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诗词鉴赏【精彩23篇】

发布时间:

李贺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作为“诗鬼”,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诗的风格 1

原诗: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翻译:

良驹风神真难见,贴钱花纹紧相连。

骏马奔驰蹄如飞,烟尘掩映蹄铁现。

宝马本应一流配,无人织就云锦鞍。

快马神鞭方耀眼,谁为铸就黄金鞭?

简析:

一句直接描写其花色与众不同,雄健的宝马脊背上毛色呈现出铜钱连接的图案。二句写马驰骋如风,卷起的尘埃有如烟尘,只见银白色的马蹄在扬起的`尘埃中有如闪电划破乌云,让人想象到,宝马飞奔有如腾云驾雾,轻捷如飞,多么神勇,多么雄健,多么剽悍!接下去一转,龙马本应配金鞍,可是,就连一个障泥却也无人为它织就,有哪里还会有人为它打造贵重的马鞭?后面两句没有直接对马进行描写,而是用议论的笔调,写马没能得到应有的待遇。显然,这是借马的遭遇暗喻自己的人生际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启用,而是遭受冷遇与怠慢。自然,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懑,壮志难酬的痛苦与无奈。

原诗: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翻译:

寒冬腊月雪满天,铺天盖地好似盐。

青草精料不曾有,慢嚼草根满嘴甜。

只是不知年岁老,嚼口先试硬和软。

篱笆墙上铁蒺藜,心想顺势口中衔。

腊月飞雪漫天,铺满大地,好似洁白的海盐。这样寒冷的冬天,自然青草难觅,只好嚼食草根。只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嚼得动不,于是先尝试着嚼一嚼蒺藜。

简析:

这首诗先来了个整体环境描写,将马的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雪飘飞,大地奇寒的大背景之下,这就预示着马不会有好的遭遇。果不其然,写了一个特定的场面:主人搂着一堆干草根,丢到马前面,说,马儿啊马儿,你看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哪能弄到草料啊,你就将就将就吧,这些草根甜着呢。说完,主人走了,留下一堆草根。接着写了一个细节,没有麦麸子,没有谷子,没有大豆,也没有高粱,面对一堆干草根,马无可奈何的摇摇头,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嚼得动这些草根。于是便预做准备,把铁蒺藜衔来嚼嚼,看看还嚼得动不。一个特定的环境,一个特定的场面,一个特定的细节,表达出一种特定的内心感受。

上面一首是从马的配饰写马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这一首则是从马的饲料来写马悲惨的遭遇:苦寒的冬天,衔着铁蒺藜来试试自己的咀嚼功能,看看对填肚子的草根还能不能对付。

李贺的诗词 2

《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

清琴醉眼泪泓泓。

李贺诗歌风格 3

李贺诗歌风格

李贺诗歌充满奇崛冷艳、幽冥凄冷和荒诞离奇的风格色彩,他笔下的诗歌世界充满了鬼气和阴暗之色,却也不乏明洁的色彩。

一、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

幽冷、荒诞是李贺诗歌的整体风格。杜牧在《李长吉诗歌序》中曾用“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概括李贺诗歌总体风格,并高度赞扬了李贺天才般创作才能。钱钟书先生则认为,李贺的苦心创作,专在修辞设色上用力,不考究命意谋篇,同时指出李贺虽然立意谋篇不能情意贯注,而修辞设色,确实有惊心动魄、爽肌刺骨的力量。

钱钟书先生对于李贺诗歌的品评非常独到,钱先生说:“长吉词诡调激,色浓藻密”,概括出了李贺诗“构思奇特、想象诡异、手法新颖、意象跳跃、语言峭奇、瑰丽”等艺术特点。

二、李贺诗歌的文体风格

文体风格的表现总是离不开具体可感的语言形式,用字不仅是语言艺术技巧,同时也是创作主体胸襟、才思的反映。李贺诗歌的文体风格在“炼字”中得到充分体现。钱钟书先生《谈艺录》 “长吉字法”论李贺诗风虚幻荒诞、词诡调激,凝重险急,指出其用字上的特点。李贺用字刻意求奇, “无一句不经百炼”。李贺诗中常常出现创新词,长吉诗中“奇”处处可见。在《感讽五首・其五》中“蟾光挂空秀”的“蟾光”指月;《贵公子夜澜曲》“腰围白玉冷”的“白玉”指腰带;《南山田中行》“冷红泣露娇啼色”中的“冷红”指秋花;以上所举,正是钱先生论李贺用字中所说“长吉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酒曰‘琥珀’”,以新奇之物代替常见之物。

