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优秀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页是爱岗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7篇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仅供借鉴。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1
(一)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0、用朱自清《春》中的句子描述加线句子所写的景物。(1分)
11、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⑤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⑤脱稿:(著作)写完
1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
A.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
14、“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0、(1分)山朗润起来了
11、(4分)描写满井明媚的早春景色;蕴含了作者欣喜愉悦的感情。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2、(2分)B
13、(4分)每写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贴在墙壁上,天天仔细阅读,每次总会删除十多个字。(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4、(3分)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
(可用自己的话表述,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2
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知节既领其一,甚被恩遇。
及王世充出城决战,知节领内马军,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单雄信领外马军,营在偃师城北。世充来袭雄信营,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先驰赴敌,□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
及密败,世充得之,接遇甚厚。武德二年,知节谓秦叔宝曰:“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及世充拒王师于九曲,知节领兵在其阵,与秦叔宝等马上揖世充曰:“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于是跃马与左右数十人归国,世充惧,不敢追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
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知节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六月四日,从太宗讨建成、元吉①。事定,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食封七百户。
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代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②。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表请乞骸骨,许之。麟德二年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八》)
[注]①建成、元吉:秦王李世民的兄弟。 ②贺鲁: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 简:挑选
B.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 营:安营,驻扎
C.构之于高祖 构:陷害
D.表请乞骸骨,许之 表:奏章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隶四骠骑,分为左右□自卫 ②行俨先驰赴敌,□流矢所中,坠于地
③世充军披靡,□抱行俨重骑而还
A.以 因 则 B.而 为 乃
C.以 为 乃 D.而 因 则
7.下列各组中,停顿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世充器度浅/ 狭而多妄/ 语好为咒誓/ 乃巫师/ 老妪耳/ 岂是拨乱主乎
B.世充器度浅狭/ 而多妄/ 语好为咒誓/ 乃巫师/ 老妪耳岂是/ 拨乱主乎
C.世充器度浅狭/ 而多妄语/ 好为咒誓/ 乃巫师老妪耳/ 岂是拨乱主乎
D.世充 /器度浅狭/ 而多妄语/ 好为咒/ 誓乃巫师老妪耳/ 岂是拨乱主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程咬金有胆识。他在隋朝大业年末社会动乱之际,组织聚集了数百人来保护乡人,防止其他盗贼来侵犯。
B.程咬金被李密委任为内军骠骑,统领内军八千人。他的队伍都是猛士,可抵挡百万人马,他也因此蒙受特殊待遇。
C.程咬金几易其主。李密被败后,被王世充所得,后又与秦叔宝商定,离开难成乱世英明之主的王世充,转而投奔秦王,在秦王手下建功颇多。
D.程咬金在唐朝有功劳也有过失。他帮助唐太宗除去李建成和李元吉,为朝廷立下功勋;但是后来因罪被免官,而后不久又被任命为岐州刺史。
9.(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3分)
②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4分)
(2)选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程咬金“有远见”?(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参考答案:
5.D(表:上表)6.C 7.C 8.B(他率领的是左右内军中的一支,4000人)
9.(1)①您性情猜忌,身旁又多煽动蛊惑之人,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恭敬请求从此分别。(“扇惑”“辞”各1分,句意1分)
②军队驻扎在怛笃城,有数千家胡人打开城门出来投降,程知节(程咬金)杀戮全城的人而后离去,贺鲁于是立即逃得远远的。(“次”“胡人数千家”“遁”各1分,句意1分)
(2)①认为王世充性格多猜疑,不是乱世英主,离开他归顺唐军 ②李世民左膀右臂被剪除时,建议他果断保全自己,助其除去李建成和李元吉,为朝廷立下功勋。
参考译文:
程知节,本名叫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年少时候骁勇善战,善于骑马用槊击刺。大业年末,程咬金聚集了数百人,共同护卫乡里,来防备其他盗贼。后来归附李密,任命为内军骠骑。当时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八千个特别优秀的勇烈之士,隶属四位骠骑将军,分为左右来保护自己,号称内军。李密自己说:“这八千人可以抵得上百万大军。”程咬金管领四骠骑之一,所受恩遇特别隆厚。
等到王世充与李密在城外决战,程咬金率领内马军,与李密一同于北邙山上扎营,单雄信率领外马军,于偃师城北扎营。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李密派遣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率先驱马奔向敌军,被飞箭射中,摔到地上。程咬金驰马救援,连杀数人,王世充军队后退,于是抱起裴行俨再次骑上马回奔。被王世充骑兵追赶,追兵用槊刺伤程咬金,程咬金转过身去折断其槊,又斩杀追兵,方才与裴行俨免于此难。
后来李密失败,王世充俘虏(得到)了程咬金,王世充对待他很是优厚。武德二年,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世充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乱说,喜欢赌咒发誓,这不过是老巫婆而已,哪里是拨乱反正的君主!”王世充在九曲与唐军交战,程知节带兵在阵上,与秦叔宝等在马上向王世充行礼,说道:“我等身受您的特别优待,总想报恩效力。但您性情猜忌,身旁又多煽动蛊惑之人,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恭敬请求从此分别。”于是骑上马与左右数十人前来降唐,王世充害怕,不敢追赶。李渊授予他秦王府左三统军,程咬金击败宋金刚,擒获窦建德,使王世充投降,同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逢出征举旗先登,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忌恨他,向唐高祖李渊进谗言陷害他,派他出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说:“大王左膀右臂被除掉,保全恐怕不能长久。知节在死的时候也不离开大王,希望大王快些保全自己。” 六月四日,跟随李世民讨伐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授予他太子右卫率,升任右武卫大将军,赐给食封七百户。
唐太宗贞观年间,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与长孙无忌等人暂时代理刺史之职,改封为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又转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事宜,加封镇军大将军。高宗永徽六年,知节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葱岭)道行军大总管来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军队驻扎在怛笃城,有数千家胡人打开城门出来投降,程知节(程咬金)杀戮全城的人而后离去,贺鲁于是立即逃得远远的。大军回师之后,知节因罪被免官。不久,授为岐州(治所今陕西凤翔)刺史。程知节上表请求归养,朝廷许之。麟德二年病逝,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在太宗昭陵。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3
一、思考与探究
1、>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花木兰》答案
一、1、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请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笔带过。
2、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3、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4、略
