统一”(统一供货渠道、统一防伪标识、统一定价标准、统一发票管理、统一安全经营和业务指导、统一实行“增值税”县级征缴),推行访销配送制;在安全环节上,严格检查、落实监管,坚决查堵各类不安全隐患。
三、烟花爆竹行业的现状
1、产业链缺失、市场竞争力弱是当前我县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技术比较匮乏。据资料显示,全县烟花鞭炮从业人员不论是学历,还是专业技术水平都很比较低,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比较匮乏。二是企业外向度偏低。技术含量低,目前我县80%的产品是附加值低的鞭炮。加之“节俭风”和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县城区、小池等地又都限制甚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给该产业发展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造成烟花销售严重下滑,城区更是逼成“礼花不能卖、烟花谨慎卖”的困境。
2、企业自身经营体制不灵活。⑴从经营格局看,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主要是按照现有县级行政区域确定的。原则上是一个县一家批发企业,个别大的县设有两家批发企业,这些企业都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从事烟花爆竹的批发销售,各自定价、各自销售,基本上不交叉、相互封闭;⑵从市场经济角度看,现有经营格局,存在相当大的弊端。一是批发企业易产生惰性获取暴利的心理。由于“垄断”专营,会盲目提高经营差价,获取暴利;二是使非法生产有着巨大的诱惑。由于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就有人敢冒风险,一些规模小、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的商品会通过一些非市场手段进入市场,无形使烟花爆竹经营者增加销售成本;⑶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会逐步放开,打破行政分割和地区封锁,由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化程度,加速市场化经营,形成专营但不垄断的市场格局,将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市场流通的主要形式。
3、社会大环境造成烟花爆竹经营会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正规烟花爆竹企业人工、运输成本的不断提高,加上需要缴纳17%增值税和16%消费税,造成烟花爆竹销售成本很高,而非法经营户进价相对便宜,以次充优,在销售价格上仍处于优势;另一方面,正规企业严格遵循国家规定,只销售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的品类,而非法经营户则不受限制,会违规销售迎合消费者的其他品类产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正规销售企业的安全性优势得不到保障,市场上“假、大、空”的劣质产品时有发生,无形中放大了烟花爆竹的负效应,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烟花爆竹的恶劣形象,最终使得烟花爆竹行业遭受深冬之寒。再者,随着民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频现,淘汰退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呼声日益高涨,行业面临淘汰与转型升级的挑战。
四、烟花爆竹行业的出路
一要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烟花爆竹产品毕竟不同于普通的日用产品,烟花爆竹市场也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市场,烟花爆竹商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燃放等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尤其在市场流通环节中难以保证。要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至关重要,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前提保证,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才有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安全防范设施才有条件得以保障和改善。安全生产负责人要经常组织安全知识学习,在工作区、生活区设置安全标语,处处预防事故、时时注意安全,使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无处不在,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营造一个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二要处理好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职工与企业应当是“水与船”的关系,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水涨船高。俗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良性的趋势是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职工成长能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企业实力壮大又能为职工提供更好的平台。恶性的趋势是职工退步、企业止步,职工流失、企业垮掉。有时候企业职工流失的本质原因不是薪资、而是他感受不到这种良性的发展。如何实现水涨船高的良性发展?真正把职工放在第一位。马云说“如果有愿景、有使命,但是使命和愿景都是用来说给别人听的,而不是自己把组织人才落实到点点滴滴,那都是空话、都是不值钱的”。公司的制度、文化、理念要与职工发生密切的关系,要成为职工接受、认可的理念并付诸行动,才能转化为最大的生产力。贯彻“职工第一”的理念,从企业关怀入手、从细节做起,小到一个生日祝福一个电话问候,或是团队互动,领导谈心,真正把职工关怀落到实处,同心力将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三要处理好专营与主营的关系。烟花爆竹市场的放开是大势所趋,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符合政府职能改革的发展趋势。烟花爆竹作为特殊的高危产业,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准入条件,必须具备安全经营条件。烟花爆竹放开,但不能无限制的放开,否则,非法经营、恶性竞争就会广泛滋生,非法兜售烟花爆竹的现象必将泛滥成灾,并造成极大的社会隐患。目前,xx公司在xx市场占主营地位,但不是专营,国家并没有把经营权特许给供销社,更没有特许给xx公司。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必须顺应形势,积极谋划,合理布局、规范经营、安全配送、服务优良。第一,要逐步形成规模和配送体系。通过规模化经营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小企业的生存压力;第二,要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烟花爆竹销售品牌,使全县群众提到烟花爆竹都认可;第三,要优化市场,投放符合国家规定的、精致的烟花爆竹,让老百姓能买得起、玩得起;放得安心、看得赏心,使之成为真正成为政府的放心产业,而不是危险产业。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0
为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总结、分析土地流转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使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加快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步伐。11月中旬,我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总堡乡万亩优质设施果品基地、民和三泰牧业养殖有限公司、民和龙卉菌业有限公司等种植、养殖基地,对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及集约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农户、听取汇报、召开专题座谈会集思广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8.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通过出租、转包、转让、互换等流转形式,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集聚型、股份合作经营型、专业合作服务型、现代园区推进型等多种经营模式。土地规模化经营取向越来越明显,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建立服务体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民XX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确定县农业经营管理站承担协调服务职能。各乡镇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具体承担农村土地流转规划制定、信息平台搭建、招商引资、流转主体资格审查、签订合同、统计分析及档案管理等职责,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提供服务,从组织上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提高群众认识。采取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民XX县关于切实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采用现场观摩、算账对比等形式,宣传土地流转对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初步走出了“流转”就是 “流失”的认识误区,提高了主动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3、培育主体,拓展流转渠道。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变为农户向农业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流转。同时,采取政策扶持、协调融资、技术服务等措施,大力扶持培育种养产业大户,积极引进客商带动发展规模、高效种养业,推动土地流转。
4、规范管理,实施政策奖扶。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土地流转实施意见,明确了土地流转的原则、指导思想、管理机构及职责。统一制作合同文本,县、乡(镇)、村分别建立合同档案和等级台帐,基本做到了流转情况底子清、情况明、资料齐全;制定土地流转奖扶政策,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专项扶持资金,对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养殖能手和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和扶持。20xx至20xx年,先后为我县38户种植、养殖大户、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拖拉机、旋耕机等农机具购置补贴,辐射农户1万余户。积极争取省财政厅、农牧厅奖扶资金280万元,扶持了2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
(二)主要成效:
1、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使农民自愿地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转让出去,另一方面使部分有技术优势、资金实力、经营能力的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时获得相应的土地,解决“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多种不能、少种不行”的矛盾,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土地的集约化经营规模得以不断扩大,较好的解决了耕地撂荒和粗放经营的问题,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如古鄯镇桦林咀村农户王耀武流转土地500亩,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全膜双垄玉米,今年实现收入达23.4万元。民和龙卉菌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400亩,承包日光温棚70栋、智能温棚11500平方米,集中栽培花卉、食用菌、木瓜、人生果等,今年纯收入700万元,亩均达1.75万元。
2、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了畜牧养殖业发展。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后,主要用于发展全膜双垄玉米、设施果品、优质蔬菜、家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走农畜联动、草畜结合的路子,进一步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专业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如转导乡前坪村农户马正蛟,流转土地150亩种植全膜双垄玉米,仅玉米收入达到7.2万元。并利用玉米秸秆进行规模牛羊养殖,今年羊出栏1030只,牛出栏350头,实现利润50.45万元。民和广源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00亩,自今年7月份开始肉羊养殖,现羊存栏20xx只。
3、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业主,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均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多种先进农机具、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多方接受农业信息服务,继而整合生产要素,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解决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在销售、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难题,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了经营效益。如总堡乡万亩设施果品基地,规划流转面积1.39万亩,总投资3.5亿元,利用5年时间建设冬暖式日光温室5000栋,覆盖总堡乡三垣、中垣、总垣和古鄯镇古鄯、桦林咀等5个村。截至目前,已流转土地2800亩,建设日光温室734栋。基地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的建立,改变了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8.9万亩,我县人均耕地面积1.73亩,通过土地流转,有5.1万农民从土地耕作中解放出来。据了解今年我县因土地流转实现劳务总收入8.19万元,劳务人均收入达 6469.2元,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民除土地流转收入外仍享受各种良补政策,加之从事其他行业或务工收入,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
5、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促进培育新的经济主体。土地流转助推了一大批新型农民以规模化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助推了各类工商企业介入农业领域,增强农业市场主体活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助推了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程度。如民XX县祥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xx年登记注册以来,现已发展成流转土地900亩,拥有社员258名,收购网点12处,加工厂2处的新的经济主体。仅20xx年销售各类中药材920吨,实现销售额1680万元,纯利润135万元,社员亩均增收700元以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良好,但总体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低起点、低水平、低效益,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制约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的实际问题。
1、思想制约。一是部分乡镇、村干部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协商处理,对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疏于管理。二是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一些农民恋土情结较为严重,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农业税的取消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使土地收益得到提升,即使外出务工、经商,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较为滞后,有关土地流转的地方法规尚未健全,客观上造成土地流转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无法保障,农民在心存疑虑的情况下,不肯或不敢流转土地。
2、政策制约。一是我国《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承包权30年不变,虽然保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但同时将土地承包权固化,使得土地经营权相对分散。目前,我县人均承包地不足2亩,在这种背景下,要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涉及农户少则数十户,多则上百、上千户,一家一户做工作难度大,一旦流转的大垄大畈中间出现个别农户不愿流转的“插花”现象,流转就无法进行。二是由于对土地撂荒现象没有行之有效地政策约束,政府部门无权及时对弃耕土地进行回收,导致了“有地无人种,想种没有地”的现象,个别地方还有耕地撂荒现象。
3、设施制约。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设施与装备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又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和基础,同时也是我县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是农田交通状况严重滞后,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环境尤其是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较大。我县农田结构零散,大垄大畈少,大部分农田没有机耕路相配套,影响农业机械推广。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失修老化,许多农田沟渠不畅通,农业抗灾能力脆弱,从而导致土地经营成本增高,难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影响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发展。
4、机制制约。一是由于农经管理部门受人员和经费紧缺的限制,相关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个别乡镇有机构无人员,土地流转中无合同和合同内容不完整现象很普遍。农户间的代耕代种绝大多数只达成口头协议,签订的大部分合同对流转面积、四至以及承包方和流转方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一旦发生纠纷,维护权益将无凭据;二是流转主体不合法。在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转让方多是村委会,有的甚至是乡镇政府,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又没有委托书,造成流转双方主体资格不明确;三是部分乡镇疏于权证管理,未主动及时跟踪服务,致使农户间互换、转让土地的权证变更登记不准确。对土地承包合同及相关流转档案管理不严,档案遗失和损坏情况时有发生;四是尚未建立土地流转相应的仲裁机构,对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缺乏有效的调解和仲裁手段。
5、资金制约。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必须以资金和技术实力为基础。由于我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户、企业、专业合作社等都处于起步阶段,资金相对紧缺,个别经营户在土地流入后,由于争取不到项目资金,土地使用权又不能作贷款抵押,每当农业生产前期需作较大投资时融资困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的主要“瓶颈”。同时,个别经营大户由于资金缺少和融资渠道不畅通,无法正常履行合同,甚至丢弃建设项目,群众有怨言,政府背包袱。
三、对策与建议
一、从认识抓起,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流转氛围。针对农民“恋土情结”和对国家政策的疑虑,针对基层干部怕麻烦的消极情绪,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流转氛围。
一是晓之以理。要大力宣传政策法规,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和党的__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引导农民吃透中央会议精神、钻透土地流转政策,让他们知晓土地流转不是剥夺承包经营权,只是经营权的暂时转移,消除后顾之忧。要教育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从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特别是要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土地流转工作,彻底摒弃农村土地流转“无益财政增收、反添基层麻烦”的消极观念和模糊认识,积极为农村土地流转鼓与呼、服好务。
二是明之以利。农民最关心的是土地流转是否比自己经营能够带来更多的实惠。因此,在宣传导向上,要引导农民放宽视野,从长远利益着想,从宏观利益着想,从发展大局着想,通过形式分析、效益分析、引导农民深刻认识到土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双重效应”,一方面能使他们摆脱土地的束缚,从“兼业农民”转化为“专业工人”,不仅可以得到土地流转收益,还可以获取工资性报酬,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可以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能人,成为农业规模经营的领军人物,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三是示之以范。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农民身边的能人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先进典型,让农民从身边典型事例中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有信心、有希望去探索实践,从而主动、自觉、自愿地加入到土地流转中来。
二、从转移入手,消化剩余劳力,拓展流转空间。转移富余农民,是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条件。离开土地的农民越多,可供流转的土地总量就越大,土地流转的空间就越广。
一是抓培训,提高转岗就业本领。要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培训内容既要面向现在的市场,又要看到未来的趋势,努力做到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使农民所学技能有用武之地。采用适合农民特点、顺应农民愿望的培训方式,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搞就近就地小规模培训;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多搞期限短见效快的培训;坚持常规与品牌相结合,狠抓品牌培训,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促创业,拓宽农民致富门路。要优化创业环境,把支持城镇居民创业的优惠政策逐步覆盖到农民,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鼓励农民大胆创业。政策扶持上,按照“能宽则宽、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原则,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信贷投放、税费减免、提供用地等方面,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支持力度。创业培训上,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经费纳入就业培训补助范围。创业服务上,依托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农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提供创业指导、信息咨询、项目推介、资金扶持、行政审批等服务。
三是上项目,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农田水利、乡村公路等民生工程建设,带动富余农民临时就业。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大上产业项目,增加长久性的就业岗位。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就业贡献率,优先安排和支持就业吸纳能力强的项目建设。
三、从机制着力,完善政策措施,激发流转活力。完善政策措施,是促进土地流转的关键因素。要以完善的政策机制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权益,防范土地流转潜在的风险,激发农村土地流转活力。
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同时在流转主体、流转形式、经营内容、流转方式、奖补措施、土地用途等方面制定出台具体政策。如:研究制定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相关政策,解决好流转土地违约补偿以及今后如何归还土地使用权问题;适当放宽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范围的政策,解决好土地集约化经营所必需的生产管理用房的建设用地指标问题等,从政策导向上促进土地的合理、健康、有序流转。
二要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财政支持力度,安排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用于流转指导、流转信息平台搭建和流转服务组织机构建设等,对参与土地流转的农业经营实体实行奖补政策,推动公共财政向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倾斜;强化金融信贷支持,鼓励农村土地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金融机构要把集约化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集约化经营主体季节性所需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切实解决好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后顾之忧。
三要建立权益保障机制。对经营主体要严格准入。农村土地流转主管部门要对农业领域规模经营业主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项目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经营业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较高的经营水平和经营项目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确保产业发展及经营业主、农民的双向受益;对流转土地要评估定级。探索建立流转土地评估定级制度,合理确定土地的质量、等级,为流转双方的公平交易提供合理参考依据。要加强对流转价格的指导,根据土地评估定级的结果,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的指导价格,减少价格确定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避免农民的自身利益受到侵害。
四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县上应建立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委员会,乡镇、村设立农村土地纠纷调解组织,同时加强司法、信访、经管等部门的联动协作,不断健全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司法等多渠道的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降低土地流转的法律风险;探索建立农业投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基金,应对因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土地流转失败后可能出现的土地复耕、损失补偿等潜在风险,降低土地流转的市场风险。逐步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种植、养殖等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村土地经营主体的自然风险。
五要探索创新流转机制。要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激活农村市场经营”为目标,按照突出特色、统一规划、连片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充分发挥我县不同乡镇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对于符合规划的规模经营户给予支持,不符合规划的坚决不予准入,努力构建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的特色产业板块,着力加快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助推转型跨越发展。在土地流转的同时,鼓励引导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的农民以入股、入社的形式参与产业经营,通过利润分红和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
四、从服务出发,夯实工作基础,规范流转秩序。提供服务平台,规范流转秩序,是推动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重要保证。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转、规范长效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议县上建立全县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依托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村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为土地流转提供土地政策、流转方式、信息传递、法律咨询等项目服务,及时掌握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接收农民申请托管的土地,并做好下步流转工作,使“我想转包”和“我想承包”信息对称,促进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同时,要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使其留得住、发展快、效益好。
二是规范流转行为。流转形式要严格遵循法律和政策规定,采取法定的出租、转让、转包、互换、入股等五种形式进行。开展土地流转试点、试验,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应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的要坚决禁止,超出政策规定的试验要依法审批、严格管理。土地流转必须遵循“三个不得”原则,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土地流转主管部门要重点查处改变土地用途、损害农民权益等突出问题。
三是加强程序管理。实行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和登记备案制度,科学指导土地流转,防止出现强迫流转或放任自流现象。土地流转当事人经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应签订内容详尽规范的书面流转合同,并报乡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审查、签证和登记,增强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安全感。要设置专门的合同档案管理专柜和专门的管理人员,完善流转合同的立卷、归档、调阅工作,提高合同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1
根据《关于开展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调研的通知》安排,我组由徐彬副厅长带队于4月19日至22日对XX区、巴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项目的形式,重点查看了两市两县在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抗震防灾、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开展情况。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情况
1、廉租住房建设年度任务分解落实及开工建设情况。
XX区年确定新建廉租住房目标任务13294套(其中:非棚改新增6264套,棚改新增7030套),在3月2日召开的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行署专员与各县(市)县市长签订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将住房保障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并纳入目标考核。截至目前,廉租住房已开工建设908套、4.54万平方米。
巴州年廉租房建设任务4583套,自治州下达各县市廉租房建设任务5628套。1月份州政府与各县市签订廉租房建设责任状。目前,各县市廉租房建设项目正在陆续实施房屋拆迁、规划、设计等工作,预计4月底可全面开工建设。
2、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
XX区计划从年开始用5年时间(-20__年)完成地区城镇68787户,182849人,733.86万m2总投资95.4亿元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截止目前地区八县一市棚户区改造规划经县(市)批准已报我厅备案。在此基础上,地区制定了《XX区城镇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讨论稿)。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棚户区改造任务目标责任书。年地区棚户区改造任务22000套(棚户区新建廉租住房7030套,其他棚改规模14970套),目前,棚户区改造已开工建设1115套、10.64万平方米,开工套数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4%。
巴州各县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编制了《-20__年棚户区改造建设规划》,3月31日前已上报我厅备案。按照规划,巴州5年时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57599套,560万平方米,预计投资89亿元。目前,各县市均制定并上报了年棚户区建设计划,全州计划改造棚户区10675户,23个片区,3个乡,计划投资21.6亿元。现各县市已制定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正在办理建设工程前期手续,组织人员实施拆迁,预计4月底可陆续开工建设。
3、工作创新方面。
XX市为加强廉租住房入住后管理,由市专门成立了惠民物业服务公司,专门负责全市廉租住房日常管理。
XX区实行了《廉租住房租赁住房补贴许可证》制度,对经过申请、审核、复合、审查、符合租赁住房补贴申请条件的予以登记并书面通知本人,发放《廉租住房租赁住房补贴许可证》。
(二)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实施情况
XX区已将101.85万㎡学校、医院抗震加固改造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其中,分解下达教育系统抗震加固任务24.4万平方米,更新改造任务62.86万平方米,卫生系统加固任务4.3万平方米,更新任务10.2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抗震加固改造项目正在办理规划、用地、环评等各项前期手续。
**年巴州共上报自治区抗震加固改造工程项目共1278个,面积75.7万㎡,计划投资6.36亿元,其中教育系统1159个,面积70.5万㎡,加固311个,面积41.8万㎡,拆除848个,面积28.7万㎡;卫生系统119个,面积5.2万㎡,加固62个,面积2.9万㎡,拆除57个,面积2.2万㎡。目前,各县市年度抗震加固改造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各县市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4月中旬已陆续开工。
与此同时,为推动抗震加固改造工作,XX区还建立了各项制度。一是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建立抗震防灾工作信息报送及进度月报制度。三是建立抗震防灾工程工作问责制度。巴州与各县市、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各县市定期召开抗震加固改造工作例会,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机制,严把工程质量关。
(三)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1、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供需结构基本平衡。
**年1季度XX区普通商品住房建设65.27万m2、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32%、96.4%,其中:新开工面积24.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8%。
**年巴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7亿元,新开工201万平米(其中住宅190万平米),竣工住宅127万平米,销售住宅159万平米,从**年数据看,一是巴州房地产开发投资比较旺盛,尤其是住宅投资同比增长较快;二是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都有较大幅度上升,住宅上升空间较大。三是房屋销售形势较好,住房按揭贷款和开发项目贷款增加,开发企业的资金状况有所缓解。年全州计划新开工住宅120万平米,投资20亿元。
2、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XX区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企业和执业人员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对没有建立的企业房地产资质申报审查一律不予通过。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的市场机制。
