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历史的五个问题
了解历史的作用:不懂历史,就难以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经验和启示.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清朝历史,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历史(一)
清朝的加衔制度是怎么样的古代封建社会,官员如果因公殉职,或是有突出贡献,朝廷照例会有所表示,在原职的基础上给予加衔。不过在明代以前,这种加衔还较为随意,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到了清代以后,关于加衔,才有了法律上的规定。
清初由于是开国时期,重视武功,只是规定了武职官员的加赠事宜,并以级别加以区分。如顺治九年(1652)规定:提督任满三年,勤劳死事者,均准加一级。顺治十年(1653)定:总兵官赠三级,副将、参将二级,游击、都司、都司佥书一级,以下不加赠。
但是清初时期,由于爵位和官职不分,因此这一时期的加赠其实就是赠爵。后来,爵职分开以后,才成为真正的赠衔。康熙三年(1664),又做了具体规定:提督、总兵、副将病故如奉旨交部议奏给予加赠者,副将充提都、总兵官赠署都督佥事,提督赠都督同知。
康熙十三年(1674)又定:绿营武职阵亡,均给以加赠,提督、总兵官各加赠三级,副将、参将各加赠二级,游击、都司、守备各加赠一级。次年,又将千总、把总阵亡者,照守备例加赠一级。
雍正二年(1724)年,左都督充提督、总兵官者,无可加赠,嗣后如有特交部议恤者,有部将应否加赠宫、保之外恭请钦定。同是这一年,雍正帝出台措施,绿营武职阵亡者其子孙给荫,三品以上均荫以守备,四品至把总均荫一千总,阵亡之提督、总兵官荫子弟一人,以都司用;副将、参将、游击荫子弟一人,以守备用;都司、守备荫子弟一人,以千总用;千总、把总荫子弟一人,以把总用。
乾隆四十九年(1784)以后,体制更加完备,规定绿营将士和八旗一样,一体给予世职。从此,“汉员死难者,亦多得世职矣。”
乾隆以前,武职加赠或给荫还仅仅是限于“阵亡”,嘉庆时期有了新的变动。嘉庆六年(1801)出台新的规定:官兵出洋巡哨,遭风飘身故者,提督、总兵荫子弟一人,以都司补用;副将、参将、游击荫子弟一人,以守备补用;都司、守备荫子弟一人,以千总补用;千总、把总荫子弟一人,以把总补用。
旗人将官带兵船巡哨,在大洋大江遭风飘身故者,官兵俱照阵亡例分别给予抚恤银两,三品官荫子弟一人,以五品官用;四品官荫子弟一人,以六品官用;六品以下官荫子弟一人,以七品官用,均按品食俸。
此外,官兵因擒拿盗贼被害者,也被划入因公殉职的范畴。提督给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世职,总兵给骑都尉世职,副将以下,把总、经制、外委以上,俱给予云骑尉世职。
上面介绍的是武职官员,文职官员也有加衔和荫子规定。官员因公殉职,如在外洋、大江、黄河、洞庭湖、洪泽湖等处阵亡、伤亡者,均给予赠衔而荫其子弟。赠衔具体分为十八等:
总督赠太子少保衔,巡抚赠右都御史衔,布政使赠内阁学士衔,按察使、盐运使赠太常寺卿衔,道员赠光禄寺卿衔,知府赠太仆寺卿衔,同知、知州、通判赠道员衔,知县赠知府衔,州同、布政司经历、理问赠知州衔,州判、布政司都事赠都察院经历衔,县丞、府经历赠銮仪卫经历衔,教谕赠国子监助教衔,训导赠国子监学录衔,布政司照磨赠布政司都事衔,按察司照磨赠按察司知事衔,主簿赠盐运司经历衔,吏目、巡检赠盐运司知事衔,典吏赠主簿衔。
以上只是地方官员的赠衔规定,朝中文武大员死后的赠衔并无明确的规定。但逐渐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做法,即根据大臣生前所得加衔及皇帝认为其为国效力的程度给予恩赠。既可以赠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又可以赠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而且尚有赠六部尚书衔。
如果已有加衔,则酌量给予更高级别的加衔,如大学士刘统勋加赠太傅;大学士、一等伯、直隶总督李鸿章追赠太傅等。还有时隔多年加恩赠衔的情况,如康熙年间的礼部尚书顾八代,死时赠太傅,后又追赠太师。
