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8篇
市场调研(marketresearch)是一种把消费者及公共部门和市场联系起来的特定活动一一这些信息用以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产生、改进和评价营销活动,监控营销绩效,增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该页是勤劳的编辑帮助大家整编的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8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篇1
确立报告的主旨: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
中共十三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是在十三大召开的一年之前,在的主持下开始的。1987年1月中旬,被迫辞去了中央总书记的职务,被推到了中央总书记的位置上。在“反自由化”声浪即将达到顶点的时候,主持起草十三大报告的任务,也就落到了的肩上。
中共十三大是“反自由化”的大会,还是改革开放的大会?十三大的报告是以“反自由化”为基调,还是以改革开放为基调?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一时间,似乎成了一个问题。
在总书记,接手主持十三大报告起草工作之初,并没有对报告起草组人事做大的调整,而是决定,续用组织的报告起草组成员。1月24日,召集报告起草组谈话,决定起草组仍然由的大秘书郑必坚负责。
2月28日、29日两天上午,找中央政改办、十三大报告起草组、七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三个方面的负责人鲍彤、郑必坚、袁木等人一起座谈十三大报告起草问题。在这次会上,对报告的起草谈了这样几点看法
一是十三大要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过去取消新民主主义阶段,是不对的;社会主义改造搞得太快了。我们不必翻过去的老账。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点像新民主主义,而新民主主义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差不多: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取消新民主主义阶段,经济工作中发生“左”就是从这儿开始的。第三世界国家凡是搞社会主义,没有一个搞好的。
二是要承认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用。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会有私营,有剥削,剥削就是剥削,有消极作用,干脆承认了好。私营可以通过调节限制其消极作用。只要公有制占优势,比如70%,私营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公有制也可以多种多样,国营可以搞股份。西方讲国家握有25%的股份就可以控制住经营。戈尔巴乔夫讲,列宁所有制理论被简单化了,到底怎样简单化了,要研究。
三是经济改革要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说,初级阶段有一个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物资体制问题、投资体制问题。有一个提法说,“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可以用。
四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也要有改革。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改革,但不要给人一种印象,好像高级阶段就不要改革,不要发展商品经济。高级阶段也不能搞单一所有制。
就在这次会上,已被确定兼任十三大报告起草组主要负责人的中央政改办负责人鲍彤也发表了他对报告起草的意见。他说:“我认为,十三大报告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提出初级阶段,全党容易接受。因为这个词已经在党中央的文件中出现过两三次了,但是没有展开。现在的问题,不是重提这几个字,而是应该作为论证党的政策和路线的出发点。要说清楚,我们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上。从这个阶段出发,我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政策上,应该实行什么,不应该实行什么;为什么必须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只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我们才能够在总体上为改革开放找到立论的基础,或者说,为党奠定新的理论基础。人家可以说,你这个东西不符合马克思,那个东西不符合斯大林,但这能够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的根据就在这里,解释我们政策路线之所以正确,以及判断其他不同意见之所以错误,根据就在这个地方。”
散会以后,留下了鲍彤,对他说:“你就把刚才你说的那些话,以我的名义写一个报告,给小平同志。”3月21日,这篇题为《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的报告以的名义报送给邓小平。报告的文字如下:小平同志:
十三大报告正在草拟大纲。3月18日,我邀集一波、尚昆、万里、乔木、启立同志座谈。大家都认为,这个文件,关系重大,一定要写好,要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写清楚,写出分量来。
初步考虑,报告主要写七个部分。一、讲三中全会以来,包括十二大以来,我国出现了哪些历史性的变化。二、讲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着重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所以必须采取现在这样的方针政策而不能采取别的方针政策的基本根据。三、由此而来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四、由此而来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任务,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五、由此而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六、由此而来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包括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党内民主和对党的领导人的监督、党的干部、党的风气。七、由此而来的在理论和思想指导上避免“左”右两种倾向的必要性,着重阐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指出在新的实践中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
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般地泛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初级阶段,而是特指由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必须经历而不能逾越的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一系列特点。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仅与发达国家不同,而且与其它(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其它(他)国家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确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明确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不能倒回去搞资本主义,全盘西化是害国害民的;二是明确指出我们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急于求纯”,必须允许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分)长期存在,必须允许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原则长期存在,必须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正确处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必须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逐步地开展。看来,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立论,有可能把必须避免“左”右两种倾向这个大问题说清楚,也有可能把我们改革的性质和根据说清楚。如能这样,对统一党内外认识很有好处,对国外理解我们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也很有好处。
“初级阶段”这个提法,在党的文件中已三次出现(历史问题决议、十二大报告、精神文明决议),但都没有发挥。如您同意,报告的起草工作就准备循着这个思路加以展开,预计5月初可拿出一个粗线条的稿子来,推敲到7月,再在北戴河提请中央审议。
当否,请指示!
1987年3月21日
3月25日,邓小平在的报告上批示:“这个设计好。”
既然邓小平认为“这个设计好”,既然也主张十三大要为党在现阶段的改革开放政策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那么,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就顺理成章了。
邓小平对报告提出意见
在报告的起草过程中,为了“立”好这个“论”,多次和报告起草组交换意见,谈他对报告起草,特别是对写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看法。4月6日,找十三大报告起草组座谈,先问了工作进度,然后又谈了几点他的意见。他说,应当从根本上说清楚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两条: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其他都是非阶级性的,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要用。如果只从初级阶段来说,可能给人一种印象,到了以后的阶段,我们有些政策就不实行了。在谈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时,起草组中从国家计委来的桂世镛补充说,还有计划经济。紫阳说,计划经济是不是与社会主义有必然联系,与资本主义就截然对立?列宁当时搞计划经济,是否与战争环境有关?从我国实际出发看,我们过去一是把计划理想化了,二是脱离了实际。我们这样的大国,基本上是小生产,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搞理想的计划经济行不行?再说,资本主义也要搞计划嘛。说,要研究经济现象、经济范畴哪些姓社,哪些姓资,哪些既不姓社又不姓资。光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行,有些问题还讲不通,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这些恐怕都要好好研究。
4月28日,向邓小平汇报反自由化中遇到的问题和加强改革开放的宣传工作时,邓小平说,赞成“两个基本点”的说法。去年的事情不应该影响改革开放。暂时收一下是必要的,但改革要坚持,要加快。邓还交代说,十三大报告的稿子很重要,有个东西就先拿来,我们也出出主意。
5月中旬,起草组拿出了十三大报告的第一稿,首先送交审阅。看了以后,认为总的结构还可以,对于阐述初级阶段理论部分比较满意,认为有新观点;而对党的部分不满意,但认为不是写作的问题;对于经济改革部分也不满意,认为没有讲清楚。
对起草组负责人说,发展战略中,对科技讲得不够。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他强调,要把改革的方向说清楚。他对起草组负责人说,谈改革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入手,凡是有助于在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都要用,所有经济政策措施等就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讲商品经济,离不开商品经济的货币关系。因此,市场作用是覆盖全社会的。一方面,不能把市场的作用理想化,要有计划调节;另一方面,计划的作用也不能理想化,要在符合市场的情况下面起作用,然后再谈模式。即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说,不要再争论计划和市场谁主谁辅了,二者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是一体的、重叠的,不是板块式的。前两天讨论房维中的稿子,其中讲到哪些是市场调节,哪些是计划调节,安志文不同意这种板块说,我也反对这种讲板块。如果一定要讲,那是三块,纯计划的、纯市场的、市场、计划共同作用的。第三块在不断扩大,另外两块缩小。这第三块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受计划影响,也受市场影响,二者作用都会发挥得更好。计划要建立在市场等价交换的基础上。
在看过十三大报告初稿以后,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说明了报告的起草情况,同时送上了十三大报告的初稿。邓小平看了报告初稿后,5月27日上午请到他家中谈了一次话。
在谈到十三大报告稿时,邓小平先是从总体上评价这个稿子说,写得太粗了,太不活泼、不动人,语言多了,反而说不清楚。关于报告的内容,邓小平说,我对内容没多少意见。要说有些意见,是对政治体制改革这部分。我们不照搬三权分立,你们也没有写要三权分立;但是是不是也搬了一点?主要问题是要使行政机构能够有效地工作,不能过多干扰行政机构的工作。决定了就办,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个优势不能丢。不能放弃,不能迁就要求民主化的情绪。
邓小平说,我们要搞一个什么样的体制?要搞一个增强行政效能的体制,机构要精简。我过去讲过三条,仍然是必要的。民主还是个手段,讲民主必须要和法制联系起来讲,把法制搞起来,才能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的行政机构应该很有效能。这个报告语言沉闷,包括初级阶段部分。要使人能从报告中看出中国还要继续改革,这个报告就成功了。
最后,邓小平强调,左和右,仍应以克服左为主,因为左的积习很深,很难改。至于右的问题,一发现就去解决就是了。经常妨碍我们的是左,反左纠左应该是我们的主要精神。
在了解了邓小平和中央五人小组关于报告第一稿的意见之后,报告起草小组负责人召集中央政改办人员研究如何贯彻邓小平的意见,抹去十三大报告稿第五部分中的“三权分立”的“痕迹”。
