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作品《元日》欣赏(优秀8篇)
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家整编的王安石作品《元日》欣赏(优秀8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安石元日 篇1
别人可能不敢说,但有人敢说,还敢做。这人就是腰缠万贯的商人王雨石。不幸的是,王雨石委托“玩转组织部”的神人邹焰焰,“平趟公安”的牛人刘军茂,能帮他的两个博士市长朋友买到大官的这两个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可靠。
王雨石意图出重金帮两个仕途失意的博士市长朋友买官,最后却陷入一场“买官骗中骗”的连环案。
酒场得“知音”欲学胡雪岩
2007年底,富商王雨石在一次朋友聚会时,认识了北京嘉景宏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老板邹焰焰。但这位来自广东的老板在酒场上聊的不是生意,而是“官场那些事儿”。在邹焰焰闲聊的话音中,他那些高官“哥们儿”能量都不可小觑。
这话被王雨石记在了心里,但对官场的事儿,他没什么兴趣。
邹焰焰引起王雨石的重视,是在2009年9月。王雨石与一个叫赵东北(化名)的朋友吃饭时得知,赵东北是专家型官员,当过东北某地级市的市长,只因“上面没人”,最后被安排在省里当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厅长。几个朋友都为这位博士厅长叫屈:“要是上面有人说句话,当个副省长小菜一碟!”
在这个酒场上,王雨石听出赵东北的仕途追求是当副省长。而在另一个酒场上和一个叫林西南(化名)的大学教授吃饭时,王雨石得知这位博导教授,曾当过南方某地级市副市长,最后因为他任职的那个市合并裁撤,只好到北京一所大学当了教授。这位副厅级教授周围的朋友都慨叹:“林教授只要有人助一臂之力,解决个正局级不是问题!”
王雨石对历史人物胡雪岩略知一二。当年胡雪岩在王有龄落魄时,拿出5百两银子支持他谋取官职,此后当上杭州知府的王有龄知恩图报,让胡雪岩迅速暴富——抓住政府要员就等于获得财富,胡雪岩的这个秘诀,何不拿来一学?王雨石觉得,要是出钱给赵东北买个副省长,这个权力以后能为自己转化成多大的利益啊!
想到此节,王雨石便找邹焰焰问他能不能帮忙,邹焰焰满口答应:“我一个朋友和中央首长是同学,我找他办。”王雨石想搞清楚底细:“你朋友叫什么?干什么的?”“官场规矩你懂不懂?”邹焰焰神秘地说,“包你朋友当上副省长就行了,其他什么都别问。”
雷厉风行500万买来副省长
王雨石虽然不懂官场规则,但商场规则还是懂的,他忙问:“办这个事需要多少钱?”500万元。先付100万元,事成以后再给400万元。”邹焰焰说。
2009年11月17日,王雨石在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农业银行给邹焰焰指定的银行卡汇入100万元。
3天之后,邹焰焰拿出一份红头文件。王雨石在这份写着“国务院37号令”的红头文件上看对任命赵东北为辽宁省副省级“干部”的字样,后面还盖有国务院的公章。王雨石看完后,邹焰焰收走文件说:“这份文件是我从国务院私自拿出来的,还要交回去,你先把剩下的400万元打给我,正式文件才能下来。”自认是老江湖的王雨石说:“只要拿到正式任命,我就把钱给你。”
邹焰焰的办事效率实在是雷厉风行,只过了2天,邹焰焰约王雨石见面时,又拿出了一份红头文件。上面打印着“中共中央组织部119号令,任命赵东北为东北某省副省长,主管全省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字样,文件下方盖着鲜红的公章。
这么快的速度就拿下一个副省长,王雨石激动不已,但他想确认一下这份文件是从哪个部门什么级别的官员处拿出来的,邹焰焰有些不屑地说:“官场潜规则懂不懂?从哪个部门,找谁拿的,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泄露的,你赶快交剩下的400万元就行了。”王雨石亲眼看到红头文件后,又打给邹焰焰400万元。
快马加鞭300万再买个厅官
打完400万元没过几天,邹焰焰又给王雨石打电话说:“我朋友说,还可以将你朋友林西南安排到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当政委。”“这个位置要花多少钱?”王雨石在商言商,直接问价格。
“我朋友说花不了什么钱,只要300万元办事费就行。”邹焰焰口气中充满仗义。王雨石讨价还价说:“按照老规矩办吧,先给100万元,事成之后再给剩下的200万元。”
谈妥后,王雨石给邹焰焰的银行卡打了100万元。只隔了2天,邹焰焰给他一个纸袋说:“林西南马上就要被任命了,但要走程序填几张表。”王雨石没有再细问从哪个部门找谁拿的,他已经知道这是官场潜规则”。
拿着这个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字样的牛皮纸袋,王雨石回家打开一看,5张表上都盖有公安部的鲜红大印。王雨石有点犯嘀咕。他一时心里没底,将表格连同纸袋都退给了邹焰焰说:“这种表只有任命以后才能填,现在不能填。”邹焰焰笑着说:“那就任命之后再填,不过你尽快把那200万元打过来,我朋友办事也需要钱。”“还是按老规矩办吧,见到任命书再给钱。”王雨石坚持着他们的约定。
但自从这次2人分手之后,邹焰焰就不见人影了。王雨石花了钱当然急着要结果,催得急了,邹焰焰干脆不接电话,改用短信回复。2010年3月6日,邹焰焰回复王雨石的短信是:王兄,没问题,下周按正常程序走。2010年5月27日的短信是:王兄,刚去过部里,秘书说林的事最快明天、最晚周三,只是在走正常程序。东北那边组织程序已交接完,很快将与本人谈话。
前面500万给赵东北买副省长,现在100万给林西南买官做定金,600万花出去了,至今没有任何实质的结果,忍耐已久的王雨石从焦躁不安变成了怒火万丈。2010年10月28日,收到王雨石的催逼短信,邹焰焰回复短信说:王兄,林和赵的事均已进入最后手续办理阶段,希望再等几天,这事确实比原定时间拖得久,这是原本没有想到的,为此深表歉意,但事已如此,真心希望好事做到底,否则好事只能变坏事并损失一批朋友。能办这事的人都非一般人,故希望老兄三思,再坚持几天为盼。
将近一年过去了还没结果,王雨石让一位朋友直接到邹焰焰家,当面向邹焰焰发出最后通牒说:“再没结果,马上报案!”邹焰焰回复短信说:王兄,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已经等了这么久了,事情马上就成功了,又弄成这种结果。还是希望你忍耐几天,一定会办妥的。可刚才你派人到家说要报案,实在很失望。希望你冷静想想,否则只能是害了别人,也害自己。还请王兄三思为盼。
水落石出牵出骗子一串儿
忍耐不住的王雨石终于面对面找到邹焰焰兴师问罪,邹焰焰狡辩说:“我找的那个领导被了,但他们俩调职的事还在办理,你再等等。”“骗鬼去吧,赵东北平调北京了,林西南原地没动!你钱花哪儿了?”王雨石忍不住道出原委。邹焰焰听后泄气地说:“我现在手头上真没钱,要不给你写一个欠条。”眼看马上拿到600万元现金也不现实,王雨石只好拿走了一张还款条,金额是630万元,其中30万元是利息。
2011年7月2日,王雨石向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侦支队报案。2011年8月24日,邹焰焰被北京警方请进了看守所。此时,王雨石才搞清楚,邹焰焰那些所谓的高官朋友,全都是他吹牛皮时胡乱编造出来的。接受审讯时,邹焰焰还大呼冤枉说:“我没有骗王雨石,我是被刘军茂和胡海英骗了,我正到处找他们呢。”
此时的邹焰焰并不知道,早在2010年12月14日,刘军茂和胡海英因涉嫌诈骗已被北京海淀警方羁押。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竟挖出一起“卖官骗中骗”奇案!