清朝历史(二)
清朝灭亡后汉人为什么不愿意剪头发清兵入关后,为了加强统治,强迫普通百姓剃发留辫子,甚至流传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
汉族人因为老祖宗传下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因为头发的问题与清廷做了许多斗争,但这一标志性的屈辱发型,还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清朝最具有辨识度的特征。
我们看古装剧,唐朝汉朝尚不容易区分,但清朝戏却是一眼就能认出来,就是因为男子们的明显的阴阳头。二百多年过去,1911年清帝退位,掌握政权的民国政府也及时发布了剪发令。
很奇怪的是,同当年一样,许多汉人仍然不愿意剪掉头上的辫子。
梅兰芳先生在1912年6月才剪掉自己的辫子,距离剪发令的颁布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但他仍然是最积极的一批人之一。梅兰芳先生的两位跟班,死活都不愿意剪掉自己的辫子,梅先生只好夜里趁他们都睡着了,偷偷用剪子把辫子剪掉。结果这两位还要含着眼泪捧着辫子去找老太太诉苦。
民国初期人们对辫子的衷情,可见一斑。
对比二百年前人们因为不愿意留辫子而发生的无数冲突,实在让人感到讽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饱受清廷二百多年欺压的汉族人,面对民国政府的上台,不该庆幸终于可以剪掉这恼人的辫子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
一方面因为人都是健忘的。谁还会记得二百年前的事情,当初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与后来的扬州繁华早已不再一个时空,康熙年间的韦小宝就拿这个跟天地会撒过谎。
人人都只看见眼前的一切,却不会去管当年的血腥。当年清廷的剃发留辫命令,早就成为故纸堆里的东西。人们只知道现在新的政府要让大家剪去辫子,实在不习惯。
另一方面,是清廷过去对辫子的美化。
时间可以让人遗忘,也可以让人触摸不到真相。清初几代人还会记得反清复明,还知道自己是汉人而皇帝是从关外来的“非我族类”。钱穆先生就曾说过,他一度不知道皇帝是满人:“伯圭师随又告余,汝知今天我们的皇帝不是中国人吗?余骤闻,大惊讶,云不知。归,询之先父。先父云,师言是也。今天我们的皇帝是满洲人,我们则是汉人。”
这就与满清政府的刻意隐瞒有关了。
最初的剃发令,本来只允许男子脑后留下一条小辫,美其名曰“金钱鼠尾”。而后来在清廷的默许下,许多人的辫子越来越粗,甚至成为男子气概的象征。冯骥才先生笔下的《神鞭》,就是一条辫子鞭。
所以,更多平民百姓会觉得,自己的辫子是祖上传下的,什么民族气节都与自己无关。因为爷爷就有辫子,爷爷的爷爷也有辫子,你凭什么把我的辫子剪掉?
更重要一点,人们都是随大流的,没人愿意做出头鸟,因为出头鸟总被人打,活命要紧。
清帝虽然退位了,但是不是还有遗老复辟,城头变幻大王旗,谁知道这辫子明天还用不用得着。而且大家眼见耳听的,都是反叛的革命党才剪辫子,自己心中的权威如乡绅、老爷们也都没有剪辫子,所以,为了活命,辫子还是留着的好。
《阿Q正传》中,钱太爷的儿子留学回来还要带着一条假辫子,钱老太太还要到处解释: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剪去的。但这位进步的钱公子,还是免不了被阿Q骂作“假洋鬼子”——里通外国之人。
以上,不是民国人不愿意剪辫子,实在是剪辫子的法令太突兀,清朝留了二百六十年的辫子——换成一件瓷器就够得上传家宝了——说剪就剪,实在难以接受。
清朝历史(三)
清朝入关后为什么没有推广满语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之后,清军入关,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统治。清朝一共延续了276年,在此期间,百姓的一些生活习俗被强行扭转过来,比如著名的“剃发易服”,将长发束冠改为“金钱鼠尾”等等。那为何皇帝不全国推广满语呢?