中央政改办这边主要是讨论修改报告的第五、六部分,即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部分。同时也对报告的理论部分、经济体制改革部分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陈小鲁在讨论中提出,报告中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也应该概括出一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他说,“讲基本路线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当然了他是讲阶级斗争。但是我们也应该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有个基本路线。我主张在报告上一定要写。”起草小组负责人接受了这个意见,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明确地写进了报告。报告对基本路线的完整概括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后来回忆说,“邓小平看了非常赞赏,多次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讲得好。”
中央五人小组几次讨论报告
5月29日,中央五人小组举行会议,第一次讨论了十三大报告的初稿。在讨论中,万里认为,这个报告写得好,很重要。他还对三中全会总路线做了一个总结表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方针是改革开放,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胡启立也认为写得好,尤其是二、五部分写得好。薄一波则讲了一段历史,说,稿子是平心静气的分析了问题。1954年以来,我们党逐渐的左了起来,要求过急。
会上,认为,改革问题的立论有两点:一个是初级阶段,一个是在技术革命的条件下,怎么样加快发展。他还说,第七部分,结尾部分要把小平最近的讲话写进去。写马克思主义,要解决僵化的问题,讲科学社会主义,把附加给社会主义的非本质的东西去掉。他强调,要破除僵化,破除教条主义,不能脱离实际,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比资本主义更有吸引力?要查一查老祖宗怎么讲,去掉那些附加的,来一个思想大解放,破除一些框框。
6月初,报告起草组讨论多次之后确定,修改后的大纲是,第一部分讲十三大是改革的大会,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就是搞改革;第二部分的题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从初级阶段引申出改革开放;第三部分讨论经济发展,解决五个主要矛盾,即产业结构转变、技术发展、国际市场、积累与消费、社会与人口资源等等,这都是要在发展战略中考虑的重大问题;第四部分,即经济体制改革部分,出发点即经济体制改革的立论根据就是白猫、黑猫理论,基本模式、基本理论就是商品经济;第五部分即政治体制改革部分完全由政改办设计;第六部分谈改革与开放条件下的共产党本身的建设;第七部分中则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在于发展,要坚持就要发展,大量实际问题需要理论解决,左或右的根源主要是脱离实际,因此要面向实际。
到1987年6月底,报告第二稿报送给中央十
三大筹备小组(中央五人小组加胡乔木)审阅。
7月2日上午,中央书记处举行会议,讨论省级班子的换届问题。会议开始之前,告诉起草小组的主要负责人,十三大报告稿他正在看第二遍,准备下周召开五人小组会议讨论一下,然后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并要求这位负责人下周找党中央十个部长开会,袁木找国务院十个部长开会,讨论一下报告的稿子。
还谈了他对报告稿子的意见。他说,总的看,有些进步。第七部分不错,赞成这些观点,要推敲一下是否站得住,做点修改。不是要磨去锋芒,而是要更加严密、鲜明。在经济体制改革部分,现在讲了四个问题,总模式,五个结论,还要加上对内开放、城乡联系、企业互相参股,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打破割据、打碎条条块块等问题。企业组织合理化是自下而上的,但是要自上而下的促进它。参股不放在所有制里面讲,要突出一下,匈牙利对企业间参股评价极高,认为是中国的创造。还有中心城市和城市作用的问题,也得要讲一下。分配,现在与所有制放在一起讲得窄了,要把分配问题、消费基金问题做一个大问题提出来。从东欧国家看,消费基金失控是很值得忧虑的问题,弄不好可能失控。这个问题一定要说。现在消费基金膨胀速度超过了效率增长与生产力的增长,要把这个问题写进去。再讲按劳分配、拉开档次,又不能贫富悬殊,讲保护合法权益,制裁非法收益。
7月7日上午,邓小平在家中会见了中央五人小组的成员:、杨尚昆、薄一波、万里、胡启立。除了讨论其他问题之外,邓小平还针对政治体制改革和十三大报告问题,专门讲了两段话。邓小平首先强调,中国封建主义的东西很多,过去李专门对我讲,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现在选拔干部究竟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选拔干部还是要搞民主选举,这个问题不是一次能解决的,但总要解决,逐渐解决,使有才能的人能够出来,不至因官僚层层的压制而埋没了。要真正认清,中国的弊端在于封建主义、。
谈到十三大,邓小平又说,十三大两个基本点不能丢,主要的障碍是左,政治体制要改革,旗帜要非常鲜明,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坚持改革开放。总之就是坚持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这对中国的形象,对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形象影响极大。
7月8日下午,中央五人小组再一次讨论了十三大报告稿,、杨尚昆、薄一波、万里、胡启立等都在会上发表了意见。列席的人员中,杜润生、高扬也发了言。
主持了这次会议,他说,7月20日前,要改一稿出来,送中央常委、书记处。到北戴河以后,书记处要集中讨论两天,然后大改,再作较大范围的征求意见和讨论,争取8月间定稿。现在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问题,第七部分是提法问题,是关键。第七部分要能体现出一个大趋势,理论发展要从多年来的框框中跳出来,不仅是中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正在这样。我们要认真思考问题,首先要跳出这个框框。
接着从东欧国家的情况谈到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他说,按道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应该是最活跃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变生产力的周期,比我们快的多,看来经济发展不能光靠企业产值。有的国家越搞工业就越穷,罗马尼亚就是如此,没有效益。我们也有这个问题,工业没有效益,要跳出这个框框,否则会出问题。如果出大的问题,要解决。像去年冬天一样,但不能因此不看到大趋势,实际上对于社会主义有再认识的问题。在保加利亚,日夫科夫说,现行经济体制在工业化方面有些优越性,到集约化就不行了。到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就看得更清楚,这套体制在捷克就不行,在斯洛伐克就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都遇到消费与生产的关系问题,这在改革中要讲透。改革前,消费压的很紧,改革中就出来问题了,公平与效率、消费与生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都遇到了。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怎么写,要研究,我们过去的认识不一定正确。经济建设与经济改革这两部分都要写好。
在发言中,强调,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都是手段,这是一层意思,需要跳出框框,看到它们都是手段。另一层意思是在改革中怎样运用这些手段,处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商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仅是外壳,不仅仅是计算手段。过去有个框框,在战时经济、根据地的供给制等特殊条件下,被附加上去许多东西,都被当成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被等同于社会主义,一讲社会主义就不能搞商品经济。我们要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模式,应该是通过市场达到计划,当然现在还要保留一些直接计划,因为一时还做不到通过市场来达到计划。杜润生插话说,小康、温饱等等,都是广义的,不仅是生活水平。接着说,工业化就是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吗?这样分析问题不行,工业化要看在什么水平上的工业化,我们的农业产值水平太低,超过农业产值就是工业化了?在杜润生的发言讲到了农业规模经营时,说,要有相当长的过渡时期,中国要一边讲发展规模经营,一边讲发展服务型产业。
强调,计委要好好研究一下科技革命,苏联东欧把改革与科技连在一起说。我们现在这个稿子,科技部分太空泛,资本主义为什么科技进步快,社会主义为什么科技进步这么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要回答。过去讲资本主义的是垂死的,现在看资本主义发展和科技的力量,还很强大。老是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还说,生物工程是个重大问题,也许将来一个人一分地就能吃饱,反正将来要靠科技就是了。杜润生还讲了城乡结构问题,他认为包产到户的优越性,与其说是责任制不如说是农业人口自由流动问题,粮食价格要逐步接近国际水平。光讲产业结构,不讲城乡结构不行。要研究人均收入800美元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城乡结构,因为城乡结构是个大问题。认为,专门讲一段中国的农村很重要。小平对金日成说,中国经济要出问题,就是农业出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十三大以前,农村问题要专门谈一次,在北戴河可以谈一下。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说,政治体制改革部分,一定要写好。现在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行动感,到底怎么搞;二是要注意统一思想,现在对政治体制改革有各种说法,要写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搞,不能那样搞。现在的写法,可能各方面都不那么满意。上次的稿子有新意,但是有三权分立的影子,你们改了。认为,不搞三权分立,但民主问题不能回避,要回答社会主义民主究竟怎么搞。小平同志讲了两大问题,一个是封建主义,一个是,使我们不能很快现代化。现在我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问题不能那么快,但也正因是初级阶段,才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我们的政治体制确实有个现代化的问题。我们的问题,一个是封建传统影响,一个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问题。基层一些单位中,黑暗的问题很多,许多问题要解决,一定要讲人民监督、公民权利保障,选举,这些都要解决。在井冈山还讲连队民主,是用了民主主义四个字的。过去虽然有些方法很落后,但是是民主的,比如搁豆豆搞选举,现在一个人一到单位就受到压抑,有人身依附关系,得罪不得,领导在大家没意见,一调走大家就意见纷纷。我们现在搞民主,同时又搞法制。民主第一位的是保障人民权利,第二位是约束人民依法来行使权利。到底怎么克服封建主义、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中都要有说法。杨尚昆插话说,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
对于报告修改稿中党的建设部分,说,有了些分析,好。现在要集中写的问题,看起来是写严一点好,到底怎么写,要解决。总的讲,在改革开放中,党、党员都要经受一次考验,相当一批人经不起考验。这个问题是提到我们面前来了,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不改革,改革就是考验,党从总体上经受得起考验,也会有相当一批人经受不起。我们要执行纪律、实行监督,准备有一批党员要离开党的队伍,党内要严格,党与政府都要严格。要说明,有人会经不起考验,也会有人经得起考验。要吸收一部分经得起考验的人入党。要立规矩,也要有政策,出了党也还有工作做。要从严治党,清除腐化分子,不是通过运动而是通过纪律、教育、监督,同时吸收一批优秀分子入党。这种清除与吸收要作为各级组织的经常性工作,把腐化分子清除出去,有多少清除多少,这是长期的事情。
报告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1987年8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京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长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中央政改办和十三大报告起草组负责人鲍彤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十三大报告起草和政治体制改革研讨的大体情况。这次会议是一个标志。由此开始,十三大报告稿和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稿,开始在有限范围内,向党内和社会征求意见。8月中旬,中央书记处讨论了十三大报告第三稿,决定将报告印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常委,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常委进行讨论,并按照讨论的意见修改出一个稿子,附上意见报中央。很快,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10号文件,传达了中央书记处这一决定。
在这次书记处会上,又提出,要在全党范围内找100个人,坐下来修改这个文件。经过中央办公厅、十三大报告起草组协商后,最终确定了110人的参会人员名单。
8月15日,时任中央政改办日常工作负责人的陈一谘召集政改办人员开会,传达了这个“百人座谈会”各讨论组的划分和人员安排。第一组为党群政法部门,由鲍彤、周杰和部长王忍之任召集人,十三大报告起草组和中央政改办陈进玉、吴稼祥、陈群林、黄海、吴伟等参加工作;第二组是政府各部门组,由国务院副秘书长、十三大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袁木、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和国家经委副主任朱基任召集人,十三大报告起草组王梦奎、戴园晨、何家诚、魏礼群等参加工作;第三组是新闻界,由十三大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前秘书郑必坚、新华社社长穆青和人民日报社社长钱李仁任召集人,十三大报告起草组和政改办贾春峰、郑洪庆、陈小鲁、吴国光、王珏等参加工作;第四组是地方组,由十三大报告起草组负责人桂世镛和两位地方领导任召集人,十三大报告起草组和政改办李元、张伟等参加工作。会议于8月20日开始,地方来京参会人员18日报到,会期大约7天。陈一谘说,9月10日前,我们要根据会议讨论情况对文件进行修改并报紫阳。9月20日前后,中央政治局将开会讨论这个稿子。10月15日前后开七中全会,接着开十三大。