李贺诗中的离奇比喻也同样是求新,李贺抓住喻体的。特征,淋漓尽致的发挥想象。以此向读者展示一个迥异的艺术世界。《大堤曲》中的“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一句,把难得一见的“菖蒲花”与多节的老“枫树”相对,用“菖蒲花”比喻容易流逝的女子的青春年华,用多节的老“枫树”比喻老丑之状,用这两种植物来曰美曰丑,颇具令人震撼的审美效果。

李贺“好取金石硬性物作比喻”, “昆山玉碎凤凰叫”、“荒沟古水光如刀”。李贺也喜欢用动词、形容词之“有硬性者”,如“空白凝云颓不流”“霜重鼓寒声不起”。钱钟书说 “长吉化流易为凝重,何以又能险急。曰斯正长吉生面别开处也。”钱先生把李贺诗歌比作如冰山之忽塌,沙漠之疾移,说其“势挟碎块细石而直前,虽固体而具流性也。

李贺诗中修辞手法多样,无论是淋漓尽致的想象,还是天马行空的夸张,都体现了其诗歌的“炼字”艺术,展示了非凡的创造力。

李贺善于营造幽冥凄冷诗境,往往选取一些冷僻的意象。“秋”“月”“霜”“冷”“血”“泪”等意象,如“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竹黄池冷芙蓉死”,“秋明空旷间”,“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这些“冷”的意象更是与“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钱钟书说李贺能营造出“意境阴冷,悚人毛骨”的鬼的意象。

《南山田中行》中“秋野明,秋风白,塘水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这首诗首两句,描绘了秋季原野的景色,秋风掠过的田野、秋风淡白,塘水澄清,虫声唧唧,具有一种素雅、苍茫之感。长满苔藓的石头上,云雾缭绕,红花上依旧缀着冷露,像哭泣的女郎一般。野田稻熟,叉芽待割,这本应是繁荣浑厚之感,可接着,暗淡的残萤在田径上低飞而过,顿时削弱了这种爽朗之感,而后两句更是阴森、凄冷,石隙间的泉水低落到了沙上,冷森的鬼火点缀在松枝之间,上句描画所闻的幽冷,下句描画所见的幽冷。这首诗把深秋时分的原野上的情景描画得鲜明、细致,而诗尾仍未摆脱“冷”的气质,依旧充满幽冷的色彩。由这首诗,我们不仅看到了李贺作为写“冷”大师的用笔之妙,也看到了他诗中所展现不多的明洁、灵动、素雅之感,而这种风格除了一系列“鬼诗”外,在他其他题材诗篇中也能找到,虽然描写的不多,其中也会包含些许抱怨、牢骚,可仍是表现了他那种充满希望,不甘颓老,内心充满欣喜之感的感情。而他的艳情诗虽然会写的直白显露,为人诟病,可是却也有一种放荡洒脱的情绪于其中,旖旎之气十足。这也就是杜牧为李贺诗歌诗集作序所说:“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

综上所诉,李贺凭借其奇气、其奇才,在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独放异采。钱钟书先生以敏锐而独到的观察力对李贺诗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评论,他对于李贺诗歌的整体把握,对于李贺修辞设色的鉴赏,对于他炼字艺术的品评,都为我们研究李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李贺的诗词 4

《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李贺的诗词 5

《神弦》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李贺的诗词鉴赏 6

李贺(790-816)字长吉。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汉唐姬饮酒歌》

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

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

铁剑常光光,至凶威屡逼。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相看两相泣,泪下如波激。宁用清酒为,欲作黄泉客。