巴州依照检查工作方案对开发企业、中介公司进行检查,重点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囤积土地、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发布虚假信息和广告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经查处的违法违规案件,一律计入企业不良记录,并向社会公示。
(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情况
1、新建建筑认真执行节能50%以上强制标准。
XX区截至**年底,民用建筑总面积为2202.22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595万平方米,居住建筑1607.22万平方米;各类节能建筑面积1115.49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50.65%,达到节能50%标准的建筑694.61万平方米,占节能建筑总面积的60%(其中公共建筑196.93万平方米,居住建筑497.68万平方米);节能65%及以上建筑460.88万平方米,占节能建筑总面积的40%(其中公共建筑198.79万平方米,居住建筑262.09万平方米)。
巴州于20__年下发了《自治州民用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标准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实施方案》,要求从20__年7月1日起,库尔勒地区新建居住建筑全部执行65%建筑节能标准,从年1月起各县市全部执行65%建筑节能标准。截至**年底,全州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约1086.31万平米,其中:节能50%建筑约为961.31万平米(其中公共节能建筑约为279.09万平米,居住建筑约682.22万平米),节能65%建筑约为125万平米(居住建筑约125万平米)。年,巴州将加强对各县市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全州范围内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执行50%节能强制性标准。
2、既有建筑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工作情况。
截止**年底,XX区已完成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59.866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53.776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18.55万平方米,居住建筑35.226万平方米。
巴州累计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总面积96.38万平米,其中热计量改造60.91万平米,节能保温改造35.47万平米。年巴州计划完成46万平米既有建筑节能及热计量改造任务,目前各县市的具体改造项目正在统计上报中。
3、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建设情况。巴州开展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现状调查和能耗统计工作,完成了各县市既有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调查统计。全州现有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共425栋,总建筑面积为187.93万平米,全年总耗能量5.7万吨标准煤,全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303吨标准煤;大型公共建筑38栋,面积129.74万平米,全年总能耗量4.1万吨标准煤,全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为316吨标准煤。年巴州有条件的县将启动机关办公建筑能耗管理工作,开展州、市政府办公大楼、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市建委综合办公大楼能耗监测试点工作。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情况。
XX区一是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冬季供热,夏季制冷,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40万m2。二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用于城镇部分道路及小区照明及提供生活热水。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了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申报工作,XX市、XX县编制了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申报材料。
截至**年底,巴州累计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总面积为53.3万平米,其中:太阳能供生活热水19万平米;太阳能供暖制冷10万平米;太阳能光伏发电5万平米;地下水源热泵供暖制冷18万平米;空气源热泵供暖制冷1.3万平米。
5、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情况。
XX区现有集中及连片燃煤供热锅炉60台、供热面积约1100万平方米,天然气供热面积约113万平方米,地源热等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分散小锅炉约155台、供热面积约270万平方米,采暖费从18元/平方米到20元/平方米不等。各县(市)在职干部职工采暖补贴,由“暗补”变为“明补”,以货币形式直接向职工发放,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和单位自筹。对困难群众采暖救助是依据《XX区城镇低保户取暖补贴实施办法》文件精神,在集中供热区域内享受低保全额补助的孤儿、孤老、重残人员全额免收采暖费,享受低保差额补助的具有劳动能力,目前暂无经济来源的减半收取采暖费;在非集中供热区域内,单位供热的,享受全额低保补助和差额补助的低保户,补贴标准原则上与集中供热区域内相同;以烧煤取暖的低保户,享受低保全额补助的,每户补贴1吨煤,享受低保差额补助的,每户补贴0.5吨煤。在集中供热区域的低保户,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予以补助。在非集中供热区域内,补贴经费由各级政府从筹集的救助资金中解决。
为推动供热计量改革进程,**年巴州成立了“巴州地区城镇供热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库尔勒地区供热计量销售价格试行实施方案》,出台了《库尔勒供热计量暂行销售价格的通知》,在XX市新建小区(九州千城、圣果名苑)进行了两部制热价收费试点。
**年巴州热计量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一是年新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必须设计安装热计量设施及温控装置。二是年全州完成既有建筑供热分户计量改造面积40万平方米,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已完成分户供热验收的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设施的安装进程。(各县市任务与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同)三是新建供热系统(热源、管网及换热站)必须满足供热计量技术标准要求;既有供热系统应在年采暖期之前通过技术改造达到供热计量技术标准要求。四是党政机关办公建筑应率先实行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逐步实现供热计量。
6、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情况。
XX区现有污水处理厂9座、污水处理能力15.9万立方米/日,在建污水处理厂1座,拟建污水处理厂2座;现有垃圾处理厂9座,均为填埋式处理,除XX市外其余各县垃圾处理未达到无害化标准,垃圾处理能力976吨/日,在建生活垃圾处理厂3座,均为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方式,在建医疗垃圾处理厂1座。
**年,巴州纳入中央及自治区预算内投资污水处理项目7项,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1400万元;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7项,总投资1.57亿元,共争取资金1700万元;供水改造项目争取资金1450万元。**年巴州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共12项,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新增排水管网49.4公里,新建启动污水处理厂6座,启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项目6项。
**年上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备选项目18个,总投资6.91亿元,计划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99亿万元。其中:城镇污水处理项目9个,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12400万元;城镇垃圾处理项目9个,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7450万元。同时,还将计划上报申请中央预算内补助其他城建基础设施项目8项,总投资4.62亿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7700万元,地方配套4200万元)。其中供水建设项目3项,总投资2.14亿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3200万元,地方配套1800万元;集中供热改造及天然气利用项目5项,总投资2.48亿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4500万元,地方配套2400万元;目前投资计划已上报自治区发改委。
(五)城乡规划工作情况
1、规划编制情况
《自治区实施办法》颁布以后,XX区一是能及时制订XX区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宣传活动。二是各县(市)能够将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按计划拨付。目前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等各类规划编制费共计3363.5万元。三是XX区已要求各县(市)在年9月底前完成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审批、备案工作。四是各县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面积已达到64.5平方公里,达到建成区面积的77%。五是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经行署批准实施,XX县、XX县、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行署审批,XX市、XX县、XX县已完XX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初稿已完成,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正在委托编制。六是全地区已累计完成23个建制镇、53个乡的总体规划及1124个行政村的建设规划并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已完成了3393个村民小组的建设规划,村民小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83.82%。
巴州一是已完成《巴州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并开始实施。二是XX市完成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XX县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XX县、XX县、XX县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现已上报州人民政府,处于审批阶段;XX县、XX县、XX县、焉耆县总体规划已完成编制。三是XX市、XX县、焉耆县、XX县已经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现已开始修编),XX县、XX县已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州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率达到85%。四是目前全州所有乡镇都陆续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年,将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对所属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评估,确定需要修编总体规划的乡和镇。五是全州行政村386个,其中已编制规划295个,不需要编制规划的行政村59个(县市城市规划区内14个,移民搬迁42个、牧业村3个),还剩32个行政村编制工作(博湖17个、和硕15个)。六是各县市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经费全部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
2、房地产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情况
XX区成立了地区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制订了地区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治理工作的重点、措施和步骤,为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各县(市)均已开展自查,地区于**年4月和年3月分两次对各县(市)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县(市)小区规划调整方案未上报原审批机关审批就核发了工程规划许可证,部分小区绿化未按规划实施,部分小区单体建筑未按规划红线要求建设,造成楼间距有偏差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目前责任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已基本整改。
巴州对各县市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政策规定进行全面清理和纠正,进一步完善了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规范了统一规划条件内容、格式和审定行为,并明确了县城及各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内容积率管理一律以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指标要求为依据。还对20__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领取规划许可证的所有房地产项目进行清理,重点对涉及提高容积率、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房地产项目逐一进行清理检查,共抽查603个项目,反馈综合意见10份,提出整改204条,11月底整改已全部完成,取得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阶段性工作成果。目前正在开展城乡规划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十二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编制。
为做好“十二五”期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储备工作,XX区目前已编制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3项,总投资54.43亿元。已编制村镇基础建设项目111项,项目总投资10.43亿元。
2、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年XX区计划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新建、续建项目41项、完成投资4.13亿元。一季度开工项目25项,开工率达61%,其中:**年续建项目13项, 年新建项目12项。一季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11.45万元,其中:续建工程项目完成投资3103.45万元,新建项目完成投资完成投资1108万元。
**年巴州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0336.13万元,其中自治区8005.55万元、自治州1366.66万元、各县市732.55万元、乡镇231.37万元。
截止**年底,巴州16个建制镇(不含八个城关镇)人均道路面积14.10 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73.75%、燃气普及率达48.97%,绿化覆盖率17.78% 、生活垃圾处理率28.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4平方米;62个乡人均道路面积14.46 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55.235%、燃气普及率达27.05%,绿化覆盖率16.19% 、生活垃圾处理率18.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3平方米。
3、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推行情况。XX区现有市政公用行业企业41家(含XX市公交、出租汽车行业),按照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相关要求,XX市对城市天然气、出租汽车等四家企业授予了特许经营权,XX县对该县天然气经营企业授予了特许经营权。
4、村庄整治工作开展情况。XX区制定了《XX区村庄规划建设标准》、《XX区村庄整治标准》,《XX区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分阶段提出了“十·一五”及 20__年村庄整治工作目标,目前地区所有建制镇、集镇总体规划、行政村建设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已完成了3393个村民小组的建设规划,村民小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 83.82%。同时结合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完成了266个村庄的整治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村庄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巴州村庄整治工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整治,后规范;先试点,后推广;先近期,后长远” 的总体思路制定规划,分步实施。并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坚持群众为主、政府扶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整治目标按照《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__)要求进行整治,村庄整治的主要内容是:“五清”、“五改”、“五通”、 “五有”。
结合农村抗震安居工程,重点抓好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点村建设,将自治区级2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乡镇(XX市哈拉玉宫乡和焉耆县七个星镇)及3个重点小城镇(XX县西尼尔镇、XX县巴润哈尔莫墩镇、XX县阳霞镇),自治州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XX县巴音布鲁克、博湖南山、XX县达西村、XX县塔什萨依)和21个示范村(XX县轮台镇红桥新村、XX县乌什塔拉向塔拉新村、XX县尉犁镇努尔巴克村等)作为全州村镇建设重点,以点带面,加快促进全州村镇建设。
对自治区级试点镇、试点示范村庄,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完善;对XX县喀尔曲尕乡、XX县草湖乡、XX县莫呼察汗、XX县那音克乡等移民搬迁村庄,坚持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与抗震安居住宅建设同步进行。近年来,巴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与偏远山区牧民扶贫搬迁、特色农业发展、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采取“山上保留生产点,山下建设居民点”和插花安置、混合建村编组等办法,通过规划整合,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等多种形式,通盘考虑,统一部署,确保牧民搬下来、稳得住、富起来。
(七)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是领导重视及时安排布置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各项工作。XX区制定了《地区建设局党组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及时传达学习建设厅党组书记徐国华在自治区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张永坤组长的工作报告。二是明确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任务,以专项治理为抓手,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目标,把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和制度创新贯穿于建设事业各个环节,确保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三是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四是在责任制落实方面,将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到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以及建设局、房产局、规划局,形成建设系统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五是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六是认真抓好纠风工作,XX区聘请了6位行风评议员,设置征求意见箱,公布征求意见电话。同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地区开展“讲政治、讲党性、树正气”活动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
(八)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截至**年底,XX区建设系统12个行政主管部门有6个创建为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4个创建为地区级精神文明单位、2个创建为县级文明单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通过组织“六评六比”活动,对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综合考评,结合创建“人民满意单位”和“人民满意科室”系列活动,在行业内广泛开展作风建设活动,杜绝 “冷、硬、生、横、推”的衙门作风。地区建设系统各单位有90%以上的单位(部门)被评为“人民满意单位”。二是不断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诚信行业。为加强对地区建设行业各企业的监督管理,地区建设局开发了地区建设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企业及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的管理,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促进行业稳定。在行业管理上,不断规范城镇房屋拆迁管理行为,认真处理拆迁上访案件,化解各方矛盾,信访结案率达到90%以上;狠抓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每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2次以上,组织地区建设系统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以及“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市政公用行业管理,制定《XX区市政公用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不定期对县(市)市政公用行业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在内部管理上,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多年未发生任何刑事、治安案件。四是突出文明行业创建,推动地区建设事业全面发展。地区建设系统依照城市供水、公交、物业管理等6个文明行业标准,通过创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型城市”与“天山杯”竞赛相结合,基本实现从基层窗口单位向文明行业拓展。目前,XX区已创建成自治区级园林城市1个,自治区级园林县城2个。
(九)对口支援新疆项目编制情况
1、XX区积极做好项目编制工作。“阿温”两座龙头城市建设项目。一是实施供水等13个项目,新增供水能力约91万立方米/日,新增供水管道约90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45.26亿元;二是实施排水改扩建、污水处理、中水回用13个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8.7万立方米/日,新建管道约440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100%,项目总投资约26.84亿元;三是实施集中供热项目10项,新增集中供热面积约20__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5亿元;四是实施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6项,城市天然气普及率达到80%以上,项目总投资6.65亿元;五是实施道路建设工程项目15项,总投资103.73亿元;六是实施XX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4790万元;七是实施阿克苏多浪河景观带改造、XX县老城河景观带改造及城市绿化、生态环境改造项目8项,总投资8.49亿元。以上共计实施项目66项,项目总投资216.45亿元。
2、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实施项目100项,项目总投资53.94亿元。一是实施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项目11项,新增供水能力约32万立方米/日,新建、改造供水管道约300公里,项目总投资10.55亿元;二是实施县城排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项目32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3.6万立方米/日,新建、改造排水管道约58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项目总投资15.62亿元;三是实施县城集中供热、地源热供热、新型热源改造工程项目14项,新增集中供热面积约50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6亿元;四是实施县城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18项,总投资12.67亿元;五是实施县城环境景观改造、城镇绿化建设项目14项,总投资2.46亿元;六是实施县城镇道路设施新建、改造项目9项,总投资5.78亿元;七是解决XX县、XX县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实施XX县水源地迁建工程和XX县给水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1.26亿元。
3、既有民用建筑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项目:XX区现有民用建筑总面积为2202.22万平方米,其中各类节能建筑面积1115.49万平方米,既有非节能建筑约1000万平方米。全面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每平方米投入资金300元,共计需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每平方米需投入资金20元,共计需投入资金约4.4亿元,全面完成地区既有民用建筑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需投入资金34.4亿元。
4、村镇建设项目:一是解决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污水处理问题。建设污水处理厂76座、敷设排水管道约1200公里,需投入资金约10亿元;二是全面解决所有村庄垃圾处理问题。需建设垃圾收集点约4000个、建设填埋式垃圾处理场约450座、配备垃圾清运车辆约900辆,需投入资金约7.85亿元;三是实施400个村村庄整治,使地区行政村实施村庄整治数量达到60%以上,需投入资金约20亿元;四是继续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新建抗震安居房70790户,需投入资金19.12亿元。
巴州建设局4月上旬制定了《巴州建设行业对接河北援疆重要项目汇总》,并抽调专人具体负责。通过分析研究,巴州建设行业共有城乡规划修编及编制、住房保障、节能减排、城乡抗震安居、重点乡镇村扶持、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农民工培训基地、城市(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等九大项目可以进行对接。
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资金不足。至20__年底前,XX区还有25564户127.8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任务,需投资15.34 亿元。由于廉租住房建设的前期征地、拆迁及建设过程的配套资金,给各县(市)财力增加了压力。特别是乌什、柯坪两县属国家级贫困县,每年财政收入只有2143万元和750万元,地方财政根本没有能力筹集资金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不足。地区城区棚户区居民较多,住房多数是土木结构平房,不具备抗震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从年开始用5年时间完成地区城镇68787户、182849人、733.86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和相关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按照每平方米造价1300元计算(含房屋建设投资、基础设施、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投资等),需投资95.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9亿元)。
巴州各县市经济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均衡,各级财政投入不足,使全州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抗震安居、抗震加固、节能减排等工作进度滞后,影响全州建设行业的发展。
2、人员编制紧张。住房保障机构人员编制不到位,乡镇规划机构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住房保障机构人员缺乏,影响住房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巴州八县一市没有乡镇规划机构和编制,各村镇没有配备专职村镇规划管理助理员,造成目前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及村镇规划等工作较为滞后。
3、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权限问题。目前,20亩以下建设用地规划由县市审批,40亩以上报自治区审批,造成审批手续多,项目启动慢,影响项目顺利开展。
4、税费减免问题。廉租住房等政策性住房有关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与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存在政策衔接问题。
5、XX县亚瓦沟陡坎居住区为地质灾害棚户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鉴定,陡坎内房屋属地质灾害高危险区、地震多发区,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该棚户区内有居民5677户,共1.89万人,居民在陡坎边沿和三条冲击峡谷中修建土木、砖木结构混杂的平房。XX县委、政府已投入3000余万元对此区域内620户低保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进行异地安置,目前,仍有5677户居民急待整体搬迁,异地安置,实施陡坎高危险区居民异地安置工作迫在眉睫。
三、工作建议
1、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财政困难地区可在资金分配中适当予以倾斜。同时,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入住后管理工作。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和文本编制工作,合理确定改造项目和规模,做好拆迁信访工作,避免造成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
2、落实住房保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建立健全各乡镇(场)村镇规划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村镇规划管理助理员。
3、加强与相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并及时告知上级主管部门。
4、XX县亚瓦沟陡坎居住居民的异地搬迁可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实施好整体搬迁,彻底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避免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2
一调研目的:
通过外出实地调研,了解现如今生产生活所用到的一系列材料,详细考察建筑材料的成分,构造,性能,应用;了解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及其在建筑中的作用。
二调研成果:
建筑装饰材料是人类从事建筑活动的物质条件,直接影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性能、功能、寿命和经济成本,进而影响人类生活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空间的的审美和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像是装饰材料的选择、功能等等。 经过本次调研也了解到了一些材料的信息:类别、性能、优缺点、用处等。现代装饰材料一般分为装饰石材、装饰木材、装饰金属材料、装饰陶瓷、装饰石膏、装饰玻璃、装饰水泥、砼(混凝土)、装饰塑料、装饰织物、装饰涂料。
一、装饰石材
1、大理石
大理石又称云石,是由石灰岩和白云岩在高温、高压下矿物重新结晶变质而成。纯大理石为白色,称汉白玉。如在变质过程中混进其他杂质,就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与花纹、斑点。 性能与应用:天然大理石质地致密但硬度不大,容易加工、雕琢、磨平和抛光等,大理石抛光后光洁细腻,纹理自然流畅,有很高的装饰性。大理石吸水率小,耐久性高,可以使用40~1xx年。
天然大理石板材及异性材质品是室内及家具制作的重要材料。用于宾馆、展厅、商场、机场、车站等室内墙面、地面、楼梯踏板、栏板、台面、窗台板、踏脚板等,也用于家具台面和室内外家具。
优点:资源丰富,价格较低,坚固耐用;
缺点: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手感冰冷,造型不易加工,有天然孔隙,易滋生细菌。
2、花岗石
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花岗石为全结晶结构的岩石,优质花岗石晶粒细而均匀、构造紧密、石英含量多、长石光泽明亮。花岗石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属于酸性岩石。
性能与应用:天然花岗岩结构致密,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表面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好,耐久性强,但耐火性差。花岗岩是一种优良的建筑石材,它常用于基础、桥墩、台阶、路面,也可用于砌筑房屋、围墙,尤其适用于修建有纪念性的建筑物,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由一整块100t的花岗岩琢磨而成的。它也可用于室内地面和立柱装饰,耐磨性要求高的台面和台阶等。
优点:坚固耐用;
缺点:表面有细孔,在耐污方面相对差一些,天然石材的长度通常不长,所以要想做成通长的整体台面,就肯定会有接缝。
3、板石:
板石也称为板岩,是一种可上溯到奥陶纪(5.5亿年前)的沉积源变质岩。主要由石英、
绢云母和绿泥石族矿物组成。
性能与应用:板石劈分性能好、平整度好、色差小、黑度高(其他颜色同理)、弯曲强
度高;含钙铁硫量低,烧失量低,耐酸碱性能好,吸水率低,耐候性好。板石被广泛运用于公共建筑、游泳池、接到休闲公园、别墅庭院、园林的内外门庭、地坪、围墙、小景,室内外墙面与地面,浴室、壁炉周边、别墅外墙及屋顶面瓦板装饰等。
优点:资源丰富,易于加工价格,低颜色多样;
缺点:硬度低,抗风化功能差,受环境湿度影响大。
二、装饰木材
1、实木板
实木板就是采用完整的木材(原木)制成的木板材。
性能与应用:实木板板材坚固耐用、纹路自然,大都具有天然木材特有的芳香,具有
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有益于人体健康,不造成环境污染,是制作高档家具、装修房屋的优质板材。一些特殊材质(如榉木)的实木板还是制造枪托、精密仪表的理想材料。实木板被用于高档家居和实木地板较多。
优点:隔音隔热,调节湿度,冬暖夏凉,绿色无害,华丽高贵,经久耐用;
缺点:耐水性差,难保养,实木板类板材造价高,而且施工工艺要求高,木材资源有限。
2、集成板
集成板是利用短小材通过指榫接长,拼宽合成的大幅面厚板材。它一般采用优质木材(目前较多的是用杉木,所以俗称杉木板)作为基材,经过高温脱脂干燥、指接、拼板、砂光等工艺制作而成。
性能与应用: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内墙,天花板门板、隔板、木地板,更是制作家具的理想材料。其产品性能可优于细木工板。
优点:环保、美观、稳定、经久耐用、经济实用;
缺点:耐水性差,木材资源有限。
3、大芯板
大芯板(俗称细木工板、木工板)是具有实木板芯的胶合板,它将原木切割成条,拼
接成芯,外贴面材加工而成,其竖向(以芯板材走向区分)抗弯压强度差,但横向抗弯压强度较高。面材按层数可分为三合板、五合板等,按树种可分为柳桉,榉木、柚木等,质量好的细木工板面板表面平整光滑,不易翘曲变形,并可根据表面砂光情况将板材分为一面光和两面光两类型,两面光的板材可用做家具面板、门窗套框等要害部位的装饰材料。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是实心、胶拼、双面砂光、五层的细木工板,尺寸规格为1220 mm2440mm*(1518) mm.