从8月20日开始,我和报告起草组、政改办的几位同事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百人座谈会”第一组的讨论。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听发言、做记录。会议由起草小组负责人主持,他首先传达了8月15日下午,胡启立在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党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然后讨论开始。在其后的几天里,几十位参会人员陆续发言,对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看法和修改意见。其中讲得比较多,而又提出了比较有价值的修改意见的,有中联部部长朱良、劳动人事部部长赵东宛、中央党校副校长韩树英、最高法院院长任建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中央统战部部长阎明复等。在这几天的会上,绝大多数与会人员的发言都认为,从总体上看报告写得不错。发言中谈到最多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部分。从总体上,大家对政治体制改革部分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没有人直截了当地反对或是提出基本否定意见,但在一些具体提法、表述或是具体措施上,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对本小组这些发言做了梳理,最后综合讨论中的各种意见,修改、整理出一个稿子,会后报送给了起草组。
与“百人座谈会”进行的同时,中央政改办其他人员分为七个小组,分别在北京和分赴全国部分省、市,听取地方大员和已经选出的十三大代表们对十三大报告和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其中一个小组参加中顾委的座谈会,听取意见,成员包括陈福今、赵丰田、顾云昌和王绍贤;另外六个小组到地方,听取部分省、市党委的意见。记得当时的分工是周大力和沈荣华到北京市委;应松年和迟福林去广东;梅兴保与严书翰赴上海;牛铁航和张占斌到辽宁;徐冲与王春生去天津。这七个小组的任务,就是听取各方意见,客观反映情况、修改文件。报告起草组和中央政改办负责人特别强调,下去的同志要十分注意谦虚谨慎,在正式会议上只带耳朵、不带嘴巴,既不代表组织发表意见,也不代表个人发表意见,特别是不能透露邓小平、或其他中央领导是什么意见,不能透露研讨过程中的情况,以保证征集上来的意见的客观性。
9月8日,中央政改办和十三大报告组,搜集整理了这一个月所征集到的意见,向中央书记处报送了《关于十三大报告(征求意见稿)讨论情况和进一步修改设想的报告》。报告说:“从八月中旬到八月底,在中央三个委员会成员、全体十三大代表、中央和地方党、政、军、群各方面党内负责同志约五千人的范围内,认真讨论了十三大报告《征求意见稿》。主持讨论的各地、各单位党委,均已报来关于讨论情况的报告和修改本。现将讨论中提出的主要意见,以及我们经过研究后的进一步修改设想,综合报告如下”。报告从9个方面归纳了各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并提出了修改设想。9日,阅后在三处重要问题上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在报告上批示:“原则上可行。个别地方有批注。我所听到的,较大的是地方上搞党委工作的,对党政分开有较大的顾虑和误解。触动多年来的习惯势力,或既得利益,看来难度不小,此点要充分估计。原则当然要坚持,但写法上要认真斟酌。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作用,从事党的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干部的重要作用,都要充分肯定,从积极方面讲,不要使这些人有灰溜溜的感觉。另外,论述的大好经济形势,如何同人们的目前的感受(如市场供应)吻合起来,也值得注意。”
9月14日下午,中央书记处再次开会,讨论了十三大报告的修改。会上,提出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他说,经济改革在搞活时,也要讲监督、检查。现在的问题,是国营大企业、大团体带头不执行国家规定,抢购、囤积、抬价、积压,从而引起市场不必要的波动。因此,改革开放中应该有一整套监督工作,要建立规章、加快立法、加强执法。
对这次报告征求意见的情况,说,理论界觉得还不够劲,做党务工作的觉得不行,太过了。现在据我听到的,最大的反映,是对党政分开,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看来党政不分的习惯势力相当大。更严重的,有人给党提意见,说是有人。相当多的省委书记反对党政分开,有人直接说,不如不分,有人说改革改革最后拿党来开刀。党政分开,是要党更好地发挥作用。50年代后一直在强化党委制,形成一种很严重的习惯势力,也涉及既得权力、利益的再分配问题。看来难度最大的是党政分开,我们的弊端相当严重。工作要通过党组织做,党自己不通怎么办?从小平1980年的“8・18”讲话到这次政治体制改革研讨,证明党政不分开,改革就无法进行。党什么都在第一线,自己上去了怎么监督,自己监督自己?党处的位置机动一点,站的高一点,就超脱一点,客观一点,处在什么位置看问题,就是什么角度,现在一有意见就是对党有意见,分开就是为了使党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党委习惯于批条子,让他管政策,他就觉得两手空空,党委抓惯了,行政也很难。薄一波插话说,贾桂站惯了。说,对这个问题,我们原则上要坚定,写法上要使人尽可能接受,少产生误解。要讲清楚,只有减少干预,才能加强自己,要下这个决心,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写的时候还要注意,要使大家的想法和中央尽可能一致,使下面能够接受。现在来看,我们的舆论准备还不够。要针对一些弊端讲清道理。十三大后,要注意抓好政治体制改革的宣传,看来舆论方面要做大量工作。
讨论中,田纪云有一段讲改革的话很有道理,他说,我们是十亿人口的大国,改革很复杂,不要想一蹴而就,不出问题也不可能,也不可能马上就能立竿见影。想光受益,不受害,是办不到的。改革不可能马上使所有人普遍受益,而是有人受益,有人不受益,有人也可能要损益。要强调党员应该正确对待,要强调保证国家长期受益。
杨尚昆认为,关于地方上的党政分开,要写几条规定性的话。不要让人感觉地方党委没事干。胡启立建议明确写党政分开为党政职能分开。余秋里表示同意撤销党组,认为人民总政治部党委也可以撤销。薄一波说,向小平同志汇报过,要在报告中加强对小平作用的论述,小平同意加强,但是说不要过分,还是要强调三中全会以来的集体作用。薄一波说,要加一个艰苦奋斗的意思。不要说反僵化是长期的任务,改成“一定时期”更好。另外,说“从人治转向法治”,这样提是否有利?
时间进入1987年下半年以后,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研讨工作已经进入尾声的征求意见阶段。研讨中遇到的问题大都已经基本确定下来。和中央研讨小组认为,党政分开、党内民主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党做起,从中央做起。许多事情,大方向已定,不一定非要等到十三大通过以后再开始做,在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应该从现在就做起。党的十三大即将召开,新老交替已经势在必行。按照政治体制改革研讨中形成的方案,新的一届中央高层领导机构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与十二届中央相比,将作出重大调整。本人是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的负责人,中央总书记,又是已经明确的下一届中央总书记,他有条件,有责任,也有必要从现在就开始对中央高层的运行方式逐步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为新一届中央班子打下一个尽可能好的基础。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的主张,是所主张和积极倡导的。1987年初被迫辞职,赵主持中央工作以后,他按照自己对党的领导的理解,首先在中央高层的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过去相当一个时期,理论、文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甚至一些影片、剧目能否上演都要中央高层审查拍板,一些重要司法案件也要由中央讨论定案。担任总书记后,这种状况开始改变。1987年夏天的北戴河会议期间,放映电影《芙蓉镇》,请来看。看完电影以后,一位书记处书记问:“这个电影可以公演吗?”回答说:“我们是来看电影的,不是来审查电影的,以后中央不审查电影。”还有一次,湖南学生跟驻军发生冲突,军人开枪打死了一个学生。结果,官司一直打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军队代表、高检、高法的人都来了。常委开会,大家汇报完情况以后,政法委书记请示:“这个案子判还是不判?怎么判?”赵明确表示,中央要求依法办案,但不审查案件。“判不判,怎么判,由你们政法部门依法办事,我们这里不讨论。党中央对你们的要求,就是要你们依法办事。”这样说,就表明了一种态度,中央要求公检法依法办事,独立办案,中央不干预具体司法案件。如果这种做法坚持下去,形成制度,那么慢慢的,司法独立原则就会在中国确立起来,中国就会成为一个法治国家。
在这一段时间里,政治环境非常宽松。至少在中央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层次上,没有审查制度,不去管具体事务,不对具体问题发表意见。当时,所注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共产党要转变执政方式,或者说共产党要有新的领导方法。而这种转变,要从中央开始。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大政方针的领导,这样就把很多具体问题都甩开了。中国要搞民主政治,必须以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为前提,不然的话,不仅其他方面的改革无法深入,而且有可能慢慢使执政党丧失执政基础。
改革开放的大会
1987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十三大报告第四稿,并决定将这个稿子提交给即将召开的十二届七中全会。邓小平看了报告的稿子后说,报告看了,没意见,写得好。
10月14日,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预备会议,为期5天,主要日程是分组讨论十三大报告稿和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两个文件。预备会议的分组为中委7个组,中顾委10个组,中纪委6个组。负责起草这两个文件的十三大报告起草组和中央政改办的部分人员作为会议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用三天时间,分组讨论十三大报告稿。报告稿的讨论过程比较热烈,发言积极踊跃。与会的几乎所有中委、候补中委、中顾委委员、中纪委委员对报告从总体上都是肯定的,认为写得好。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部分,得到了几乎一致的好评。三天时间,报告稿共修改158处,其中修改最多的,是农业方面。政治体制改革部分,主要是加入了紫阳在七中全会上讲话的一段;党的建设部分,加入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修改了对整党的评价,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有所缩小。
会议从18日下午开始,分组讨论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讨论总体设想的气氛让人能感觉到与讨论报告稿时有明显不同。大家严肃冷静,气氛凝重,比讨论报告稿时要明显谨慎许多。讨论总体设想总共只有一天时间。但会后根据中委们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总体设想共修改了25处,主要有,在开始部分加讲一段政改的意义;近期目标,加一句逐步完善的意思;党政分开的原则部分有个别修改;撤销党组问题上,提出公、检、法可暂时保留一段时间;党的建设方面,十三大实行常任制条件还不具备,可分步实行,代表人数问题可以不讲;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退休制度改革方面有修改;社会主义民主部分的标题,改成“社会主义民主的若干制度”,并加入人大工作监督的内容;允许组织新党的口子不能开,删除;政治体制改革原则部分,建议增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党作表率、管住干部、强调纪律等几条。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篇2
1、上岗前应该怎么办?
答:员工上岗前,仔细检查着装,做到整洁统一、按规定
佩带胸卡,带好对讲机等必备用品,方可上岗,由领班员列队检查。
2、员工交班时,怎么办?
答:员工交班前,应做好本岗位的工作记录,认真做好与下一岗人员的交接工作,与接班人员共同进行岗位巡视,对岗位上曾发生的问题,认真与接班人员交代清楚,物品移交清楚,在接班人员签字认可后,方能交班。对于正在处理的问题,在得到领班认可后,方可交接,否则,必须处理完毕才能进行交接。
3、到交班时,接班人员没到位,怎么办?
答:岗上人员交班时,接班人员没到位,应通报当值领班,说明情况,当值领班应与接班领班共同协商,安排好接班人员,以保证按时交接。在接班人员没到位时,岗上人员不得离岗。
4、正在进行交接班,岗位上发生问题时,怎么办?
答:员工正在进行交接班,但岗位上发生问题,应暂停交接,以接班人员为主进行处理,交班人员应做好协助工作,待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交接。领班员和领班员交接班时应把所有岗位的出勤情况登记清楚,检查各岗位的物品,带领本班人员妥善处理岗位中所发生的问题。
5、人员进出流量较大时,怎么办?
答:员工在岗位上发现进出人员流量较大时,应注意人员的流向,做好巡视工作,大堂接待应主动为客人开启玻璃门,以方便客人进出。门岗发现大批外来人员进出小区,又无明确目标时,应仔细做好盘查工作,无出入证严格控制进入小区。如发生突发事件应及时通知领班员。
6、外来人员在小区闲逛,怎么办?
答:发现外来人员在小区闲逛,应上前有礼貌地进行询问,弄清其逗留在小区的目的,确属闲逛与业户无关系,应劝其离开并进行记录,必要报领班处理。
7、外来人员欲在小区摄像、拍照时,怎么办?
答:遇有外来人员欲在小区摄像、拍照,应加以制止,问清原因,确需摄像、拍照的,应与管理中心联系,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否则,必须加以制止,并劝其离开,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8、业主赠小礼品或小费时,怎么办?
答:客人赠送小礼品或小费时,管理员应该婉言谢绝,如难以推辞的,收下后应交管理中心统一处理。
9、拖欠管理费怎么办?
答:住户拖欠管理费用,应用电话或书面的形式通知该户讲明所欠费用、滞纳金和交费期限,如期限已过仍未交费,应派专人追缴,对拒不交费的,讲清“你不交费,不能保证为你提供服务(包括水电供给)”,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
10、业主出差或长期不住怎么办?
答:业主出差或长期不住,首先了解业主外出需要的时间,及时做好记录,并提醒其关闭水、电、暖、气等家用设施,同时确定每月管理费的收缴。
11、不交停车占道费或场地养护费怎么办?
答:经多次做工作仍不交费的控制车辆出入。
12、租住户不按时交纳费用,怎么办?
答:租住户交纳物业费用应在业主的租房合同中予以明确约定属于业主交的由业主交纳,属于租住户交的由租住户交纳,租住户不交纳时,业主负违约责任。
13、住户因房屋质量问题拒付各项物管费用怎么办?
答:承接物业时住户已签收,房屋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和保修范围内,由开发商负责维修。我们应积极主动给住户联系催办帮助解决问题,保修期已过出现的问题,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由我公司申请维修资金负责维修。因为经费的用途和征收渠道的不同,住户不能因此拒付各项物管费用。
14、租住户违反小区管理规定,怎么办?
答:租住户与业主或其他单位签租房合同时业主必须告知租住户业主管理公约和小区的管理规定,若租住户违反的应按相应条款处理,租住户不履行处理义务的,业主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15、住户散布不利于公司声誉的言论怎么办?