不说玉山颓,且无饮中色。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沈厄。

无处张繐帷,如何望松柏。妾身昼团团,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觉长,颈粉谁怜白。矜持昭阳意,不肯看南陌。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①。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②。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③。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④。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⑤。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⑥。

《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其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其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何处哭秋风?(其六)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其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其八)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其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其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其十二)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其十三)

《长歌续短歌》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兰,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月明落石底。

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相劝酒》

羲和骋六辔,昼夕不曾闲。

弹乌崦嵫竹,抶马蟠桃鞭。

蓐收既断翠柳,青帝又造红兰。

尧舜至今万万岁,数子将为倾盖间。

青钱白璧买无端,丈夫快意方为欢。

臛蠵臑熊何足云?

会须钟饮北海,箕踞南山。

歌淫淫,管愔愔,横波好送雕题金。

人生得意且如此,何用强知元化心?

相劝酒,终无辍。

伏愿陛下鸿名终不歇,子孙绵如石上葛。

来长安,车骈骈。

中有梁冀旧宅,石崇故园。

李贺的诗词 7

《江南弄》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

李贺的诗词 8

《上云乐》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

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天江碎碎银沙路,嬴女机中断烟素。

断烟素,缝衣缕,八月一日君前舞。

李贺诗歌的风格多样性 9

李贺的诗词风格

有诗鬼之称的李贺的诗词风格是怎样的呢?了解李贺的诗词风格,有助于赏析李贺的诗词,也是了解李贺性格的重要因素。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李贺的诗词 10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的诗词 11

《相和歌辞·莫愁曲》

草生陇坂下,鸦噪城堞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李贺的诗词 12

《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李贺的诗词 13

《画角东城》

河转曙萧萧,鸦飞睥睨高。

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淡菜生寒日,鲕鱼潠白涛。

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李贺的诗词风格 14

李贺诗的风格

李贺的诗,不论何种内容,想象都非常丰富,是著名的浪漫主义的诗人。那么李贺诗是什么风格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比较白和杜甫诗歌风格 15

关于李贺

关于诗人李贺有哪些事情呢?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27年,但他在人们心里却是活了上千年,至今仍被人们所怀念着。

公元768年,深秋。在美丽的汉江平原上,一位叫杜甫的诗人,正在送一个远房亲戚去四川。

这位亲戚的名字有点拗口,叫做李晋肃。“远房”究竟有多远呢?已知的一条是,杜甫的外公的外公的八叔,是李晋肃的先祖。

这时的杜甫,已是人生最后两年,很瘦,很憔悴;那位亲戚还是少年,很质朴,很阳光。

杜甫是个重感情的人。对这个超级远的远亲,他依依不舍,写诗送别:

“我们的船啊,

就要相背远离了。

那天上的雁啊,

也排成一行在悲鸣。”

秋风中,年轻人含泪紧握杜甫的手:“表兄,我也喜欢写诗,可什么时候才能写到你这个水平啊!”

杜甫拍了拍他肩膀,安慰说:“加油,你可以的。下次我们再交流。”

以上对话是我的揣测。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次别离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杜甫大概想不到的是,虽然李晋肃的诗最终默默无闻,但他的儿子,却

40年后,这个孩子将会从自己手中接过熊熊火炬,照耀唐诗的辉煌之路。

790年,这个男孩出生了。他身体很差,又瘦又小。父亲李晋肃却很爱他,希望他健康幸福。

“我要用最吉利的字给他取名。”李晋肃想。他给儿子取名“李贺”,字“长吉”,希望他一生都吉祥。

李贺的气质很忧郁,不爱说话,眼里经常闪着奇怪的光。

“孩子,你将来打算做什么?”家人问。

“我要写诗。”李贺淡淡地说。

“快算了吧!”家长头都大了。“写诗早就没出路了,你以前的那些猛人,什么王维李白杜甫,把这个世界上能写的好诗都写完了!你看后来那什么‘大历十才子’,不肯认怂,非要继续搞诗,搞出了什么鬼。现在不都时兴写散文了嘛。”

李贺不吭声。他的目光穿越云层,直达苍穹。

冥冥之中,仿佛有个声音对他说:“你真的想清楚了?诗的殿堂里,已经没有你的位子了。”