2009年9月初,接受王雨石请托的邹焰焰通过东北女人胡海英找到北京人刘军茂。邹焰焰记得,刘军茂经常吹嘘自己有大批的高官朋友,也许他能办成事。听刘军茂说得信誓旦旦,邹焰焰将王雨石打到他银行卡里的100万元取出后交给了刘军茂,随后,邹焰焰拿着刘军茂2次提供给他的红头文件,给王雨石看,王雨石向邹焰焰的农业银行卡内2次共打入500万元,而邹焰焰却只取出70万元转给了刘军茂。
此后,王雨石催邹焰焰,邹焰焰催刘军茂。直到2010年12月,刘军茂因涉嫌诈骗被捕,邹焰焰也玩起了人间失踪。
鸡飞蛋打买官不成600万“充公”
王雨石给邹焰焰的600万元中,邹焰焰将170万元给了刘军茂,100多万元用在公司的经营中,200万元用于交首付款买了7套房产,剩下的钱邹焰焰都扔在了澳门的上。
这个刘军茂何许人也?52岁的北京人刘军茂当过工人、开过出租、干过汽修,1996年自己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他根本不认识什么领导高官。令邹焰焰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刘军茂扮演过公安部长的“警卫秘书”、“财局处长”等多种角色,与胡海英一起3次诈骗他人100多万元。
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邹焰焰有期徒刑15年。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1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刘军茂有期徒刑12年,以诈骗罪判处胡海英有期徒刑6年。
令王雨石欲哭无泪的是,法院的判决书中写着“被害人王雨石意图通过花钱找关系的违法方式实现相关人员的职务晋升,因此所涉款项不应返还王雨石。”也就是说这600万元打了水漂了。
王安石元日 篇2
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夏桀暴政,商汤灭夏,都西亳,西亳在偃师尸乡。西亳城是洛阳的第二座都城。仲丁元件,辛丑即王位,自西亳迁都于嚣。盘庚渡河南,复都西亳。庚丁崩,子帝武乙立,从亳迁河北。商两次都西亳。19帝,400年。商朝,洛阳已有了定型的文字。并广泛使用。当时洛阳不仅有小学,还有了大学。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元年,率军东下,会八伯诸候,孟津渡河,灭明,建周朝。武王灭商回镐,路经洛阳,建洛邑,迁九鼎于此。
周成王五年,成王派召公、 击公营建东都。
周成王十一年,命周公之子周平治理东都。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 平王废镐京,在秦襄公率师护送下来到洛邑。史称东周。
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年),夏四月,景王卒,王室大乱,王子朝入京。景王旧臣刘子,卓子告急于晋,晋侯派荀踩帅 九州之戎,拥王子入王城。 未即位而卒。 又拥其弟姬丐立,是为敬王。
敬王十年(前510年) 敬王改洛邑为成周,并以此为国都,因城小,晋召集诸侯国大夫,扩建成周城。遗址在汉 魏故城。
敬王十七年(前503年) ,十二月敬王入王城。
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将白起于伊阙,战败韩、魏二国之师,杀俘兵二十四万。
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攻打韩、赵二国,赧王率东方锐师在伊阙战秦军,周败,赧王被迫入秦,并献地,各后卒。周亡。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封吕不韦为相国,食洛阳十万户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洛阳为三川郡治。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 楚项羽立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 汉取渤海秦置三川郡,改置河南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刘邦于汜水称帝, 定都洛阳, 置酒洛阳南宫,论赏功臣。五月,刘邦改都长安。
汉文帝元年(前179年)文帝召河南守吴公为廷尉,吴荐贡谊,以贾谊为大中大夫。
王莽始建国四年(12)二月,王莽定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刘玄更始元年(23年), 八月,王匡攻洛阳,九月克洛阳。 十月,更始帝刘率定都洛阳。
刘玄更始二年(24年) 更始帝刘率迁都长安,刘秀派冯异率军进驻洛阳。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至洛阳,以此为都城。史称东汉。
建武五年(29年) 王梁为河南尹,穿渠引谷水于洛阳城下。在王城东15里筑千金碣,以控制水流。
建武二十四年(48年) 穿阳渠,引洛水为漕,鸿沟水系通航。从此,洛阳南通江淮,东达齐鲁。 中元元年(56年) 立灵台,起明堂、建辟雍。
永元三年(60年) 明帝刘庄命画工画开国功臣二十八将像,挂在南宫云台。
永平八年(65年) 明帝派蔡忄音等人到天竺国求佛经。
永平十年(67年) 蔡忄音自月氏邀天竺国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二僧, 并得《贝叶经四十二章》及佛像,以白马驮回京都洛阳。
永平十一年(68年) 明帝命筑白马寺。摄摩腾,竺法兰二僧居此译经。
永平十四年(71年) 夏四月,汉明帝刘庄亲审洛阳狱中囚犯,平反千余人。
永兴元年(105年) 宦官蔡伦,在洛阳制成“蔡侯纸”。
永初三年(109年) 三月,京师洛阳一带发生饥荒。人相食。五月,帝诏上林广城苑,可垦辟者分与贫民。
元初四年(117年)二月,洛阳武库失火,烧兵物115种。 是年,张衡在洛阳制成浑天仪。
永宁元年(120年)十月,京师洛阳雨33天,发大水。
建光元年(121年)许慎的《说文解字》在洛阳撰成。
永建六年(131年) 九月,汉顺帝刘保派人扩修太学,建房240,室1850。
东汉阳嘉元年(132年) 大科学家张衡卒于洛阳。
本初元年(146年)洛阳太学学生猛增,多达三万余人。
永兴元年(153年) 七月,冀州刺史朱穆执法如山,触动宦官赵忠,被醒帝下狱,太学生数千人,集之于宫门 外请愿,为穆诉冤,穆被赦出。
延熹九年(166年) 一月,豫州饥饿,人口死亡过半。 七月,宦官把受太学生尊崇的李膺、范滂等200多人宣布为党人,下狱治罪。历史上称之 为“第一次党锢之祸”。
永康元年(167年) 汉桓帝死,灵帝即位,陈蕃及大将军窦武执平, 起用李膺等及释放被捕的太学生。
建宁元年(168年) 夏、六月,京师洛阳雨60余日,发大水。 宦官杀陈蕃、窦武等朝官600多人,又杀李膺、范滂100余人。
熹平元年(172年) 七月,汉灵帝大兴党狱,逮捕太学生千余人,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二次党锢之祸”。
熹平四年(175年) 春三月,灵帝诏蔡邕等正《六经》,石46块,立于太学,后人称之谓“熹平石经。”
光和元年(178年) 二月,汉灵帝诏置洛阳鸿都门学。开创我国文艺学艺术院校的先河。
中平元年(184年) 春,黄巾军预定三月五日起久,事发,马元义被捕,车裂于洛阳。被杀者千余人。 三月,东汉政府为防黄巾军,在洛阳周围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擐(扌换成车)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磁,并置都尉。
中平五年(188年) 八月,置西园八校尉,以控制兵权。十月,灵帝至平乐观,讲武阅兵。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及京师居民西去长安,火烧洛阳宫。
初平二年(191年) 河南尹朱携(扌换成亻)移书州郡,征兵讨董卓。
建安元年(196年) 春二月,修洛阳宫。 秋七月,献帝还洛阳。曹操率兵来洛阳,挟献帝及百官去许昌。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正月,曹操病卒洛阳。 十二月,曹丕初营洛阳宫。
魏黄初元年(220年) 魏王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是为文帝。 六月,大雨,伊河水溢,漂溺数千家,人畜死亡甚多。
黄初五年(224年) 四月,重建洛阳太学。
太和五年(231年) 命都水使者陈协重修千金碣,并在洛、谷二水内修五龙渠。
正始二年(241年) 魏齐王正始二年,又于太学立古文、小篆、隶书“三体石经”,刻石28块,因于正始年间 所立,故又称“正始石经”。
正元元年(254年) 马钧在洛阳发明龙骨水车。
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自立为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泰始四年(268年) 晋武帝司马炎,重视太学,亲临太学视察,皇太子司马衷,即晋惠帝也曾两次视察太学, 故立“三临辟雍碑”,至今犹存。
泰始十年(274年) 杜预在洛北孟津黄河上,建立第一座黄河大桥。
咸宁三年(277年) 张华在洛阳撰写《博物志》,献于晋帝。
泰康六年(285年) 陈帮城洛阳完成《三国志》。
元康三年(293年) 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 委孝文帝率军进驻洛阳,第二年定都洛阳。
太和十九年(495年) 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景明元年(500年) 在洛阳龙门西山开凿石窟(宾阳三洞)。