性能与应用:大芯板握螺钉力好,强度高,具有质坚、吸声、绝热等特点,而且含水率不高,在10%13%之间,加工简便,用途最为广泛。大芯板比实木板材稳定性强,按加工工艺分为机拼与手拼两种。根据材质的优劣及面材的质地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及合格品。 大芯板一般被用于家具、门窗及套、隔断、假墙、暖气罩、窗帘盒等。
优点:规格统一,易于加工,不易变形,可粘帖其他材料,重量轻,便于施工;
缺点:耐水性差,难保养,木材资源有限。
三、装饰金属材料
1、不锈钢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
又称不锈耐酸钢。不锈钢不会产生腐蚀、点蚀、锈蚀或磨损。不锈钢有以下特性:耐腐蚀性好;经不同表面加工可形成不同的光泽度和反射能力;安装方便;装饰效果好,具有时代感。
不锈钢是建筑用金属材料中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可用作屋面、幕墙、门、窗、内外墙饰面、栏杆扶手等。
2、铜合金
铜合金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
性﹑延展性、耐蚀性、美观耐用、安装方便、安全防火、卫生保健等诸多优点,在住宅和公用建筑中,用于供水、供热、供气以及防火喷淋系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当前的首选材料。
3、铝合金
铝合金是利用合金元素,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就得到了的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不燃烧、耐腐蚀、经久耐用、不易生锈、施工方便、装饰华丽等优,因此被用于屋架、屋面板、幕墙、门窗框、顶棚、阳台和扶梯等。
四、装饰石膏板
石膏板以石膏为主要材料,加入纤维、粘接剂、改性剂,经混炼压制、干燥而成。生产
能耗低、隔热性能优良、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装饰功能好、可施工性好、舒适性、生产效率高、投资低。其规格:长度 1800、2100、2400、2700、3000、3300、3600、1800
宽度 900、1200
厚度 9.5、12.0、15.0、18.0、21.0、25.0。执行外国标准的尚有12.7和15.9。
1、 纸质石膏板
纸面石膏板是以料浆石膏为夹芯,两面用纸作护面而成的一种轻质板材。纸面石膏板质
地轻、强度高、防火、防蛀、易于加工。普通纸面石膏板用于内墙、隔墙和吊顶。经过防火处理的耐水纸面石膏板可用于湿度较大的房间墙面,如卫生间、厨房、浴室等贴瓷砖、金属板、塑料面砖墙的衬板。
2、 装饰石膏板
装饰石膏板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加少量纤维材料等制成的有多种图案、花饰的板材。它是一种新型的室内装饰材料,适用于中高档装饰,具有轻质、防火、防潮、易加工、安装简单等特点。特别是新型树脂仿型饰面防水石膏板板面覆以树脂,饰面仿型花纹,其色调图案逼真,新颖大方,板材强度高、耐污染、易清洗,可用于装饰墙面,做护墙板及踢脚板等,是代替天然石材和水磨石的理想材料。
3、 吸声用穿孔石膏板
P126
五、装饰陶瓷
从产品种类分,陶瓷可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
陶器特点:不上釉、孔隙多、吸水率高、强度低;
瓷器特点:表面施釉、致密、孔隙小、吸水低、强度高。
建筑中常用的装饰陶瓷有内墙砖、外墙砖、马赛克、琉璃。
1、 内墙砖
2、外墙砖
3、马赛克
4、 琉璃
琉璃又称流离,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建,通常用于
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一种带色陶器。
六、装饰玻璃
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
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是一种采光材料。按光学性质分为:透光透视玻璃(一般用于公共空间);透光不透视玻璃(一般用于私密空间);单向透视玻璃(一般用于监狱、公检法机构审讯室、精神病医院、大学科研机构研究室、大型会议室等)。
装饰玻璃常用品种分为:普通装饰玻璃、节能装饰玻璃、安全装饰玻璃。
1、普通装饰玻璃
平板玻璃: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表面光滑平整,无缺陷,厚度分为2毫米、3毫米、4毫米、5毫米、6毫米,用于门窗,起着透光、挡风和保温作用;
釉面玻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装饰性,适用与建筑物外墙饰面;
压花玻璃:具有透光不透明的特点,有优良的装饰效果,用于门窗、室内间隔、浴厕等; 喷花玻璃;乳花玻璃;刻花玻璃;冰花玻璃。
2、节能装饰玻璃
吸热玻璃: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外墙等,起到隔热、防眩、采光及装饰等作用。
热反射玻璃:属于镀膜玻璃,具有良好的节能和装饰效果,对太阳光有较高的反射能力,但仍有良好的透光性。
中空玻璃:光学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好、防结露、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用于采暖、空调、消声设施的外层玻璃装饰。
3、安全装饰玻璃
钢化玻璃:机械强度高、弹性好、热稳定性好、碎后不易伤人、可发生自爆,用作建筑物的门窗、隔墙、幕墙及橱窗、家具等。
夹丝玻璃:受冲击或温度骤变后碎片不会飞散;可短时防止火焰蔓延;有一定的防盗、防抢 作用,用于建筑的防门窗、天窗、采光屋顶、阳台等部位。
夹层玻璃:透明度好、抗冲击性能高、耐久、耐热、耐湿、耐寒性高,用于在建筑上用作高层建筑门窗、天窗和商店、银行、珠宝的橱窗、隔断等。
七、装饰水泥、砼
水泥分通用水泥、白水泥和彩色水泥。
1、通用水泥
普通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
料。
2、白水泥
白水泥是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加少量铁质熟料及适量石膏磨细而成。白水泥多为装饰性用,而且它的制造工艺比普通水泥要好很多。主要用来沟白瓷片的缝隙。
3、彩色水泥
彩色水泥是以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和优质白色石膏,掺入颜料、外加剂共同磨细而成。 混凝土混凝土简称为砼(t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八、装饰塑料
九、装饰织物
十、装饰涂料
三总结:
这次的考察让我全方面的了解了各种装饰材及其不同建材的功能、优点、缺点。但经过这次考察,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一些值得设计人员该思考的:
1、 材料及构造的创新;
2、 材料的选择,例如材料的选择与建筑的地域性的关系等;
3、 对于使用的材料的把握
以上就是本次调研的成果与总结。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3
高中青年教师对工作幸福感普遍偏低,也就是有50%以上的人感到工作不幸福。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党政领导、学校领导的进一步关注。
一、当前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
从整体和本质上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他们思想敏税、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一部分青年教师已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中成为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承担着省、市级重点攻关项目,成为当地教育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不少应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思想开放,关注政事;热心改革,反对*。但关注中夹杂着冷漠,热心中隐含着观望,期待中蕴藏着忧虑。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际利益,亲眼目睹改革给周围带来的巨变,他们中的大多数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希望通过改革,为自己创造一个适于自身发展和成才的环境,有个能公平竞争,不论资排辈,不搞“阶级斗争”,不搞“暗箱操作”的良好机制。
高中青年教师对党和政府一手抓惩治*,一手抓廉政建设表示拥护,但对反腐倡廉已取得的成绩评价比较低调,认为“力度不够“,只流于形式。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青年教师存在偏激情绪,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反腐倡廉工作抱有较高的期望。
2、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发展不够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教师也大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部分教师还参加了研究生主干课程班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他们有关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在业务上有很大的潜力。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和基层工作体验,表现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态度上不够积极,政治上不够成熟。所以在付出与回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有时会陷入误区,影响了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消极低落情绪。
3、具有青年人和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作为青年人,他们血气方刚、热情奔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知识丰富、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在业务上大都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有较大的抱负。实践证明一个知足常乐、胸无大志的人一般不会胜任高中教育工作。
高中青年教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有所作为。但高中学校里知识分子成堆,优胜劣汰,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目标设计和现实生活中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好高骛远,对现实的困难估计不足,而惰性和依赖性的意识行为又使他们对克服困难缺乏勇气和信心。当所处环境与自己的设想出入较大,或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理想受挫时就常常表现出消沉、失落、苦闷,以致产生调离原校的想法。
4、学校本身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校的内外部环境令青年教师失望。许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只是口头上重视教育事业、重视知识、重视青年人才、重视工作业绩,事实上却人浮于世,在分配制度上变相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在职称评聘制度上又论资排辈,评价失准,人为“炒作”;法律赋予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政策的优越性得不到兑现;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少斤缺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例如某县市高中段教育进行市财政拼盘中,教师的工资构成中校发部分竟达到75%以上,房补是没有的,公积金是自交的。在劳动保障体制改革中把教师这一适应性差的行业首先推向社会,向社保所交养老金,而且自交养老金额度大,工资明加暗扣,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社会真正的认可,甚至“内耗现象”普遍,所有的这一切都使青年教师对所处的环境抱失望态度,以致丧失创新的*和激情。
二是物质生活条件差,使青年教师队伍“军心不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对获得较丰厚的劳动报酬抱有强烈的愿望。因为他们的经济生活负担较重。他们中的不少人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面临购房、成家、育子等一系列问题。加之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农村,父母为培养他们已耗尽了财力,如今自己有了工作,却无力接济家里,大多数人还因请不起保姆不得不将不愿出远门的老母亲接来帮助带孩子……这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极度的内疚和痛苦。再看昔日的同学,在机关的,有的已有了一官半职,最差的婚后也拥有了成套的住房;在“三企”的,有优厚的工资报酬;至于那些下海早的,如今已当上老板的,更是出门小车,手提笔记本电脑。如此一比,心里失衡也就正常了。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人才招聘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舆论导向,为青年教师谋求新的职业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社会环境和理论依据,让他们“坐怀不乱”已不可能。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后,有的只好放弃自己曾经热爱的教育事业而忍无可忍地选择去经商,去考公务员当官;而大部分教育教学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则是走“逃跑”到经济发达、教师待遇能兑现的东部沿XX市去执教的“白道”。而“没人要”的教师,继续留在原校的则被认为是在走“一横黑”的“黑道”。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1、青年师资队伍流失严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不可否认地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青年教师,在“出国热”“下海热”“投资热”“经商热”等热风的刺激下纷纷跳槽,这给我市的教育教学、科研带来了诸多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扩大高中教育的政策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率先扩大或普及高中段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需要大批教师或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或以高薪或以厚遇大量引进教育人才,而且往往在年龄上有一定限制,这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二次”创业的契机,他们为了响应发达地区创教育“强市”、“强县”、“强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为了支援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建设教育大省,也为了解决自己生活与家庭困难问题,改变在校内压抑的环境,他们就像“洪流”般地滔滔涌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浙西某经济欠发XX县重点中学,两年中流到XX市某一重点中学就有14人,全市流向东部沿XX市的已达上百人。
2、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收入、住房、职称等问题一时得不到妥善解决,一些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对教学敷衍了事,而整天忙于炒股票、炒地皮、炒房产、炒外汇或搞家教。还有的青年教师一门心思对付入城应考,或走*、拉关系、等调动等等不一而论。
3、学校教学质量出现滑坡。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对教育事业“不管不问”,不少学校负债经营,教师福利差导致了青年教师人心不齐,加上近来学校搞“创收”,占用了学校领导的大量精力,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经费问题,但却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教学改革很难深入,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近六年来尚未有一所学校升格为省级重点中学,而在经济发达的县市有的一年就有6个学校上重点等级。
4、青年教师中躁动现象增加。主要表现在急躁、浮躁、狂躁。这种躁动化倾向充满了功利色彩,他们都恨不得自己在一夜之间成为富得流油的人,因而其行为常常带有强烈的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他们的心理也变得异常的脆弱、轻率、走险,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盲动,稍有点“*”就会盲从,渐渐地,“精神”变成了“物质的奴隶”,理想、目标当然也就成了昨天的“故事”。
三、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对策
1、根据知识分子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师对人们把自己比作“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感到自豪,而现在一些青年教师则称自己是“应急灯”,亟待充电,方能继续维持。因此在高中学校内部,急需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敬业、奉献教育。但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程度较高,不愿接受一般空泛的理论和流于形式的说教,也不愿接受那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强行灌输的思想教育内容,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应多疏导和引导,少说教和训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理解、关爱的态度,喻之以义,晓之以理;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高度出发,因势利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帮助他们全面分析自我,正确选择道路,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在生活上多关心青年教师,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生理、生存、安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的确,“安居”才能“乐业”。青年教师在住房、婚姻、子女入托、入学以及继续教育、劳资福利等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不可听之任之、束之高阁或把一些正当的要求当作“只讲个人利益”予以批评,而应体察他们的实际困难,并竭力加以解决。否则也就难怪有的教育业内人士教育子女不要当教师。因为教师首先是“物质”的人,而不是“精神”附件。
3、利用榜样示范,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高中青年教师是一个高层次、高文化的群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同时,学校各级领导还应当经常深入到教研组、班主任当中去,了解和熟悉青年教师,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广大青年教师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健康成长。
4、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这个激励机制应包括晋职晋级、晋升工资、奖金、精神奖励、生活照顾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是学校现阶段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学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打破以往论资排辈的观念,采取一些有力的倾斜政策。如:像高校里35岁以下教师晋升副教授,根据其教育教学、科研业绩可以不受任职年限、指标的限制,给予破格晋升。这样的做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教师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总的说来,学校在职评过程中凭资格、拉关系、吃“大锅饭”等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一些业务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因得不到晋升和重用,*卷起铺盖,拖儿带女,离开自己曾由衷热爱的家乡而走险他乡。只有进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定期考察、量化考核,并作出正确评价晋升晋级,并给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才可使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安心工作。
5、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成才的校内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环境刺激的反应,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人。在现实生活中,最有说服力的往往不是说教,而是生活本身。为什么在爱国问题上中小学生做得,大学生次之,在职人员再次之?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教材远比不上社会生活的说服力,教师、教材的教学效果远抵不过受教育者亲身遭遇的事实。所以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段青年教师队伍的正确思路之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熏陶人、改变人、培养人,人际激励、尊重激励和成就激励等对知识分子来说则比金钱激励更有效。这是一种适合青年教师心理、行为特征而更有效的求实、求新、含蓄、潜移默化的教育,具体做法:
一是国家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众传媒也应在平时报道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他们唱赞歌,这比要等到教师节那天才把镜头对准校园的做法奏效得多。同时在宣传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时,要避免“马太效应”。如某学校某个青年教师在某方面比较突出,就无限夸大其业绩,各种荣誉都往他身上堆砌。其结果是打击了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同龄同学科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疏远“典型”,甚至觉得有他在,自己就没戏的消极想法。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起码要保证法律法规赋予教师的经济待遇。三要信任教师。如浙西某市公务员的信用证可低息贷款,而教师的信用证是没有用的。这是一种不信任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体现。政府应相信育人者诚信。
二是改善青年教师教研、教科研和实验条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在教研、教科研、实验室和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中要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定岗位、压担子,委以重任,提高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新课改,支持青年教师出专著,不拘一格选择、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氛围。
三是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教研、教科研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青年教师书读得多,实际见识少,通过外派学习、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可扩大他们的教育教学视野,跟踪课改前沿,把握学科教学发展方面,同时,也会使这些青年骨干教师真正从心底里觉得在学校里干有甜头、有干头、有奔头。
实践证明,采用那种考核“不予合格”、职评“不予晋升”、聘任“给予下岗”等手段来恐吓青年教师的做法是失败的。把教师这一适应性较差的职业推向社会的做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只会激起青年教师的愤慨。教育的成功只属于对教育事业有“心”的人。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4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XX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成果和我们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舜陵镇九嶷洞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配合帮助下,我们的实践队员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们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现撰写出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XX年8月17日—8月22日,我们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舜陵镇九嶷洞村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宁远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南部,辖17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4个),4个国有林场,688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2498平方公里,总人口77.8万,外出打工人员接近30万。其中调查走访的九嶷洞村,人口1390人,396户人家中有200多户有青壮年外出打工,正是由于此地农业人口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宁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
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九嶷洞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据当地村支书透露,在该地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五是安全问题:另根据网上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在XX年湖南洪灾遇难的12名儿童中,11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九嶷洞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诸多的问题。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幼儿园是直接教育管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家或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幼儿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一、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置及意图
本问卷共设计有8类问题:留守儿童的吃、住、用;与父母联系频率;双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难;学习情况;老师的关心程度;今后的希望;16个小题。题型为封闭选择和开放问答两类。目的在于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现状。
2、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我校一、二年级共16个班,每个年级按成绩分为两层。调查中随机抽了两个年级、两个层次的8个班级的52名学生。分别以不记名的形式独立作答。并另卷调查了全校“留守儿童”等情况。
二、现状分析
1、数据的汇总
回收答卷52份,52份答卷均有效。为了便于统计,只随机统计50份。统计具体结果见附表。
2、现状的分析
(1)留守儿童面大。父母双方外出打工:12.1%;父母一方外出打工:51.8%;单亲和孤儿:6.2%。
[简析]实际上没有父母直接监护的占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共就占总数的70.1%。这些儿童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当然就极有可能性格发展缺失。尤其在对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爱护,由此,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
(2)监护不能落实。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占56%;无人监护占26%;其他亲戚监护占18%。
[简析]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失,只要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3)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32%的留守儿童双休日的生活水平与在学校寄宿差不多;人均每周包括乘车的零花钱6.28元;
[简析]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从上述数据看出,很多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需求。
(4)父母亲情淡薄。36%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不是经常联系;与父母双方经常打电话的占18%;父母经常给我打电话只占46%。
[简析]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就不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5)家务劳动繁重。80%的留守儿童在双休日要做家务劳动;52%的留守儿童要在双休日做饭。90%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服。
[简析]本来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因此对家务劳动大多感到厌倦。同时,有孩子也的确由于学习时间紧而没有劳动时间,有的孩子还真的有很多家务劳动不会做。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6)老师关注太少。本期以来,46%的留守儿童还没有老师找他谈过话。
[简析]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从调查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竟有46%的留守儿童在将近两个月的教学时间里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即使是批评也是如此。
(7)学习压力很大。50%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30%的留守儿童明显表示学习成绩不好;部分表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简析]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一是来自多方面,二是压力太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8)心理压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儿童表示为不会做饭,不会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见,思念父母,16%的留守儿童为今后的生活着急,部分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失望、羡慕别人;烦恼,既要照顾自己,还要为家里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里的大小事务由自己处理;得不到同学不理解;有时遭别人歧视等。
[简析]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具有了独立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然而,这些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来说,所担当的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三、对策探悉
1、成立自立组织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据调查,这些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因此,我们认为,班级应该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2、建立专门档案
从我们的调查看,现在的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极个别经济十分困难外,最缺的不是财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不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但从现有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如我们调查情况相似,对其关注不够,有的甚至漠视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每期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要形成会议制度,要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同时,促使我们把握和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重心,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4、设立咨询机构
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而,针对留守儿童的别个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独立儿童办公室”),成立“独立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
5、师生互结对子
按笔者调查统计,留守儿童、单亲、孤儿一共为18.3%,班额以60人计算,每班不超过11名。因此,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我们不妨通过师生一对一的互结对子,实施帮扶。现在的中学,一般都是按20:1的比例配备的教师,而且大多数学校都超过了这个比例,因而,按这样计算,实际上每位教师结对的留守儿童都不会超过3名。也就是说,这种做法是既实际又能保证每位留守儿童得到帮助关怀的最后防线。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都应做为其工作的重点之一去研究去解决。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5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聆听领导的讲话、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习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读本,我深刻认识到,抓好学校工作首先要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根据县教育工委的要求,我深入到各个班级和教师中,结合平常工作实际,开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后坪镇中心学校所有班级及全体一线教师。
2、调研方法:一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生本和谐课堂教学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二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教师上课的状况的管理等。三是走访学生家长,收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管理情况。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们的老师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改善