5、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绕,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
二、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2、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 帖 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表现木兰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成语“扑 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3用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
4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6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
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8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9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
10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他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 答案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4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所恶有甚于死者E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小题4】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答案
【小题1】(1)以……为亲(赡养) (2)憎恶(2分,每小题1分)
【小题2】B
【小题3】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分,“行”与“修”各0.5分)
【小题4】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亲”活用词,此处应译为“把……当作亲人, 以……为亲”。“ 恶”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例句中的“于”为介词,译为“在”,选项B中的“于”是“在”的意思。A“同,和”,C可不译,D译为“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与”“讲信修睦”,“与”是通假字,应译为“选举”,“讲信修睦”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思,应译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第一句中一个概括说明,后面分项介绍,分别构想了理想社会的特点,即:“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尽其力,货尽其用,实现大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理解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一步精读,确定哪些语句与题干要求相符,把这些语句提取出来并在理解后得出切题的词语或句子,概括作答。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5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小题1】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2分)
(1)箬蓬覆之(指代“船舱”) ( )
(2)石青糝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
【小题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
【小题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1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
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
【小题4】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① ( √ )②( X )
【小题2】略
【小题3】①高高的帽子②通屈,弯曲
【小题4】①体积小②容量大
【小题5】通过读者的想像力,暗示主人公此刻正“游于赤壁之下”。印证了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解析
【小题1】了解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学会辨别识记。
【小题1】学会名句填写,填写文言诗词有特征的句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小题1】理解时,突出彰显主题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6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
同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单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予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
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顷之,病卒官。初,修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幼童,终皆远至,世称其知人。(节选自(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学南阳,止张奉舍止:住宿,落脚
B、辟修为治中从事辟:征召
C、别驾刘献数毁短修短:诋毁,指摘
D、时人益以此多焉多:增多,增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母以社日亡
B、邻里闻之,为之罢社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臣闻之胡龁曰
C、无君焉归
D、其后严才反吾何辞焉则或咎其欲出者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修“知人”的一组是()
①能冒难来,唯王修耳②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③识高柔于弱冠④彼来者必王叔治也⑤成吾军者,王别驾也⑥异王基于幼童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社日是王修母亲的忌日,王修在这一天悼念母亲极为哀痛。邻里深为其孝心感动,为此罢免了组织社日欢庆活动的负责人。
B、对于得疾病的张奉一家,王修暗中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这反映了他坚守道义的精神和不事张扬的性格。
C、袁谭不听王修之言,兄弟相残以致众叛亲离。他向太祖求救,但太祖反而攻破了冀州去攻打袁谭,袁谭于是就背叛了太祖。
D、王修能做到“受其恩,食其禄,赴其难”忠义之行深为其主赞誉和推崇。
答案:
1、D(多:推重,赞美)
2、C(前者足疑问代词,哪里;后者是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A都是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B都是代词,代指这件事;D都是指示代词,表指示,可译为“那”“那个”CD相比选C)
3、B(①④⑤分别是孔融、曹操、袁谭知王修,而非王修知人)
4、D(A“罢社”足“停止了社日活动”,B“隐”是“同情、怜悯”之义,C太祖攻破冀州攻打的是袁尚
语文阅读答题模板——开头作用
文章开头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
⑴设疑法(悬念法)
好处(思维方向):①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⑵写景法
好处(思维方向):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3)其它还有: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再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答题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现的品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对人物的称呼、隐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谁是主人公)答题技巧: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配角:对主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简介某一人物答题技巧:基本情况、主要事件、简评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对人物的感情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7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迨②能倍③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②迨:等到。③倍:同“背”,背诵。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患记问不若人/未若柳絮因风起 B.独下帷绝编/以为妙绝
C.迨能倍诵乃止/蒙乃始就学 D.或在马上/或以钱币乞之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书 不 可 不 成 诵 或 在 马 上 或 中 夜 不 寝 时 咏 其 文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你的体会。(3分)
【答案】
9、(3分)A
10、(3分) 书 不 可 不 成 诵/ 或 在 马 上 /或 中 夜 不 寝 时/ 咏 其 文
11、(3分)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要勤奋,读书的方法要背诵
【解析】
9、试题分析:A中二者都是“比得上”;B:断/消失;C:才/于是;D:有时/有人。
10、略
11、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