答:如发现住户散布不利于公司声誉的言论要及时制止,招呼住户到旁边或请其到管理中心商谈沟通,确因我们的问题,主动致歉并及时反馈信息,如是无中生有,告之其行为的危害性,“你以触犯法律”,造成严重后果可提讼。
16、在物管区域内,小孩与家人失散时,怎么办?
答:询问孩子的姓名,年龄、住哪里,父母是谁,如孩子不能说清,带回管理中心妥善安排,通过小区广播或报亭,告知孩子的基本情况,如不在小区居住,送当地公安机关。
17、住户在物管区域内摆摊、设点怎么办?
答:严禁私自摆摊设点。如小区设有专门的摊点,应经过申请并交纳有关费用后,按规定摆摊设点。
18、遇到住户借用公用物品时,怎么办?
答:如遇到住户借用公用物品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住户的需求,应登记姓名、楼位、单元、房号,约定归还时间,并讲明物品使用方法;如逾期不还的,应及时加以督促。
19、发现小区有管理不到位的疵点怎么办?
答:如发现小区内有管理不到位的疵点,首先应及时告知领班,讲明不到位的具体情况,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管理中心健全管理制度,并解决存在问题。
20、业主送表扬信或锦旗怎么办?
答:感谢业主的理解与支持,这是业主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应作为动力,激励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让业主更加满意。
21、发现工作人员严重失职被业主围困怎么办?
答:工作人员严重失职被业主围困应及时上报,服务管理中心或主管应控制事态发展,减小影响,及时与受害业主沟通,就损失情况和失职人应承担的责任及处理结果均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业主。
22、住户的自行车、摩托车不存入车棚(库),怎么办?
答:住户的自行车、摩托车不存入车棚(库),敬请住户遵守小区统一管理规定,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如果未见住户,可在座背垫贴上通知单,有可能的话将车移至安全的地方看管。
23、家庭宠物在小区内乱窜、狂吠、随地大小便,怎么办?
答:请住户遵守《业户手册》和西安市宠物豢养的有关规定,严禁无证养宠物;更不允许在小区内遛宠物,防止宠物随地大小便吓着小孩,由宠物引起的卫生污染成其它责任问题由该业主承担。
24、业主提出需要哪一项特约服务时,怎么办?
答: 业主提出需要哪一项特约服务,如我们有特约服务项目,及时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我们没有业主需要的服务内容,应积极帮助其联系,如确实无法满足业主的要求,必须婉转回复并表示歉意。
25、住户家门打不开,求助时怎么办?
答:接到求助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做好安抚工作,请住户不要着急并实施救助,如没有办法打开门锁,经住户同意及时与开锁公司联系,直到将门打开后,再离开现场。
26、大堂卫生有不整洁现象时,怎么办?
答:大堂卫生有不整洁现象时,属举手之劳之事,管理员应立即加以解决,需清洁工清理时,应通知清洁工加以处理,属拖延怠慢不履行职责的应及时报告。
27、共用部位堆放垃圾及物品怎么办?
答:共用部位严禁堆放垃圾及物品,已堆放的限住户在短期内清除。如遇到住户正倾倒垃圾,必须立即制止,指明垃圾倾倒处,告戒其公用部位严禁倒垃圾和堆放物品,如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将收取违约金。
28、进行清洁工作时,住户要通过时怎么办?
答:住户要通过时,应停止工作,主动为其让道并表示歉意。
29、外来送盒饭的进入大堂时,怎么办?
答:遇有送盒饭的进入大堂,检查有无出入证,如没有,告戒其及时办理出入证,并劝其走货梯或地下室外出,禁止使用客梯。
30、新闻单位人员前来进行采访时,上级领导或外地参观团来小区参观视察时,怎么办?
答:遇有新闻单位人员前来进行采访,管理员没有回答任何问题的义务,应有礼貌地请其到管理中心联系;上级领导或外地参观团来小区参观视察时,应及时通知服务管理中心,并告知去向。
31、外来人员询问租户事宜时,怎么办?
答:遇有求租者询问租宜,应有礼貌地加以接待,同时与管理中心取得联系,指引其到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洽谈租宜。
32、业主或外来人员醉酒时,怎么办?
答:业主醉酒时,应将其带到影响较小的地方休息,酒醒后让其离开;如醉酒闹事应报告领班采取强制措施。外来人员醉酒,应劝其尽快离开,闹事者,采取强制措施,送派出所处理。
33、业主突发急病需救治时,怎么办?
答:业主突发急病需救治时,应立即报告领班同时迅速联系急救车,与外面停放的车辆协商,或叫出租车送医院救治,并迅速与其亲属联系。
34、发现有可疑人员时,怎么办?
答:巡楼时发现可疑人员逗留时,应有礼貌地询问其去向,弄清其进入小区目的,对无明确目的者,应带到管理中心进行处理。
35、保安员巡楼时听到或看到事故发生后,怎么办?
答:巡楼时听到或看到事故发生,应中断巡楼,火速赶赴现场,通知有关人员并协助处理工作。处理结束后,继续巡楼。
36、巡楼发现有人故意损坏管区设施时,怎么办?
答:巡楼发现有人故意损坏管区设施,应立即加以制止,并详细询问其姓名、单元,设施损坏情况等,并带回管理中心处理。必要时,与公安机关联系。
37、晚间巡楼发现业主门没上锁时,怎么办?
答:巡楼发现业户门没上锁时,应立即进行通报,必须同时二人进行检查,确信无疑时,设法通知业户,并做好情况详细记录。
38、住户家被盗窃怎么办?
答:如盗窃正在发生,及时通知附近可联络人员,协助抓捕。如盗窃分子已逃逸,及时通知领班告知住户并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的现场勘察,就此事件做好详细记录、以备查考。
39、发生突发事件或设备缺陷给住户造成影响,以至有赔偿要求怎么办?
答:在平时应该注意日常保养、巡回检查及时改进,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因工作失误造成影响,及时做好业主的安抚工作,并协商解决,同时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
40、发生突发事件怎么办?
答:遇有突发事件应按照以下四个原则应急处理:⑴快速反应原则:当值保安/班组长接警后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突发事件现场;保卫部主管在当值时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必须在6分钟内到达现场;保卫部主管在休息时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⑵统一指挥原则:处理突发事件由主管经理负责统一指挥;在特殊的情况下,由保卫部主管负责统一指挥;保卫部班组长协助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理;⑶服从命令的原则:保卫部班组长需无条件服从保卫部主管的命令,并负责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作详细记录;⑷团结协作原则:保卫部作为突发事件的处理部门,行使公司赋予的指挥权和处理权,公司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应干预。在保卫部做出突发事件处理决定时,各相关部门均应团结一致,紧密协作,配合保卫部处理好突发事件。
41、发生水浸事件怎么办?
答:如发现物业区域内
有漏水现象,必须到现场观察采取以下措施:⑴检查漏水的正确位置及所属水质,例如冲厕水、工业用水或排水等,并在许可能力下立即想法制止继续漏水,如关上水阀。若不能制止时应立即通知工程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经理及中央控制中心,寻求支援。在支援人员到达前须尽量控制现场,防止范围扩散。⑵观察四周环境,漏水是否影响各项设备。如:电机房、电力变压房、升降机、电线槽等。⑶利用沙包及可利用之杂物堆筑,防止漏水渗入升降机等设备,并须将升降机立即升上最高楼层,暂停使用,以免被水浸而使机件受损。⑷利用现有设备及工具,设法清理现场。⑸如漏水可能影响日常操作,保养及申报保险金等问题,须拍照以作日后存档及证明材料。⑹通知清洁员清理现场积水检查受影响范围,通知受影响住户。⑺平时巡检时,应留意污水池;窨井是否被淤泥、杂物、塑料袋等堵塞,并随时加以清理干净。⑻平时必须留意升降梯井道,地下室集水井等曾有水浸记录的场所,备妥沙包以备应急之用。
42、电梯困人怎么办?
答:如遇到电梯困人应按以下步骤操作:
⑴把电梯主电源拉开,防止电梯以外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
⑵确定电梯轿厢位置。
⑶当电梯停在距某平层位置约±60cm范围时,维修人员可以在该平层的厅门外使用专用的厅门机械匙打开厅门,并用手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安全撤离轿厢。
⑷当电梯未停在上述位置时,则必须用机械方法移动轿厢后救人。步骤如下:①轿门应保持关闭,如轿门已被拉开,则要叫乘客把轿门手动关上。利用电梯内对讲电话,通知乘客轿厢将会移动,要求乘客静待轿厢内,不要动。②在曳引电动机轴尾装上盘车装置。③两人把持盘车装置,防止电梯在机械松抱闸时意外或过快移动,然后另一人采用机械方法一松一紧抱闸,当抱闸松开时,另外两人用力绞动盘平装置,使轿厢向正确的方向移动。④按正确方向使轿厢续地缓慢移动到平层±15cm位置上。⑤使抱闸恢复正常,然后在厅门对应轿门外机械打开轿厢,并协助乘客撤出轿厢。
⑸当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操作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救援及时通知物业区域电梯维修保养承办商做出处理。
43、遇到天然气泄漏时怎么办?
答:及时报告,联络相关单位,控制现场,防止明火,疏散人群,防止闪爆。
44、发生火灾怎么办?
答:楼层发生火灾时,电梯管理员应立即击碎玻璃按动“消防开关”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电梯运行到基站后,应使乘客保持镇静,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走道内或轿厢发生火灾时,电梯管理员应即刻停梯,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控制火势蔓延;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电梯管理员应及时通知小区消防中心和本地消防中心及时做好详细记录并协助消防中心开展灭火工作。
45、发现公安机关通缉的犯罪分子怎么办?
答:如发现公安机关通缉的犯罪分子,注意其自然特征及去向,并及时向领班汇报,领班可根据情况派人跟踪监视,及时报告其位置,并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
46、监控系统出现误报,怎么办?
答:监控系统出现报警,中控室联络就近保安员立即赶往报警地点,同时与保卫部及时联络,确认误报后,尽可能地了解误报详情并作好记录。
47、遇到高空抛物造成损失或人员损伤时,怎么办?
答:抓住肇事者,由肇事者承担责任,未抓住肇事者,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48、管区内发生犯罪案件怎么办?
答:及时封闭保护现场,快速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并向上级领导汇报,疏散围观群众,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现场勘察,并就详情做好记录。
49、发现小孩或学生在车道上骑车玩耍怎么办?
答:如发现小孩或学生在车道上骑车玩耍时,及时劝离,讲清在车道上骑车玩耍的危险性,只有这一次,不允许有下次。
50、在管理区域内,业主财产、人身安全受到损害时怎么办?
答: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挺身而出保护业主财产、人身安全不受损害;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活动;及时制止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并将犯罪分子扭送当地公安机关或拨打110求助;不得坐视不管,临阵退缩。
51、地上地下停车场内住户的汽车在停放期间造成损坏要求赔偿怎么办?
答:住户的车辆在停车场停放,必须办有车险且在有效期内,如无车险停放按合同约定将不承担赔偿责任,但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联络保险公司进行赔偿,并追查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52、遇到客户大件物品欲从客梯上下时,怎么办?
答:遇客户欲将大件物品从客梯运上时,应询问送哪一单元,如属应从货梯运送的,应有礼貌地劝其使用货梯,禁止其从客梯运送。遇客户将大件物品从客梯运下,应主动上前询问其属哪一单元,如属应从货梯运送,且又没得到管理中心同意,从客梯运下的,应有礼貌地说明电梯使用规定,并检查电梯轿厢有是否受损情况。
53、客户大件物品确需从客梯运送时,怎么办?