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基本停留在口头,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落实,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能请假就请假,能耽误就耽误,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讲台,想转岗,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虽然我们的生本课堂改革搞了几年了,现在已经进入生本教育改革时期了,但部分教师对推进生本教育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生本教育理论了解甚少,对生本课堂教学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老师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还部分存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少,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有待加强
我们学校虽然有以教师例会、教师论坛、教研例会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形式,学校对校本教研非常重视,但部分教师或教研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教师对校本教研目的不明,教研组校本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教研气氛不是很浓厚。部分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
5、教学常规落实的不细、不实
学校对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但在教学常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教导处、教研组在管理中,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重视制度、方案的制定,不重视制度、方案的落实;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管理还不是很细致,不是很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学校教师学科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学校教师的总数上是比较充足的,但具体到某一学科却显得不足。一是教育局在调配人只考虑了学校教师的总数,而对学科配套上考虑不足;二是因为进职称必需要交流政策的限制,导致有些骨干教师,有的甚至是学校这一学科唯一的教师要交流,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课,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有待加强
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量投入,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教师使们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仅当了一块投影用。
8、教师职业倦怠较严重
目前我校教师平均年龄岁,大多数教师已从教10多年,正处在事业的高原期,积易产生职业倦怠。一方面是多年的重复工作激情也燃烧得差不多了,教材都教了好几遍了,该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已经有了,经验比较丰富了,所以工作起来积极性不高了;另一方面目前我校大多数老师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而且很多老师的父辈都是农村的,当下的工资水平与日益上涨的物价间的矛盾,教师所得的报酬仅供日常开销,家庭负担过重;第三方面来自社会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对教育的一些偏见,让教育处于弱势地位,老师的社会地位下降。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优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建议县教育局出台相关考核制度,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对各个职称级别的教师提出相应的最低要求,一年一考核,达到要求继续享受相应职务工资,未达到的降级。进一步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进一步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清除不合格、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不降低教师招录门槛,对新上岗教师教育局集中进行至少为期一月的岗前培训。继续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的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减少职业倦怠。一是学校将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将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从微观问题入手,满足教师们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学校将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引导每名教师搞好职业规划,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重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统一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学校将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教育局要在教师调配时考虑各学校和学科结构问题,统一进行调配。
3、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学校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学督导会诊小组,对常规落实不好的教师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4、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引导全体教师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生本和谐课堂”为切入点,以导学案的设计、学习小组的建立、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不断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一是把骨干教师补贴真正用好,真正补到骨干教师身上,修订完善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和条件。增加教龄工资补贴。优化城乡教师交流补贴机制,建议以县城为中心,按离县城远近对所有教师进行补助,避免乡下教师都急于进城导致乡下师资薄弱。二是合理建设教师周转房,为全县教师建公租房或周转房,减轻教师购房压力。三是学校每年组织教师进行体检,保证健康身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服务群众的具体表现,今后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以生为本,扎实推进生本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6
安远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安远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脐橙、生猪、食用菌、蔬菜、油茶和纸业原料林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加快安远县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近期,我们对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查。
一、安远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安远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保障,努力推动安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一)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六大特色产业渐成规模。通过立足市场,因地制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果业(加工橙、脐橙)、生猪两个产业确定为农业优势产业,食用菌、蔬菜、油茶、纸业原料林等四个为特色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已开发果业面积38万亩,其中无公害脐橙31万亩,加工橙3。69万亩;水果年产量达25万吨,其中脐橙22万吨;全县生猪出栏16万头,生猪存栏13万头;以珍稀品种为主的食用菌5000万袋,其中工厂化生产4500万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大棚栽培模式的种植面积2万亩;西瓜种植面积5万亩;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2、85万亩;全县纸业原料林面积达5万多亩。据统计,20xx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7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5300万元,林业产值13200万元,渔业产值4899万元,牧业产值36400万元,分别增长8。5%、 9。5%、8。8%和4。2%。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39元,同比增长9%。
(二)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来,安远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狠抓龙头企业上档升级,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20xx年新增12家脐橙打蜡分级包装销售企业,至此,全县拥有安圣达、赣州王品、养生堂、金丰利、仙人峰、祥源等40家加工企业,40条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20xx年新增贮藏库、气调库40000平方米,全县贮藏保鲜能力达到8万吨;20xx年出口脐橙8。1万吨,出口额达到5296万美元;全省第一家引进橙汁加工企业—养生堂基地果业有限公司。多年来,我县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据调查,我县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以生产销售型、农产品加工销售型、技术指导销售型三种类型;目前,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共有97家,专业合作社已基本覆盖果业种植、食用菌、生猪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近几年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证明,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调查,全县以脐橙、食用菌、生猪三大产业加工企业为主的龙头,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8个,涉及果业、食用菌、生猪等加工品种,其中2个是省级龙头企业,4个是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8个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年总产值达5。6147亿元、现有固定资产17290万元、上年上缴税收1389万元、上年企业利润5657万元。
(三)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安远县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狠抓质量管理,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脐橙简易贮藏、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完善农业检测中心,加强了农产品的监测检测,全县农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目前,全县无公害脐橙面积13。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脐橙(2个柚子基地)出口种植基地17个,面积5。34万亩,成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赣南第一县;全县通过江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验收备案的出口加工企业15个;“三百山”脐橙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江西省名优产品”和“中华名果”等称号,在中国赣州脐橙节品质评比中荣获“赣南脐橙王”和“赣南脐橙金奖”称号;“金宝牌”小南瓜、甜瓜、小青瓜等评为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东江源良种猪场、凤山食用菌生产基地分别评为无公害基地;20xx年江西王品公司生产基地获得了有机脐橙转换认证证书,有机转换认证面积1591亩。
(四)全县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全县发展果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万余亩,主要分布在三百山镇、欣山镇、车头镇、孔田镇、鹤子镇等乡镇;20xx年全县共修复水毁河堤35处,修复水坡、水圳120座(处),维修灌溉渠道110条(260处),新建果园山塘、农田灌溉山塘46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0xx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500亩,改造中低产田1000亩,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土石方120余万方,实现改水受益人口0。7万人;全县已建成沼气池25000个,20xx年全县农业机械补贴404。49万元。
二、安远县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农业管理和农技服务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现代农业发展上缺乏优惠、扶持政策。据调查发现,近几年安远县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但远远不能满足于实际需要,对发展农业上应有的优惠扶持政策只停留在文件材料上,没有真正的把农业资金用于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没有发挥其效应。如今我县现行的农业管理服务体制致使全县农口各部门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之间工作沟通少,农业信息不流畅,导致部门之间在工作上难以统筹协调。一是现行的农口系统技术指导人员出现了人才断层、知识老化的现象,技术服务指导跟不上现今的农业发展,致使农技干部作用发挥不充分,全县各乡镇农技人员大多数的工作重心集中在乡镇中心工作,无心也无力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二是农业干部和农技人员不善于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知识,满足于现状,对农业发展的思考不多,农技服务水平不高;三是全县农业专项资金整合度较低,发挥效益不够,政府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不够深,重视不够,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种养大户的支持不够,使企业、合作社、种养农户在发展、扩大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效益不明显,带动性不强。据了解,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方面上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经营管理服务观念比较落后。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和农业产业项目不多,规模不大,档次不高,深加工企业少,经济效益不大,知名品牌较少。新型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弱、投入资金有限、经营范围小、财务管理基础薄弱、扶持政策较少且滞后等方面抑制了发展。全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没有建立完善,运行机制不到位,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发销售的状态。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不紧,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销售体系。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差,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安远县基础设施对发展农业的支撑作用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未根本改变。据调查,一是全县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仅有2座,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一)型水库4座,1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二)型水库28座。二是水利管理关系未理顺,水利设施设备的作用发挥不大。有绝大部分部分水库的放水设施和灌溉渠道配套不完善。我县脐橙产业常年因缺水导致产量下降,现全县果园普遍在果园建有蓄水池,但还是不够果园需水量,滴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正常的生产管理,节水工程开展工作范围还不够大,制约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农业投资渠道不宽,本级投入不足,农业发展资金使用效益还不高。近年来,安远县在农业项目建设的投入上投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市级农业项目资金,县级财政投入未达到中央关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的要求。在农业项目建设的投入上渠道不宽,对争取的农业项目资金也没有很好的统筹协调,资金使用效率低。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业科技转化,转变增长方式,合力推进效益农业。一是要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科技带头作用,致力于改良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方法,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是大力推广现代农业发展技术,提高适用技术的转化效率。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抓好大面积生产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赣州市十大农业技术、简易贮藏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增强科技入户能力。三是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校的科技合作,积极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各涉农部门应加强与上海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华中农大、江西农大等科研院校联系。四是加强农技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服务指导能力,增强农技推广活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抓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将现行分散的各乡镇农技推广资源整合,建立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同时要加快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步伐,使他们走出传统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的局限,掌握适合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技术,强化农技推广的有效性,吸收农业学院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提升农技推广技术指导素质。
(二)依托销售网络,加快优势产业开发,大力构建品牌农业。一是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要充分利用已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建立的销售网络,打响三百山脐橙知名度。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农业与加工业的整合。通过招商引资或引导地方能人开办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副产品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提高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延长农副产品销售链,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三)创新农业管理和农技服务体制,加大农业发展资源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益。要紧紧抓住安远县面临的`各种发展机遇,结合实际,尽快对全县农口单位进行整合,强化农口系统的统筹和协调,同时要利用我县在果业、生猪等方面的优势,成立农业特色园区,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要整合上级农业专项资金,要加大对规模农业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把农业发展资金与现代农业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把上级支农资金用好用活,使其发挥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结合安远县传统农业的优势和特色,创新农业发展机制,为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办法,要从政策上支持农村土地向大户集中,实行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现代农业中的基础作用。二是农业项目建设要紧密结合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的发展,避免重复投资,充分发挥农业资金效益。三是从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进行集约化和产业经营。四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制定积极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上。五是要把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积极支持安圣达公司、天华现代公司、双孢胎有公司等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扩规上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对农业产业项目的组织、策划、生产管理,充分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
(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力度,增强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时机,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和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7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农村空心化现象,研究对象是石佛镇东巷村,通过对该村近几十年的变化,做出一个对农村现状、原因、改造困境以及改造建议的系统报告。
关键词:空心化、宅基地、土地浪费
空心村,顾名思义,一个农村村庄,住的农民很少,占用的土地很多,大面积范围是浪费和空置状态。
宅基地,宅基地就是农民能够建房子的土地。从法律上来说,宅基地应该是政府部门规划出来的,但实际上中国农村的宅基地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历史以来农民自己占有的,谁占有谁拥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中国农村逐步形成的村庄模式,所占有的土地数量在四亿亩左右,中国农民人均住宅面积为0.5亩。这四亿亩村庄用地,用法律的话语叫宅基地,而实际情况是因为缺乏规划管理,一直是处于浪费和闲置多于利用的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这些以农村宅基地的名义存在而浪费和闲置的土地状况需要得到改善。
中心村,中国大多数农村,都是有近十个左右的村小组组成,在这近十个村小组周围范围,有一些交通便利,或者靠工业和商业网点便利的地方。农民处于交通或者商业便利的考虑,大多自发地在附近建了不少房子,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中心村。有些中心村是政府规划出来的,有些是自然形成的。
土地价值: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土地不可以买卖,只有政府才有权力征收,征收也就是实际上的买卖。这种只有政府才有权力买卖土地的现象是一种垄断行为。土地买卖的垄断,造成了土地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土地的实际价格。有失地农民说,失去了土地,以后子孙后代吃什么?按照这种观点来分析,凡是在中国没有种地的人只有被饿死的份了。土地的价值是可以永久地生产粮食,就像母鸡会永久地孵化小鸡一样。土地永久地生产粮食是需要不停地投资和劳动的,母鸡不停地孵化小鸡是需要不停喂养的。一只母鸡能卖多少钱,是看它的肉质和下蛋功能;一亩土地能卖多少钱,是看它的年产量和地理位置。如果单从土地的粮食生产功能来说,中国所有的土地价格都在每亩十万元以下。因为中国土地的粮食产量收入每年最多都维持在一千元以下,而十万元的一年定期银行利息也要高于这一千元,这种银行利息的收入,还可以避免了土地投资和劳动的辛苦。比较偏远和质量稍差的土地,它的价值也就每亩地一万元左右,因为每亩地的出租收入就一百元,也就相当一万元的银行定期存款利息。
一、调研内容
1.空心村现状
河北省保定市石佛镇东巷村,村小组人数在180人,户数为40户,整个村小组所占宅基地面积是 100亩土地。户均宅基地为2.5亩,人均宅基地为0.5亩。村小组内的老房子是没有规划的,一些近十年左右新建的房子的规划是:一处宅基地的面积是0.36亩。因为农民建房子都是利用自己的旧宅基地,旧宅基地有多大,按规划后新建的房子和院子所占的面积就多大。宅基地严重超面积现象,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
在这100亩面积的宅基地上,有30亩左右是建了房子或者修了 院子的,院子的面积是根据自己的旧宅基地,能修多大尽量修多大;在40亩左右的荒宅基地上,村民根据历史以来谁占有谁拥有的土地,种了一些树木;另有 25亩左右的土地,是常年长满荒草或者一些废弃的水池;还有5亩左右的土地,因为周围没有房子和树根,就自己加工成了耕地。这100亩土地的利用比例基本上是,百分之三十的是房子和院子;百分之四十的`是种树,百分之二十五的是闲置和浪费,百分之五的是农民自己开发成了耕地。
另外,还有一个常年闲置的小型水库,常年长满水草,所占面积有十几亩土地,这十几亩土地也有其他村小组的部分。这十几亩水库面积没有在我测量的一百亩宅基地之内。
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有人分析,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是很多农民离开了农村,到城市发展,而造成农村村庄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其实,这种原因是有,但所占的成分非常少。
(1) 空心村形成的第一个主要原因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农民在农村居住,从事农业生产。因为是手工农业时代,很多农业作业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的,如家家户户曾经需要的打小麦或晒稻子的麦(稻)场,每个打麦(稻)场占用土地将近一亩左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到来,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农村的那些麦(稻)场已经没有作用了。村里一百亩的宅基地,这些曾经的麦(稻)场所占比例有30亩左右。
(2) 空心村形成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因为土地是集体所有,而集体又缺乏管理和规划。农民的原则是能占就占,哪怕占有的土地常年闲置。如果有新户要建房子,只能在自己老宅基地上建,老宅基地不够的农民,如果建房只能建在自己家的耕地上。这也是中国农村很奇怪的一个现象,耕地里违法建了不少房子,而村庄里面很多闲置的旧宅基地。
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约束了农村宅基地的开发和流转利用。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这完全是一句空话。宅基地的流转,是需要支付流转费用的。但这宅基地是集体的土地,让集体内部的农民利用集体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而支付费用给那些长期霸占集体宅基地的农民。建房农民不愿意,只好在自己家的耕地上建房。如果让那些拥有大量旧宅基地的农民无偿交出旧宅基地给集体使用,这些农民又不愿意,因为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是占用了大量的旧宅基地,集体凭什么让我一户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而不是所有农民都上交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这就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弊端,集体的土地,宁可闲置也不愿意让别的农民使用。
(3) 空心村形成的第三个主要原因
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从法律上来分析,集体经济组织完全可以依照法律,对农户没有使用的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回收,要么给新增加人口建房使用,要么加工成耕地分配给村民种地。因为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没有进行宅基地规划,农民这近二十年来建房是东一座西一座,而中间确有很多空地。这些在房子之间的小面积空地,集体回收上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很难加工成耕地,加工成耕地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4.空心村改造的困境
空心村改造,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在实践。但基本上都是以政府资金扶持的模式进行,因为政府的财政资源有限,只有部分的空心村有机会改善或者改善成功。而大部分的空心村根本没有获得改善的机会,或者改善进展很慢,效果不理想。目前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的空心村改造成功案例,大多是政府出资改造空心村,树立的一些示范点。
这也是空心村改善的第一个困境,资金缺乏或者不足。空心村改造,农民要搬迁,搬迁就需要新建房子。虽然目前很多农民有经济实力建新房搬迁,但还是有部分农民没有能力建房搬迁。
空心村改造的第二个困境。政府没有政策扶持,反而有政策约束,缺乏政府高层土地管理部门的重视。目前出现示范点的空心村改造,大多是地方政府的改造行为,而不是国家土地资源部门重视的结果。
同样以东巷村为例,政府对空心村改造没有任何指导和扶持。反而约束中心村的成立,中心村的形成是可以大大降低空心村改造的成本。这种以自发形式形成的中心村,目前因为政府的约束而难有进展。政府约束的理由很简单,保护耕地需要,以保护耕地的理由,向建房农民收取高额建房费用。很多建房农民望而却步。
空心村改造的第三个困境,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面对国家土地的日益紧张,农民建房的迫切需要,空心村的土地严重浪费。基层干部不做中心村规划,对建房农户的要求一推再推,对于空心村多数农民拥有一户多宅,和宅基地面积严重超现象视而不见。
村级干部不作为,当民间力量期望投资空心村改造时,因为空心村改造影响了村干部以保护耕地理由向建房农民收取高额费用的利益时,民间改造空心村的计划受到抵制和冷漠。
空心村改造的第四个困境,是法律和现实的冲突。法律在农村来说,如同一张废纸。多部法律强调,不允许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而在空心村的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违反了这些法律。是按法律来收回这些宅基地,还是尊重现实,承认农民拥有这些宅基地的权利。这种冲突需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二、空心村改造建议
改造空心村的方案可以有很多种,但比较务实和切合实际的不多。如果采用政府主导,用财政扶持的办法来改造空心村,是可以改造一部分具有示范点作用的空心村,数量非常有限,因为政府的财政是有限的。
如果政府用法律为依据,强制回收农村那些浪费和闲置的宅基地,也是一种方式,但会遭到农民的抵制和抗议,会影响社会稳定。这在日益重视稳定的年代里也是不可行的。
如果政府尊重现实,认可农民对目前大面积宅基地拥有的权利。那就必须修改相关法律,不仅从法律上认可农民的这种权利,还必须从法律上保障农民流转这些宅基地的权利,只有这些宅基地有流转机会,才会有民间资金介入,用市场经济的力量把这些土地给整合出来。 这种政策支持,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十八亿亩耕地的原则下进行。空心村改造政策支持,可以限定在十八亿亩耕地以外整合开发的闲置土地。
如果从法律上寻求政策支持的难度较大,可以在落实法律和尊重现实的两种原则基础上进行:即适当补助,按法律规定回收闲置宅基地。这个补助资金可以是政府投资,也可以是民间投资。因为空心村闲置土地的市场价值,是有一定的投资潜力的。从操作上来讲,民间投资的可行行更大。因为基层政府干部的不作为和行为,会制约这种模式的改造。同样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为例,民间曾经有投资空心村改造的意愿,但村干部说,国家对于空心村土地复垦每亩补助五百元。这个五百元,远远低于国家对土地复垦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还有一种可以算是不作为的改造方式,即国家放开粮食价格,很 多农村闲置土地,农民自己会加工成耕地,因为种粮食的收入有一定的价值,农民复垦开发土地就会有意义和价值。这种模式只是提醒,粮食价格的放开,可以激发农民种地的热情,激发农民对闲置浪费土地的重视。但如果任其目前农村宅基地的混乱状况,农村会出现很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总结:
应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力度。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条件下,要尽快实现农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目标,就必须得到法律的保障,特别是政府的有力支持与保护。同时也要加强土地的监督检查,规范土地流转 。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8
为贯彻、落实陈xx院长在20xx-20xx第一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更好地促进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使科研工作更加贴近学校工作实际,为教育教学服务,按照本学期工作计划安排,由科研处处长邱瑞祥教授带队,科研处全体同志于x月x日至x月x日,分别对全院七系两部和图书馆、创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请学院领导审阅。
一、对目前学院科研工作的整体认识