李贺四面看去,果然,在唐诗的光辉圣殿里,诗仙、诗圣、诗佛、诗狂、诗魔、诗豪、甚至诗囚都已经就位,真的没位子了。

“一定还有位子的。”他坚定地说。

“有是有,可是……只剩一个诗鬼了。”

李贺仰天长笑。我就来做这个诗鬼吧。

李贺慢慢长大了。

他的家乡在河南昌谷,一个神秘寂静的地方。他常常骑着父亲送的小毛驴,独自走出很远。他会爬上充满神话色彩的女几山,看兰香女神升天的古庙。他还来到残破的福昌宫,那里人迹罕至,是龙和凤凰出没的地方。

在这神奇的地方,小李贺郑重宣布,自己确定了写作风格。

“现实?浪漫?武侠?言情?”家人问。

“都不是,我的主攻方向是——魔幻。”李贺淡淡地说。家人又仆倒一片。

转眼到了十八岁。李贺整理好了诗,准备走出家乡,征服外面的世界。他的目标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东都洛阳。

家里很担心:“你虽然是大唐王孙,但是家道败落了,说是富农都够呛。现在考试都要托关系,你的写作风格又这么魔幻,谁帮你啊?”

李贺反问:“现在文坛上,最大的腕是谁?”

“这……当然是韩愈院长。”

“好,我就找他。”

“人家是大V,你是个小号,你找他做什么?”

李贺傲然一笑,说出了让家人再次晕倒的话:“互推!”

别误会,所谓“互推”,不是互相推倒,而是互相推荐。

比如两个微信公号,互相说对方好,欢天喜地一起涨粉丝,这就叫做互推。

小李贺想去找韩愈互推,难比登天——无论文坛还是武林,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大号不和小号搞互推,怕吃亏、掉粉。

以我的主业读金庸为例,《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热情地邀请老爸黄药师和江南七怪搞互推:“爹,我给你引见几位朋友。这是江湖上有名的江南六侠,是靖哥哥的师父。”

有数十万粉丝的大号黄药师粗鲁地拒绝了。他“眼睛一翻”,臭屁地来了一句:“我不见外人”。

韩愈在文坛的地位,相当于黄药师在武林。当时文坛最牛的原创文学号叫“古文运动”,是一个几十万粉丝的超级大号,运营者就是韩愈。

韩愈也写软文,因为腕儿大,开价贵死人。他给人家写个墓志铭,收费动不动“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或是“绢五百匹”,值好几百贯钱。而当时京城里三品大官不算禄米和职田,月俸也就6贯钱。

小李贺要打动大文豪韩愈,只有一条路:拿出最猛的诗,让韩院长吓一大跳。按照惯例,开卷第一首尤其重要,必须放代表作。

他想了很久,终于作出了决定:“第一首,放《雁门太守行》吧”。

李贺 16

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

李贺是中国古代诗人中一个极为有成就的浪漫主义大师。他在诗歌中表现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是并不多见的。

李贺浪漫主义的作品,就他所现存的诗歌来说是较多的。而且。我们读了李贺的全部诗作,还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印象: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几乎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即使在现实主义色彩比较浓郁的诗篇中,也存在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我们且以《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为例: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成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通篇感情充沛,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在古典诗歌中可以说是上乘。但除了魏明帝拆迁汉武帝的仙人捧露盘这一点事实以外,其馀的情节完全是作者凭借他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和激越的感情交织出来的。它虽没有多少事实根据,但使人读了之后,又仿佛觉得这全是事实:根本不近情理,而使人在读了之后,又觉得这仿佛全部合乎情理,如历其境,如见其事。这正是李贺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高妙所在。