答:遇有客户大件物品确需从客梯运送时,又值客梯运行高峰时,应向客户说明情况,避开高峰,才能运送。在需运送时,应报告领班,由领班派员,将电梯开手动为客户运送。
54、乱搭乱建怎么办?
答:为保证小区的整体美观,对乱搭乱建行为坚决制止,已搭建的限短期内拆除,防止蔓延,如逾期不拆除,告知主管部门后强行拆除。
55、遇有客户将物品在地面上拖拉时,怎么办?
答:员工看见客户将物品在地面上拖拉时,应迅速加以制止,以保护地面完好。如因客户的拖拉造成地面等损坏的,应详细询问其单元、姓名等情况,并报告领班进行处理。
56、客人欲将物品堆放大堂时,怎么办?
答:客人欲将行李物品等堆放大堂时,应有礼貌地询问其需堆放的时间,
并指定其堆放位置,提醒其尽快拿走,不得长时间堆放。
57、遇客户手提行李欲进出大堂时,怎么办?
答:遇客户手提行李欲进出大堂,应快速上前为其打开玻璃门,让其进出,并主动做好协助工作。
58、客户携带易污染物品走出客梯时,怎么办?
答:当看见客人携带易污染物品走出客梯时,应有礼貌地向客户说明大厦管理规定,并对电梯轿厢进行检查,发现有被污染的情况,应按第71条处理。
59、客人携带物品通过大堂直接装车运出时,怎么办?
答:客人携带物品通过大堂直接装车出门,管理员应有礼貌地提醒客人应递交有效出门证,并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放行,并通知门岗。
60、不慎损坏大堂内的各类设施或装饰物时,怎么办?
答:遇有不慎损坏大堂各类设施或装饰物时,应仔细查看受损情况,询问损坏客人单位、姓名、楼层、单元、房号详细记录情况,并请其签名认可,同时应报告领班,加以处理。
61、客人要求将物品暂时寄放时,怎么办?
答:客人要求短时间代为保管物品时,应仔细察看和询问物品的种类、数量,保管时间及原因,需保管时间超过一小时的,需得到领班认可,属易燃、易爆物品,一律不代为保管。
62、有人在大堂大声喧哗时,怎么办?
答:遇有人在大堂大声喧哗,应有礼貌地加以制止,请保持安静的生活环境,以免妨碍别人休息。
63、业主提出需要帮助,但职权范围内无法做到时,怎么办?
答:应耐心听完客人要求,职权范围内无法办到时,应主动向业主说明情况,并报告领班,由领班处理。
64、业主认领遗失的物品时,怎么办?
答:业主前来认领所遗失的物品时,应认真进行核查,并请其出示有效证件,询问其工作单位,记录在案,并请其在《遗失物品认领登记本》签字后,方可发还。
65、业主向管理员投诉时,怎么办?
答:遇有投诉,应耐心倾听投诉内容,并向客户致歉,迅速采取措施,当即进行处理,并向领班报告。
66、业主需代为叫出租车时,怎么办?
答:遇到业主要求代为叫出租车时,应详细询问需用车时间,车型并通知门岗,代为叫车。
67、业主之间发生矛盾时,怎么办?
答:遇到业主之间发生矛盾,应主动上前进行劝说,使其平静,做好矛盾的缓解工作,并劝其离散。
68、遇有业主情绪激动甚至辱骂时,怎么办?
答:遇有业主情绪激动时,应进行耐心劝导,使其平静,发生辱骂甚至动手情况,切忌采取对立态度,并报告领班,进行处理。
69、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物管区域时,怎么办?
答:客户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小区,应查明是否属施工用品,并督促其妥善保管,如非施工用品,一律不得进入。
70、外来人员要求代为转交物品时,怎么办?
答:遇外来人员要求代为转交物品给业户时,应有礼貌地说明情况,不进行此项工作的服务,但业户事先要求而又同意者除外。
71、遇到有人询问物管区域内,住户的有关情况时,怎么办?
答:不能随意提供住户情况,可弄清其动机,必要时将其带到管理中心处理。
72、外来车辆希望临时停于车道时,怎么办?
答:如遇外来车辆,必须问清所需临时停放的时间,原则上不给予停放。时间很短的,应引导其停放到适当位置。管理员必须保证车道畅通。
73、外来人员到小区乱贴广告,怎么办?
答:如遇外来人员到小区乱贴广告时,应立即加以制止,讲明小区管理规定,令其将已贴出的广告全部收回(包括前者所贴的广告一并收回)并打扫卫生以示教育。
74、推销人员进入小区搞推销活动怎么办?
答:推销人员在小区搞推销活动,如未经过管理中心同意,立即制止,并及时上报,将其带到管理中心接受处理。
75、计划检修停水、停电、停暖怎么办?
答:必须提前三天通知住户做好准备工作,并告知恢复时间。因检修给住户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敬请住户谅解。 &n
bsp;
76、遇电梯保养维修时,怎么办?
答:遇电梯保养维修时,管理员应将维护保养、暂停使用的标牌摆放于被维修保养梯的轿厢外,以示通告。
77、发现客人物品遗忘在大堂时,怎么办?
答:发现客人物品遗忘,应妥为保管,并做好记录,交领班处理,必要时,发失物招领通知。
78、工程人员进户维修,怎么办?
答:工程人员进户维修,应按以下步骤进行维修:
⑴按门铃:到达业主家门口轻按门铃三下,如果无人应答,应间歇十秒钟再按三下。不要连续按或按住不放。⑵进入:业主开门后,主动招呼“您好”以所挂工作牌说明自己的身份,并出示维修单,在业主许可下进入室内维修地点。进入前穿上自带的拖鞋或鞋套,进入后不要在室内随意走动。⑶修理:先摆好工具包,打开所带的毛巾或塑料垫,以免弄脏地面。修理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当修理中必须移动有关物品时,应先征得业主同意,并小心轻放。⑷清场:在修理过程中尽量防止渗水,防止垃圾散落;工作完毕后把污水擦干,清扫污垢、废料,或把散落在地上、踢脚线上的墙粉、线头清扫干净,把移开的物件搬回原处。⑸验收:不论是水、电、暖某个维修项目,修完后必须请业主验收。礼貌地出示维修服务价格表,写明维修费用,请业主在维修单上签名,在维修规范服务考核表上填复意见。业主不签复意见,不能作为修理工序完毕。⑹完毕:维修完毕不要久留,以免影响业主正常的生活秩序。离开业主家时,说声“打搅了”、“有什么需要再联系”。出门应面向业主后退几步,到门口转身说“再见”。
79、施工人员欲乘客梯上楼时,怎么办?
答:施工人员欲乘客梯上楼,应询问楼层房号、能走货梯一律从货梯上下。确需乘客梯的,应避开人流高峰。
80、施工人员不经允许在公共部位施工时,怎么办?
答:发现施工人员不经允许在公共部位施工时,应加以制止,并督促其清理好场地,检查是否造成损坏,造成损坏的,应作好详细记录,请施工负责人签字认可,交领班处理。
81、施工人员施工超出所规定时间或噪音较高时,怎么办?
答:施工人员施工超出规定时间施工或噪音较高时,应加以制止,说明小区的规定,并提醒注意。对屡劝不听者,及时汇报。
82、施工队未办理动用明火手续,动用明火时,怎么办?
答:应立即加以制止,并通知施工负责人,强调小区管理规定,同时给予适当的违约金处罚。
83、施工队未经同意,在管区留宿时,怎么办?
答:施工人员未经同意在管区留宿的,应责令其立即离开,通知施工负责人,重申物业区域管理规定,不听劝阻的,可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84、业主装修聘请没有资质小装修公司或个体户进行装修怎么办?
答:按照《装修管理规定》让其书面承诺装修质量,如有改动管线者,其装修押金在一年后退给。
85、损坏小区绿化怎么办?
答:无意中损坏绿化区域的,应及时制止,并劝说其过往时应绕过绿化区域;如故意在绿化区域玩耍、打闹、或进行践踏的,管理员应及时加以阻拦,并告戒其破坏绿化带的行为要受到处罚劝其尽快离开;及时查看受损情况,做好记录。受损区域严重的应收取相应的恢复押金。
86、业主搬家时怎么办?
答:⑴用户必须提前至少一天通知管理中心搬出的日期,以便安排载货电梯或货车上落货物的地方。⑵工程部到用户室内对设施设备等进行安检,将安检的记录交服务管理中心。⑶服务管理中心确认用户可否搬离,如不合格请用户整改合格方可搬家。⑷用户到服务管理中心结清管理费和所用各表显示之费用,退还钥匙。⑸用户填写出门证经服务管理中心签字盖章交门卫放行。⑹管理部记录用户变动情况,工程部停止该户电、暖、气等之供应。
87、住户反映计量表不准,怎么办?
答:如遇到住户反映计量表不准,应及时派专人查看,经住户同意将计量表送交计量部门校验。如果在保修期内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超过保修期,费用由住户承担。校表期间的费用按计量表最近一个月的日平均数乘以实际天数计算。
88、挖掘小区场地、道路,绿化带怎么办?
答:有人未经批准,擅自挖掘小区场地、道路、绿化带时,应立即制止,并及时与服务管理中心联系。如建设配套设施相关单位挖掘,给同意,交纳保证金,限定恢复时间,在施工现场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后施工。
89、装修工人未办理出入证怎么办?
答:装修工人未办理出入证,第一次予以放行,并通知装修负责人及时办理出入证,如还未办理不予放行。
90、装修改变或损坏房屋原有结构怎么办?
答:如书面申请经过同意的,按申请的内容进行装修,未经同意的,责令其停止装修恢复原状,并按装修条款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91、空调未按指定位置安装怎么办?
答:为了不影响楼层整体的美观,所有楼层在装修过程中已提前指定了安装空调设备位置,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一种整齐、统一、有序的感官效果。同时在住户入住前必须告知空调安装的位置,避免私自改动空调安装位置。一但发现安装位置不统一,必须及时通知该住户重新安装。
92、包封水表、水阀门、暖气阀门、跑风、天然气管道,怎么办?
答:为便于维修,严禁将水表、水阀门、暖气阀门或跑风,包封死。装修时确需包封必须做成活动的,以便利于今后维修否则不得包封;天然气属专业公司管理,为防止不安全隐患,装修时严禁包封和改动天然气管道,如确需改动必须有天然气公司的书面同意。
93、改动暖气管道怎么办?
答:小区采用地辐射供暖,支管道预埋于地下,主管道严禁改动,如改动必须提前写申请,经同意除保证质量外,还需交纳一定的质量保证金,一年后无质量问题时退还。
94、墙体外安装防护网,雨阳蓬、晾衣架,广告牌怎么办?
答:为保证外墙的整体美观,不得在外墙安装防护网,雨阳蓬、晾衣架、广告牌、如广大业主要求安装时,必须经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同意后统一安装,全部费用由业主自行承担。
95、供电局通知停电怎么办?
答:及时通知住户,当两市电全停,启动发电机退出市电联系开关,合上发电机联系开关,向应急负荷供电,每隔15分钟检查一次发电机运行情况,如燃油量水温等,监视市电进线电压,尽快与供电局联系,一旦市电恢复正常,立即退出发电机电源,恢复市电供电,做好记录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市电失压,发电机如不能正常自动启动,则用手动启动。
96、发现准备安装太阳能怎么办?
答:鉴于小区已有一年四季的集中热水供应,又因为安装太阳能不仅影响屋面的使用寿命和防水,而且影响小区的美观;所以小区一律禁止安装太阳能。发现准备安装太阳能的业主,应该一律做好解释工作,并且予以制止。
97、检查装修人员发现住户未写《改动管道申请》,而擅自加以改动怎么办?