]熙平元年(516年) 冬十一月,胡太后诏制永宁寺。
神龟元年(518年) 诏补三体石经。
永熙二年(533年) 冬十月,北魏迁都于邺,尚书令元弼为洛州刺史,镇守洛阳。
武定五年(547年) 杨彳(右加玄加亍)之所著《洛阳伽蓝记》成书。
隋仁寿四年(604年) 十一月,隋炀帝杨广来洛阳视察地形,遂定洛阳为东京。
大业元年(605年) 春三月,命杨素、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 夏五月,建西苑,周290里。
大业二年(606年)正月,东京洛阳宫建成。 四月,炀帝自江都回到洛阳。 十月,建洛口仓,周20里,3000窑,可容粮8000石。 十二月,置回洛仓,周10里,3000窑,容粮8000石。是年,炀帝下诏将全国善乐舞者,集于洛阳。 是年,炀帝设进士科,为中国科举之始。
大业三年(607年) 三月,派遣朱宽出使琉球。 八月,日本国遣小野妹子至洛阳。
大业四年(608年) 四月,遣裴世清出使日本。 九月,集全国鹰师万余人于洛阳。 是年,日本药师惠日等人来洛学医。
大业五年(609年) 正月,改东京为东都。
大业六年(610年)正月,诸番来朝,陈百戏于端阳门外。 三月,炀帝从洛阳西苑乘船出发,游江都。 是年,巢元方在洛完成《诸病源候论》。
大业十二年(616年) 三月,炀帝宴群臣于西苑。七月,炀帝入江都,命越王侗留守洛阳。
大业十三年(617年) 二月,瓦岗军攻陷兴洛仓,开仓济民。 四月,瓦岗军攻破回洛仓,袭洛口仓,烧天津桥。 九月,王世充与瓦岗军战于邙山。为鼓舞士气,遂筑周公庙。
大业十四年(618年) 正月,李密占金镛城,屯兵30万于北邙。五月,越王杨侗称帝于洛阳。 九月,李密与王世充战于偃师,败。
义宁二年(619年)正月,李世民攻打洛阳,未克。 四月,王世充称帝于洛阳,国号郑。
唐武德三年(620年) 七月,李世民率军包围洛阳。
武德四年(621年) 二月,李世民在谷水败于王世充。五月,王世充兵败降唐。
贞观十六年(642年) 二月,张亮为洛阳都督。
显庆二年(657年) ,正月,高宗李治来洛阳,以洛为东都。
龙朔二年(662年) 正月,东都洛阳置国子监。
麟德二年(665年) 二月,高宗居洛阳合壁宫。 三月,东都乾元殿建成。
上元二年(675年) 十二月,龙门卢舍那大佛立,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
凤仪三年(678年) 正月,百官四夷朝天后于光顺门。
调露二年(680年) 正月 高宗李治为龙门奉先寺书匾额。
嗣圣元年(684年) 皇太后武则天始御紫宸殿,中宗皇帝率王公周上太后尊号。武则天废中宗,立李旦,史称 睿宗。 垂拱元年(685年) 十一月,武后命僧怀义为白马寺主僧。
垂拱二年(686年) 四月,武后铸铜大仪,置北阙。
垂拱四年(688年) 五月,析河南、洛阳二县,置永昌县。 十二月,明堂建成,号曰万象神宫。
武周天授元年(690年) 武则天降睿宗为皇嗣,自立为帝,国号周。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 四月,天枢铸成, 号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神功元年(697年) 四月,铸九鼎成。共用铜567000余斤。
唐神龙元年(705年) 正月,中宗李显复帝位。太后武则天居上阳宫。六月,洛水溢,漂毁千余家。 十一月,武则天卒于上阳宫,年82岁。
开元元年(713年) 十二月,改洛州为河南府。
开元九年(721年)十一月,《群书四录》在洛阳乾元殿修成。凡48169卷。
开元十一年(723年) 改乾元殿为丽正书院。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八月,张九龄于洛阳作《千秋金镜录》五卷,述前世兴衰之原。
天宝十五年(756年) 正月 安禄山于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大历五年(770年)正月,河南尹张延赏为东都留守。
元和九年(814年) 十月,李元膺为东都留守。
长庆二年(822年) 二月,以裴度为司空,东都留守。
太和七年(833年) 李逢吉为东都留守。
会昌六年(846年) 九月,李德裕为东都留守。 是年,白居易卒于洛阳履道里,终年74岁。
广明元年(880年) 十一月,黄巢农民军攻克东都洛阳。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正月,朱温攻占洛阳,以洛阳为都。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 十二月,后唐迁都洛阳。
同光三年(925年) 三月,庄宗改洛阳为东都。
同光四年(926年) 四月,庄宗崩,李嗣源入洛阳。
天成二年(927年)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 十一月,高祖石敬瑭入洛阳。
天福二年(937年) 七月,高行周为河南尹,东都留守。
天福三年(38年)十月,改东都洛阳为西京。 十一月,杨光远为西京留守。
开运元年(944年) 景延广为西京洛阳留守。
后汉乾枯二年(949年) 八月,白文珂为西京洛阳留守。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三月,郑仁海为西京洛阳留守。
显德六年(959年) 七月,向拱为西京洛阳留守。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 正月,迁太庙于洛阳。 七月,以西京洛阳为河南府。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 六月,洛阳发大水,死者万余人。
景德四年(1007年) 三月,置国子监于西京洛阳。
景礻(加右)元年(1034年) 五月,诏令河南府儒学为西京国子监,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监。
熙宁四年(1071年) 四月,司马光任西京洛阳留守。
元丰七年(1084年) 十二月,司马光在洛完成《资治通鉴》。
元礻(加右)元年(1086年) 四月,召程颐为崇政殿说书,诏81岁的文彦博为平章国军重事。
元符三年(1100年) 十月,复以程颐判西京国子监。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 二月,李利用为西京洛阳留守。是年,诏赠程颐为直龙图阁。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 八月,金以洛阳为中京。
乾道九年(1173年)正月,洛阳县民反金,杀县令。
嘉定十七年(1224年) 金改建洛阳城。
绍定五年(1232年)三月,蒙古军攻洛阳,中京留守齐克伸守之,三月未克。
绍定六年(1233年) 六月,蒙古军攻洛阳,齐克伸被俘。
端平元年(1234年) 七月,宋赵葵率兵入洛阳。 八月,蒙古兵攻洛阳。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 二月,于洛阳置铜仪像圭表。
天历二年(1329年) 河南府皆大旱,食人肉者51人,饿死者1950年,饥者27400人。
至顺元年(1330年) 七月,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
明洪武五年(1373年) 洛阳特大旱,黄河竭,行人可涉。
洪武八年(1375年) 洛阳立社学,以教民间子弟。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四月,封皇子朱木(右加彝)为伊王。
永乐六年(1408年) 伊王就藩洛阳。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秋,洛阳飞蝗蔽日,食禾苗,草木叶皆尽。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二月,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伊安王迁永宁。
崇祯五年(1632年) 秋雨多,黄河在孟津决口,淹数百里。
崇祯八年(1635年) 十一月,农民军张献忠、李自成攻洛阳,未克。
崇祯十四年(1641年) 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及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 是年,洛阳大饥,人相食。
崇祯十七年(1644年) 十二月,清兵攻河南府,明总兵李际云迎降。
清顺治六年(1649年) 知县武攀龙修《洛阳县志》。
乾隆七年(1742年) 在洛阳建洛浦书院、伊川书院、龙门书院、雪香书院。
乾隆十年(1745年) 九月,乾隆游嵩洛。 是年,由龚松林主修的《洛阳县志》成书。
嘉庆十八年(1813年) 魏襄修、张继辂编纂的《洛阳县志》成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八月二十九日,洋货开始进入洛阳市场。
咸丰八年(1858年) 朱兰外方传教会,意大利人入河南府传天主教。
咸丰十一年(1861年) 八月,捻军与清军在洛阳东连战三日,互有伤亡。
咸丰十二年(1862年)至1919年 乏善可陈
1905年 洛阳成立教育学会,从此有了新式教育。
1920年9月 直系军阀吴佩孚进驻河南,盘踞洛阳
1923年 省政府由开封迁洛阳
1932年中日淞沪之战爆发,威胁南京,国民党政府由南京匆匆移来洛阳,把洛阳定为“行都”。不久又迁回南京。
1937年-1944年 洛阳为河南省会
1944年5月 日本侵占洛阳
1945年8月 光复
1948年4月5日 洛阳解放
1954年 洛阳大工业开始建设,从而奠定了工业中心地位
1958年4月25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洛阳
1960年4月20日 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洛阳