在调研活动中,参加座谈的各系部领导、教师代表一致认为,重视科研工作,提升科研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是高等院校本应该具有的工作职责,是高校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尽管像我们这类高职、高专院校,因受到各方面条件影响,科研还处于较低层次,但这不能成为放弃或降低科研工作的借口。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要尽其所能,做好科研工作。从思想认识上看,重视科研,希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已经成为全院教师的共识。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学院的科研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成绩,表现在:教师的科研热情高涨,科研自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青年教师的成长喜人,无论在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等方面,已经出现一批有科研能力、能够在今后科研工作中挑起重任的学术骨干;科研成果明显增多,出现递增态势,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申报成功率大幅增加;学院领导层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科研处积极发挥服务与管理职能,使学院的科研工作走上正轨。以上这些表现,展示了目前学院科研工作的良好发展走势。
二、目前各系部的科研动向
通过此次调研访谈,我们看到各系部在科研工作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大多数教师在思想上能够深切认识到科研对学院及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切身感受到科研为教师个人成长带来的益处,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加强,各系部能主动将“科研兴系”、“科研兴人”的理念与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结合本单位的特长、优势,主动寻求科研的突破口、增长点,成为近期各系部科研工作的一大突出点;立足自身所长,拓展横向科研项目,成为大多数系部的关注点。
2、科研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形成
调研中发现,多数系部领导能够根据本单位的科研实际,通过不同形式,大力倡导、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形成了有利于本单位科研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空气。各系部领导除自身带头从事科研外,还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措施,大力支持老师进行科研,尽其所能,最大限度调动并保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为此,一些单位还建立了评价机制,以激励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如财经系规定,在科研工作方面,每个教师每年至少要写两篇论文,至少一篇要在具有公开刊号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并以之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参数;计算机系在新近制定的管理制度中,制定了教师科研量化标准,构建了教、研、学整体发展框架,规定了教师每年的科研工作量。这些举措,以制度的形式,确保了科研工作的常态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老师搞科研的兴趣和动力。
3、科研成果明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多数系部在院级课题立项和教师论文发表方面都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成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研究报告;编写(参编)教材及专著;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技能大赛;专利发明等。
4、部分系部科研团队形成。比如工商管理系,形成了以史祎馨、叶治斌、陈宏寿等教师为骨干的科研团队,起到了帮助和带领系部老师共同开展科研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本系科研工作的发展。
5、已立项的各类课题正按照计划进行研究
本次调研的一个任务,便是检查已经立项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的进展状况。检查中发现,各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度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状况较好,课题负责人能负起责任,研究按计划进行,阶段性成果已经出现,按期结题应该没有较大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与科研在时间上发生矛盾
在座谈中,有较多教师指出,自己有积极从事科研的愿望,也希望参与各类科研课题、横向项目的研发工作,但是缘于课时安排较重、较紧,主要时间都用于备课和讲课,没有时间搞科研;甚至于有一些企业主动与教师联系,邀请教师合作参与项目研发,但是教师们苦于没有足够时间,最后只得放弃。
2、科研经费、设备不足
在走访调研中,七系两部都提出了科研经费、设备短缺的同一问题。大家一致指出,学院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虽然有较大提升,但与目前的实际工作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教师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科研的积极性。比如,缘于没有科研经费,系部难以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一些课题组成员外出调研以及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外出活动,教师还要自己承担部分费用;青年教师在较高级别刊物发表论文,昂贵的版面费,因不能由学院报销一部分,使他们望而却步等等。
另外,设备配置的欠缺,也给科研带来较大影响。一些系部的课题研究,需有一定的设备,方能进行;但系部对此要求难以解决,致使课题研究出现较大困难。如服装与艺术系胡丽丽老师承担的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业新模式的探究”,须用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及学生实践场地,这些必备设备的欠缺,致使此课题研究出现难以进行的状况。(目前,经过与创业园协商,已在创业园给了一间房,但其他设备仍然没法解决。)
3、相关的激励机制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调研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学院对于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与相关政策尚未进一步完善,因而做与不做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挫伤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如在横向项目开发方面,各系部都有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项目的积极意愿,但对于项目接谈中所需的时间、费用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成果认定、经费支出、评价奖励等等方面,因为没有具体的政策支持,或支持力度不够,致使教师们不得已放弃了许多机会。再如每年的“科研十佳”评奖,只发一纸奖状,没有实际的物质鼓励,起不到表彰的实际作用。
4、在更高层次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有困难
目前学院大部分青年教师都评了中级职称,他们对提高职称有着迫切愿望与需要。但因较多国家级核心期刊编辑部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认知态度,使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论文难以发表;即使同意发表,也须缴纳昂贵的版面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们科研的积极性。
5、学院图书馆图书资料不能满足教师科研需要
近年来,为给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学院图书馆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如有目的的图书资料购定、引进“百链云图书馆”、手机上网查阅等等举措,都给教师科研提供了积极帮助,这是大家都充分肯定的。但学院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知网”的欠缺,使许多资料难以及时、大量、方便的获取。
6、缘于各系部学科特点、人员、认识以及传统等主客观因素,出现科研发展不平衡状态;文科系部中,工商管理系、财经系、外语系发展较好;理科系部中,计算机系较好,其他一些系部相对要落后于他们;如将两者相较,在课题申报、成果等方面差距较大。
四、主要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避免出现忽略科研工作的失衡现象
全院领导和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一环,是培养教师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学院领导应形成共识,将科研工作放在学院整体发展中进行构架式的考虑,将科研工作作为重要的大事、要事常抓不懈;要更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拓展科研的发展空间,消除科研惯有的四种错误观念:恐惧感、神秘感、名利观、无用观,树立四种新的科研观念: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提质、科研促改,不断提升我院的科研水平,为我院能顺利升本提供有利条件。
2、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制定科研经费投入计划,设立用于科研项目立项与科研成果表彰等专项经费,是促进学院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必要措施,建议学院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建议对已经立项的省市级科研课题给予一定的资助,使课题能够顺利进行。
3、建立科学、完善的科研评价方法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科研评价方法,既关系到对教师的正确认识与客观评价,也关系到学院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建议学院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完善科研评价方法与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科研。
为此,建议建立科研工作量考评制度;通过制度形式,提高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学院目前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有条件的少数系部做试点,制定科研工作量,并将科研工作量作为年终评先评优、工资晋升的重要参数,待条件成熟后,再在全院展开。
4、从当前学院各系部科研工作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需要来看,选拔各学科带头人,组建各系部科研团队的时机已经成熟,以此来整合科研力量,形成科研合力,进一步提升学院整体科研实力,以申报高级别的科研课题,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5、建议各系部设立“科研秘书”,专门负责科研工作
随着学院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大量有关科研方面的工作开始常规性出现,如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科研成果的统计、教师职称评定材料的整理、今后科研工作量的计算等等;目前这些工作都是各系随意指定人员负责。这种随意性,势必影响到科研工作高效、有利的开展。调研中,得知计算机系已经设立科研干事一职,专门负责科研方面的工作。建议学院推广这一做法,设立系部“科研秘书”获“科研干事”,明确专门负责科研工作的人员。
6、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协调能力,由院学术委员会牵头,组织教授、副教授、高工等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定期举办各类有关的学术讲座,营造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此条已经施行,“青年教师科研讲座”方案已经学院领导同意,第一讲已于11周周三举行)。另可考虑设立导师制,引领青年教师尽快成才。
7、进一步提高网络图书馆的作用,引进“知网”,以利教师对科研材料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各系部领导、教师对学院的科研工作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他们出于对学院发展的关心,畅所欲言,将自己对学院科研工作的看法毫无保留地说出,谈及自己在科研工作中需要学院帮助解决的一些难题,对学院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这次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所提出来的意见与建议,对学院今后的科研工作,乃至于学院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汇总整理,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学院领导,希望能给院领导的工作提供参考。
5000字调研报告 篇19
党的__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时代要求,提高农民素质迫在眉睫。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途径,我们于近期开展了对农民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且深入有关部门对当前农民素质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我县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村人口共有45万人,其中壮年劳动力19万人。据抽样调查分析,当前我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低下,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落后。
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从抽样调查的216个对象来看,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35.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0,中专文化的仅有4人。可以看出,农村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世界农业较发达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
2、农民的科技素质低下。目前,农业生产技能素质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开始运用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仍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县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多是40岁以上、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滞后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利用农闲时间在本地打零工的农民,从事的大多是“提灰筒”、搬运工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3、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政策掌握方面,在与村民的访问与座谈中,我们发现村民对“一号文件”的了解仅止于农业税费减免和粮食补贴,对其中农民如何增收、农业如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方法措施则不甚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知之甚少,只知道是“一个好政策”,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有什么内容、如何建设、建设成什么样子,特别是要求农民自身怎样参与、配合和努力,村民们一片茫然,对于“农机补贴、村村通工程、阳光工程”等这样带来间接效益的政策更是一无所知。法制意识方面,有些农民在遇到伤害时,要么懦弱忍让,要么威言恐吓,要么暴力相向,要么受到伤害时首选私了了事,不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伤害的事时有发生。
4、思想道德素质落后。当前,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农闲时节农村聚众带彩抹牌现象屡见不鲜,不少人相信天命,相信迷信,封建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仍比较浓厚。同时,农户之间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小偷小摸、顺手牵羊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分析,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是三方面造成农民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素质提高。一是目光短浅,存在短期行为。大多数农民包括一部分基层干部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形成了观念上的近视。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二是小农意识浓厚。大多数农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只会沿袭传统种植办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既想致富,又不敢担风险,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要、靠”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倡导什么,他们就种植什么,缺乏发现市场的敏锐性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三是自身封闭。部分农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既不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来引导农业生产,也不愿学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农民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多年来,为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做了大量服务性,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办班培训、示范带动、开通农业直通车、送科技下乡、开辟农业专栏等,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但对农民教育的滞后和不足,使得农民素质未能尽快、有效提高。
一是教育分部门开展,缺乏总体部署。目前,我县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有农广校、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扶贫办、党校、团委、妇联等八家单位,各单位的上级业务部门都安排了培训任务。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办班培训时都是各自为政,培训内容、对象往往出现重复交叉。而“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无论哪个部门到乡镇办班,乡镇都得组织一次,加大了组织难度,难于取得实效。
二是科技培训链有断点,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完善。一个完整的培训链是由县农业、科技部门办班培训村组干部、科技大户、
农业骨干,然后发挥他们的组织带动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农民。但由于有一部分接受过培训的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回去后并未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传授,从而导致培训链中断,造成同一个村同一个人参加多次培训,而其他一般群众从未直接参加过培训。目前的培训方式也缺乏灵活性。农村组织培训,大多都在集镇上,农民参加一次培训要跑很远的路,很不方便,有的农民就不愿意去。
三是职业教育滞后,主阵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是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县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技能教学设施普遍陈旧,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致使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是文化事业发展不够,不利于农民素质的加快提高。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文化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全县20个乡镇已基本没有文化站,原先的村级文化活动室早已普遍处于瘫痪状态,农村文化力量严重不足,农村和农民题材的节目十分有限。广播电视这种对当前农民思想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的传播工具,很少讨论农民群众面临的思想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题材的文艺节目更是少得可怜。
三、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当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总体目标规划。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教育、农业、科技、劳动、财政、司法、人事等等多个部门,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同时,科学制定总体目标规划。当前,应结合新村建设,制订农民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提高农民素质,服务新村建设。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县一半以上的农户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村有3—4名大学生,10名以上中专生,具备条件的16—45岁农民参加过培训。用10年的时间,使农民的文化素质由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转向以高中文化水平为主,受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相适应,主要村干部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文化;9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的科技、政策、法律水平有较大提高,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具有搜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习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2、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如前所述,我县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单位有八家,在培训时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育培训零散无序,成本高、成效较差。因此,应将农民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在每年年初,有培训任务的单位可将培训计划上报给县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根据各单位培训计划,综合全县情况,科学安排全年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培训目标和方式,避免重复交叉和撞车。在培训时,可将教育对象分为留守农民、转移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干部等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确保各个层面的农民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公共科目”教育,又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市场营销知识、就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科目”教育。同时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健全培训网络。
3、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增强农民学科技的主动性。目前,广播、电视已在农村十分普及,成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应充分发挥县广播电台、电视台、乡镇电视差转台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致富的好典型,增加农业知识节目播放时间,尝试把农业知识节目办得生动有趣,更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吸引农民收看。同时,深入调查农民对生产技术的需求,按需施教,使农民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达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不能只关心和实施单纯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彻底根除农村地区愚昧落后封建习俗,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只有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文明,才能通过生产经营和流通手段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农村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开展树立“新风尚”、争创“文明户”等活动。同时,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生动形象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5、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以及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要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建设。通过生动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农民群众在娱乐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在娱乐中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娱乐中学会处理农村社会的矛盾,在娱乐中增长发展经济的才干。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0
调研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研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研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研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研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研,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研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研结果:从调研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 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 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研结果分析:
在调研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
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研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1
高中青年教师对工作幸福感普遍偏低,也就是有50%以上的人感到工作不幸福。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党政领导、学校领导的进一步关注。
一、当前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
从整体和本质上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他们思想敏税、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一部分青年教师已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中成为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承担着省、市级重点攻关项目,成为当地教育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不少应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思想开放,关注政事;热心改革,反对*。但关注中夹杂着冷漠,热心中隐含着观望,期待中蕴藏着忧虑。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际利益,亲眼目睹改革给周围带来的巨变,他们中的大多数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希望通过改革,为自己创造一个适于自身发展和成才的环境,有个能公平竞争,不论资排辈,不搞“阶级斗争”,不搞“暗箱操作”的良好机制。
高中青年教师对党和政府一手抓惩治*,一手抓廉政建设表示拥护,但对反腐倡廉已取得的成绩评价比较低调,认为“力度不够“,只流于形式。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青年教师存在偏激情绪,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反腐倡廉工作抱有较高的期望。
2、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发展不够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教师也大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部分教师还参加了研究生主干课程班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他们有关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在业务上有很大的潜力。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和基层工作体验,表现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态度上不够积极,政治上不够成熟。所以在付出与回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有时会陷入误区,影响了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消极低落情绪。
3、具有青年人和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作为青年人,他们血气方刚、热情奔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知识丰富、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在业务上大都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有较大的抱负。实践证明一个知足常乐、胸无大志的人一般不会胜任高中教育工作。
高中青年教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有所作为。但高中学校里知识分子成堆,优胜劣汰,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目标设计和现实生活中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好高骛远,对现实的困难估计不足,而惰性和依赖性的意识行为又使他们对克服困难缺乏勇气和信心。当所处环境与自己的设想出入较大,或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理想受挫时就常常表现出消沉、失落、苦闷,以致产生调离原校的想法。
4、学校本身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校的内外部环境令青年教师失望。许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只是口头上重视教育事业、重视知识、重视青年人才、重视工作业绩,事实上却人浮于世,在分配制度上变相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在职称评聘制度上又论资排辈,评价失准,人为“炒作”;法律赋予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政策的优越性得不到兑现;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少斤缺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例如某县市高中段教育进行市财政拼盘中,教师的工资构成中校发部分竟达到75%以上,房补是没有的,公积金是自交的。在劳动保障体制改革中把教师这一适应性差的行业首先推向社会,向社保所交养老金,而且自交养老金额度大,工资明加暗扣,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社会真正的认可,甚至“内耗现象”普遍,所有的这一切都使青年教师对所处的环境抱失望态度,以致丧失创新的*和激情。
二是物质生活条件差,使青年教师队伍“军心不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对获得较丰厚的劳动报酬抱有强烈的愿望。因为他们的经济生活负担较重。他们中的不少人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面临购房、成家、育子等一系列问题。加之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农村,父母为培养他们已耗尽了财力,如今自己有了工作,却无力接济家里,大多数人还因请不起保姆不得不将不愿出远门的老母亲接来帮助带孩子……这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极度的内疚和痛苦。再看昔日的同学,在机关的,有的已有了一官半职,最差的婚后也拥有了成套的住房;在“三企”的,有优厚的工资报酬;至于那些下海早的,如今已当上老板的,更是出门小车,手提笔记本电脑。如此一比,心里失衡也就正常了。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人才招聘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舆论导向,为青年教师谋求新的职业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社会环境和理论依据,让他们“坐怀不乱”已不可能。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后,有的只好放弃自己曾经热爱的教育事业而忍无可忍地选择去经商,去考公务员当官;而大部分教育教学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则是走“逃跑”到经济发达、教师待遇能兑现的东部沿XX市去执教的“白道”。而“没人要”的教师,继续留在原校的则被认为是在走“一横黑”的“黑道”。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1、青年师资队伍流失严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不可否认地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青年教师,在“出国热”“下海热”“投资热”“经商热”等热风的刺激下纷纷跳槽,这给我市的教育教学、科研带来了诸多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扩大高中教育的政策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率先扩大或普及高中段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需要大批教师或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或以高薪或以厚遇大量引进教育人才,而且往往在年龄上有一定限制,这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二次”创业的契机,他们为了响应发达地区创教育“强市”、“强县”、“强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为了支援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建设教育大省,也为了解决自己生活与家庭困难问题,改变在校内压抑的环境,他们就像“洪流”般地滔滔涌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浙西某经济欠发XX县重点中学,两年中流到XX市某一重点中学就有14人,全市流向东部沿XX市的已达上百人。