作者一开始就把汉武帝刘彻叫作“茂陵刘郎秋风客”。显示出了作者倜傥不羁、傲视今古的豪放气概。无怪乎像王琦之类的批评家要发出“以古之帝王而藐称之曰刘郎,又曰秋风客,亦是长吉欠理处”(《李长吉歌诗汇解序》)了。但是,在干年以后,我们读到这首诗,就不禁要拍案叫好。“刘郎”是叫得的,“秋风客”也并不过分。当然,在古代帝王将相之中,被后世称之为郎的并不多见。而且,这样的称谓,毋宁还含有贬低的意思。被人称做“_二郎”的李隆基就是一例。何况这一句还是与下一句“夜闻马嘶晓无迹”相照应的。作者在这里凭自己大胆的想象,用“夜闻马嘶”比喻刘彻在世的声威勋业,以“晓无迹”形容汉室的衰亡。既十分形象,又富有感情的寄托,一开始就深刻地揭露出本诗的主题,激发起读者对于刘彻及其汉室江山之衰亡寄予的深刻同情。这两句起得十分有力。接句“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富有艺术的夸张:原有的三十六宫虽已破残,宫里的桂树却依然存在,并且还“悬”着秋香:而在断垣颓壁之上,则长满了土化(青苔),呈现着一片碧绿之色。这样,就自然在读者的心目中展现出了一派国破家亡、凋残寥落的景象。作者用这四句诗简单而又形象地交代了本诗主题所要描述的时间和地点,然后才在下面进入主题。“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这四句虽是全诗的主要结构,但真正的事实依据只有“魏官牵牛指千里”一句,其他全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想象。“东关酸风射眸子”的“射”字是很有分量的。在拆迁的途中,感到关东的风之“酸”而且又是那样地“射”眸子的,自然是这个“金铜仙人”,因为他是不愿意离开故国长安而东迁洛阳的。作者在此虽然没说出“金铜仙人”的悲切感情,而其实却是在诉说“金铜仙人”的悲切感情。还必须注意,作者虽然给人暗示出了“金铜仙人”的悲切感情,而其实却又包括了连读者在内的所有同情汉室衰亡的人的悲切感情。“金铜仙人”虽然依恋故国。不愿离去,但终于还是要被迫离去。而在他虽然舍不得故国的江山景物。却又非离去不可的无可奈何的时候,面对国破家亡、景物全非的情景,所能够带得走的,只有天上的明月:“独携汉月出宫门”;这位金铜仙人就自然要“忆君清泪如铅水”了。

“衰兰送客成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应该说是这首诗的主题。但这个主题却是浪漫主义的,因为事实上并无其事。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凭空采用了衰兰送客和天若有情这样的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出凝铸和激化主题的感情。这里,对于“衰兰”和“天”都赋予人格,是很特别的。衰兰送客的提法在古诗歌中出现过,而“天若有情天亦老”则是作者的独创,成为古今的名句。天而有情,当然是假的,天因有情而老则更假,这是常识。但问题是,诗歌的作用不同于科学,不在于给人以某种常识;反之,却在于如实地、或夸张地描绘一种意境的。或感情的真实,即使这种描绘是违反科学或超乎常识的,也没有关系,只要它能真实地或夸张地表达人们在特定情景下的感情就行。所以有时,这种夸张甚至越是违反常识,越是离开事实,就越是能给人以美的感觉。“天若有情”已经违反常识了,而“天”会因其“有情”而受到“情”的折磨、苦恼,也会像人一样地“老”起来,当然这就更加悖乎常识。但人们千百年来却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诗句。这是由于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以违反常识的事理,来从反面衬托之中,夸张地表现了一个感情的极限。而这个感情的极限,虽是人们在千百年的生活经验中存在着并清楚地感觉着,而却义无法表达出来的一种极限。

以下我们再谈谈《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无疑地,这一首诗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作者在这首诗中,以其过人的想象力,把箜篌演奏者李凭的技艺描述得令人无限神往。我们试以白居易的《琵琶行》来作对比。《琵琶行》对于琵琶的各种声音,可以说形容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但所有的形容。无论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好,“间关莺语花底滑”也好,“幽咽泉流水下滩”也好,或是如嘈嘈的“急雨”也好,如“切切”的私语也好,总而言之,一切的形容和描述都在人们的经验以内,使人读到如历其境,如闻其声,真切可信。李贺对于箜篌声音的形容则不然,他超出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的经验之外,完全凭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大量地运用了历史的或神话的故事和人物,并重新给予艺术的安排,使之为他的特定的艺术表现服务,使人们在读到诗句之后,随着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进入胜境,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形象思维而体味到各自不同的艺术真实的享受,从而完成了作者所表现的真、善、美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李贺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