答:私自改动任何管道结构是违反《装修规定》的行为。经查看现场,属于改动共用主管道部分,一律要恢复原状,属于自用支管道部分,必须补写申请,由物业公司认定允许改动的部分可以自行改动,但必须经过管理人员查验,并留有一定数量,一定期限的质量保证金。
98、住户改动管道造成二次试压漏水怎么办?
答:住户所漏装修公司改动管道造成二次试压漏水的,不仅要承担因漏水所造成相关业主的损失,而且继续修理应请物业公司指定的质量可靠的修理单位或原施工单位进行,修理费用由该业主或装修公司负责。
99、业主承接物业时,查验发现问题怎么办?
答:将发现的问题归纳罗列清楚,通过工作联系单,送达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指定的维修商签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修,同时物业管理人员应代业主做好监督与初验收工作。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篇3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XX年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持,而不仅限于资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这些青年的创业知识 是来自大学吗?青年创业的最关键因素,是创业资金的充足与否吗?四川成都高新区日前面向芳草街道等5个辖区街道、高新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等两个创业园 区、四川大学等8所省内高校、中山大学等3所省外高校,发放了总共1000份“青年创业现状与成都高新区创业环境”调查问卷。根据收回的912份有效问 卷,成都高新区近日撰写出了《青年(大学生)眼中的创业、园区建设与政府服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篇4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实践;市场调研;影响;重要性
服装业是一个永续的产业,中国目前已成为事实上的全世界的加工中心,全世界每三件服装中就有一件来自中国生产,在我们国家南方区域的服装公司就特别需要大批技术应用型、职业技能型的一线人才。然而我们服装职业院校是培养服装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需求,关系到我国服装业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工学交替等辅助教学手段。
服装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意在平面上完成后,还需要借助面辅料并通过工艺制作成成品,学生只有反复通过这一完整过程的实践,才能学到真正的、完整的专业知识,同时,服装设计是非常商业化的专业,设计的东西必须要能够接受市场检验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是一个合格的设计作品。因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就不仅涉及到审美的问题,还会设计到消费者的心理、市场的销售情况等问题。
目前,国内的高等服装院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对专业进行细化分。然而实际的状况是虽然观念上早已转变,但行动上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而且在实现这种教改理念的过程中,不同的学校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而环境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实践机会、获取信息等等都随着环境有着极大的区别。
通过近年来结合市场调研进行服装设计教学,通过市场调查的辅助教学手段,可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企业设计师在成衣设计过程中对于市场信息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产品设计本身。实际上设计师在每一年都要花很多时间市场调研上面。只不过,不同层面的设计师调研的方式和地点不一样而已,企业设计中市场调研的作用毋庸置疑,它既是设计的服装商品得以销售的基础,同时也是品牌得以延续的秘方。好多企业现在要求在应聘设计师之后要求设计师首先去旗舰店进行产品销售,短期一个星期长期一个月,让设计师首先了解本公司的消费群体是哪些?消费者对哪些产品比较青睐。让设计师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才进行具体化的设计,为公司做出贡献。然而在一些高校市场调研虽然有着专门的课程或者相应的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一直属于不怎么重视的课程,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或者更大的作用。那么,在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当中,市场调研的作用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首先,从我们学校自身教学改革中,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安排市场调研课程来看,有利于学生对服装资料、信息的收集,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在调研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缺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规定进行市场调研,在随后的一些款式设计训练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和效果。例如在进行零部件款式(衣领,口袋,门禁,袖子等)高强度训练时,多次练习的结果显示出学生所设计款式20%-60%都是从在市场调查过程中看到并记录下来的,然后进行重新设计变化出来的。
其次,通过市场调查能够很快了解并熟悉这一时间段市场上国内外知名品牌和该品牌的设计理念,或者说对平常通过各种杂志、书籍、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的名品牌和设计师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服装商品是三维的、立体的,并且通过不同的面料完成。通过在调研过程中见到具体的服装产品,不仅加深对该品牌产品的印象,同时对服装设计理念有更具体、深刻的了解。
再就是学生通过亲身接触市场,直接面对服装市场中的产品,不光是看到面辅料流行趋势,更重要的是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逐渐培养出的一种敏锐的观察力,这样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就会大大缩短与企业的磨合期。在接受外界的信息的同时,对课堂的理论课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应用,并加深印象,也会对媒体杂志的流行趋势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作为服装教育工作者的心里都很清楚,我们培养的学生,无不在进入社会后需要或长或短的时间来融入市场,实际上就是由“学院派”向“成衣派”转型,成为真正的企业设计师。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在校期间不间断的进行市场调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产品是消费者喜欢或不喜欢的,不同的品牌定位,产品和消费者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等等问题,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对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进行修改,这样就有意识的强化了学生的市场观念。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学院派”。
服装市场调研有其自身特点,但作为配合教学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服装专业特点、学习阶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侧重去进行市场调研。
根据经验,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市场调研至少包含两部分的内容:市场调查阶段和撰写调查报告。
首先是市场调查阶段,在这部分主要的工作就是通过文字和图像客观记录调查服装品牌的产品,包含名称、厂家、产品的款式、色彩、面料、价格、产品陈列展示方式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为后面调研报告的顺利撰写打下基础。
另外一部分就是撰写调查报告,撰写的内容除了对某一阶段某一品牌调查进行总结,同时需要对调查品牌的产品进行分析,诸如:该品牌的定位是怎样的?哪些产品卖得好,为什么卖得好?商品陈列有什么特点?店面装修怎样?
从实施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完成市场调研的技巧和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安排2―4位学生为一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初次进行市场调研的胆量,同时也可以分工合作,获取更多地信息量。这样一来,做到调研内容覆盖面广泛,同时也保持精而专。当然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无论是时间,还是形式、内容等,比较灵活。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篇5
市场调查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市场对产品需求的情况以及与此有关的资料。狭义的市场调查是指对购买商品、消费商品的顾客(个人或团体)所作的调查,研究顾客对商品的意见、要求、购买力、购买习惯和动机等。广义的市场调查除了对顾客作调查外,还包括调查产品的需求量、价格、流通渠道等内容。把市场调查获得的情报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分析、归纳,得出恰当的结论,提出采取行动的合理建议,进而写成的书面报告就是市场调查报告
一、市场调查是市场调查报告写作的基础
市场调查报告是记述市场调查成果的一种经济应用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离开了市场调查,没有市场调查获得的材料,没有调查研究的结果,就根本谈不上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因此,我们说市场调查是市场调查报告写作的前提与基础,要想写出好的市场调查报告,必须先认真地搞好市场调查。
要搞好市场调查,调查人员首先要在掌握本企业内外资料及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摸清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调查的主题及调查的范围,解决调查什么的问题。或调查产品的质量、效用,或调查用户的对象、数量、分布地区和经济状况,或调查产品的销售渠道,或调查产品滞销的原因等等,都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上海海光金属冶炼厂前两年生产的“铸铁短管”(又称污水管)与规格产品仅在长度上有差别,是价廉物美的下水道材料。原以为由于建筑工程遍地开花会十分畅销。然而,投放市场后却很少有人问津,销售量寥寥无几,致使库存高达两万余支,积压资金十七多万元。该厂根据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对“铸铁短管”滞销的原因进行调查,调查范围确定为上海市区、市郊区及外省市、县。经过深入调查,终于找到了产品滞销的症结所在:一是目标市场选得不准;二是销售渠道选择不当。以致货不对路,商品阻滞。该厂针对以上问题,作出两项决策:一改变目标市场,从市内转向市郊、本市转向外省;二改变销售渠道,由过去的市区专业商店单一经营变为由县生产资料公司经销。结果情况大为改观,“铸铁短管”立即成了热销商品,在短短几个月内,厂内积压库存一扫而空。海光厂这次市场调查搞得好是与调查之前正确地确定调查主题和调查范围分不开的。
通过市场调查获得了大量详细的有价值的可靠的情报资料,这就为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及写法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篇6
张静1978年生于风景宜人、山清水秀的重庆市秀山县。张静的母亲是小学美术教师,去上课时常常带上小张静。久而久之,张静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学后,她最喜欢在课余时间背着画板到田野、森林写生。美好神奇的大自然深深吸引着她。每当看到别致的野花、树叶等,她都当宝贝般收集起来。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找到张静的妈妈告状了,说她上课时心不在焉,无精打采,一走出校园就活蹦乱跳。她还经常逃课,一个人悄悄跑到野外采花、捉蝴蝶、画素描。妈妈很生气,收回了张静的画板,要她安心学习。可张静依然喜欢外面的景致,对学习的兴趣不大,1997年,她勉强考取了重庆的一所专科学校。
上大学之后,张静发现了世界上的另一种美。重庆市解放碑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商业中心,也是重庆最时尚的地方,集中了重庆市最美最会打扮的女孩和最新潮的商品。张静深深迷恋上了解放碑,迷恋上了这里一切美的元素。一有空就到这里逛,又省钱买了一台照相机,看到赏心悦目的人或物就拍下来。时时拿出照片欣赏,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毕业后,张静放弃了学校分配的工作,留在重庆。她实在舍不得重庆,舍不得解放碑的美丽。为了生计,张静开始疯狂地出去找工作。从2001年初春开始,几乎踏遍了重庆的各大人才市场,仅有专科学历的她每次都空手而回。张静就去推销洗发水、做报纸的广告业务员、当售楼小姐……总算能够维持自己的温饱。
尽管生活艰苦,但张静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她从生活费中挤出钱来买胶卷,几乎每天下班之后,她都要跑到解放碑对着感兴趣的人或物狂拍一通。解放碑附近一个酒店的负责人由于经常见到张静,与她认识了,了解情况后,让张静在酒店做了前台的接待人员。
有了一个比较清闲的工作,张静把更多时间花在自己的爱好上。她把照片进行整理归类,然后尝试写一些时尚分析、预测方面的稿件,配上照片投给一些时尚杂志。令她想不到的是,稿子每投必中,一些编辑还向她约稿。2001年8月,她收到了第一笔稿费,竟超过了她在酒店打工的月收入。原来时尚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张静似乎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2001年9月,她辞掉了酒店的工作,当了一名自由撰稿人,专门为杂志写时尚类文章。
一天,一位在服装厂做设计工作的朋友看到张静发表的文章后,认为她对时尚有独到的理解和眼光,兴奋地告诉她:“我们厂里正在向社会征集关于服装流行趋势的预测,厂长正为找不到好的理念而苦恼呢……”他离开时,拿走了一份张静的《秋装趋势报告》。两天之后,他给张静送来500元钱,说她的这项预测被厂里选中了,那笔钱是给她的辛苦费。果然不久,重庆市场上就出现了那家服装厂按张静的思路设计的新款服装,销售情况很好。
张静热情高涨,又给这个服装厂写了5个服装潮流预测报告,其中4个被采用。这样,张静从服装厂共赚了2000元,比原先给杂志写稿的稿费要高,也是她参加工作来拿到的最高工资。
虽然赚了钱,张静还是有点迷糊,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工作。她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知道了自己现在从事的是一种刚刚在美国兴起的职业――时尚捕手。时尚捕手就像天气预报员一样,迅速、准确地为众多的公司预报市场的时尚气息与走向。欧美一些时装公司、模特公司、广告公司均设高薪聘有“时尚观测员”,其任务就是逛街,观察行人的穿着打扮,从中获得灵感。公司从这些灵感中找到商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张静好兴奋,意识到国内的很多企业也需要时尚捕手,市场潜力巨大,自己何不就走这条路呢?