1961年3月2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视察洛阳
1964年4月17日 中央中央总书记***视察洛阳城市建设和工业企业
1969年10月,焦(作)枝(城)铁路开工修建
1971年 投产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1973年 周恩来陪同来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访洛
1973年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洛
1982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洛阳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1982年9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定牡丹为洛阳市市花,井决定于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牡丹花会
1986年 “洛漂队”诞生,开中国漂流之先河
1991年2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来洛视察小浪底水利工程
1997年10月 小浪底工程截流
2000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0年12月25日圣诞狂欢夜 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09人死亡。
2001年 孙善武任洛阳市委书记
王安石元日 篇3
黃宗羲著、全祖望補的《宋元學案》至今仍是宋學研究的重要參考書。雖然出於尊崇理學的正統觀念,該書僅將新學略加闡述,列于全書正文之後,稱為〈荊公新學略〉,但「荊公新學一詞卻由此產生了巨大影響,並為後世所慣用。
據筆者考察,「荊公新學之稱非但不見於宋人著作,在全祖望之前,似乎也沒有人這樣指稱王安石一派學術。它是全祖望自己的發明。這樣稱呼,能將王安石一派學術從其他新興學術中分離出來,使人一目了然此「新學為王荊公之新學,而非別家之新學。不過,從史源學的角度講,「荊公新學畢竟是後人創造的一個名詞,而非王安石同時代人對其學術的指稱。我們要辨析「新學之名稱與意義,首先必須上溯至王安石的時代。
我們發現,在王安石本人的著作中,從未將自己的學術稱為「新學,其門生後學,也未有將自己一派的學術稱為「新學者。因此可以斷定,「新學一詞係他人加給王安石一派學術的名稱。北宋文獻中較早以「新學稱王安石學術的正是他的政敵司馬光,他曾上〈乞先行經明行修科劄子〉云:
昨已有朝旨:來年科場且依舊法施行。竊聞近有聖旨,其進士經義,並兼用注疏及諸家之說,或己見,仍罷律義,先次施行。臣竊詳朝廷之意,蓋為舉人經義文體專習王氏新學,為日已久,來年科場欲兼取舊學,故有此指揮,令舉人豫知而習之。〔1〕
此語亦見於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七六元祐元年四月庚戌條。這是王安石同時代人較早在文章中以「新學二字指稱王氏學術。此處所謂「新學,是指由王安石領銜修纂、熙甯八年宋廷頒佈的《三經新義》所代表的一種新經學。熙甯四年,王安石進行科舉改革,經士科廢詩賦,專以經義、策論取士,士大夫紛紛改習經義,《三經新義》頒佈後,寫作經義更以新義作為標準;而所謂「舊學,指《三經新義》頒佈之前作為考試標準的孔穎達的《五經正義》所代表的舊經學。元祐元年,由於舊党當政,重新恢復了詩賦考試,同時寫作經義也不必專守《三經新義》,可以援用先儒舊說,或自抒己見。司馬光分析朝廷事先將這項規定下達,目的就是要讓那些專習王氏之學的考生對科場的改制有所準備。我們注意到,司馬光在新學之前還加上「王氏二字予以限定,說明了他刻意要將王氏之學與先儒之學區別開來,而且所說的「新學確實專指王安石的學術。
當然,北宋文獻中還有不加「王氏而徑稱「新學的。如蘇軾為歐陽修《居士集》作序,有云:
歐陽子沒十有餘年,士始為新學,以佛老之似,亂周孔之真,識者憂之。賴今天子明聖,詔修取士法,風厲學者,專治孔氏,黜異端,然後風俗一變。〔2〕
歐陽修逝世于熙寧五年,他死後十多年正值元豐後期,此時,王安石已不在相位,但他制定的科舉改革措施仍在實施,《三經新義》照舊大行其道。正是借助科舉制度的影響力,新學開始成為北宋學術舞臺上的一門顯學,而「以佛老之似,亂周孔之真云云,是舊党中人經常加給新學的一大罪名。關於這篇序文的寫作時間,《東坡全集》收錄時沒有說明。《四部叢刊》本所據元刻本《歐陽文忠公文集》載此序,末有「元祐六年六月十五日敘,並注「綿本作三年十二月,是時任翰林學士。可見這篇序文的寫作時間存在兩說,或為元祐三年,或為元祐六年。〔3〕然而無論是哪種情況,〈六一居士集敘〉必寫于元祐元年朝廷頒佈恢復科舉舊法的詔令之後,文中云「賴今天子明聖,詔修取士法,亦可證明這一點。蘇軾使用「新學一詞雖晚于司馬光,但他的話對於考察「新學這一名稱的內涵很有意義。首先,它證明了即使不與「王氏二字連用,「新學一詞也不是泛稱,而是專指王安石學術。因為,相對于漢唐重視章句訓詁的經學而言,北宋的經學都可說是一種「新學,歐陽修的經學自然也不例外。而蘇軾這裏所說的「新學,顯然不包括歐氏經學在內;其次,蘇軾指出了士子們開始鑽研新學的大致時間是在歐陽修死後的十多年,即元豐後期;再次,他所說的「新學包含了某種貶義,對此下文再予詳論。
當時,使用「新學一詞指稱王氏學術的,還有洛學領袖程頤。他評論弟子楊時說:
楊時於新學極精,今日一有所問,能盡知其短而持之。介父(王安石)之學,大抵支離,伯淳(程顥)嘗與楊時讀了數篇,其後盡能推類以通之。〔4〕
此條為呂大臨在元豐二年所記。可見程氏非但比司馬光、蘇軾更早稱王安石之學為「新學,程顥與弟子楊時還認真研究過。〔5〕楊時先師事程顥,據《宋史》本傳知其四十歲始從學于程頤。正如程頤所說,楊時對新學頗為精通,著有《三經義辨》、《王氏字說辨》等著作。與一般舊黨人物的泛泛攻擊不同,他注重在學理上對新學加以批判。新學在南宋初年的失勢與楊時的批判也不無關係。
在當時人的詩歌裏,也有用「新學來稱王氏學術的。蘇軾〈次韻答頓起二首〉其一云:「新學已皆從許子,諸生猶自畏何蕃。王十朋注引趙次公云:「新學以言王介甫新經之學也。〔6〕施注云:「王注新學以言王介甫新經之學也。〔7〕而施宿《東坡先生年譜》繫此詩于元豐元年。〔8〕又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陳師道,作〈贈二蘇公〉詩有云:「探囊一試黃昏湯,一洗十年新學腸。任淵注:「新學謂王介甫新經學也。冒廣生繫此詩于元祐元年。〔9〕從熙甯八年頒佈《三經新義》到元祐元年正好十年,故「十年新學應指王安石新學無疑。宋人云:「《三經》、《字說》簧鼓群聽,學者至欲以黃昏湯洗其腸胃,乃獲與焉,正論安在?〔10〕說的也正是陳師道這兩句詩。
看了以上幾個例子之後,「新學一詞被王安石同時代人用以指稱其學術,對這一點該是毌庸置疑的了。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首先因為王安石等修纂的《詩義》、《尚書義》、《周禮義》被時人稱為「三經新義。 《宋史·王安石傳》載:
帝(神宗)嘗謂王安石曰:「今談經者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著經,其以頒行,使學者歸一。八年,頒王安石《書》、《詩》、《周禮義》於學官,是名「三經新義。
因為在此之前,士子應付科舉考試的經典是唐孔穎達的《五經正義》,王安石領導編纂的這三部經義,相對于孔氏之書是新的經義,故稱「三經新義。「三經新義亦簡稱「新經義或「新經,王安石同時代人魏泰《東軒筆錄》卷六中說:「王荊公在中書,作新經義以授學者,故太學諸生幾及三千人,以至包展錫慶院、朝集院尚不能容。蘇軾《復改科賦》云:「昔元豐之《新經》未頒,臨川之《字說》不作,止戈為武兮,曾試于京國;通天為王兮,必舒於禁鑰。〔11〕張舜民在為王安石寫的悼詩中亦有「奇字新經志不成句,〔12〕可見無論是「三經新義,還是「新經義或「新經,皆是當時人們對王安石等編纂的《三經新義》的專稱。
「新學之名正是由《三經新義》而來。熙甯八年《三經新義》頒佈之前,「新學一詞雖亦見諸文獻,但與王安石及其學術毫無關係。在此之後,由於新經義的官學性質,其影響迅速擴大,人們就開始以「新學稱王安石之學了。這也可以解釋上文舉出的幾個稱呼「新學的例子為什麼皆出現于熙甯八年之後。
既然「新學在當時就已成為一個專用名詞,那麼為什麼王安石本人及其門生後學不稱自己這派學術為「新學呢?個中原因非常複雜,不過我們不應忽視政治權力的因素。
在王氏之學成為官學之前,它和蜀學、洛學一樣,在士大夫中已頗有影響。成為官學之後,由於和政治勾連過於緊密,在科舉考試中凡不用新經義者多被黜落,這種借助權力強制推行新學的做法,將別的學派擠兌到邊緣地位,引發了很多士大夫的不滿;再者,由於新學本身學理上的某些不足,以及在解釋儒家經典時引入陰陽、性命等範疇甚至佛教教義,更招致別派學者的反感。因為在當時,以儒家學說為正統的觀念是士大夫普遍接受的,故而新學中出現的這種「異端傾向尤其無法讓人容忍。在熙甯、元豐間,大多數學者迫於政治壓力和科舉制度的規定,沒有對新學多加詆毀。到了「元祐更化之後,隨著新黨的失勢,朝野便響起一片反對新學的聲浪。關於元祐初年對熙甯科舉改制的批評,學界已多有討論,我們想指出的是,反對者稱王安石一派學術為「新學,其潛臺詞是:它不屬於那個古老的正宗儒家傳統。用今天的話來說,它與傳統是「斷裂的,它是傳統之外的,與佛、老等「異端糾纏不清的一種新奇古怪的學問,這就是反對派眼中的新學之「新。
上文提及蘇軾加給新學「以佛老之似,亂周孔之真的罪名,其實就是試圖將其與儒家傳統割裂開來。蘇氏說元祐間詔修取士法是「風厲學者,專治孔氏,黜異端,正說明「新學在他心目中也屬於異端。對於這一層意思,元祐元年閏二月侍御史劉摯進言時表述得更具體:
今之治經以應科舉,則與古異矣。以陰陽性命為之說,以氾濫荒誕為之辭。專誦熙甯所頒《新經》、《字說》,而佐以莊、列、佛氏之書,不可究詰之論,爭相誇尚,場屋之間,群輩百千,渾用一律,主司臨之,瑉玉朱紫,困於眩惑。其中雖有深知聖人本旨,該通先儒舊說,苟不合於所謂《新經》、《字說》之學者,一切在所棄而已。 〔13〕
