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篇

发布时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这里是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篇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讨古诗的教学模式,我感到万分荣幸,在这儿,我要感谢我们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感谢局领导一次又一次的悉心指导, 感谢四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给与我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在座的老师们给与我的鼓励,这节课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这节课下来,我的总的一个感受就是:"怎一个情字了得!"大家都知道,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无数次的诵读的时候,都被诗中情深深感动了,怎样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呢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在预设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在感悟准备阶段,读懂诗题,整体把握情,在读悟阶段,想象意境,赏析词句,体验情,最后在感悟的形成阶段,反复诵读体会情。从今天的课堂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感悟到了诗歌的内容,通过品悟交流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我以为比较突出的有:

一,注重多种形式的读。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齐读,引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二,注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也没有停留在读,背等应付考试的知识点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 动作,神情等,去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走进了诗句,走入了诗人的内心,品味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浓厚的友情。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静静地反思,觉得在初读环节,还应再多找几个学生读读,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在学生想象朋友告别的情景时,还应再深入些,还应再多找些学生想象当时告别的画面,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他们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我想说,反思是为了提高,展示是为了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谢谢大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我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广陵等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流程就按照“情景导入,了解背景,课题质疑、自学释疑,感悟诗境、诵读诗文”来进行。

一、情景导入,了解背景

在上课前,由学生唱《喜迎中华之崛起》自然而然想到总书记,紧接着投影依次出示“黄鹤楼”“孟浩然”“广陵”,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顺势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反思] 在这一板块中,我充分利用了原型启发和思维的迁移作用,迅速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利用孩子的表现欲,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相互交流资料,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质疑、自学释疑

在这一个板块中,第一步就是让学生首先紧扣一个“送”字引导学生提问题(谁送谁? 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这个设计看似有点落入俗套,但我认为却是拙中藏巧。因为在后面让学生把五个问题连起来说,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有了大屏幕上的几个问题的提示,学生说起来就不觉得困难。这样处理不露痕迹,也不落巢臼。

第二步就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借助注释和收集的资料,自行解决以上问题。如果遇到了难题老师提供了三种求助方式:同桌、学习小组、老师。

[反思]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遇到难题还可以请教老师,与老师一起交流,也很好地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

第三步就是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我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何时送”和“怎么送”这两个问题。

在处理“何时送”这个问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烟花三月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友人在这么美丽的三月到扬州去的喜悦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注重引导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反思]读书要展开想象,这是读书的好方法。本诗中“烟花”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来表现三月的美丽,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时又辅以课件展示烟花三月的美丽,让学生感到三月的美丽,美得并不空洞,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了基础。

在处理“怎么送”这个问题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送别的现场,通过“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长江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他流去的仅仅是江水吗,还流去了什么?”和“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黄鹤楼边,心中会默念些什么?”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较深入地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当课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学生的心中就有疑惑了,我们平时送朋友一般都是送到家门口,最多送到楼下,客人走,我们也转身走。而李白却是在老朋友的乘坐的帆船都看不见了,还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就通过讲李白和孟浩然交往的故事和李白为孟浩然写的另外一首诗《赠孟浩然》来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反思]我这样处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释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全面的地了解李白和孟浩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深入地理解诗中所体现的“深厚情谊”。

三、感悟诗境、诵读诗文

在这一个板块中我进行了一个让学生再读诗句质疑的环节。如果说前面的第二个板块解决了本课时的重点问题,那么这个环节地处理就是为了解决本课时的难点问题。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可见,“疑问”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可提高注意力。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第二板块的学习对诗的意思已经大致了解了,所以通过学生再读诗句,就肯定会在诗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很快就在看似矛盾处提出了问题。比如:“这时长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呢?”“为什么帆船会走到天空里去了呢?”等问题。

在解决深层次的疑难后,我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最后两句诗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扮演李白,把听课的老师的当作孟浩然,吟诵全诗,更是一石二鸟:既让学生进入角色朗读,又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背诵了古诗,不留一点痕迹。

[反思]我这样处理,主要是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关键词语‘孤帆’‘碧空尽’深入理解,进而领悟全诗情感,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便孩子们更深入理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拓展学习,加强联系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比如:《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等。老师的话激活了学生记忆的仓库,在这时,就让学生交流还有哪些送别诗。

[反思]扩大阅读面,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积累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五、板书设计

[反思]在备课时,我反复地思考了本课的板书,始终都不如意,最后我想到了武侠小说中“以毒攻毒”这一招,何不用一首浅显易懂的诗来帮助学生的理解了。于是就有,以此诗(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过尽千帆皆不视,一心只送孟夫子。)诠释彼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板书。下课时,孩子们都不愿立即离开多功能厅,还沉浸在刚才的意境中,忙着把诗抄下来。回到教室后,学生都围着我问:“傅老师,真是你作的这首诗?”当我微笑着肯定地点了点头时,孩子们都啧啧称赞,露出了羡慕、崇拜的神情,竖起了大拇指:“傅老师,太棒了!”“傅老师,我要把这首诗贴到网上去!”嘿嘿!着实过了一回“明星”的瘾,享受了一回被崇拜的滋味。事实证明孩子是非常喜欢和崇拜知识渊博的老师的。我知道,自己的知识还非常浅薄,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语言不够精炼,没有经过精雕细作。2、节奏显得前松后紧,整体把握不够好。3、对于难点的突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得比较匆忙等。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上这些不足会逐步得到克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3、利用电教媒体,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力求在上课开始就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达到“未成曲先有情”的效果。

2、通过《赠汪伦》《别董大》等送别诗,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

3、投影介绍时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想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歌咏的题材。

4、投影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引导学生朗读。(注意“鹤”、“孟”、“陵”的写法)

6、读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⑴师生交流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⑵课件展示黄鹤楼风采,加深对这座名楼的认识。

⑶师生交流了解“广陵”和“扬州”的关系。

⑷多媒体出示黄鹤楼、广陵的方住图。

⑸师生交流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基本情况。

⑹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⑺提示学法:搜集资料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办法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录音播放朗读录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音正确。

3、自读自悟,了解诗句大意,并鼓励学生质疑。

4、集体交流。

⑴指名概述诗意。

⑵质疑。

⑶结合投影弄懂“西辞”等词的意思。

⑷师生交流。

三、故事导引,入境悟情。

1、放录音讲述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此处讲述两人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意在为学生理解后两句埋下伏笔。)

2、赏析“烟花三月”。

⑴用多媒体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观看画面想像,感受身边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的美景。

⑵师生共议“烟”的丰富内涵,投影显示其美丽的景色。

⑶师生共同在音乐声中想象“烟花三月”那令人神往的美景。

⑷拓展“烟花三月”。“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一派美好春景,更重要是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⑸指导朗读前两句,自由读,想象画面的美景。

⑹小结: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

3、品析“碧空尽”“唯”等词语。

⑴投影显示,学生谈对“碧空尽”的理解。

⑵“远影”一词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友人的情感之深。

⑶带着自己的体会试读第三四句。

⑷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读,跟着录音读。

⑸师生一起和录音读。

⑹从最后一句中,换词理解品析“唯”,投影展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体味作者伫立江边时间之长,帆影 “≮≯尽”而情“不尽”,“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⑺指导朗读后两句。投影出示: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听录音学生默读。

3、展示个性指名读。

4、师生互动背诵读。

五、迁移学法,进行练笔

1、人间最美是真情。同学们,我们也曾经有过与亲人、朋友分别的难舍时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话甚至是诗的语言写一写?

2、练笔。

3、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2、布置作业

搜集李白、孟浩然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