作者一开始先不说出李凭在弹箜篌,而只告诉读者:由于有吴丝蜀桐在高秋时节弹奏,以致空山的凝云虽岌岌欲颓,但却被丝竹之声所遏止:传说中的江娥,被丝竹之声所感动,抱住了斑竹在悲啼:素女触起了忧思而为之愁苦――这都是由于李凭在弹箜篌的缘故。这是李凭弹箜篌的第一阶段。特别是箜篌的音调突然一变,低沉的气氛变为欢乐,于是连昆仑山

上的玉石也受到乐声的影响而碎裂,凤凰因为乐声的悦耳而发出共鸣;当箜篌重新奏到悲切的时候,芙蓉的露珠不禁下滴,有如人的哭泣;忽而乐声义转向欢乐,玉兰花也为之开放,露出笑容。乐声一会儿高亢起来,不仅使十二门前的冷光为之融和,以至于上达天宫,感动了紫皇,甚至还冲破了当年女娲炼石补天之处,把秋雨也逗引了下来。不特此也,李凭音律之妙,还引得会弹箜篌的神山老妪也为之心折,江湖中的老鱼因高兴而跃于波上,瘦蛟因听乐到欢乐之处而不自觉地舞于水中。而且,李凭的箜篌音律之妙,就连月中的吴质也不甘放弃听箜篌的机会而宁愿倚桂不眠,直至露脚斜飞、秋月高挂,而人间天上禽兽鬼神却还在冒着秋寒,同享此音乐之美。李贺对于李凭演奏箜篌的技艺的美妙,真可以说形容得淋漓尽致了。

李贺的诗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活用动词。李贺运用动词,往往不是直截了当地运用写实的手法,而较多地注重意境,凭借想象,或者运用形象思维。所以基本上仍是浪漫主义的。这样地运用动词,在别的古典作家也有,但大量地采用这种手法的,则除李贺之外,并不多见。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就是如此。在人们的经验中,黑云是不会压城的。所谓黑云压城的情况在实际上并不存在。然而从意境上看,或从直觉上看,则黑云压城的现象又似乎是说得过去的。这是我们读到这句诗时的一般感觉。如果我们再实际看到当一座山城或半山城,被漫天的黑云劈天盖地压来,但却又没有把全城罩住,而只是笼盖了这个城的一半或大半时,你就会发现李贺这个“黑云压城”的“压”字的妙处。有人试图把“压”字改为“入”字。不行。因为黑云“入”城在任何时候都只有小部分,而大部分还在天空,用一个“入”字却没有描状出来;而且一“人”之下。就没有了“城欲摧”的气势。也有人想把它改作“浸”城,也不行。因为黑云不是慢慢地“浸”的,而是一涌而来。只有“压”字好。“压”字不仅使人仿佛感到了黑云的重量,同时还刻画出了黑云滚滚而来的动态感。这个“压”字的妙处,还在于它不仅说明了近城处的云似乎在“压”城,而且把云层的厚度也刻画出来了。因为既然是“压”,则黑云越厚,当然就压力越大,而下文的“城欲摧”就更显得有来历、有气势,所以比用任何别的动词都更真切、更形象。又如《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的“踏天磨刀割紫云”也是如此。作者以紫云来形容紫石砚,已经构思出奇了。却又凭空用了一个“割”字,把读者引向紫石砚仿佛是从空中的紫云上割下来的幻觉。这还不足,为了把“割”字形容得更真切,作者又凭空想象出一个“踏天磨刀”,把读者进一步引向浪漫主义的想象之中,仿佛觉得这方紫砚是一个能干的巧匠在刚刚踏天磨刀之后,从紫云上割下来的。虽不真实,但却比真实还美。