這段話中雖未提及「新學二字,實質上卻對新學作了嚴厲批判。而且,這種批判主要不是在學理層面上展開,而是站在道義上,即儒家正統的立場上進行的。劉摯指責士人「專誦熙甯所頒《新經》、《字說》,而佐以莊、列、佛氏之書,不可究詰之論,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新經》、《字說》可以用莊、列、佛氏之書來佐證呢?自然因為其本身就含有「異端的內容。而一旦給「新學扣上「異端的帽子,證明它與佛、老之間糾纏不清,那就等於將新學剔除在正統儒家之外。這樣一來,即使新學在政治上佔有優勢,攻擊者仍可以從道義和輿論上擊倒它,令其處於劣勢;況且,當時新學盛行,已使「以陰陽性命為之說,以氾濫荒誕為之辭成為一時的治經風尚,這顯然與儒家傳統大相鑿枘。
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舊黨將新學判為異端的目的,是想將自己的學術樹為正統,主要是道義上的正統。不妨以司馬光的門生晁說之為例,他曾批評新學對「中庸一詞的解釋說:
彼新學出,而拘攣以為法,穿逾以為義,務新尚簡,而不為篤實。如析「中庸為二端,不知其所謂「中者,用之則曰「和、曰「孝、曰「禮、曰「智、曰「仁、曰「勇、曰「強、曰「純、曰「一、曰「明、曰「誠,其實皆「中之謂也。以故彼之學者惟知無過不及謂之「中,而於肫肫、淵淵、浩浩,喜怒哀樂未發之「中則莫之知也。吾明道、橫渠、伊川三先生也,為能得中之所以為中者也。〔14〕
這雖是從學理層面上辯說一個具體問題,但斷言「務新尚簡,而不為篤實,這「新字顯然隱含了貶義。在否定新學之「新的同時,晁氏不忘對二程和張載大力揄揚一番,說明這三位方才「為能得中之所以為中者。同時,他也試圖努力與當時的新學學派劃清界限,如《答賈子莊書》云:
夫一經之所及如此,而欲坐窮五經之精微,豈不艱哉!宜足下患所讀之書未博也,然此語不為新學輩出,唯足下之好古與僕同病,乃及之也。〔15〕
在他心目中,自己與賈子莊同屬「好古者,與那些「新學輩根本就不是同路人。從晁說之的話中,我們分明可以感受到當時學界「新和「舊之間的那條分界線是那樣鮮明,舊黨一般是絕不願意滑入到新學一派的,否則不就成了「異端分子了嗎?
新學批評者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他們將新學視為異端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學術贏得了聲譽,儘管它在政治上一度處於弱勢,但在知識階層中影響頗大,用今天的話來說,成了一種與官學相對立的「民間性學術。即使後來政局變化,理學本身被視為「異端,它的聲望仍未減小。朱熹曾說:
大觀中,新學日興,有言者曰:「程頤倡為異端,尹焞、張繹為之左右。先生遂不欲仕,而聲聞益盛,徳益成,同門之士皆尊畏之。〔16〕
南宋鄭公鯉在〈韋溪先生祠堂記〉一文中引述敷文閣待制黃宜的話說:
黨禁三家後,潛心自六經,三家則蜀學、洛學、朔學也。三家操尚雖殊,守正則一。自紹聖奸臣執政,發其私憤,盡謫三家入元祐黨禁,專尚王氏學,用以取士,謂之「新學,士趨私尚以釣爵位,謂之「時官,士習既變,士氣亦靡。至建炎紹興中興之初,而餘風未殄。〔17〕
這裏談到的「新學,顯然已經異化為紹聖以後新黨打擊舊黨的政治工具,而蜀學、洛學、朔學這三種相對的「舊學,儘管學術觀點迥異,卻由於同處新學的對立面,而獲得了「守正的美名。既然被禁毀的三家是「正,「新學無疑就是「邪了,看它與「奸臣、「私憤、「黨禁等字眼聯繫在一起,所含的貶義不是顯而易見的麼?
正因為「新學一詞隱含了負面的價值判斷,王安石及其門生後學當然不會以之稱呼自己的學術了。反對者稱王氏之學為「新學,正像王安石本人稱別家學術為「俗學一樣,隱匿在「新-舊這一判分背後的,其實是新潮與傳統、異端與正統的對壘,是北宋新黨與舊黨的角力。
由此可見,「新學一詞在王安石的時代已成為其一派學術的專稱,儘管這一名稱隱含貶義。至於「荊公新學一詞,則是全祖望的創造,其目的大概是為了便於將王安石一派學術的各個發展階段都包舉在內,加以論述。
註釋:
〔1〕 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四部叢刊》本,卷五二。
〔2〕 蘇軾:〈六一居士集敘〉,《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卷一〇,頁36。
〔3〕 南宋周必大〈跋汪季路所藏張文潛與彥素帖〉(《四部叢刊》本《文忠集》卷一八)云:「某幼于武臣張可久家見東坡序《六一居士集》,起草至『作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四句,每句上下兩字用筆與全篇濃淡不同,似初闕而後填者。蓋孟子又云:『生於其心,害於其事,發於其事,害於其政。一書而文意交錯,疑混,故當審而用之耳。前輩言:『坡自帥杭後,為文用事先令門人檢閱。今觀柬稿帖則已加詳矣。況暮年乎?況他人乎?說明此序文也有可能先作初稿,後經修正。
〔4〕 《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頁28。
〔5〕 余英時先生也注意到這一點,參看《朱熹的歷史世界——北宋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上篇,頁89。
〔6〕 《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卷一七,頁867。
〔7〕 施元之、顧禧、施宿:《施注蘇詩》,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一五。
〔8〕 施宿:《東坡先生年譜》,王水照主編:《宋人所撰三蘇年譜匯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
〔9〕 冒廣生:《後山詩注補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卷一,頁25。
〔10〕 邢凱:《坦齋通編》,《守山閣叢書》本。
〔11〕 《蘇軾文集》,卷一,頁29。
〔12〕 張舜民:〈哀王荊公〉,《畫墁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四。
〔1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長編》卷三六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又見劉摯:〈論取士並乞複賢良科疏〉,《忠肅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四。
〔14〕 晁說之:〈答朱仲髦先輩書〉,《景迂生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一五。
〔15〕 《景迂生集》,卷一五。
〔16〕 《伊洛淵源錄》,卷一一,見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版,冊12,頁1070。
王安石元日 篇4
晋安区是福建省会最大的城区,位于福州市东北部,是1996年福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郊区更名而来。全区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51万,辖鼓山、新店、岳峰、宦溪4个镇,寿山、日溪2个乡以及茶园、王庄、象园3个街道。经过十年的发展,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晋安正在崛起,成为海内外广大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晋安区风光旖旎,物产丰饶。素有“福州后花园”美称的北峰山区,是举世闻名的福建“省石”、“国石”第一候选石寿山石的产地,这里盛产品质优异的叶蜡石和杉、松、竹等林木,也是福州市重要的蔬菜副食品基地。晋安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荟萃,峻峰挺拔、峡谷幽深、溪流纵横、林木葱茏的北峰山区,如今已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境内的鼓山部级风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左海小庐山”鼓岭避暑山庄与新开发的寿山石文化村、皇帝洞大峡谷、玉佛园交相辉映,成为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鼓山、鼓岭、宦溪、森林公园的登山道和寿山溪、华林溪、林阳溪、桂湖等漂流点游人如织。此外,还拥有千年古刹涌泉寺,林阳寺、崇福寺、地藏寺等全国和省市重点佛教寺庙,以及寿山石王、榕树王、柳杉王、翡翠王“罕世四王”。
晋安区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作为闽越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2200多年前的闽越国都城(冶城)遗址就位于新店镇。闽王王审知陵园、宋学家朱熹讲学堂、译坛泰斗林纾故居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星罗棋布。这片土地孕育了宋代大理学家黄干、宋代福州第一个状元许将、革命新闻战士邓拓、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叔群等一批名人。