2、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收入、住房、职称等问题一时得不到妥善解决,一些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对教学敷衍了事,而整天忙于炒股票、炒地皮、炒房产、炒外汇或搞家教。还有的青年教师一门心思对付入城应考,或走*、拉关系、等调动等等不一而论。
3、学校教学质量出现滑坡。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对教育事业“不管不问”,不少学校负债经营,教师福利差导致了青年教师人心不齐,加上近来学校搞“创收”,占用了学校领导的大量精力,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经费问题,但却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教学改革很难深入,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近六年来尚未有一所学校升格为省级重点中学,而在经济发达的县市有的一年就有6个学校上重点等级。
4、青年教师中躁动现象增加。主要表现在急躁、浮躁、狂躁。这种躁动化倾向充满了功利色彩,他们都恨不得自己在一夜之间成为富得流油的人,因而其行为常常带有强烈的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他们的心理也变得异常的脆弱、轻率、走险,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盲动,稍有点“*”就会盲从,渐渐地,“精神”变成了“物质的奴隶”,理想、目标当然也就成了昨天的“故事”。
三、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对策
1、根据知识分子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师对人们把自己比作“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感到自豪,而现在一些青年教师则称自己是“应急灯”,亟待充电,方能继续维持。因此在高中学校内部,急需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敬业、奉献教育。但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程度较高,不愿接受一般空泛的理论和流于形式的说教,也不愿接受那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强行灌输的思想教育内容,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应多疏导和引导,少说教和训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理解、关爱的态度,喻之以义,晓之以理;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高度出发,因势利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帮助他们全面分析自我,正确选择道路,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在生活上多关心青年教师,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生理、生存、安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的确,“安居”才能“乐业”。青年教师在住房、婚姻、子女入托、入学以及继续教育、劳资福利等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不可听之任之、束之高阁或把一些正当的要求当作“只讲个人利益”予以批评,而应体察他们的实际困难,并竭力加以解决。否则也就难怪有的教育业内人士教育子女不要当教师。因为教师首先是“物质”的人,而不是“精神”附件。
3、利用榜样示范,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高中青年教师是一个高层次、高文化的群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同时,学校各级领导还应当经常深入到教研组、班主任当中去,了解和熟悉青年教师,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广大青年教师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健康成长。
4、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这个激励机制应包括晋职晋级、晋升工资、奖金、精神奖励、生活照顾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是学校现阶段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学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打破以往论资排辈的观念,采取一些有力的倾斜政策。如:像高校里35岁以下教师晋升副教授,根据其教育教学、科研业绩可以不受任职年限、指标的限制,给予破格晋升。这样的做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教师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总的说来,学校在职评过程中凭资格、拉关系、吃“大锅饭”等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一些业务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因得不到晋升和重用,*卷起铺盖,拖儿带女,离开自己曾由衷热爱的家乡而走险他乡。只有进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定期考察、量化考核,并作出正确评价晋升晋级,并给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才可使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安心工作。
5、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成才的校内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环境刺激的反应,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人。在现实生活中,最有说服力的往往不是说教,而是生活本身。为什么在爱国问题上中小学生做得,大学生次之,在职人员再次之?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教材远比不上社会生活的说服力,教师、教材的教学效果远抵不过受教育者亲身遭遇的事实。所以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段青年教师队伍的正确思路之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熏陶人、改变人、培养人,人际激励、尊重激励和成就激励等对知识分子来说则比金钱激励更有效。这是一种适合青年教师心理、行为特征而更有效的求实、求新、含蓄、潜移默化的教育,具体做法:
一是国家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众传媒也应在平时报道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他们唱赞歌,这比要等到教师节那天才把镜头对准校园的做法奏效得多。同时在宣传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时,要避免“马太效应”。如某学校某个青年教师在某方面比较突出,就无限夸大其业绩,各种荣誉都往他身上堆砌。其结果是打击了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同龄同学科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疏远“典型”,甚至觉得有他在,自己就没戏的消极想法。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起码要保证法律法规赋予教师的经济待遇。三要信任教师。如浙西某市公务员的信用证可低息贷款,而教师的信用证是没有用的。这是一种不信任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体现。政府应相信育人者诚信。
二是改善青年教师教研、教科研和实验条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在教研、教科研、实验室和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中要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定岗位、压担子,委以重任,提高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新课改,支持青年教师出专著,不拘一格选择、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氛围。
三是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教研、教科研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青年教师书读得多,实际见识少,通过外派学习、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可扩大他们的教育教学视野,跟踪课改前沿,把握学科教学发展方面,同时,也会使这些青年骨干教师真正从心底里觉得在学校里干有甜头、有干头、有奔头。
实践证明,采用那种考核“不予合格”、职评“不予晋升”、聘任“给予下岗”等手段来恐吓青年教师的做法是失败的。把教师这一适应性较差的职业推向社会的做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只会激起青年教师的愤慨。教育的成功只属于对教育事业有“心”的人。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2
报告名称: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3月27日至4月25日
样本量:3268
被访者:网民
调查机构:
报告内容:
此次调查活动自3月27日至4月25日共为期一个月,调查内容涉及当前汽车消费现状以及今后汽车消费取向等多方面的题目共计33个,百多个选项。接受本次调查的人员遍及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共计获得有效调查答卷3268份。其中,北京接受调查人数最多为 944人,占28.89%;西藏自治区最少。接受调查的人员特点如下:主要以23-40岁左右的男性中青年组成,他们普遍学历较高、工作相对稳定、收入较高,更加关心汽车,是私人汽车购买特别是轿车的主要潜在消费者。以上消费者特征正好与本版读者定位相吻合。他们关心的也就自然成为本报所关注的了。
由全国最大汽车交易市场——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主办8家互联网网站和7家媒体共同协办的“全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网上调查”近日结束。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市场不是政府和商家说了算真正决定它“前途”的是消费者。
我为什么现在不买车
1.高价格、低收入影响购车
在调查受访者影响其购买汽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有71%的受访者选择了汽车价格,有53%的受访者选择了收入水平,选择政策影响的有28%,环境影响的占21%,道路限制的只占7%。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当前国内制约私人购车的主要原因仍是过高的汽车价格和相对较低的家庭收入。此次调查显示有87%的消费者认为国内汽车价格过高,希望降价;有12 %的人认为现在国内汽车价格合适。在调查影响消费者选购汽车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价格,有80%的人认为他们在购车时会考虑价格因素;排第二位的是售后服务,有63 %;而汽车的品牌因素只占37%,排第三位;考虑汽车性能因素的排第四,有24%。而购车方式、购车服务、汽车实用性等因素则分别只有11%、6%和4%的人考虑到。
2.购车、用车环境都不好
汽车的使用和购买环境也是除汽车价格外影响私人购车的主要因素,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对汽车的使用和购买环境绝大部分都表示不满意,在购车环境方面只有21%的受访者表示了满意。北京、天津、上海三地,天津的满意度最高也就只有35%。在表示不满意的原因上,有61%的人认为购车环节的价外费用过高,59%的人认为购车手续烦琐,42%的人对地方限制性措施不满。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由于上海实行汽车牌照拍卖政策,使上海人在汽车价外费用和地方性限制政策两个方面的不满意度都最高,其中对价外费用不满的人达到67 %,而北京因为实施新的环保、泊位证政策,使购车程序更加复杂,因此北京人最不满意的是购车手续的烦琐,有61%的人选择了此项。
在用车环境方面只有18%的人认为满意,北京和上海表示满意的只有10%和11%,远远低于平均值,北京人最不满的是道路堵塞和无停车位,分别占74%和60%,上海则有69 %的受访者对用车费用过高表示不满。
3.汽车质量、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在对国产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的调查中,虽然分别有75%和66%的受访者认为满意,但表示不满意的也达到25%和34%。对售后服务质量不满的比例比对汽车质量不满的比例高近10%,表明国内汽车生产和销售厂商在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加强服务上仍需努力。
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调查比较中,天津的受访者对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的不满意度都最高,分别达到33%和41%,上海的不满意度最低,分别只有16%和23%,北京的不满意度在上海和天津之间,但都略高于总体平均值。天津和上海两地调查结果的巨大差别,表明国内汽车生产、消费市场的不成熟,不同品牌和档次的汽车其质量和服务体系都有较大差距。天津和上海两地的地产车分别在本地区的销售中占据主导地位,两地调查结果的巨大差别从侧面反映了国内中低档汽车与中高档轿车在汽车质量和服务质量上存在着差异。
从1997年的分期付款到1999年的贷款购车,进入20xx年后,汽车生产和销售厂商都希望消费信贷能够成为开启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一把金钥匙,渴望汽车消费信贷能为低迷的汽车消费市场带来一些生机,但现实却是消费信贷这一购车方式咨询的多而实际成交的少。
本次调查显示消费者之所以不选择信贷购车方式是因为89%的消费者对现在实行的信贷购车方式都表示不满意。在调查所不满的原因时,有72%的受访者认为手续复杂、49%认为费用较高、48%的人认为担保方式太少、43%的人认为还贷时间过短、39%的人认为月还贷费用较高。手续复杂被排在首位是由中国当前社会现状决定的,中国的消费者普遍尚未建立消费信誉,不管是银行、保险公司还是商家在考虑进行贷款和担保时都不得不面对巨大的风险,为了规避风险制定的核查、担保手续,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贷款购车的附加费用偏高也是妨碍消费者选择这一消费方式的原因,现行的贷款购车方式,如按3年期还贷计算,最终的附加费用大约是一次性购车所需费用的10%左右,对于一辆10万元左右的国产普通轿车需多花1万多元。在担保方式的选择上,第三方担保方式是现在普遍采取的一种担保方式,很多汽车销售商为了开展贷款购车业务,向银行提供商家第三方担保业务,对汽车的消费信贷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希望采取此种方式的受访者并不多?只有15%;更多的受访者选择了固定资产担保和汽车担保方式,分别为38%和33%,虽然大部分受访者希望采取此两种方式贷款购车,但现在此两种方式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这也是影响汽车消费信贷的原因。
随着城市住房私有化的进展,利用住房进行抵押贷款将会逐渐增多;即将新出台的机动车登记管理办法,会让通过所购汽车进行抵押贷款的方式成为可能。在还贷时间和还贷费用上此次调查显示,受访者希望还贷时间越长越好,其中希望在5年和5年以上的占77%;而 79%的受访者认为每月还贷费用在1500元以下可以接受。
维修市场陷阱重重近年来,随着深圳汽车保有量大幅度上升,汽车维修服务与零配件市场迅速壮大。高额的利润,吸引了许多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兴建条件优越的4s店,把维修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丰厚的回报也招引了许多不规范的个体小摊抢占市场。有关人士称,深圳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一开始就处于“招鼠引狼”的混乱阶段。 另一方面,维修服务店更是布满全城。据了解,关外一些地方存在整片的维修店,都是个体户小作坊模式,而在关内4s店和个体户小作坊同时存在。业内介绍,一般出租车司机会选择个体户小作坊维修店,但一般都是相熟客户关系。而普通车主更多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维修店,甚至是4s店。记者在深港汽车城见到一位车主,他称,他的雅阁车从来就是开到这里的维修店来修。他说,外面小店太乱了,被人骗钱不要紧,关键是车可能被修坏。 由于汽修业技术性强,对开此项服务的企业资质,国家做了特殊要求。按规定,汽车维修企业不仅要有工商局的经营许可证,还要有行业主管部门核准颁发的技术合格证,二者缺一不可,但事实上很多汽修店在拿到经营许可证后就开门营业了,这其实都属无证经营。业内估计,目前深圳市场上汽车维修企业有30%都是无证经营。“要正厂的还是副厂的?”其实,对于车主来说,买完车便开始了和维修厂不停打交道的过程,开始接触大灯、轮胎、刹车片等形形色色的汽车零件。汽车出现故障有时需要更换零件,更换了质量可靠的零配件才能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但据了解,汽车零配件有正厂副厂、真货假货、合法与非法等分别,消费者若需自己购买零配件将受到技术方面的重重阻碍,无法准确鉴别零配件好坏真伪,修车时往往只能任人宰割,这种状况也造就了零配件市场的一片混乱。据了解,所谓副厂件未必不合法,只要有正规生产厂商、产地、地址、电话等产品标识,并非假冒、伪劣产品的副厂代用件也是合法的,但消费者必须认识到副厂件可能存在质量隐患。无产品标识或无任何中文标识、以次充好、以假代真等商品则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套用他人厂商、地址或伪造厂名、地址等同样属违法行为,经营销售此类产品将被查处。真假难辨。维修厂最黑暗访中还发现,许多产品外包装上都有“某车型专用”或“某车型配套厂商”等字样。在另一家“解放零配件专卖”店里询问时,工作人员不停地介绍:“这是解放原车安装的零配件。”有关人士称,其实最有可能对零配件进行暗箱操作的是维修厂。有些不法维修企业利用消费者对汽车技术不了解的机会,以次充好,牟取暴利。另外还有些消费者贪图便宜,从而为副厂件或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消费者一般不会亲自到零配件店购买零配件,到店里去的多是汽车维修师傅,他们具备鉴别真伪产品的能力,因此零配件店多数不会以次充好或以假代真,而这些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维修厂客观上把消费者推入了零配件供应商设置的陷阱。
据悉,目前有关管理部门对汽配市场伪劣产品的查处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打击力度不够;二是由于国家关于汽车配件的强制性标准仅有43项,对包括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很多安全部件在内的汽配产品质量不能把控,给一些伪劣产品钻了空子。而车辆技术管理部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究竟哪个产品质量算合格既无人力也无详细的依据进行检测。此外,保险公司倾向于指定非厂家特约维修厂修理事故车,也给假冒、伪劣零配件提供了生存空间。有行业人士说,根本改变汽配市场的这种混乱状况需要的是行业自身的清理整顿,但目前汽配行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不规范的运作可能还要存在一段时间。消费者需要自己擦亮眼,谨慎购买汽配摊点销售的零配件和装饰件。维修时首先要挑选厂家正规特约维修站,这种店业内口碑好、技术水平高,拥有专业化维修设备,而且一般修后都有3至6个月的保修期,消费者有保障,但它的价格偏高,对单一追求质量的车主比较适合。美中不足的是生硬的规章制度,虽然这种管理办法对企业内部很有效,但对车主就显得有些生硬,期待他们的服务意识快速加强。专业维修店、维修连锁店等是另外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现代信息技术和电脑化管理被普遍采用,企业注重品牌意识,对汽车维修的延展服务做得比较好,个性化服务也是它吸引人的一个地方,例如允许车主看修车过程,为车主的特殊需要制定修车菜单,做跟踪调查,及时回馈信息等。但由于这种业态刚兴起,不论在规模还是社会影响上,都远未形成气候。价格虽然比特约维修站便宜,但如果规模发展,形成强势,还会有不小降价空间。最后,就是经营时间长、有良好信誉的修车店,这里回头客很多,客源主要靠口传介绍。但它有很大局限性,一般来说,修大众化车型、车身常出的故障是他们的优势。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3
由于受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恶化、国内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各金融机构借款额度收紧;银行借款吃紧、优惠利率难觅、融资成本提高,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个人创业者均感受到了从银行融资的困难。随着金融同业竞争不断加剧、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速、直接融资市场不断放开,我行“调整业务结构、落实‘一行一品’”已成为当务之急。去年总行适时推出一行一品战略,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及个人创业融资难问题的有力举措。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行创新服务,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和渠道等创新,支持和推进芙蓉合作银行“五化三型”建设步伐,我支行根据本辖区内的行业分布等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一次对辖内信贷业务及中小微型企业、个人创业者的金融服务调研活动。本次我支行调研主题是研究如何落实总行一行一品战略,主要研究了本辖区内南湖灯饰城灯饰物流的现状与发展。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支行现有信贷投向及结构情况
1、从信贷总量上来看,增量实现了小幅增长。
今年以来,我支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营销力度,信贷营销实现了稳步增长。截止20xx年12月31日止,我支行借款总数 392 户,12月末借款余额78626万元,较年初增加4142.77万元。
2、从信贷投向及投量来看,结构逐步优化。
今年以来,我支行立足于“三农”,加大了对农户、农村工商业的信贷投放,按借款人所属行业来划分,信贷投放最大的三个行业为建筑业、批发及零售业、制造业,借款余额 65596.7万,占比83.4%;分别投放信贷资金12892.3万、47164.4万、5540 万,占比分别为 19.65%、59.98 %、7.04%。
在信贷投量结构上,单户余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借款总计40482万元,占借款总额的 51%。我支行十大户借款总额为23474万元,占支行借款总量的30%最大单户借款余额3500 元,占借款总量的4%。
3、从借款期限结构变化来看,我支行信贷期限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20xx年以来,我支行短期借款占比有所增加,信贷期限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从存量看,中长期借款余额9296万元,占全部借款余额的12%,比年初下降6个百分点;短期借款余额32645万元,占全部借款的42%,比年初提高1个百分点。从增量看,短期借款新增9155万元,占全部借款增量的比重为50%,比年初提高3个百分点;中长期借款新增9038万元,占借款增量的50%,比年初提高4个百分点。
二、我支行创新产品业务发展现状
目前我支行信贷业务主要依靠的仍是传统性业务,创新产品主要由总行研发自上而下推出,在落实总行一行一品战略方面暂未取得突破;从推出较早的创新业务来看,如创业循环贷、小额商贷、融建通、帐通宝、仓质宝、联商宝、个人住房按揭借款等,目前做得也不理想,只有创业循环贷和小额商贷已开办,其他几个品种还正在营销中,我行以上创新产品在银行同业竞争中并无优势可言。
三、当前我行金融创新服务存在的差距
1、电子化建设步伐、科技创新滞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新信息技术已成为金融业核心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我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电子化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电子化、尤其是网络化科技建设落后,造成了在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因此,加快电子化建设和金融科技创新步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已成为我行发展的当务之急。
2、产品特征缺乏本土化、差异化,实际操作性不强,既抑制了营销人员推销新产品的热情,客户的接受度也较低。
3、营销人员存在惯性思维,固有的传统营销模式所形成的思想习惯不利于创新产品的推广和拓展。多数人员在业务开发中缺乏居安思危,对创新的内涵认识不够,没有深刻认识到它这种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更没有认识到创新就是重要的实践活动,把创新看成“标新立异”、看成形式主义。
四、创新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促进产品服务创新。首先要争取早日实现业务网络化运作,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尽早开办各种代理业务、自助银行业务、网上银行服务、个人理财业务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提高我行的金融服务竞争力。二是要加强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建设,把大量的纷纭复杂的业务数据经过过滤筛选、加工处理,并将其最终集中存放到一个数据仓库中,为各级管理决策者及时掌握业务发展情况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三是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办公效率。开发诸如档案管理子系统、秘书子系统、信息宣传子系统和个人办公子系统等,实现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运作。
2、建立创新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明确产品创新开发、研制、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将要求详细划分到每个岗位上,要让创新人员及营销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能范围,转变思想观念,将创新产品和风险控制相结合,这就要求创新人员多参与市场营销、实践,充分把握市场风险点,开发出符合本地特色、差异化特色、实际操作性强的创新产品。
3、在创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行产品研发,应注意创新产品适应现代科技和网络社会的发展以及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组合式创新产品服务。在产品运用期间应注意跟踪调查和完善服务,对客户的建议和投诉建立有效的接纳渠道和处理程序,这样才能使创新产品永远充满发展活力。
4、应建立产品创新后勤保障机制。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给予相应的倾斜,确保产品创新部门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正常运转,使其始终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身发展的动力。
5、建立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努力培养和吸取金融创新专业化人才,使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才智,为创新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我支行为落实“一行一品”、针对辖区内南湖灯饰城灯饰物流的现状与发展情况的调研及建议:
1.南湖市场的优势与劣势:
三湘南湖大市场灯饰城 目前一跃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灯饰专业市场之一, 面积也由原来的6000平方米发展 到今天占地120亩、经营面积5.2万平方米,店铺数量发展到了300余家。三湘南 湖大市场灯饰城创建于1996年, 其前身为1996年9月8日诞生的长沙市南湖灯饰市场,这是湖南省及周边省份为率先整合灯具、石材零散经营格局而建立的专业大 市场。从市场开业至今15年来,三湘南湖大市场不仅维持着后来者无法撼动的优 势地位,更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雷士、三雄·极光、飞利浦、TCL 等百余个品牌 的鼎立支持和入驻,在湖南省形成了一个模范市场引路人的形象。现代物流业有 所发展,但总体来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 的需求比,还存在不少的差距。
南湖灯饰城至今没有建立一个大型的同时提供仓储的物流公司, 无法对灯饰进行统一的仓储、运输、配送等管理。所以,若要解决这种问题就必须 要在南湖灯饰城旁边建立一个大型的仓储中心,集仓储、配送于一身的灯饰物流 体系。这样就更有利于灯饰城的灯饰的流通。图中因为盛缘超市旁边有过多的居 民住房对建设的成本要求过高,所以仓储中心的选地可以选在盾华灯饰。可以将 盾华灯饰和南湖灯饰城合二为一。建立更大的灯饰城,以便建立仓储中心,进行 有效的管理。
另外灯饰城代收货款也存在较大问题。在代理商和零售商之间存在着代收货款这一环节。而且南湖市场商户融资成本提高,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个人创业者均感受到了从银行融资的困难也是制约南湖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截止至20xx年12月31日我行在南湖灯饰城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3%,还有很大一部分市场有待挖掘、开发。
六、开办“火星灯饰贷”的构想及建议:
湖南三湘南湖大市场已被列为长沙20xx年提质改造的重点市场之一,凭借政策倾斜的契机,针对南湖灯饰城的实际情况,我行可以针对市场的特殊性,开办独具我行特色的“火星灯饰贷”。对于缺乏流动资金的灯饰城商户,我行可针对代理品牌,分批次分区域集中授信,提供统一仓储监管库存抵押借款,商户联保借款,小额信用借款等方式办理独具我行特色的“火星灯饰贷”。
从调查情况来看,物流公司催收货款基本上都不及时,甚至存在扣留货款的情况,这种弊病对 物流公司的信用额度及公司的长期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甚至会给代理商和 零售商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所以建议物流公司重视这一环节,尽量加快资 金周转的速度以方便灯饰行业的经济快速发展,我行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灯饰城推广办理移动POS机等收单业务或与厂商合作开立收款账户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我们MM支行可与湘湖管理局合作,引进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和仓储公司合作,建立企业、银行、物流公司仓储公司三方合作关系,办理由专门仓储公司监管的库存抵押借款,厂商银借款、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等。
银行MM支行
年月日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4
村级财务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广大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更是农村诸多矛盾的焦点,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20xx年以来,嘉禾县通过改革村级财务管理方式,全面推行“村账乡镇代理服务”,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坦坪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的管理,笔者对该镇23个行政村的村级财务进行了调研,采取与村支委、村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座谈的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征求他们对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坦坪镇辖23个行政村,辖区人口5。5万人,是嘉禾县人口第二大镇。该镇实施村账乡镇代理服务以后,村级财务就以委托代理的形式由村账镇代理中心负责管理核算,乡镇财政所所长、经管站站长兼任“村账代理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村级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取消了会计,只设报账联络员1名,并对村级财务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实行村账镇代理服务的基本情况
坦坪镇实行村账镇代理服务以来,全镇23个村均已实行了“村财民理镇监管”的代理管理模式,所有的收支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核算,会计核算业务全部实行了电算化管理,已代理各项资金达2600多万元。
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报账程序。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可章循、有规可依。该镇结合县财政局出台的《嘉禾县村级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嘉禾县农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嘉禾县村财乡管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坦坪镇村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责任主体,做到了规范操作。各村到村账乡镇代理服务中心报账的程序分为三步:第一步,严格实行审批制度。村级发生经济业务,应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并注明用途和事由,经办人和审核人签字后,交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对不符合支出规定的凭证,由村报账联络员退还经办人,对合规合法的原始凭证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核实签字并盖村务监督委员公章,再由村委会主任审批签字后,交镇驻村干部审核签字,方可办理报销手续,数额超过5000元以上的大额资金还要交镇纪委书记审核签字。第二步,村报账联络员将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汇总,报送到村账镇代理服务中心。第三步,村账镇代理服务中心对原始凭证逐笔审核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各项报表,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在调研中发现做得较好的村是瑶冲、托山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都是由3至5人组成,他们之间分工合理、责任明确,一个记账,一个管章,村支部书记负责审核签字,并且做到每月与村报账员核对一次账目。
(二)实行村账镇代理服务取得的成效
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村级财务实行代理,通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地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科学记账,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减少了村级不必要的支出。通过规范村财账监管行为,撤销原村会计,设置村报账联络员,这就改变了过去村干部对农村会计的直接干预和控制,既增强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又杜绝了村干乱支出乱花钱的现象,使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通过实行村账业务电算化管理,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从而为村务公开提供了真实依据。
