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的历史故事有哪些【通用4篇】

发布时间:

朱棣明成祖是明第三位皇帝。年号为永乐。那么朱棣资料还有哪些?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明成祖朱棣的历史故事有哪些【通用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朱棣做了几年皇帝 篇1

明成祖朱棣为明朝皇帝之一,幼时出生于南京,其父亲为明朝朱元璋,早期曾经被封为燕王。朱棣聪明过人,英勇善战,可以说是并非池中之物。在他之前的皇帝是其侄子建文帝,当时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知道朱棣的才华总担心他会谋反,便总借机调配他的军队,削弱其势力。直到后面发动靖难之役攻打建文帝胜利,明成祖朱棣于1402年正式称帝。

明成祖在位时间有二十二年,可以算是比较长的一个时间。他英勇善战,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曾经五次亲自率领军队攻打少数民族蒙古族,收复失地,并在东西南北等不同区域都设置了内阁制度。他划分了不同行政区,为巩固边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实现了国家统一完整。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他不像历史上其他一些皇帝一样安于现状,他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他指挥的。他极力推行中外往来,加强内外交流。他修建运河,加强了国家对外的商业交流。他登基第二年就迁都北京,使国家走上了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道路。

朱棣不仅自己为国尽心尽力,同时他在位二十二年也为其儿子树立了榜样。朱棣在位期间其儿子朱高炽身为太子,也和其父一样一心为国家百姓着想。当时朱棣和儿子朱高炽,一个善于行军打仗,一个善于行政事务,两人共同管理朝政可以说是珠联璧合。这也为后面朱高炽当皇帝之后管理朝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成祖朱棣可以说是培养出了又一位明君。

猜你感兴趣:

朱棣兴兵夺皇位的故事 篇2

朱元璋做皇帝治理国家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他以七十一岁高龄去世后,他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儿子与自己的孙子争夺皇位的惨祸发生了。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长子朱标是皇太子,其他皇子被封为亲王,镇抚全国各地。如北平(今北京)的燕王、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晋王等,地处边境,还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负有防御边疆的责任。

太子朱标最讨明太祖喜欢,但在公元1391年病死。朱标的儿子朱允被立为皇太孙,做皇位继承人。

但是,明太祖还健在时,朱允的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对侄儿就不太客气。朱允看得出来,便向师傅黄子澄请教对付的方法。黄子澄给他讲了历史上汉景帝削平藩王的事例,暗示将来可以运用皇帝权威,削弱他们的兵权。朱允记住了这个办法

不过,其中潜伏的祸患,明眼人都看得出。有个训导(学校教官)借谈星象变化,上疏明太祖指出,亲王们势力过强,将引发政变,建议及早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但这一建议触怒了明太祖,上疏人被关进大狱而死。从此,吓得没有人再敢开口。明太祖也不是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而是不愿过早削弱边境防卫力量,也不愿外人插手他的“家事”。他临死时,遗诏不许外地亲王来京参加葬礼,强调各地官吏必须听从朝廷的指挥,就有防止变乱的意思,但为时已晚。

朱允登基后,改元建文,史称明惠帝。他那些拥兵一方的叔叔们都不乐意他的统治,燕王尤其激烈。

燕王名棣(dì),是太祖第四个儿子,从小在军中,又镇守北平二十多年,身经百战,既会打仗,兵力又最强大。

朱棣听到太祖去世,不顾禁令,强行到应天参加葬礼。走到半路,被建文帝派人阻止。

朱棣回到北平,异常愤怒。他一面与各亲王串连,对抗朝廷,一面招兵买马,吸纳人才,加紧练兵,壮大他的武装。

建文帝找到黄子澄,问对付的办法。黄子澄说:“请陛下放心,照当初我对陛下说的办就是了。”

黄子澄找大臣齐泰商议。齐泰要直接抓捕燕王。黄子澄说燕王势力大,不易下手。不如先逮捕其他亲王,削弱反抗势力,再抓他就会容易得多。两人统一了意见,并征得建文帝的同意。于是,周王等几家亲王首先被抓了起来。

为侦察燕王行动,黄子澄又向北平派出了忠于朝廷的高级官员,并调派重兵,加强防范。还在燕王府中安插内应,密切监视。

燕王为争取时间,装起疯来:满街乱跑乱叫,抢人家的酒吃,颠三倒四乱说话。又整天昏睡泥地,大热天里围炉烤火。

齐泰不信燕王真疯。他逮捕了一个燕王府军官,了解到燕王即将起兵造反,立即指派北平最高军政长官张、谢贵带重兵围住燕王府,说是逮捕府中图谋不轨的官员。同时密令北平都指挥张信逮捕燕王。

然而燕王接到张信告密,决心立即起兵。他假装答应交出府中密谋造反的官员,将张、谢贵二人引诱到府中杀死,清除了朝廷安置在他府中的内应,立即迅速占领整个北平,举起了反叛的大旗。

朱棣宣告,起兵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贼,是“靖难”,也就是平定内乱。这次战争,被称为“靖难之役”,实质上是叔侄间争夺皇位的战争。