小开孔,深挖掘
一天,张静和几个同学去看望大学时代的老师。向老师汇报了自己所从事的这种新鲜、有挑战性的工作。老师很开明,很支持她,还语重心长地提醒她:时尚不应该局限在一个领域,你应该在更多的行业发现美丽。
老师的话一直在张静的脑子里萦绕。她也意识到,其实除了服装,很多东西也都在演绎着流行画面。从那之后,张静到解放碑收集素材的时候,就把目光放宽了:市民们喜欢喝什么饮料,喜欢打哪种样式的伞……甚至在热闹场合,张静看到有个别人把棒球帽反戴,或是把遮阳镜箍在额头上时,都会思考:这个物品将来会成为流行品吗?大众对此的认可度会是多少?
渐渐地,张静也意识到,并不是满大街走走看看就能做出一个好的分析报告;也并不是所有新奇的东西就能成为未来时尚。事实上,每一个新时尚的诞生,都是在已经有了广泛基础的情况下,经引领而成为大众时尚的。而时尚捕手的功能就在于当潜在时尚刚刚露出点苗头的时候,能够发现它,并将点滴扩大,即所谓“小开孔,深挖掘”。为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张静购买了一些知名时尚报刊和市场调查方面的书籍。一有时间,她就如饥似渴地读,脚踏实地去实践。
有了理论的指导和实际操作经验后,张静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仅一个月里,她就一口气完成了15个调查报告,涉及到服装、瓶装水瓶等五个方面的预测。不久,这15个调查报告中的3项被服装厂采用,而其他的调查分析却成了烫手的山芋,张静不知道该往哪里投。
无奈之下,张静决定自我推销。她把这些调查报告分别投向了相关厂家,然后在家等待回音。一个多月过去了,却没有任何音讯。眼看着兜里的钱一天天见少,她急了。于是,她开始给那些单位打电话,问自己撰写的调查报告被采用了吗?对方的回答都是NO。为什么呢?有的厂家就告诉张静:第一,你的调查分析只说明了趋势,并没有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应该怎么去做;第二,某些趋势是需要你自己能做成样品,厂家才有兴趣的;第三,在做分析前最好能和企业有广泛的联系,对症下药,因为很多企业都有专门的部门在做这些东西。张静恍然大悟,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2001年底的一天,张静在街头发现:开车的司机喝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把车停下来,在双手的帮助下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而张静同时也看到小孩子喝奶的时候十分方便,因为有一个奶嘴,方便吮吸。张静突发灵感,瓶装水的瓶子是不是可以装个奶嘴什么的呢?回到家后,张静从资料中查阅当前瓶装水瓶的构造情况,然后到街上进行调查,看看究竟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在瓶装水水瓶上加一个可以吮吸又可防止滴漏水的奶嘴。张静的调查显示,有94%以上的人对她的创意感兴趣。
心里有了底,张静就拨通了北方一个瓶装水企业的电话。她向负责产品形象推广的负责人谈了自己的想法。负责人听后,不停地称赞她的提议好、绝。随后,张静便按照那家企业的思路和要求,连夜写出了10000多字的分析报告。在报告中,张静介绍了瓶装水水瓶的的市场状况、现在的形状和自己调查的情况,算出了在瓶子上加一个奶嘴的成本,并在调查报告的后面附上自己绘制的设计图形。
调查报告邮寄出去仅3天,张静就接到了电话。那家企业准备采用她的创意,并且想邀请她去现场指导瓶嘴的设计。这次,张静赚了15000元钱,并且还拥有了这种设计的知识产权。数着手里的钱,看着自己创意设计的瓶嘴在市场上大受消费者的欢迎,张静心里乐开了花。
除了服装、饮水机、伞等外,张静还对汽车小饰品、牙刷、皮鞋等等做了市场调查,成功向相关生产厂家推出了自己的设计和创意,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为什么跟踪我的女友
在打望街头过程中,张静也遇到了不少委屈之事。有一次,张静在沙坪坝附近的一个小吃店吃中午饭时,忽然发现刚刚走过去的一个女孩子头上戴的钢夹子十分抢眼。凭感觉,张静觉得那个小饰品应该是未来的一种流行趋势。她马上搁下饭碗,开始“跟踪”那个女孩子,想走近她,看个究竟。女孩发现了张静,有点惊慌,便在人流中时快时慢地穿梭,想甩掉她。但张静仍死死地跟在她后面。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张静终于追上了那个女孩。当她刚拿出照相机的时候,突然,一个彪形大汉横在了张静面前。粗暴地夺下了张静的相机,“啪”地扔在了地上,并厉声问道:“你跟踪我女朋友想干什么?”张静解释了半天,但对方根本不相信她。最后,她硬是被这对恋人扭送到了派出所。派出所的人问明真相后,当场放了张静。但张静还是损失惨重:价值近千元的相机被摔坏,里面精心拍摄的一些相片也随之报废了。
还有一次,张静发现一位妇女手拎的提包很新颖、别致,便追上去想拍张照,不小心把路边的一个水果摊撞翻了,各种水果撒了一地,被街上的人哄抢一空。结果,张静赔偿了摊主200元钱才得以脱身。
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张静总算咬牙坚持下来了。
解放碑有一群追逐美的人
2002年初,张静在圈内比较有名气了。更多的时候,是企业主动请她写调查报告。一个调查报告从收集素材到完成采撷任务,一般都要10天左右,而找上门来的客户日渐增多,张静愈来愈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
2002年2月1日的晚上,张静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原来是一位很有经济实力的广州老板慕名想见她。他是在看了张静的一个调查报告后专程从广州赶到重庆来的。他想和张静合作办一个广告策划公司。
张静便去见他,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一聊聊到了凌晨5点。他们达成了意向,在重庆成立一个广告公司,张静以技术入股折算成15%的股份,参加公司管理。
2002年2月,海浪策划公司成立,张静任策划部的主管,专门负责时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工作。老百姓喜欢喝什么酒;需要什么礼品;最新的服装流行什么色彩等等。张静把这些信息收集到一起后,和公司同仁经过严密的分析,制定出研究报告,然后提供给相关企业。有些企业会据此开发新产品,制定新的市场营销方案。而公司的方案一旦被企业采用,企业需付酬金。
张静虽然当上了主管,但她仍然像往常一样,经常到解放碑打望。不同的是,她现在不用自己背着包拼命地奔跑了。她常常悠闲地坐在某个咖啡馆,边喝咖啡边注意着过往人流。当一个新奇靓丽的背影出现时,她只要使个眼色,她的手下就会去做那些工作。
她常对她的员工讲:“做我们这一行,首先要对市场有完备的了解,这叫心里有底。市场上每一个新出现的产品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另外,行人的异常举止、穿着打扮就是现行的课本,往往会给我们最大的灵感。”
张静常常在晚上把她的手下带到解放碑(因为最时尚的女孩子更多地会在这时出现),她一边教他们如何发现新奇的东西,一边指导他们如何采集信息。她还要求他们学会孤独,因为人独处的时候更利于思考很多事情。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篇7
“媒体的出路跟新旧没有关系”
记者:近年来,传统报业惨遭“滑铁卢”的唱衰声不绝于耳,但《华夏时报》2013年却逆势而上,实现66%的年增长,营收达到了3.7亿元,可以说在2013年年底上演了一场完美收官。
水皮:2013年可以说是平面媒体的雪崩之年。我们其实也受到影响,主要是IPO广告这块,因为IPO停了一年,往年能收入2000万元左右的广告在今年几乎为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你的报纸内容跟别人没有太大区别时,想纯粹靠内容赢得口碑、声誉,然后提升品牌影响力,再来保持对整个广告市场的影响,肯定是不靠谱的,至少靠这种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实际上,《华夏时报》广告没有大幅度下降,老客户也没有流失,为什么?靠的就是报纸的黏性。改版6年来,年年合作的广告客户占了70%以上。报纸的脾气秉性跟客户投得来,相互的认同度很高,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这份报纸拥有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资源越来越多,比如电影广告、空间展示、LED屏、各种会议论坛,包括前不久创刊的《华夏理财》杂志。对于广告客户来说,《华夏时报》目前手头拥有的资源,就是他们需要的广告资源、销售资源和渠道资源,换句话说,跟我们合作的价值越来越大。这几个因素促使报纸的广告业务相对稳固,虽说受到了整个报业环境的影响,但这个影响不至于说不能接受。
具体到整个公司的层面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不是普遍下滑而是大幅度增长,我们2012年的营收是两个多亿,2013年的营收大概是3.6~3.7亿元。而且这3.6亿元还是建立在我们同时做了一本杂志的基础之上。《华夏理财》7月刚刚创刊,是我们和《读者》共同出资5000万元合办的。我刚刚看了一下统计数字,目前确认的收入大概是2000多万元。如果加上杂志营收,我们2013年的营业额已经将近3.9亿元了。3.9亿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大概是《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中国经营报》这三家或四家收入的总和。不过老板也说了,尽管数字是这个数字,但是含金量(报纸收入占比)不够。话说回来,单靠一张周报想做到四五个亿是不可能的,《华夏时报》是胜在对资源的整合和把握上。
记者:能否具体讲一讲,如何胜在资源的整合和把握上?
水皮:我们目前的业务主要由6大板块组成。第一块是报纸。报纸的经营规模是有限的,这两年不跌就不错了,广告加发行也就七八千万,好的时候将近一个亿。第二块是万达银幕。2011年6月,我们通过竞标拿下万达影院的广告独家权。这一块市场相当好。2013年几乎所有的媒体广告都在下滑,只有电影广告在增长。两年多前,我们以两年8000万元的竞标价拿下广告权,2013年再次竞标时这个价格已经被哄抬至19个月2.4亿元,提高了三倍还多。这也说明大家的确看好这个市场,所以有人愿意不惜血本来抬价。对于我们来说,支付成本是大大提高了,但即便如此,《华夏时报》2013年的电影广告收入也比2012年同期增长了70%。这一块市场我们进得早、看得准,等于享受了行业的一个增长。
另外两块是万达空间和万达视屏,都是充分利用我们的大股东万达集团旗下广场优势建立起来的新业务。目前,全国已建成的万达广场有85个,每个广场都有巨大的空间用以举办各类活动,尤其对汽车厂家来讲更是如此,这就成为我们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万达广场全国几十块LED屏的优势,是本地广告商无法比拟的。尽管这块挣得不多,但是对我们客户来说是多了一个比较好的服务渠道和工具。再一块就是《华夏理财》杂志,因为是刚刚起步,2013年的毛利在185万元左右,10%不到的利润率。最后一块是沃伦创富会,其实就是论坛活动,这是我们的一个特色。这几块别看量不大,几个几千万凑起来就有两三个亿了。我们的经营可以说是以报纸和杂志为平台进行的一个组合经营。
记者:我觉得这有些类似纸媒多元化经营,只不过大部分纸媒是在发展全媒体、新媒体的同时,兼具开展多元经营谋出路,而《华夏时报》则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
水皮:很多报纸都在寻找出路,而我觉得大多数人在找的“出路”一定不是出路,不要去做什么全媒体的梦,也不要去做新媒体的梦。媒体的出路跟新旧没有关系。如果跳不出旧的思维框框,亏损自然避免不了,更不要说寻找出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终端当然要做,但是单单依靠新闻终端就能拯救报纸的命运吗?就算新闻终端能收到费,也抵消不了广告下跌的偌大缺口,没有增长前景的发展不过是在消极防御。中国新闻界的头等大事不是传播形态的问题,而是传播的内容有没有人看的问题,是不是在传播受众需求的内容。其次才是世界所有媒体都碰到的传播方式问题。不同的内容适用于不同的传播工具和形态,而严肃的、思想性强的观点、分析、调查、深度报道,是我们传统大众媒体的强项,这一点也是我对报纸一直还相对有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任何时候都需要专业的内容制造者。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反而衬托出传统媒体的价值――减少读者被混乱信息左右的成本。所以自媒体一来,我觉得大众媒体总算找到了生存的依据――专业。对于媒体发展的前景,我认为没有必要感到悲观,关键看你能不能坚持下去。
“历史上三次行情的判断都是准确的”
记者:说到专业,有人曾总结说:一个财经媒体专业与否的标准是公信力、判断力和功能性。您怎么看?《华夏时报》在这些方面有何作为?