二是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质量,增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过去村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村务公开存在失真的问题,由村级财务不清白引起的村干部村民关系紧张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产生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问题。实施村账镇代理服务制度之后,有效保证了村账管理的质量,通过公示收支明细,进一步促使村级财务公开透明化,真正给了群众一个明白,同时也维护了村干部的清白。避免了因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的干群矛盾,理顺了工作关系,改变了过去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收支不规范,“白条入账”的现象。
三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有效遏止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实行集中监管后,避免了村支书、村主任暗箱操作,无权可争、无利可夺,减少了村干部之间的磨擦,两委班子互相信任,团结干事,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村级财务由镇代理中心集中管理后,改变了之前村级开支由村支书、主任一人做主的情况,村里的一切财务收支都置于镇代理中心会计制度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村里开支必须由村支书、村主任和村监委主任三方审核会签盖章后才能生效,否则镇代理中心不予受理,村务开支实现了多方监督、公开透明,这就从源头上铲除了村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发生的土壤,增强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感,促进了村级组织的团结协作。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坦坪镇村级财务管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村级财务报账联络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工作质量不高。该镇23个村,23个报账员,具有大专学历的3人,高中的8人,初中的12人。年龄50岁以上的10人,40—49岁的8人,30—39岁的5人。在性别上,男性的19人,女性的4人,其中村委会副主任兼职的2人,村文书兼职的6人,计生专干兼职的4人。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村级报账联络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随意指定,并且都是身兼多职人员,缺乏规范性操作行为。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报账联络员也跟着换届,财务收支也没有进行妥善的移交。另一方面,部分村财务人员虽然都具有初高中文化学历,但业务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该镇虽然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部分村存在账务处理不规范、核算简单的问题,白条报账、不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导致科目漏记、重记、账实不符的问题较为突出。财务公开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内容。从调研的情况看:一是公开不及时;二是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完整;三是财务公开的形式单一。
(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债务沉重,发展事业举步维艰。全镇2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基本上都是属于空壳村,仅有潭湾村办了个沙场,西车村办了个砖厂,现处于破产的边缘,村级运转仅靠一点微薄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发展事业举步维艰。村级债务沉重,通过“三资”清理工作,全镇23个村共清理债务800多万元,化债后仍遗留债务100多万元。同时为经济发展加大对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又新举债500多万元,其中有一个村因新建村部而负债40万元。沉重的债务,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几点建议
村级财务管理是在不改变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由乡镇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在银行开户、统一收入票据、统一会计帐簿、统一核算方法代替村里规范管理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的管理制度。村级财务实行代理制,以村财民主理财小组的模式,得到了广大村干和群众的认可,他们普遍认为,村级财务实行委托代理不仅有利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而且还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要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报账联络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对村报账联络员的培训,建议由县财政局定期举办村账业务培训班,并将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以及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纳入培训范围,从而强化民主理财意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二)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审计监督,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为确保村级财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建议进一步出台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实施细则。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切实建立起审计监督制度,建议由纪委牵头,对账务进行定期审计,杜绝乱支乱用、白条报支等情况发生。对虚报冒领、白条抵支、坐收坐支、违规操作等违反财务管理的行为按有关规定及时坚决实施惩戒。
(三)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切实把握村级经济的薄弱环节,加强村级产业引导。不断提高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总结出各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优势与薄弱地带,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促进以优势弥补不足的良性循环。镇政府和各村支两委要进一步加强村集体经济产业引导,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精准的帮扶。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5
县政协根据地区政协确定的调研专题和今年的工作要点,在狠抓联系乡村抗震房建设的基础上,还针对今年抗震房建设工作任务,专门抽出力量组成专题调研组多次深入到各乡(镇),通过深入建房现场实地走访了解,与工程人员、农民、乡村领导交谈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我县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情况
自抗震安居工程实施以来,x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总体要求,按照“整村推进、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大力开展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有效的推进了广大农牧民的住房改造工作,促进了全县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健康发展。
我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总任务为31044户,其中农村为29844户,城镇为1200户。截止20xx年底,我县已累计完成抗震安居工程建设11131户44.9万平方米。20xx年地区为我县下达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总任务为7253户,其中农村7000户,城镇253户。截止6月5日,全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动工3381户17.5万平方来,占年度总任务的47%。其中全面竣工302户5200平方米,占年度总任务的4。目前,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全面推进。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为切实有效的抓好、管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充实和加强了对抗震安居工程的领导,领导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按照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分工抓好具体工作,并就工程进展中出现在各种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司题。全县上下层层落实抗震安居建设责任制,把责任细化到每个部门和领导身上。继续采取县领导包乡、各局部门包村的办法层层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为了提高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还建立了有效的抗震安居工程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抗震安居工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按照“争在平时、比在时时”的原则,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性工作大检查,定期对各乡(镇)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采取悬挂流动红、黄旗制度,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各乡镇年度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一级指标进行管理,对全年内三次悬挂黄旗的乡(镇)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并对该乡(镇)主管领导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今年结合新农村建设,还加大了对农民修建抗震房的帮扶力度,在大力动员社会全体力量集中帮扶农民修建抗震房的同时,对县直和驻县单位部门的帮扶作出要求,具体实行了县级领导一帮二,科级干部一帮一,一般干部五帮一的帮扶办法,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县乡村三级按照统一规划和庭院“三区分离(即住宅区、种植区、养殖区)、五个一(即有一个圈畜、一群家禽、一片果园、一块菜地、一架葡萄)标准,结合庭院改造帮助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并发动各族群众相互投工投劳、开展挖地基、拉运沙石料,集中劳力拆除危旧房等为及时开展抗震安居工程,提供了保障。
(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努力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为确保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县委、政府统筹兼顾,在狠抓当前农业生产的同时,坚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把实施抗城房建设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根据各乡村实际,确定了20个新农村建设及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示点村,同时集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总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和有限财力突出建设抗震安居工程示范点,最大限度的把庭院改造、沼气入户、农村改厕、畜圈建设和居民区林带、道路、水利设施及村委员办公室、村卫生室、能源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抗震安居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力争示点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信、通广播电视的目标。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促使抗震安居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
(三)、强化培训,坚持标准,注重提高抗震安居工程质量
县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技术人员的全程培训力度,强化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同时还分批分层次分别对工程施工人员、监督管理人员,村镇助理员(乡、村工程专职负责人员)和建房户进行了培训,特别利用当前修建抗震房现场多的优势,随时就地作为培训课堂,不断扩大建房户对抗震房知识的了解,促使建房户发挥对工程施工全程的了解和监督作用。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利用科技之冬,
先后投入2万元,对抗震房建设质量管理人现场施工培训,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累计培训技术人员达5000余人(次)。通过培训,管理人员及村镇助理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不论是乡镇管理人员还是村镇助理员,都能够大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解决问题。对于当时有疑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及时与县抗震办专职质监人员联系,严格按照《自治区村镇抗震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及验收要点》进行监督管理。另外,在工程施工上,采取建房户自主选择工程承包商的.办法,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而且对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拆除重建并由承建商负担70的重建费用,使承建商吸取返工教训,杜绝了偷工减料现象,确保了工程的质量,这一做法收效明显。
为确保抗震安居工程质量在监管上没有一个遗漏,县委政府要求乡镇村视质量为工程生命,坚决做到工程进度服从工程质量,全县上下都一起用力狠抓工程质量,现在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工程技术监督体系。各乡镇成立了质量监督队伍,实行日常监督制,责任追究制,对抗震房建设进行全程监控,对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各个环节及主要施工部位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并对施工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工程公开暴光,并停止整改返工合格后方能重新开工,并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进度实行全方位跟踪监督。县抗震办经常对八乡一镇抗震安居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指导,经常住返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杜绝施工中偷工减料、以劣充好、违章施工、降低标准、人为延误等现象的发生,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制定优惠政策,着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一是结合县情,根据农民实际情况,在自治区对特困户、贫困户核定补助标准(3000元/户)的基础上,对特困户、贫困户进行物质补助。如免费或半价供应木料,集体拉运砂石料,减免义务工等。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对于具备一定施工技术基础的建房户,允许农民自己承建,特别是对自选并由自已修建的成本较低的木构架土坯房,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修建过程中的指导,既保证质量,又实现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农牧民的经济负担。
二是为确保群众建房质量和减轻经济负担,在今年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协调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对全县各类物资、建材市场进行检查,确保了全县建材价格总体平稳。
三是根据地区抗震安居工程用水泥实行价格干预措施的文件精神,为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进度,及时将抗震安居工程水泥用量计划分配至各乡(镇),并协调水泥制品企业解决,为抗震安居工程用水泥提供了保障。
(五)、加强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为用实、用好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确保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县抗震办根据全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年度计划,分批次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资金一次性核拨至各乡镇,再由县抗震办联合审计、纪检部门对各乡镇按照核发资金对应的建房数,一个一个验收、审查资金的管理使用,发放情况,有效防止了挤占、挪用补助资金的现象,确保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全部用在抗震安居工程上,为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今年,建设抗震安居房的农牧民基本为贫困户、一般户,自筹资金非常困难,上级补助资金比去年又有所减少,农民自筹的那部分资金数额大,而且也不能按时足额到位(除去补助资金3000元,按50平方米面积计算,农民要自筹资金10000-10500元)。当前,有能力条件好一些的农民最多只能到位5000元,有的更少,有的现已向银行贷款上交自筹资金,致使承建商在建房过程中停工等资金,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是当前工程施工的桎梏。另外,农民自备用料如木料不能及时送达,很多施工地点急等木料封顶,这个现象也比较突出。
2、由于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质量要求较高,工程造价低,再加上今年修建抗震房的发包价格基本为每平方260-270元,部分有能力的承建商不愿意参与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当前修建抗震房的施工队伍多为经济实力较小的包工头,施工人员较少,资金后盾不足,工程进度慢。
3、今年修建抗震房成本提高,砖、水泥等用料涨价,再加上接受培训的农民就地打工创收意识不强,使抗震房的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影响抗震房进度的一个原因。
4、由于车辆限载限量有规定,现参与抗震房建设的部分施工队能力又有限,部分乡镇承建商在拉运抗震房用材上,不能顺利通过路检,经常受到交通部门的罚没钱款和查扣车照等,影响工程进度。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使农民应交的资金和自筹木料及时到位,保证工程进展顺利。要给农民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充分教育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不要一味的座等,要自力更生,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想办法完成抗震房建设。
2、切实提高各族干部和群众对实施抗震安居工程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尽可能的协调好各部门包括交通部门的关系,在允许的范围内,对拉运抗震房材料的车辆进行登记实行优惠营运或免于路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实施抗震安居工程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益民利的事情抓紧、抓实。
3、严把工程质量关不放松。今年上半年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度缓慢,今后可能会出现赶进度而松质量的现象,在确保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下,一定确保工程质量,坚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管不放松,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4、进一步做好争取上级资金的工作。由于我县为国定贫困县、贫困基数大,20xx年、20xx年建设抗震安居房多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富裕户及补助资金较多的特困户。20xx年,“2.15”地震后,中央、自治区、地区及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我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能有比较充足的资金保障,使当年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得以圆满完成。今年有关部门还要积极反映我县存在实际情况,在进一步做好争取资金的工作方面多下功夫,争取更多的补助资金。
5、在实施抗震安居建设中,对经济条件差、自筹资金困难的农户,应教育引导其选择成本低的木构架土坯房,并督促农户早动手打土块,准备木料等,对确实有困难的,要想办法给予帮助。
6、当前,在各乡镇村悄然兴起的农民为修建抗震房而专门向银行贷款的做法有效可行。建议协调好银行关系,适当放宽贷款范围,让更多的农民享受贷款保证抗震房顺利建设。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6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一届人大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内源型经济"的工作要求和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知识产权局于X、X月份组织了"民营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专题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两种形式,活动共向企业发出调查问卷份,回收份;调研组分组走遍了全市X个区县,与部分区县党政领导进行了交流,在各区县知识产权局和企业召开了XX余个座谈会,并深入企业实地考察民营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状况,了解企业的需求。
一、基本情况
X、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在知识产权的总体指导、职责考核、激励奖惩、服务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受到企业的欢迎和好评。在总体指导上,市政府于X年转发了《关于加强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的意见》的基础性文件。在推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上,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列入全市经济发展计划年度经济考核指标。在鼓励企业申请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上,设立市专利申请补助资金,每年由市财政拨出XX万元资助优秀专利申请项目。各区县也纷纷出台指导扶持政策和措施,原X区在各区县中率先实行各职能部门和街道的专利工作考核和设立专利申请补助资金;龙湖区委在制订发展蓝图中提出"四个突破"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在申请专利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具体的指导扶持上,市知识产权局每年组织评选"汕头专利(申请)优秀奖";对全市企业专利状况及优秀专利项目在汕头信用网上公布,违法予以曝光;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工作的通知》,明确把是否建立专利制度、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推荐、考核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结合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精神,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十项工作措施;组织了民营企业专利工作试点,给予重点帮扶;开展了"无冒充专利商品商场"评选活动,示范带动商业性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
X、入世后,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提高较快,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回收的份问卷调查中,在对专利制度的认识上,认为专利能保护技术和产品占.%,促进技术创新的占%,激励员工发明创作积极性的占.%,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占%,促进企业发展的占.%,这表明,大多数企业对专利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已经有了比较深刻和正确的认识。家企业中,拥有专利的占%,有知识产权投入的占%,已经设立知识产权工作部门的占.X%,这表明,利用专利制度已经逐步成为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尤其是科技创新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目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主的专利申请占了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X成;全市现有的X个驰名商标均为民企所创,XX个省著名商标中,民企占了XX个;在全市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分别占了家和家。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市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取得发展的主要力量。
X、通过利用专利知识产权制度,我市的民营企业中出现了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支撑和品牌效应的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其中部分已经开始实施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的立体保护战略。奥迪(玩具)、金明(塑料机械制造)、金刚玻璃(玻璃幕墙)、正迪(防伪技术)、熊猫(日化用品)等一批企业凭借着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有效地保护了产品,占据了市场,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如奥迪玩具公司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成为全国玩具行业的领头企业,目前公司拥有专利件,国外专利多件,产品全部都是专利产品,公司成为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企业联席会议中唯一的玩具成员单位;正迪网络科技公司研制了网络信息对称综合性防伪技术,及时申报了X项发明专利和XX项实用新型专利,仅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X年新增销售额达X万元,X年X-X月份达X元。金刚玻璃、正迪网络科技、和川光电等企业分别以其专利技术为基础,制订了"建筑用安全防火玻璃技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网络信息对称综合性防伪技术"、"DVD光学信息再现装置"等八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已经走上专利和标准相结合的立体的知识产权发展轨道。但从全市范围看,这部分企业在众多民营企业中,只是"金字塔"的塔尖,更多的民营企业在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取得发展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还需积极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使星星之火早日燎原。
二、困难和不足
X、知识产权经济的评价考核体系尚不完善。
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这不仅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任务要求,同时也表达了政府对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的期望。要贯彻作报告确定的工作任务,一方面既要建立对知识产权经济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也必须强化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知识产权考核。虽然市政府早已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经济考核和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之一,但目前对知识产权的考核指标仅仅局限在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绝对数量,对政府的知识产权投入情况、知识产权的实施转化情况和实施转化后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缺乏评价和考核,考核也仅仅局限在市政府对市直职能部门的考核,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全面考核机制。
X、对专利知识产权的产出和实施转化扶持的倾斜度不足。
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化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业化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政府对此应该大力倡导和扶持。尤其民营企业在起步阶段,往往基础比较薄弱,更需要政府的扶持。长期以来,我市每年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投入了不少的财力,但在推动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化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业化上没有专项的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技术贸易、技改、项目扶持、成果评价等工作与知识产权的结合度不强。
X、不少企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程度和运用能力低。
入世后,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虽然逐步增强,但从调研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与发展要求差之较远。表现在:一是对知识产权制度一知半解,专利意识淡薄,从问卷调查看,还有%的企业专利空白;二是缺乏应对入世后知识产权战的经验,不善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尤其遇到和国外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不少都缺乏维权信心,消极对待;三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商标等外显度高的知识产权的认识比较到位也比较重视,对作为内在技术支撑的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的认识比较肤浅,重视程度不够。此外,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得知识产权制度的复合型人才也是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X、知识产权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利用专利信息可使高新技术的研发在高起点上开始,以最合理的途径、最佳的方案、最少的投资,谋求最大的成果,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同时可以对行业的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准确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我市企业利用专利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尤其部分优势行业的需求更加迫切。问卷调查显示,家企业中,有%在技术研发前开展专利检索,%在技术引进、合作前开展专利检索。但目前我市还缺乏一个适应广大企业发展需要的专利信息公众免费检索平台,大部分企业都很难检索到最新的国内外相关技术专利信息。由于专利信息检索不畅,我市个别企业曾经出现投入人力和财力研发出来的技术已是他人的专利技术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极少数基础好的企业为满足自身需要,建立了内部专利数据库,但由于数据更新难、更新速度慢、分散更新的成本高等原因,这些数据库作用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三、对策与建议
我市在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上既有压力也有动力:一方面,随着入世后形势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做强做大的任务更为繁重;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在入世后频频挑起知识产权战,我市在这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比如最近就有一家英国专业知识产权公司受奔驰、宝马、奥迪等多家世界知名品牌汽车厂商委托,向市和澄海区政府提出我市汽车玩具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目前全省对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取得发展越来越重视,省知识产权局近期出台了百家知识产权民营企业培育与认定、专利实施计划等多项重大举措,各市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基础建设上也实现了不少突破。比如广州出台了《专利管理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知识产权对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和保护功能;深圳每年拨出万的知识产权专项补助资金;佛山等珠三角地区建立了专门为企业服务的专利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等。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市必须加大对民营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扶持,才能跟上形势,使我市的民营经济得到有竞争力的发展。去年的人大和今年的政协都有代表和委员针对这一问题分别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基础建设,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议案和提案。根据调研的结果和我市的实际情况,下来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X、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和党政干部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在现有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把知识产权知识作为各级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的内容,参照省的做法在党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继续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宣传报道,特别要加大对本市典型案例的剖析和报道。全市知识产权各职能部门统一联合在"X.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大节日开展大型咨询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一个尊重知识产权规则、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知识产权部门要急企业所需,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适应知识产权形势发展的专业人才。