如今,满语已经仅限于研究领域使用,可见清朝皇帝并没有让满语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当然,满语仍然有部分融入了汉语,比如东北话“咋呼”、“埋汰”、“故懂”等词汇,就来源于满语;再比如老北京话讲究轻声和儿化音,也是受满语的发音习惯影响。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因此满语也是从女真语演化而来,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来源于中国北方。金朝存在的时候,女真人曾经以契丹文为模板创造了女真文字,但不久金朝被元朝灭亡,女真人就分成了两个部分。
在中原的女真人被高度汉化,生活习俗甚至日常使用的文字,都跟汉族没什么区别了;而在东北的女真人,又深受蒙古文化影响,久而久之,女真文字在明朝彻底失传,明朝末年,女真人写书面文件6成用蒙古文,4成用汉文,直到努尔哈赤崛起,才改变了局面。
努尔哈赤觉得女真应该有自己的文字,于是命令大臣噶盖和学者额尔德尼创造女真文。两人接受了这一任务,加班加点无数个日夜后,终于拿出了“无圈点满文”(老满文),老满文是根据蒙古字母创造出来的,皇太极称帝后进一步完善,出现了“有圈点满文”(新满文)。
从此,满语成为了既有语言、也有专属文字的语种。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出于维护统治稳定的需要,命所有百姓“移风易俗”,剃发、易服都在强硬的推行手段下完成了。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清廷也遇到了来自民间的大规模反抗,双方矛盾一度激烈到无法调和,流血无数。
随着清朝江山逐渐稳固,汉人的反抗心理也没那么强烈了。既然大环境已经稳定下来,皇帝们为何还是没有全国推广满语呢?这是因为,大范围推广满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汉人和满人的人口比例不均,汉族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如果要这么做,势必面临几大困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上古以来产生了无数人文经典,这些经典几乎全部以汉语的形式流传下来,而且人们说话也习惯引经据典,假设想用满文代替,等于要把整个传统文化宝库换一通血,更何况满文属于字母型文字,汉语却是由象形文字衍生而来,改写翻译推广难度太大。
其次,清初顺治、多尔衮主事期间,因为剃发易服事件导致的矛盾已经够大了,等到了康乾时期,皇帝的重心已经放在了稳固江山,而不是改换江山上,如果要强制推行满语,势必又会引发大规模的反抗,稍有不慎就会动摇清朝统治根基,这是盛世皇帝不愿见到的后果。
最后,满语不外传也有很大好处。清宫里的不少绝密档案,都是用满文书写的,普通人就算看到了也不能明白意思,增强了保密性;还有一点,清朝的皇帝自己也会学习汉语、汉族典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自己也成了汉文化的推广者。综上所述,满语虽然没有大面积推广,但民族文化却互相融合了。
清朝历史(四)
清朝为什么不承认西方文化的先进
相对于日本国的明治维新,我国历史上清庭显然就是拒绝革新了,而其中最主要的关键点就是拒绝承认西方文明的现金性。这道理相信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了,清庭掌权的大多数都是怀旧的老顽固派,不想做出什么改变。若是承认了人家的先进性,那势必就要进行改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拒绝改变,那自然不能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理解先进性这个东西,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比较。对于日本来说,都没怎么比,不过是在1853年见到了从美国来的几艘“黑船”(黑黝黝的钢铁之船),就立即明白啥叫先进了。日本举国震惊,一场革新,而且是彻底的革新,15年后便发起了。
国家之间的强弱,从经济冲突到战争,是个好东西,是骡子是马能够拉出来溜溜,一下子就见了高低。日本人灵,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能够做到幡然自新。
大清就不一样了,早在1840年就被英国人的“坚船利炮”狠狠修理了一番,这个对比可比后来的日本人鲜明多了,按理说应该改弦更张吧?但20年过去了,啥事也没发生,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直到被英法又修理了一次,连“万园之园”圆明园都给烧了,一场内容极为有限的革新才得以发生。事实上也多亏了在平定“发、捻”之乱中崛起了一大批与洋人并肩作战并结下“友谊”的汉族大员,否则那场“洋务运动”还是无缘开展。
此后,清廷每往前走一步都是非常被动与困难的,简单的说是每被外人痛击一次,才勉强地向前走半步。洋务开展20年,清廷本来自诩“中兴”,结果牛皮在1894年被日本人轻轻捅破了。于是惹恼了两个广东人,一个是南海的康有为,一个是香山的孙文,一个要维新,一个要革MING。可慈禧老佛爷楞是不干,不仅扼杀了维新,2年后还亮出老家底——义和拳的附体“神功”,发疯似地“向万国宣战”,想一夜之间回到1840年前,结果被11国联军又狠狠修理了一次,这才有了几年后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大清为何不能像小东洋那样利利索索、爽爽快快地进行一步到位的革新呢?