晋安区成立10年来,把经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断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前,区内建有福兴投资区、金城投贸资区、金城民营科技工业集中区、宦溪绿色工业集中区等四大工业区和建材城、化工城、家具城、汽车城、珠宝城等五大商贸城。房地产、建材商、汽车展销、饮食娱乐、纺织、鞋业、电子、机械等产业日益壮大,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面开放硕果累累
多年来,晋安区秉承“政府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致力于营造“亲商、安商、帮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创建了重点项目领导跟踪负责制、无偿代办制等一系列服务制度,设立了晋安区市民服务中心、晋安区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和区重点办,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的创业环境。
十年来,全区共引进“三资”企业408家,吸收外资总额6.3亿美元,出口创汇约25亿美元。外商投资领域由纺织、鞋业、塑胶业延伸至商贸业、生物医药、物流业、旅游业、新兴材料业等朝阳领域;在投资企业规模上,晋安区筑巢引得凤凰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大型跨国集团如法国家乐福公司、美国沃尔玛集团(世界500强首位)、英国百安居、美国JDSU公司、日本山崎株式会社等企业纷纷来我区落户兴业,为我区注入大量资金,极大促进了我区经济融入国际化、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开辟了南美、东欧、北欧、大洋洲、非洲等新市场;出口产品市场已由1996年的23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2004年的56个国家和地区,传统的亚洲市场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69%下降为2005年的39%,欧美日市场所占份额由1996年的21%上升为2005年的43%。外商投资资金来源渠道以港台为主,欧美日为辅外,维尔京群岛、凯曼群岛的国际游资也在逐年增多。十年来,晋安区借助“9・8”招商平台,共签约项目290项,总投资额达19.08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208项,投资额8.82亿美元。
借助平台拓展商机
晋安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积极借助福州国际招商月和“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两大招商平台,精心筛选可供招商项目,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广泛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晋安区在深化“5・18”、“6・18”签约项目基础上,7月中旬,由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团赴港开展“以情招商”、“以商引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与中国海集团、冠城集团达成了两个投资总额均超过2000万美元的意向项目,从而为确保实现今年“9・8”洽谈会签约成果不低于往年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8月29日,全区共汇总“9・8”期间可望签约外资项目21项,总投资24408万美元,协议外资17238万美元,其中:合同项目8项,合同外资4900万美元;协议项目9项,协议外资9788万美元;意向项目4项,意向外资2550万美元。目前已拟定5个项目参加福州市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其中:鼓山镇华科光电有限公司增资项目,协议外资600万美元;岳峰镇君临・晋安商业中心项目,协议外资2000万美元;宦溪镇国际养生苑项目,协议外资2000万美元;鼓岭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协议外资2000万美元;鼓山冠城集团总部项目,协议外资2000万美元。
晋安区委、区政府对可招商项目进行了多次研究、筛选,推出一批重点项目进行广泛对外招商,项目涵盖工业、商贸服务业、农业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在工业方面,以整合提升福兴投资区为重点,积极引进高科技、无污染、高附加值、高税收的工业项目,着力打造福兴投资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中心。在商贸服务业方面,以鼓山新区和新店新区的主要路段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规划建设一批企业总部楼群,构建福州东部现代服务业总部中心。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以榕台农业合作为契机,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构建生态农业示范中心。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以寿山石文化为中心,充分发挥寿山石产地优势和寿山石文化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寿山国家矿山公园、宦溪桂湖温泉休闲度假区和鼓岭避暑休闲区建设,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寿山石文化旅游中心。
今后五年,晋安区在“建设新城区,开发大山区”这个总体框架下,紧扣“呼应东扩、服务海西、提升产业、协调发展”十六字战略要点,在深入推进工业强区、商贸旺区、旅游亮区、文化大区建设的同时,加快构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中心、总部经济中心、次中央商务中心、生态农业示范中心、寿山石文化旅游中心等“五大产业中心”,全力打造实力晋安、活力晋安、魅力晋安和合力晋安。
工业类
王安石元日 篇5
关键词:陆九渊;王安石;评价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1.11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自称象山居士,江西抚州金溪人,是宋明理学中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从南宋至今,学术界对于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从其最重要的“本心”观念到“心即是理”这一概念的提出,再到义利之辨等等,其学说形成的论著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卷帙浩繁。限于篇幅,本文对于其“心学”思想不再赘述,而是换一个角度,简要论述陆九渊对王安石的评价。
南宋时人通常将北宋灭亡的原因归咎于王安石,说他变乱“祖宗法度”以至于“祸国殃民”,这一观点从南宋到晚清被绝大多数史家及思想家认同。
当王安石还是宰相时,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严厉批评。谏议大夫冯{解,近上章曰:“王安石除异己之人。着三经之说以取士,天下靡然雷同,陵夷至于大乱,此无异论之效也。”;谏议大夫杨时论王安石学术之谬,奏曰:“臣伏见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宗社,人所切齿而论其罪者,曾莫知其所本也。然则致今日之祸者,实安石有以启之也。”
王安石强调经术,推崇经世致用的思想,与二程所谓“天理”的儒家观念相悖而行。王安石重事功,二程则重义轻利。认为王安石是为私利而理天下财,所以应该受到批判。面对二程的批评,安石曾明确表示“为天下理财,非所以佐私欲”,对其理财进行了解释。
二程对王安石变法的强烈反对,迁怒到了对其人品的评价。程颐说:“今异教之害,道家之说则更没可辟。唯释氏之说衍蔓迷溺至深,今日是释氏盛,而道家萧索,方其盛时,天下之士往往自从其学,自难与之力争。惟当自明吾理,吾理自立则彼不必与争,然在今日释氏却未消理会,大患者却是介甫之学。”程颢说:“熙宁初,王介甫行新法,并用君子小人。君子正直不合,介甫以为俗学,不通世务,斥去。小人苟容谄佞,介甫以为有才,知变通,适用之……”
自诩为二程传人的朱熹,对王安石的抨击可谓登峰造极。他说王安石“以其学术之误,败国殄民,至于如此”。朱熹对王安石的学术和政绩也都加以否定,说他:“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岂可谓非其罪?”
面对宋人对王安石的批判,陆九渊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中,他对王安石变法,及其宋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他说:“熙宁排公者,大抵极诋訾之言,而不折之以至理,平者未一二,而激居八九,上不足以取信于裕陵,下不足以解公之蔽,反以固其意竟成其事,新法之罪,诸君子固分之矣。”
他曾毫不掩饰地说:“《王文公祠记》乃是断百余年未了底大公案。自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余子未尝学问,妄肆指议,此无足多怪。同志之士犹或未能尽察,此良可慨叹。足下独谓使荆公复生,亦将无以自解,精识如此,吾道之幸!”