X、探索建立全市知识产权考核机制。市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为了贯彻这一任务,就必须有相应的动态跟踪统计和考核指标,并相应纳入市经济统计范畴,同时探索建立对各级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的知识产权考核机制。考核的指标应包括政府对知识产权的政策措施制定情况、资金投入情况、专利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目前国家和省的知识产权统计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我市应抓住争创省专利试点城市的契机,在这一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X、把知识产权制度贯穿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要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科技经济发展战略中,在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立项、执行、验收以及监督管理中全面落实专利战略,各类科技计划应当根据各自特点确定知识产权目标,把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和运用,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必要内容。要把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申报、认定的必要条件;各类科技计划的扶持,重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各类科技项目的验收和评奖,要以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X、加大对企业专利申请和实施转化的指导和扶持。要落实本届政府提出的"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的工作任务,必须加快扶持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的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建议市政府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继续对优秀专利申请项目的实施补助,促进更多优秀专利的形成,同时大力扶持我市优势行业专利项目,尤其是技术水平领先、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各区县政府也应相应设立配套扶持资金。
X、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专利服务体系。在省的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下,建设一个满足全市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需要的专利公众检索平台,继而根据我市行业发展状况,建设支柱行业专利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专利信息分析和专利战略研究等服务。更好发挥汕头国际国内专利服务互动体系的作用,充分利用外地的技术力量,为我市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和高技术含量的专利服务。支持和鼓励外地技术水平较高的专利业务专家来汕设立专利服务机构,尤其是争取在南区设立服务机构。
X、在全市实施知识产权示范性工程。在企业专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抓好一批"知识产权优势民营企业",选择我市重点行业的骨干民营企业进行试点示范,以此辐射带动行业内的企业,各级知识产权部门要着重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把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贯穿在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要根据全市强化园区经济的总体部署,抓好一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开展重点园区知识产权扶持工作,推进工业园区制订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公约,使园区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创新能力强的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X、建立全市知识产权评奖激励机制。参照国家和省的做法,建立全市专利评奖激励机制,与商标等形成知识产权评奖系列。大力扶持企业争创国家、省专利金奖和优秀专利奖,同时相应设立市一级的奖项,尤其是要加大对优秀发明专利项目和实施后获得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专利项目的奖励,对获奖者由市政府参照对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奖励标准给予奖励,同时对企业知识产权状况和获奖情况在汕头信用网公布。
X、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立体保护战略。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的企业做强做大。对在国内同行中居领先地位的技术,在推进其产业化的同时,要指导和扶持其运用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立体保护战略,尽快形成以专利为核心的企业标准,并积极申报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提高市场竞争的门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7
根据黑财企[20xx]2号文件《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有企业兴办集体企业有关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为了给上级解决大集体问题提供准确详实的决策依据,我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由常务区长任组长,总会计师、多种经营局长为副组长,财政、人劳、审计、非国有、清欠办、政府办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在节日期间对厂办大集体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厂办集体企业的发展历程
林业局国有企业兴办集体企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林业局生产任务量大,国企老工人陆续退休,各林场所缺劳力,急需补充人员;林业局知识青年(初、高中毕业生)不断增加及老知识青年急需安置,为了安置这部分人就业,保持全局社会稳定,加上有上级政策允许,各国有企业积极兴办集体企业,将知识青年录用为集体工人,并采用各种方式,生产各种林木产品,由于当时林木资源富足,生产一些对路适销产品,使集体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促进林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安置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集体工人在林业发展建设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集体经济的发展逐步走上由兴盛到衰亡之路,导致这种裂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状态。大集体企业兴于资源富足,衰于林木资源濒临枯竭,林木资源实行限额采伐,大力提倡主辅换位,木材原料大幅减少,许多生产林木产品粗加工的集体企业举步维艰,二是体制原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加速转变,集体经济这种生产关系已经愈来愈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在逐步被民营经济所代替。三是管理因素。集体企业的设备老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粗放管理,经销不畅,漏洞多多,使集体企业效益低下,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大多数集体企业出现靠国家贷款负债经营,资不抵债,偿还不起贷款,生产经营绝大部分企业已停业,面临破产倒闭的边缘。
2、厂办集体企业的现状
我局厂办集体企业总数量45户,其中:有33户集体企业进行过生产经营活动,资产负债状况为:资产总额13,659万元,负债总额9,758万元;另12户企业没有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但有集体企业职工在岗进行工作。现有集体工人5762人,是分四批录用的。1981年3月份根据林业总局(80)黑林总劳字95号文件精神,经伊春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2185名;1985年12月根据黑政发字(83)12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798名;1987年12月份根据伊劳字(87)22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1892名;1991年1月,根据黑劳发字(91)66号文件,经市劳动局批准录用集体工人887名。林业局兴办集体企业职工按行业划分分为三类:一是在林场所直接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的集体工人有2960人,占林业局直接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职工总数的40%;二是在木材加工厂点从事林产工业生产的集体工人有1621人,占林业局从事林产工业生产职工总数的75%;三是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有1181名,占林业局从事多种经营生产职工总数的90%。1993年以前,从事木材生产、营林生产的集体工人和国企职工一样,常年基本有活干,每月都能及时开支维持生活;1993年以后,随着木材生产、营林生产任务的逐年调减,只能从事季节性生产,一年之中干半年活。1993年以前,从事林产工业生产的集体工人,基本做到常年有活干,每年都有较好收入;1993年后,随着林区资源危困,没有充足的加工原料,有些加工厂点逐渐解体,有70%的集体工人失业。1993年以前,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常年“找米下锅”,也能保证按月开支;1993年以后,随着企业逐步改制,全局多种经营项目全部变成民营经济,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集体工人全部下岗,重新自己择业,有50%的集体工人靠儿女或父母养活。
二、厂办集体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1、厂办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分离状况
一是资产关系。与国有企业具有产权关系的厂办集体企业有45户,国有企业借款及股本金占集体企业股本的72%;厂办集体企业无偿占用国有资产的金额7993万元,由国有企业兴办但不具有产权关系的厂办集体企业没有。
二是人员关系。厂办独立集体企业的领导干部都是由林业局
党委任命委派,全局有9个集体企业单位,大多数车间主任或段队长都由国企职工担任,国有身份职工占集体企业职工总数的27%;林业局直属基层单位都有集体工人,林场(所)的集体工人较多,占林场(所)职工总数的40%,与国有企业职工混岗从事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工作。混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八十年代初期生产任务量大,国企职工劳力不足,混岗集体工人为林业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全局混岗集体工人有40%的人员仍然从事林业季节生产工作;有60%的人员下岗失业,重新择业从事民营、多种经营生产工作,或者外出打短工艰难地维持生活。国有身份职工与集体身份职工的比例为27%。
2、厂办集体企业独立生存状况
一是厂办集体企业包袱沉重,集体企业拖欠银行债务264万元,厂办集体企业的债务的形成主要是国有企业多年为集体企业垫付资金使其进行生产经营,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可采资源的逐步减少,管理不善,使集体企业无法经营,资不抵债,连年亏损,致使债务无法偿还。集体企业不是承贷主体,贷款都是由林业局进行承贷,资金使用是通过往来资金结算关系为集体企业垫付,集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1%。厂办集体企业人员包袱沉重,各林场(所)混岗集体工人有60%人员下岗失业,地区林业局直属基层单位集体工人有80%人员下岗失业,林办独立集体企业单位现在全部改制,集体工人全部下岗失业。全局被改制企业单位或私营企业单位重新聘用的集体工人占全局集体工人总数的30%,全局集体工人富余人员2683人。
二是企业负担问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集体企业占用国有企业资金为7993万元,厂办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财务结算关系为往来资金结算关系。国有企业负担集体企业的人员费用、福利待遇、水电煤等费用都是通过往来资金垫付。
3、厂办集体改制情况
一是人员安置情况。全局在集体企业单位工作的国企职工1609人,有80%得到安置,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国企职工都纳入了市级养老保险统筹,已按时办理了退休手续,由社保部门按月发放养老金。全局5762名集体工人没有参加养老和失业保险,主要原因是随着林业经济不景气,林业局生产任务量逐渐调减,厂办集体企业单位大部分停产,集体工人没活干,林业局和集体企业单位没有经济能力为集体工人缴纳养老和失业保险统筹费,都没有享受集体职工退休待遇,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大因素,也是当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是资产变现问题。集体企业可变现资产金额约400万元,占总资产的10%。
三、解决厂办集体企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1、大集体工人应当同国有企业职工一样,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应当给全局5762名集体工人进行养老和失业保险补贴,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局5762名集体工人养老保险统筹前期需要22,931,607元,失业保险统筹费前期补贴需要1,528,773。今后每年集体工人养老和失业保险统筹费补贴需要6,167,644元。养老和失业保险个人帐户交费由集体工人自己补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集体工人可以及时办离退休手续,全局1729名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集体工人晚年生活就有也基本保障。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集体工人继续交纳失业保险费,下岗失业人员也和国企职工一们享受下岗失业金待遇,使整个集体工人队伍不稳定因素得到缓解。
2、国家应当给厂办集体企业工人进行富余职工一次性安置,享受国企职工一次性安置费待遇。全局5762名集体工人一次性安置费,按每人16,920元计算,总计需要一次性安置费97,493,04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后,集体工人变成社会自然人,可按个体工商户缴纳养老保险费标准,补缴或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常办理离退休手续,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集体工人的后顾之忧。国家经济有困难可以分三年对集体工人进行一次性安置,优先安置年龄大的集体工人。
3、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加快林区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转让,置换林区集体企业的集体企业性质,通过一次性补偿,置换林区在职集体工人的身份,林区集体职工以及民营企业、其它外来招商引资企业可将集体企业产权一次性买断,在自愿的前题下,将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用(参照全民企业职工安排)欠发的工资、一次性投入等作为股金把股份置化到职工个人,通过这些措施,逐步从根本上实现林区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4、对于林场(所)的集体企业职工,现有60——70%混岗于各小队、工组、进行林业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而且是骨干力量,这部分职工可以在生产中退出来,通过天保工程,森林的管护经营,集体企业职工享受全民职工的同等待遇,可以参加管护经营森林的生产中来,使山上林场所的集体职工也可以有活干,合理合法的投入到森工企业的各项改革中来。
5、对于确实身体有病不能参加劳动生产的,应适当发放给生活救济款,解决集体企业职工的现实生活困难。
6、对于集体企业的职工开办个体服务业,自谋职业的人员,根据黑政发[20xx]92号文件精神,减轻林区税费负担,应减免税20%——30%以上。
7、对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做好再就业工作,发放下岗证(参照全民职工有关政策进行),享受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5000字调研报告 篇28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数据分析:
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文法类占6.2%,经济类占9.2%,理工类占6.2%,艺术类占7.7%,,其它专业占50.8%,。。。 。。。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生源地:本省农村的占,本省城市的占,外省农村的占,外省城市的占。
4.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度:很满意的占,满意的占,一般的占,不满意的占,很不满意的占。
6.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期望就业的公司类型:民营企业的占,国营企业的占,自主创业的占,政府部门的占,其它。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薪水占,地理因素占,行业前景占,个人喜好占,办公环境占,其它占。
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专业是否对口问题的看法: 专业一定要对口占,既来之则安之占,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占,其它占。
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1500以下占,1500-2500占,2500-3500占,3500以上占。
10.接受调查的学生对工作地点的想法:经济文化中心占,西部地区占,一般的城市占,出国占,其它占。
1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专业水平占,心理素质占,公关能力占,道德素质占,其它占。
1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原因: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占,就业期望过高占,就业人数过多占,其他占。
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就业难的态度:先就业再择业占,先就业再择业占,考研占,待业。
1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现工作的原因:家庭贫困占,对考研没把握占,实现自我价值占,其它占。
1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周围同学平均就业率的了解:50%以下占,50%-70%占,70%-90%占,90%以上占,不清楚占。 总结及建议:
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以及根据问卷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内容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就业难。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其实根据调查,大学扩招是一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必然带来的是众多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而20xx年更是创纪录的突破了600万大关。在这样严峻的社会背景下,自然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只是唯一的因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有无数家企业招不到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与企业期望的差距。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家太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导致我们的动手能力太差。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结构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企业认为“培养人是学校的事,我要的是能用的人才”、“企业不是学校,没有培养人的社会义务”。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应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应该结合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与课程,而企业应该给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前培训以及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只有各个群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2. 对专业的不满意。很多的同学都对所学的专业并不满意。究其原因,许多的同学选专业时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有的是被父母逼的选择,有的只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这样必然决定了专业的不对口。还有的同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渐渐的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了,这又是为什么?有两点原因,其一,学生本人对自己兴趣的把握可能不准确。高中学生对大学某专业的兴趣往往来自于自己对中学相关学科的成功体验,或者是受到这些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吸引,等等,严格地说,这些都不是对专业的直接兴趣。其二,影响专业学习的因素,除了专业兴趣外,还与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生涯动机、个人学习某一专业或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个性特点等有关,这些都是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中应该重要考虑的方面。所以,对于已经无法改变自己专业的同学来说,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多去发现自己专业中的乐趣。或者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学一些自己喜欢的学科,毕竟大学的自学时间还是比价充裕的,所以多多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自己想学的课程。总之,不能因为专业的不喜欢就大把大把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浪费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并且是在大学这么宝贵的时间,所以,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3. 就业公司的单一化,缺乏创业精神。大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的部门之中,国营企业与外资企业这样的大型企业则更受大学生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部门的待遇普遍偏高,就业稳定性更高。而私营企业选择的人数较少。这样的选择其实无可厚非,在当今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生活压力极大,有一份能够比较好养活自己的工作,对于大多说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但这样,必然造成了热门职位的紧俏,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获得这样的“香饽饽”,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无法获得这样的机会。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在一些私营企业,甚至是小企业来锻炼自己,虽说这样的企业薪酬以及福利方面会不及大型国营企业,但在这里你一样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刚毕业的学生之所以不太好获得较好的工作,主要原因还是经验的缺失。所以,在这样的小公司先进可能多的获得锻炼的机会,填补自己的经验。这样当过了几年之后,伴随着自己经验的日益增多,在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不再是梦想了。而对于大家不愿意选择创业,我想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创业不只是嘴上随便便说而已,真正的创业并不是我们在学校参加的那种模拟创业活动那么简单。踏雪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实在是太难了。但人生只有多经历一些事情,才可以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并经还年轻,有可以挥霍的资本。在我们这个年纪,多经历一些事情,对于我们将来的发展是有很多益处的。即使撞得头破血流,只能证明我们当时选择的路是错误的,那再重新来过就好了,没有什么丢人的。当我们获得成功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外人无法感觉到的,在那一刻,才会觉得原来所付出伤于痛是值得的。另外,国家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正是我们发挥自己的青春与才智的机会。
4. 薪资期望过高,缺乏理性认识。工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学生都有一种骄傲心理,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并且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饭来张口,衣食无忧的年代,当然希望自己的工资很高来满足自己较高的消费水平。但企业所能提供的的工资却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期望值。这种现象一方面导致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企业创造不了价值,致使企业不愿意为此付出高薪,另一方面却是家长花高价打造的天之骄子挣的工资仅仅刚能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希望高工资是好的,但自己首先要有这样的水平才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可值得炫耀的资本:比技术,你不一定有专业技术工技术好;比专业知识,没有科研工作者所掌握的知识丰富;而工作经验更是几乎为零。这样的条件,又凭借什么样的条件来获得较高的工资呢?其实,这是一种择业功利心理。所以,大家应该清醒的认识,刚毕业的我们不可能得到过高的工资的,只有凭借我们辛勤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才可以得到相应的高工资。记住,自己的收获是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只有付出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收到与之相对应的薪资。因此,大家在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不要仅仅将工资水平的高低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如果这样,会使我们失去很多的机会,对我们人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工资最高的,但一定要是最适应自己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我们应该在就业前就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定位,确立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我们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5. 就业地点过于集中于发达城市。好的环境对于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发达城市,我们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坚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只是提高我们自己的一个条件而已。最重要的还是看我们自身的能力。没有过硬的自身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迟早是会被淘汰的。并且,由于大家都普遍认为大城市对就业有好处,所以必然造成求职竞争的激烈。而实际上这些地方的人才供需已相对饱和,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只靠一股冲劲和猛劲在这些地方很难立足的。这种就业观念使不少大学生失去了就业和发展的机会。我们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有些人在发达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这样时间久了,还是会因为工作不适合自己而放弃这样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在哪里找工作,最重要的找一份适合自己的,有兴趣爱好的,愿意为这件事情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这样找到的工作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最好的,不要仅仅因为就业地点而选择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毕竟,找工作是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若干年之后,要让自己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这样,就就算自己成功了。
6. 大学生对专业水平重视度较高,而忽略了自身的修养。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社会上许多的事情会使我们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观念,比如,拜金主义,铺张浪费等。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人格的一种缺失。我们在学校,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觉得只有将自己的学习搞好,才能将来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你所拥有的知识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即使没有出众的专业知识,没有渊博的学识,但只要他骨子里够正直,为人谦和友善,谈吐不凡。这样的人一样会受到招聘公司的青睐。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许多用人单位渐渐的淡化专业知识,而是将道德修养考察更多的原因了。所以,我们应当在平时多花一些时间来培养我们自身的修养,而不是盲目的去学习课本上生硬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机器”。
7. 考研人数与就业人数基本持平。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需求的高端人才也越来越多,这是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同时,考研可以使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挂钩的是研究生的平均工资高于应届毕业大学生,这也是考研人数众多的一个原因。但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一类人。他们考研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比别人多学习许多专业知识,而只是单纯的逃避就业。他们觉得现在的就业人数太多了,怕自己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再在学校呆上3年时间,等这几年就业高峰期过后,自己再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其实,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在就业人数多的时候,继续深造,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一个提升,等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单位要求的时候,再去找一份好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何乐而不为。但是,这些人却丢失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选择接受挑战,而是选择了逃避。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只不过是白白浪费了自己几年美好时光,到头来同样不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也许是我们从小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我们没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不仅仅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舞台,同时也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次不可多得挑战机会。选择舒适安逸的生活固然没错,但更高的挑战同样会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所以不要让眼前的困难难倒,挑战它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所以,真正想提高自己而考研的同学,应该努力把握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好好掌握基本知识,为考研做好准备;而为了逃避就业而考研的同学,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地面对就业所带给你的挑战。当你真正面对它的时候,才会发现它并没有你想象的困难。
总之,经过这次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心理的调查,我觉的大家对于就业方面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十分全面,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就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家必须要认真并积极的对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才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才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