这确实有认知上的问题。毕竟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绵不绝,始终是东亚文明的中心和宗主,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于是出来一个“中体西用”的过渡玩法,而不能像日本那样毫无包袱地脱胎换骨。
不过,这是次要原因,重点显然不在这里。
经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之役和庚子之变,大清被外人打得鼻青脸肿、灰头土脸,按理说大清朝的“优越性”早已荡然无存,谁先进谁落后是一个说不清楚的悬案吗?当然不是。那慈禧老佛爷为何还要抱残守缺,拉历史倒车呢?显然,这不是认识问题,而是思想问题。
也就是说慈禧及满清权贵集团,不是不知道西方文明的先进性,而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而拒绝改变,因此也只能宣称西方文明并不先进。因为一旦承认西方先进,则必须承认西方先进的根本,即宪政之优越性。而无论民ZHU立宪,还是君主立宪,那都是宪政,最终都要“虚君”,皇权成了象征和摆设,这是慈禧等权贵利益集团所坚决不能接受的。
因此,大清拒绝承认西方文明先进性,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出于无知,而只是为了维护一己之私。
但大清与近代的日本不同,大清的问题在于上与下的利益是冲突的,他们不可能构成民族统一体,因此满清朝廷出台的所有政策往往是只有利于维护自身的皇权,而不利于国家和民众。上下利益背离而无法调和,这正是大清迟迟不能发生彻底革新与进步的内在根源。因此,如果说大清错了,那首先是手握皇权的人错了,而与民众无关。
清朝历史(五)
历史上的清代宫廷女子究竟穿的什么鞋前几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阵风,清宫剧是一部接一部上映,很多人痴迷于那些爱恨纠结的故事情节中,剧看多了,我们会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宫中女子,上至后宫嫔妃、下至伺候人的小宫女,她们无一例外穿的都是“花盆底”鞋子,久而久之我们就认为,清代宫中女子鞋子都一样,随便穿、没差别,事实会是这样吗?
下图就是剧中常见的“花盆底”,他们的名字叫“旗鞋”,“旗鞋”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底高一般都在5到10公分,有的甚至达到10至14公分,关于其起源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取得胜利后他们为了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事实上,“旗鞋”是满清入关之后才产生,满族崇尚妇女“天足”,在一个满是“小脚女人”、男人非小脚不娶的世界,清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竭力推行满族发饰与服饰,并禁止满族妇女缠足,但文化的影响确实是潜移默化,清朝入主中原不久就被影响到,其中就包括对小脚的审美。
由于清统治者禁止满族妇女缠足,但根据普遍的审美标准,满族男女也渐渐认为大脚不美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族女性便发明了高底鞋。高底鞋搭配满族妇女爱穿的旗袍,既可以可使旗袍不拖地,又不暴露双脚,而且又为他们增加了身高,走起路来一摇一晃,婀娜多姿。
其实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花盆鞋”只是“旗鞋”的一种,还有一种是满足老年女子便于行走所穿的“平底鞋,贵族女子在13、14岁之后才能穿“花盆底”。至于普通宫女,他们是没有资格穿“旗鞋”的,当然也不可能穿“花盆底”,你能想像宫女们穿着花盆底干活的样子吗?所以在许多清宫剧里,不管是主子还是宫女一律穿花盆底是骗人的。
关于清朝历史的五个问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