水皮:相对来讲,财经类媒体还是比较严肃的。至于功能性,因为我们是周报所以谈不上日常的功能性。我可以跟你说说判断力。2007年7月9日,《华夏时报》改版后的第二期就做了一个封面报道《2007:被压抑的牛市猜想5000点或者6000点》,这是《华夏时报》第一次在头版头条位置对指数进行预测。在当时的情况下,全中国敢拿6000点做大标题的报纸没有第二家。之后的11月15日,指数涨到了6124点。这就是我们的判断力。
第二次指数猜测是在2009年年初,当时金融危机对股市可能造成的影响深不可测,之前几个月的股市已经跌到1640点。2月初,指数还在2000点附近的时候,《华夏时报》再一次刊发封面文章《红牛行情锁定井喷目标:第一2500点第3500点》。8月6日,股指达到3478点,跟《华夏时报》预测的3500点也只差了22个点。《华夏时报》历史上三次行情的判断都是准确的,第一次是6000点,第二次是3500点,第三次是2011年的创业板泡沫破灭。虽然我们是“乌合之众”办报,采访资源和渠道上都没有那几家老报社强。但是我们奉行专家办报的思路,我们强调专业性,强调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我们每次开编前会,实际上就是在开专业研讨会,讨论下一步宏观经济形势会怎么样,市场会怎么样,各个主要的品种可能向哪个方向发展……时间长了,同事都被我们的思维带着走,他们也会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判断能力。《华夏时报》绝不人云亦云。人追着新闻走,是越追越远的,永远追不上。我没有记者的优势,那就倒过来,让新闻追着我们走。这个能力,我相信还是有的。
记者:那么,怎么让新闻追着你们走呢?
水皮:财经类报道有个特点:预见性。资本市场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事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有规律可循的东西就可以提前判断,我知道什么样的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市场会做出什么样的连锁反应。而且我们又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人,我可以跟你讲故事,告诉你历史上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会怎么样,这一次也许会重复历史。我们是以这么一个心态来看待专业问题:首先要求自己就是专业人士;第二要负责任的、用新闻的手段来传播我们对市场的观察和思考。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一以贯之的逻辑判断。我相信这一点是很难得的,不管读者同意不同意我的观点,至少它是系统完整的,不管是正向指标还是反向指标,对读者来说都具有参考价值。如果长期读《华夏时报》你会发现,在市场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没有犯过错误。我觉得这是做财经类报纸的一个好处,这不是青春饭,编辑记者的思想是需要积累的,是要建立在经验的把握上的。首先你要有阅历,光看书也没有用。没有切肤之痛,它成为不了你灵魂的一部分。
“绝不人云亦云”
记者:“以新闻手法解读经济方略,以专家视角点评财经事件”,这是世人对您专栏杂谈的评价。您的杂谈我看的不多,还理解不了那样的评价,但至少目前给我感觉是理智,绝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判断,不像一般的财经评论充斥着别扭的专业术语。
水皮:我的判断也不见得都完全正确,但是大方向应该没有问题。绝不人云亦云这个评价是对的。至于你说的栏目风格,我把新闻和财经二者结合起来。虽然我自我定位为专业市场人士,但是我毕竟不是财经圈的人,这一点要清楚。我不靠证监会吃饭,不靠银监会吃饭,不靠央行吃饭,所以我敢说三道四。我跟他们是平等的。另外所谓专业术语充斥,那就是因为不懂,所以用专业术语来替代。真懂的话基本都是家常话、大白话。把专业问题大众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是大学毕业之后标志你成熟的必然过程。什么叫成熟了?深入浅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用大白话、家常话把道理讲清楚。
记者:从2007年改版到现在的6年时间里,您每周写两篇专业评论的频率一直没有断,同时还得管经营。为什么这么坚持?
水皮:我想,全中国很难找出第二个每周写两篇专栏杂谈的总编辑了。而且我写的是专业评论,每篇都有你所不知道的信息。到现在杂谈我都是手写的,一般是前一天写第二天发。如果我在外地,写完之后就拍照微信给秘书,他敲完字上传。出国也是这样,但凡我在能够发回来东西的地方基本都是如此。我觉得这也是个技能吧。你就是吃这口饭的人,不写不行,这是一。第二,你必须保持对市场的关注,而且这个关注是连续的、持续的,所以必须写。再说了,我既然是专栏作家的身份我就得写,就像总编辑就得管头版一样。当然现在我基本不管头版了,但是只要我在编辑部,周一一定会开三个会,上午经营会,下午编前会,然后再给杂志社开会。把我的思考、我的信息、我的分析传达给所有记者,然后他们根据各自分管的行业回去自己琢磨。因为我的角色就是这样,做生意没办法,你是总经理你就得对行业、对趋势做出判断。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篇8
人人都在高喊市调的重要性,然而,企业决策失误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这固然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但市调的真实作用一定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笔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就是明证。
一次调研断定一个时代的终结
笔者曾在国内一家知名的相机公司担任营销副总。当时的照相机市场己经开始经历深刻的变化,那就是胶卷相机正在被数码相机严重冲击。
然而,作为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国产相机企业之一,这家大型国企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经营上都倾向于尽可能延长胶卷相机的寿命。某些调研公司和专家提供的厚厚的市调报告也充分说明胶卷相机向底层市场转移,延续5年的销售问题不大。
凭着个人的生活经验,我感到农村市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如此大的消费滞后期,但真正要给出结论,必须有调研的支撑。
我做的调研没有局限在照材市场、商场柜台,而是换一种思路,就是与相机密切相联的冲洗店。在安庆的一个乡镇唯一的主街上有两家冲洗店,小店同时兼营的相机的确是以傻瓜型的胶卷相机为主,看不到几架数码相机。
如果调研到此为止,那么自然可以得出较为乐观的结论,但我们所看到的许多时候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现象的背后常常另有答案。
我递烟给小店的老板,和他闲聊:“为什么不卖数码相机啊?
老板说:“老百姓哪会在我们这种小店买啊,都是去城里买的。人家觉得城里的东西可靠,价钱也便宜。”
“那你这些胶卷相机还有人买吗?”
“逢年过节的时候,还卖两台。不过,如果是亲戚朋友,我就劝他们去买数码相机了。”
我又问:“我看你店里也在用数码相机照婚纱照了,你怎么冲洗呢?”
老板说:“很简单啊,我在这里照完了,用互联网发给安庆的冲洗店,最多两天,他就让班车给我捎回来了。”
“为什么你现在拍照都用数码相机呢?”
“又方便又省钱啊。你看,我用数码相机拍照片,想拍几张就拍几张,根本不用担心浪费胶卷,而且拍完之后在电脑里就可以修图,以前胶卷冲洗出来的要调个光都很麻烦呢。”
“你把照片拿到安庆去洗印,不是让人家把钱都赚走了吗?”
“是啊,我准备进数码打印的设备了,听说也不贵,操作比胶卷冲印的还更简单。”
从这家小店出来,我很久没有言语。接下来,在若干个乡镇冲印馆的调研访谈,答案如同一辙。回到上海,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公司写报告。我己经确信,所谓将销售通道下沉农村市场既不现实也无意义,信息与物流的进步、互联网与电脑的普及引发的产品更新速度之快远远超乎之前的判断,我们现在最明智的做法是尽快进入收官阶段,停止胶卷相机的生产和投入,毫不迟疑地清理库存,撤离越早,损失越小。
市场决策,凭什么
我之所以敢否定企业用大把银子换来的市场调研报告,只不过是相信我所看到的是基层的真相。问题在于,如何才能看到真相,什么样的市调才能成为正确决策的依据?以下几点,供决策者与市调者参考。
1.高度警惕先入为主式的市调
作为决策者,必须克制自己的倾向,无论是组织企业内部人员调研还是委托外脑市调,都不要事先表露观点,否则,接下来的一切行为都很有可能变成一次“讨好的过场”,调研的出发点会变成“证明老板正确”。
这里有人的本性――既然老板都定了调,咱们就别唱反调了,顺着他的思路,理出一些能够证明他正确的数据和调查样本,众俱欢颜,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呢?
市场调研一旦先入为主,就会变成“新闻联播式”的采访,选择性环境、选择性对象、选择性编辑、选择性播出,看似客观,实则大缪。上文所说到的对胶卷相机市场寿命的误判,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正是下级对上级、乙方对甲方的迎合。
还有一种可怕的情况是,有些出卖“智慧”的公司,从一开始就己经为你的品牌定位、产品策划有了“灵感”,接下来所谓的市调过程和最终的市调报告就是为了推出他的结论。这种报告的作用只有两点,一是让企业为之付费,二是证明他们的创意是伟大正确的。
2.是谁在面向调研对象做访谈
不要轻易相信那一沓一沓的调查表,你知道这些表格是怎么样填写出来的吗?你知道受访者是在什么情型下回答问题的吗?你知道采访者是什么样的阅历和专业吗?
至于市场调研的科学方法,本文无法展开阐述。但要强调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不科学、伪专业的市场调研往往和事实真相相距十万八千里。笔者亲眼见证过一个调研小组的工作,为了完成公司的任务,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先是在商场拦问,在人来人往的嘈杂环境下,面对大学毕业生幼稚的面容和问题,受访对象要么拒绝要么敷衍了事地在表上打几个勾。眼看时间到了,调查表还剩一摞,大学生们只好自己乱勾一气,然后交上去汇总。
这样汇总出来的调查结果,你信吗?你当然不信,但是你如果不了解这个过程,只看到那么厚的调查样本,你恐怕不得不信。
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专业知识是无法捕捉消费者真实心理的。如果你想让这些调查表变得真实有效,最好先审查是谁在做调研、是怎么样在做调研。
事实上,一群无知者一个月盲目的调查还不如一个专业者一个下午的访谈更有效;一个非专业的长篇报告还不如老板跟着自己的直觉做判断。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么找到真正的专业人士做调研,要么相信自己的市场眼光。
3.透过表象看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像一辆汽车,你只能看到漂亮的外壳,看不到真正致命的发动机、轴承和电路。但是行家能够通过加油门的声音和刹车的路线判断这辆车的问题所在。对于市场真相,调研者要具备这样的穿透力。
事实的真相需要问得更深、追究得更彻底、了解得更全面,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
速溶咖啡刚问世时销售状况并不好,向主力购买者――家庭主妇调研原因,许多人说:噢,我不喜欢这种味道。果真是这样吗?调研者将现磨咖啡和速溶咖啡在无识别的情况下让消费者品尝对比,发现人们其实很难分辨。再进一步深入一对一访谈,消费者吐露了内心的想法:如果购买速溶咖啡,可能会被看作不愿煮咖啡的懒惰女人。
这种心理暗示被更大范围的调查证明是广泛的现象之后,厂家调整了广告诉求,不再强调它的方便性,而是偏向宣传人与人之间的温馨、美妙的味道,终于使速溶咖啡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