李贺诗歌运用动词,除了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外,在写实方面,也自有其独到之处。他的写实,往往和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而且,往往虽在写实,却着重的是传神,用传神来写实。例如《吕将军歌》的“银龟摇白马”就是既写实,又传神,用传神来写实的例子。宦官领兵“出征”,看似“骑”在马上,而实际却是“坐”在马上。将士们骑马劲在足上、腿上,所以骑来稳重、英俊、威风;而宦官骑马,却没有这个锻炼,他们腿上足上没劲,看似“骑”在马上,而实际是“坐”在鞍上。加以马的生性,虽然“立定”下来,实际却并不安静,尤其两军阵前,更是如此。所以这位宦官给人的印象就不是“骑”在白马上,而充其量只不过是“坐”在白马上,摇摇晃晃而已。既然是摇晃,则他带在身边的银龟(银质的印信和装印信的龟纽)就必然会作响。这个“摇”字是写实,又是传神,是用传神来写实,是这句诗的“诗眼”。其构思之精巧,是难与伦比的。

毛泽东同志说:“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我们在对于李贺的诗歌作了一番“检查”之后,应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李贺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只是“怪”,只是“鬼才”;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记载了当时历史的真实,反映了上层贵族社会的浮华奢侈生活,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生活疾苦,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姚文燮说:“昌谷,余亦谓之诗史也。”(《昌谷集注・凡例》)这种看法并不过分。在艺术风格上,李贺继承了《离骚》以来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充分发挥了瑰丽奇伟的想象能力,留给了我们无数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绚烂无比的诗篇;而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又给我们留下不少值得学习的东西。所有这些,都应该加以肯定。当然,李贺毕竟是一千年以前的封建社会的诗人,不可能不受到时代所给予他的局限,因而在作品中也有一些糟粕,甚或是消极的东西。由于非本文所论列的范围,就不再一一加以叙述了。

李贺诗歌选读 17

《李贺诗歌集注》是对李贺诗歌的注释,在宋代即已开始,到清代为止,共有注本十余种之多。清人王琦的《李长吉歌诗汇解》,对以往各家之说,颇能博取慎择,折衷是非,是比较详明的一种。姚文夔的《昌谷集注》,钩稽史实,以史证诗,虽不免穿凿附会,但也有值得参考之处。方扶南的《李长吉诗集批注》,诗没有刻过的抄本,评笺虽然简略,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作者介绍

代诗人李贺(790~816)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 李贺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他作诗态度认真严肃,呕心沥血,属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了晚唐的诗歌创作。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也有的'作品晦涩险怪。有《李长吉歌诗》。

李贺写的诗 18

1《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2、《七月》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

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

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3、《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绿。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4、《上之回》

上之回,大旗喜。

悬红云,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

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坠地。

地无惊烟海千里。

5、《伤心行》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6、《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7、《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

大野生素空,天地旷肃杀。

露光泣残蕙,虫响连夜发。

房寒寸辉薄,迎风绛纱折。

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

百日不相知,花光变凉节。

弟兄谁念虑,笺翰既通达。

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阙。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

长思剧寻环,乱忧抵覃葛。

8、《染丝上春机》

玉罂泣水桐花井,蒨丝沉水如云影。

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

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为君挑鸾作腰绶,愿君处处宜春酒。

9、《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

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後。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瘈犬。

那知竖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

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10、《日出行》

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

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

奈尔铄石,胡为销人。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11、《申胡子觱篥歌》

颜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

花娘篸绥妥,休睡芙蓉屏。

谁截太平管,列点排空星。

直贯开花风,天上驱云行。

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

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

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萤。

12、《闰月》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管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13、《塞下曲》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14、《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

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15、《三月过行宫》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16、《沙路曲》

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

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蹄鸣上天去。

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

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

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17、《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

清琴醉眼泪泓泓。

18、《上云乐》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

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天江碎碎银沙路,嬴女机中断烟素。

缝舞衣,八月一日君前舞。

19、《秦宫诗》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鞋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20、《荣华乐》

鸢肩公子二十余,齿编贝,唇激朱。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叫严更。

径穿复道游椒房,尨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

口吟舌话称女郎,锦祛绣面汉帝旁。

得明珠十斛,白壁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

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惟画地。

峨峨虎冠上切云,竦剑晨趋凌紫氛。

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

金铺缀日杂红光,铜龙啮环似争力。

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貜貜如拳那足食?