建文帝以朝廷的名义,调派军队对叛军实行征讨。朝廷军队(南军)依仗人数众多,财力丰厚,战争的初期,多占优势,几度打到北平城下。但燕军(北军)久经战斗,战斗力强,燕王自己又很会打仗,南军不但没有攻下北平,反而多次被打得大败,损失惨重,北军开始南下。

建文帝生性优柔寡断。燕王还未公开造反时,曾到应天朝见,态度傲慢,不肯跪拜。有大臣建议以此为借口,将他抓住,迁到江西南昌,将战争消灭在没有爆发之前。建文帝却说:“我们是至亲骨肉,不必追究。”放过了他。开战后,建文帝又嘱咐不要杀死燕王,不要让自己背上杀害叔父的罪名。这就大大捆绑住官兵的手脚,燕王几次濒临绝境,都因南军不敢直接伤害他而逃离险境。

双方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西、安徽之间来来回回,打了三年,互有胜败。

公元1402年,战争出现了转折。燕王大军南下,直扑应天。建文帝所重用的齐泰、黄子澄等人,忠心有余,韬略不足,此时,朝廷方面力量差不多耗尽,文武官员纷纷外逃,京城守备空虚。建文帝无可奈何,只得撤了齐泰、黄子澄的职,又答应将长江以北划给燕王,要求停战。但燕王不肯息兵。

南北军在安徽凤阳附近的齐眉山打了一场恶仗。北军一度坚持不住,想退兵。燕王激励说:“大决战的时候到了,诸军将士许进不许退!违令者斩!”

燕王又派兵袭击南军的粮道,彻底打败了南军。北军长驱直入,围困京城。

南军大将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燕王进城直奔皇宫而去。可是,皇宫已经燃起熊熊烈火。

那火是建文帝放的。有人说,建文帝与他的后妃都跳进火中烧死了;有人说,建文帝在混乱之中换了服装,逃出了京城。总之,不见了他的踪迹。

朱棣终于夺得了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他就是明成祖。

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大批帮助建文帝的大臣被逮捕,遭残酷处死,并诛灭九族,鲜血再一次溅洒应天城。

朱棣的功过 篇3

朱棣明成祖是也,有明第三位皇帝。从其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到驾崩一共当了22年皇帝,年号永乐,因此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其轰轰烈烈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是非功过。

有人说朱棣是个大流氓,既然有这个说法那么就说明朱棣生前所做的事肯定是让后人不齿的。本文就挑那么一二件事给大家说道说道。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诛九族的罪名,不过自从朱棣过后便有了“诛十族”的新玩法。这还要从一个叫方孝孺的人说起。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谋臣,也是当时的大学问家。按照正常情况知识分子都很倔,当朱棣夺取帝位后要这位大学问家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仅不写,而且还在金殿上大哭大闹,这让朱棣好没面子,惹恼了朱棣,要诛他九族,方孝孺以读书人的气节说诛我十族我也不写,一臣不侍二主。就这样方孝孺的亲戚朋友也跟着遭到杀身之祸。“诛十族”的说头也就是从这开始的。

话说朱棣当了22年的皇帝坏事干了不少,但也做了不少充满正能量的事。比如说迁都北京,做皇帝之前他就在北京这个地方当燕王。为了稳定大明的北部边境,朱棣出于边境压力考虑迁都北京,并且五次北征,最后连自己也死在了北征的路上。还营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紫禁城。这个紫禁城的在今天的意义想必就不用赘述了。再有就是在朱棣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命解缙等人编纂了《永乐大典》。这在文化史上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壮举。

朱棣作为一代帝王,虽然距离现在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但是对于今天的我们在玩味历史的同时,还要汲取他的智慧,这样才能不停留在表面的功过是非问题上争论不休。

明成祖朱棣生平故事 篇4

朱棣出生于元末的战乱时期。那时群雄并起, 互相征伐。在朱棣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朱棣自称是马皇后嫡生,实际上他的生母是个贵妃,为此衍义出许多的野史和传说。朱棣长大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他娶徐达的长女为妻,成了他的好内助。燕王是诸王当中势力最强的一个,在抵御蒙古诸部的内扰中,他得到了锻炼,也初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生于乱世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应天,是顺应天命的意思。4年前(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庆(南京),就将集庆改名为应天。他要,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当皇帝。现在他又有了第四个儿子,照理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几乎与朱棣呱呱坠地的同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进攻应天。但军情紧急,他甚至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打仗去了。至于怎么样为这个孩子取个吉祥名字,他就更没有功夫去琢磨了。

七岁始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基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经有了7个儿子,自然是满心高兴。这时形势已经初安,他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了7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 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

这时朱棣已经7周岁,他这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生母之谜

朱棣的生母是谁,居然还是个谜,数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中国古代正妻生的儿子称嫡子,非正妻生的儿子称庶子。正妻被称为嫡母,其它的妾被称为庶母。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长子继承。即使嫡长子死得早,如果嫡长子有儿子,也要由嫡长子的嫡长子来继承,其它庶子则不得觊觎。

《明史》记载朱棣为马皇后所生,也就是嫡子了;但因明成祖曾先后数次修改《明太祖实录》,所以对《明史》的记载后人一直都有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