陆九渊指出,反对者攻击王安石变法,大致有两点:一是不当改变“祖宗之法”;二是“不当言利”。对这两点,陆九渊据理予以驳斥。祖宗家法不可变,是宋朝士大夫的坚定信仰。司马光向神宗皇帝奏进的《惜时篇》说:“夫继体之君,谨守祖宗之成法,苟不隳之以逸欲,败之以谗谄,则世世相承,无有穷期。”文彦博也对宋神宗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南宋时期,高宗极度厌恶王安石,下诏重修《神宗实录》。
面对两宋时人对王安石更张“祖宗之法”的种种诋毁,陆九渊提出:“当时辟介甫者,无一人就介甫法度中言其失,但云喜人同已,‘祖宗之法不可变’,夫尧之法,舜尝变之、舜之法,禹尝变之,祖宗法自有当变者。”陆氏在此登高一呼,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革弊去蠹”,“变而通之”的主张,一反两宋朝廷因循守旧,死气沉沉的氛围,起到了警醒世人,振聋发聩的作用。
“古人所谓利”是什么?陆九渊认为,是“理财”,是“制国用”,是为国、为民、为道义;“凡圣人之所为,无非利天下也。”他鄙视那些以理财言利为耻的儒者,将他们喻之为“腐儒”。他说:“世儒耻及簿书,独不思伯禹作贡成赋,周公制国用,孔子会计当洪范八政,首食货,孟子言王政亦先制民产、正经界,果皆可耻乎?”又说:“岂儒者之道,将坐视土地之荒芜、府库之空竭、邻国之侵陵,而不为之计,而徒以仁义自解如徐偃王、宋襄公者为然耶?”他的思想已跳出传统儒家腐朽的义利观念。在思想境界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变法内容,陆九渊也同样提出了客观的批评:“读介甫书,见其凡事归之法度,此是介甫败坏天下处。尧舜三代虽有法度,亦何尝专恃此。又未知户马、青苗等法果合尧舜三代否?”变法时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陆氏就持否定态度,他说“但恐三司等事非古人所谓利耳”“三司”所谓的“利”,只能算是“聚敛”,与古人和自己心中所谓的“利”,性质大相径庭。
在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上,陆氏是直接从哲学世界观和指导思想上批评王安石的,“独其学不造本原,而悉精毕力于其末,故致于败。”,“荆公之学,未得其正,而才宏志远,适足以败天下。”而对安石的宏图大志,陆九渊只能说:“惜哉,公之学不足以遂斯志,而卒以负斯志。”
变法期间,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对新法无端指责和诋毁,陆九渊表达了极不赞成的意见。“两下相激,事愈戾而理益不明,元裙诸公可易辙矣,又益甚之!”他指责反变法者,说:“元祜大臣一切更张,岂所谓无偏无党者哉?”对于元党人对新法毫无理性的彻底否定,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对王安石的操行、人品,陆九渊极为肯定,曾用一大段文字赞其为人,“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介然无毫毛得以入于其心,洁白之操寒于水霜,公之质也。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在当时的政治气候和浓厚的理学气氛中,无疑是大胆而可贵的见解。
此文一出,朱熹当即加以攻击,“临川近说愈肆,《荆舒祠记》曾见之否?此等议论,皆学问偏枯,见识昏昧之故,而私意又从而激之。”在他的《晦庵集》中说安石“其为人,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其所论说盖特见闻亿度近似耳,顾乃挟以为高,足已自圣,不复知以格物致知、克己复礼为事,而勉求其所未至,以增益其所不能。是以其于天下之事,每以操率任意,而失之于前,又以狠徇私而败之于后,此其以为受病之原。”这两段话,表达了朱熹对王安石学说的鄙视和人品的否定。
当然,在陆氏看来,王安石也并非完人,他的缺点和错误是很明显的。陆氏分别从王安石的性格、用人、制法和用法上对其错误进行了剖析,“新法之议,举朝谨哗,行之未几,天下汹汹。公方秉执周礼精自言之,自信所学,确乎不疑。君子力争,继之以去,小人投机,密赞其决,忠朴屏伏,佥狡得志,曾不为悟,公之蔽也。典礼爵刑,莫非天理,洪范九畴,帝实锡之,古所谓法度典则者,皆此理也,公之所谓法度者,岂其然乎?”
陆九渊对王安石这种有褒有贬的客观评价,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人蔡上翔认为“以王安石一代伟人,为新法受谤,慨然推本陆文安公之意,博考诸书,参互证明,以辨宋史之诬,成《荆公年谱》一书,尤为不朽之业。”
王安石元日 篇6
白云寺是辉县市一个古老而富有灵气的景区。其中“普照大禅师”石塔,浮雕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元代佛教建筑、雕刻艺术的宝贵资料,也是白云寺景区的主要景点。
“普照大禅师”石塔始建于1292年,属元代灵塔,共13层,49米,塔身造型优美,雕刻细腻,堪称元代石雕艺术之佳作,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1963年6月20日,该石塔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白云寺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文物保管室开始驻扎白云寺。
远在千里之外的文物倒卖者张树恒在读《旅游导报》时发现这一文物保护单位后,伙同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数名男子潜至河南省辉县市,偷盗国家一级文物。2012年11月24日,随着该案又一主要嫌疑人王玉德外逃十余年后被捕,至此该案已有5名案犯悉数受到法律严惩。2013年5月29日,王玉德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5,000元。
【案情回放】
千里“寻宝” 秘密盗塔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小店乡马庄村村民张树恒与同县村民王玉德均无业,二人联手倒卖文物,希望能借此“发家致富”。
2001年的一天,张树恒在家阅读《旅游导报》,了解到辉县市白云寺风景区有个“宝物”石碑。凭借对文物的了解,张树恒敏锐地嗅到了发财气息,垂涎三尺之余,张树恒不远千里单独到辉县市“寻宝”。见到石碑后,张树恒失望地发现,上面刻的是字,不是罗汉像,石碑没有价值。但他随即发现了有价值的其他“宝物”:石碑后边有一座石塔,估计能卖上好价钱。回到南召县后,张树恒喊上同伙王玉德再次前往辉县市白云寺“踩点”。
2001年9月22日上午11时,张树恒、王玉德、段茂印、李永强等十余人分乘两辆面包车,载着4个自制的平板车,以及钢管、麻袋等工具,从南阳县云阳镇出发,经郑州黄河大桥与另一辆货车会合后,辗转焦作市武陟、修武两县,到达位于辉县市的白云寺风景区。23日凌晨,该团伙实施盗窃。他们从白云寺西侧上山,沿转山渠涉水至石塔处,先用铁撬棍和绳子将石塔拉倒在垫有麦糠的麻包上,再将石塔放至平板车上,随后又拉着平板车沿水渠涉水而返。行约4000米到达水渠的一个出水口后,他们将出水口的石头撬下,将平板车和石塔移出,沿山坡转到景区前的小路,把石塔装上停在那里等候的货车上,逃离现场。回到南召县后,该团伙将石塔埋藏于南召县小店乡王玉德家附近。
该团伙分工明确,其中主案犯张树恒负责作案的各项准备和联络工作,如踩点、准备作案工具,组织团伙,在实施盗窃时保护文物不受损坏;主案犯王玉德负责作案所需费用;两人为司机兼放哨,其他都参与了盗窃。他们约好,如果石塔被卖掉,将所得钱款均分。
“多亏这个转山渠!”怀着盗窃成功后的喜悦,该团伙有人感叹道。
“这个塔很值钱,如果把塔底座一起偷回来价值就更高了。”将石塔运往南召县的路上,贪心的王玉德说道。他哪里料到,费尽心机偷盗的石塔还没被卖出去,公安机关已经追到他家。
【案件审判】
五人落网 判刑罚款
2001年9月23日,来往于白云寺景区的香客惊愕地发现,后山普照大禅师石塔翻了,塔顶的6层不见了。
当日,辉县市公安局接到辉县市白云寺文物保管所所长王运良报警。经立案侦查,同案犯李永强于2001年11月18日被抓获。2001年11月20日,公安机关在南召县小店乡马庄村案犯王玉德家西边30多米处的一个土坑发现了被盗窃的文物。至此,河南省辉县市白云寺“9·23”特大文物被盗案胜利告破。经河南省新乡市文物鉴定小组文物鉴定,被盗文物系一级文物。
2002年,李永强、段茂印分别被辉县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 6年,各处罚金1万元;2006年,张树恒、张树全被辉县市人民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3年、8年,各处罚金1.5万元、1万元。
该案另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王玉德潜逃,被公安机关网上通缉。2012年11月24日,王玉德被辉县市公安局擒获。2013年6月5日,辉县市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王玉德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做出判决,判决被告人王玉德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5万 元。
【案件剖析】
佛塔的丢失曾经惊动一时,谁也没有料到贪心的盗贼由于利欲熏心,竟跋涉千里将佛塔搬回家。佛塔的丢失起于报纸上一则关于风景名胜的报道,更多更深层次的原因则令人深思。
文物是无法复制、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文物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基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文物收藏的不断升温,各种利益的交织使得偷盗文物活动越来越猖獗,个别地方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文物保护工作也遇到了众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市场化的今天,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为牟取暴利不惜以身试法,将“发家致富”的心思动到了文物上。如果人们都对文物保持一份起码的尊敬和保护,保持一份对法律起码的了解和敬畏;如果非法文物交易市场不存在,地下文物市场的监管得到有效加强,文物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环境将大大改善。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家颁布各项法律、法规保护文化遗产和资源,众多遭受破坏和流失的文化资源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储存着不同时代人文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基因密码的文物资源,会更加有效地得到保护。