金蟾呀呀兰烛香,军装武妓声琅珰。

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

天长一矢贯双虎,云弝绝骋聒旱雷。

乱袖交竿管儿舞。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

三皇后,七贵人,五十校尉二将军。

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大诗人李贺的故事

唐时的福昌县昌谷,就是今天宜阳县三乡。中唐杰出诗人李贺就出生在这里。

李贺七岁能诗,被乡邻赞为“神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当时的大文豪韩愈的耳朵里。韩愈是个十分爱才的人,他决定亲自登门造访,一探究竟。这一天,他和自己的得意门生皇甫湜一道从洛阳赶到了昌谷。

那天李贺正在后院竹林中玩耍,听家人说来了客人要见他,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来到前院,对着韩愈、皇甫湜深深施礼。韩愈看到李贺年小体弱,却如此识礼,心生爱意。

韩愈对李贺说:“我们几天来造访神童,可否现场作诗?李贺不知高低,歪着脑袋问:“大人要我作诗,可有题吗?”韩愈望望皇甫湜,微笑着说:“就以我们来访为题吧!”

李贺不慌不忙,瞅了一眼门外那华丽的高车和正在院中树阴下吃料的辕马,稍一沉吟,便挽起袖子,握笔在手,“哗哗哗”,一挥而就。

家人把墨迹未干的诗句递给韩文公。韩愈捋须观看,脸上表情不断变化。先是微笑颔首,继而睁大了惊喜的眼睛,最后不禁脱口而呼“好诗啊!”接着把诗递给皇甫湜看,两人不住地点头交换眼色。

李贺写的这首诗,就是有名的《高轩过》。在这首诗里,李贺借着记述韩文公、皇甫湜来访, 以自由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他对“文章巨公”、“东都才子”的仰慕,委婉地抒发了“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的抱负。从此以后,李贺的名气很快传遍了京华。

李贺每天都骑小毛驴出游。跟随他的小童子,身背一个小布袋,李贺一有诗情,马上写出来投入袋中,晚上回家后再一一取出来整理。这样每天都能得到好多首诗。

有个小偷以为李贺的父亲在外做官,家中一定很有钱财。而李贺每天外出带一个小布袋,一定收了不少租银。于是就悄悄地伏在僻静处,等到李贺傍晚回家时,跳出来拦路打劫。

小偷抢去童子肩上的小布袋,却抓出一大把白花花的纸片来,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诗句。他大失所望,把布袋往地上一扔,十分扫兴地走了。

青年李贺自视才学身高,需要在京城求得功名,于是离开家人,在洛阳、长安奔走数年。由于宦官当政,朝廷昏暗,却始终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精神非常绝望痛苦。心情烦闷再加上经济拮据,李贺竟生出病来。

传说,李贺在病床上奄奄将死的时候,梦见一红衣女子,骑一条小白龙,向他邀约说:“玉帝知你才华横溢,特命我接你上天,安排你做天宫翰林。请君速速启程吧。”

李贺随仙女一道漂漂而去。李母及众人似闻空中仙乐阵阵,异香扑鼻。回首再看李贺,果然已气绝身亡了。

李贺的诗词 19

《石城晓》

月落大堤上,女垣栖乌起。

细露湿团红,寒香解夜醉。

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

上客留断缨,残蛾斗双绿。

春帐依微蝉翼罗,横茵突金隐体花。

帐前轻絮鹅毛起,欲说春心无所似。

李贺的诗词 20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贺的诗词 21

《龙夜吟》

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李贺的诗词 22

《夜来乐》

红罗复帐金流苏,华灯九枝悬鲤鱼。

丽人映月开铜铺,春水滴酒猩猩沽。

价重一箧香十株,赤金瓜子兼杂麸。

五色丝封青玉凫,阿侯此笑千万余。

南轩汉转帘影疏,桐林哑哑挟子乌。

剑崖鞭节青石珠,白騧吹湍凝霜须。

漏长送佩承明庐,倡楼嵯峨明月孤。

续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李贺的诗词 23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