王安石元日 篇7
王石是万科的董事长,王石之所以成为社会公众人物,不仅仅因为万科是全国有名的地产品牌,而且还因为他的爬山爱好。王石爬着爬着就爬上了世界最高峰,想不出名都难。但是,王石最近成为大家的话题却不是因为他爬山,而是因为在他爬山期间他夫人炒股。
王石的夫人叫王江穗,据王石自己的解释,2007年7月6日,替王夫人理财的朋友,因为操作失误,在王江穗名下买入了46900股万科的A股。7月20日,王石在其博客中为此深表歉意,并决定卖出万科股票,将其所得全部献给公司。
从王江穗操作失误买入万科的股票,到王石决定卖出,时间不过两个星期,但是其间万科的股票却涨了38.15%,远远高于同期大盘的上涨幅度,而来自万科的利好也频频披露。7月10日,几乎是深交所按规定披露王江穗炒股的当天,万科就宣布了和凯德商用的合作公告;7月13日,万科公告∧股增发上会的消息;7月16日,万科公布6月销售增长报告和证监会通过∧股增发的报告。
王江穗能不能买万科的股票?其实,不但王江穗可以买万科的股票,就是王石本人也能买万科的股票。不管是王江穗也好,王石也好,只要在买入的第二个交易日内公布,就不存在违规的问题。王石为此感到委屈是可以理解的。而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将炒股所得的收益交予公司,事实上也换取了很多网友的认可。问题不在于王石或者王江穗是否买卖了万科的股票,而在于王石或者王江穗是否具有“因获知内幕信息而买卖了本公司股份及其衍生品种的行为”。
万科的股票10个交易日暴涨了38%,谁能证明这其中没有内幕交易呢?只有王石或者王江穗。换句话说,如果王石或者王江穗不能证明没有内幕交易,那么公众或者监管当局就有理由确认内幕交易的存在,这在法律上叫做“次级举证责任在辩方”。
美国证监会梁家安夫妇利用内幕消息炒作道琼斯就是典型的案例。2007年4月13日,道琼斯董事会秘书告知董事李国安有关新闻集团拟收购道琼斯的消息。4月14日,李国安和梁启雄共赴北京,同日梁启雄的女儿梁家安买入道琼斯股票。5月1日新闻集团提出以每股60美元全面收购道琼斯,道琼斯股票急升58%,5月7日,梁家安卖出手中的股票,获利818万美元。
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外人很难取证的,除非当事人内讧翻脸。道琼斯案中李国安是否泄密只有他自己清楚,美国证监会很难提供人证、物证。但是梁家安的股票买卖的确反常,美林证券为此向证监会举报,证监会要求梁家安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就是违法。
证券犯罪和一般的犯罪不一样。一是有明确的利益获得者,二是明确的交易行为发生。也就是说结果是明确的,不明确的是过程。而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和披露的不完整,导致这种不明确是绝对的,如果按照谁谁举证的逻辑办案,那么十有八九不了了之。
中美两国在证券市场上的监管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次级举证在辩方”的原则,不能不提到郎咸平。这位在国内资本市场声名赫赫的港大教授,当年就是因为在香港修改证券法时力主引入这一原则而成名的。只可惜郎咸平由此成名,但香港证监会却并没有采纳这项原则。
来自深交所的数据说,6月1日至7月11日的一个多月中,深市高管炒买自己公司股票的达368人次,但是我们未见一例被查处的内幕交易,莫非深市的道德水准真的高出中国人民一大截?
王安石元日 篇8
2005年3月25日下午3时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总部6层会议室,200余名公司高管就座的会场上出现了一个瞬间的静寂,随即掌声响起。
于是,现年42岁的王天普被接纳为中石化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总裁。
中国石化是中国首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上市的公司,亦是上、中、下游综合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这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并且是中国及亚洲最大的石油和石化公司之一,以及中国及亚洲最大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及其他主要石化产品的生产商及分销商之一。按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中石化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906.32亿元(折合713.3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1.57%,净利润为人民币322.75亿元(折合38.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77%。
在这样的大船里,王天普如何打破中石化高层已形成了“水到渠成”的一二把手更替的“传统”?他的升迁“火箭”是否“安全”呢?
“安全”总裁
王天普行事谨慎。在记者会上被问及有何计划时,他十分谦逊,只说只会紧跟王基铭已部署的计划,做好分内之事。
而王基铭却相反,当众唱高调。王天普比他年轻20年,有干劲有魄力,理论及实践兼备,正是中石化稳步发展所需的人才,是中石化38万职工的众望所归。
在此次出任中石化总裁之前,王天普在上市公司原有的4名高级副总裁中排名第四,在集团公司十名党组成员中排名最末。
在王之前,中石化高层已形成了“水到渠成”的一二把手更替的“传统”。1998年,盛华仁调离中石化,时任集团第一副总经理的李毅中顺势接替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2003年4月,李毅中赴任国资委,继任者同样是集团第一副总经理;中石化股份公司上市时,总裁则为时任集团公司第三副总的王基铭。
在中石化内部,对王天普反传统的任命引起了一些震动。有人视为一种积极的信号,“国企终于要大动了,以后我们这个岁数的高管可能会多起来。”
王天普在底层干一把手的时间只有11个月,38岁到集团公司,就直接升为公司副总裁。几年后,荣升总裁。其升迁可谓“火箭速度”。
然而,针对目前在基础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王的升迁却有另一种解读。“选择一个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上任与中央最近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是一致的。”国资委企业改革局人士分析。
王天普任副总期间,主管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中石化这几年生产上比较稳定,没有出大的事故,这就是对王天普最大的肯定。
“安全生产是个烫手的山芋。一有闪失就会毁掉整个前途。”中石化另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则称,中石油老总马富才因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引咎辞职便是前车之鉴。“你说他安全工作做得好,但人们会说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而一旦出什么问题,就得他一个人兜着了。”
王天普为原青岛化工学院81级基本有机化工专业毕业。他上大学期间的班级辅导员老师、现任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青岛公司总经理陈永柱说,王天普1981年从山东昌乐农村考到原青岛化工学院,进大学不久,就因表现优异被老师指定为班级班长,一当就是4年,因成绩优秀,与同学相处融洽,成为班级里第一批入党的学生。
陈永柱还透露,王天普在毕业分配时本可以申请去北京工作或进入化工部,但他选择了大家都不太想去的齐鲁石化。
未想到,这“曲线进京”的速度,比别的任何一种方式更加有效。
天普“难题”
摆到中石化少帅面前的依然是两个“安全”难题:内部重组与裁员。
至2005年,中石化集团共有60余家直属单位,附属单位80多家,包括20多家全资、控股和参股子公司、50多家分公司。在上市之前,集团共14家公司被分拆发行A股。中国石化仍然与其持有股份的11家A股公司共存于A股市场。
从2001年起,中国石化通过收购集团公司资产进行过五次产业整合,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至前任总裁王基铭离任时,中石化的国内原油开采业务已经全部进入股份公司;乙烯资产全部进入股份公司;加油站资产基本进入股份公司……2005年,中石化还收购北京燕化(0325,HK)。王基铭表示,“中石化希望通过整合方式突出主业资产,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在中石化重组紧锣密鼓的关键时刻,42岁的王天普接班62岁的王基铭。如何平衡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如何协调中石化内部上下游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子公司间的内耗,都将对“安全总裁”构成挑战。
一位石化分析师说,“王天普要理清上述内部事务需要一定的时间{BAIHUAWEN.com}和魄力。另外,他还需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
2004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均已上升到世界500强的第52位和第54位,但在利润排序中,以上游业务为主的中石油排名第46位,而中石化则一下子跌到了第200位。另外一组数字也许更能显示两者的利润差距: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利润分别相当于英国石油(BP)的42.38%和4.87%。在营业收入收益率方面,中石油为7.72%,比英国BP4.41%高出3.31个百分点;中石化为1.90%,比英国BP低2.51个百分点。在人均利润方面,英国BP为9.9万美元,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为0.42万美元和0.12万美元。
“中石化要拿出业绩,要提高人均利润,就得降低成本,就得裁员。但是人事问题一向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据中石化内部人士计算,裁员对降低中石化运营成本作用明显。如果裁员1万人,每人按5万元年薪、30年工龄计算,就可以节约150亿元的开支费用。中石化在2004年业绩报告中透露,为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中石化2005年将进一步加大减员力度,计划再减员1.5万人以上,到今年年底,将员工人数控制在37万人左右。
因而,裁员将是王天普的另一“安全问题”。
王天普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