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法【优秀9篇】

发布时间: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整理的作文教学法【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作文教学实录 篇1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写作的材料却非常广泛,可以写秋景,可以写秋天的劳动场面,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和事……给了学生自主习作的空间。

学生简析:

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学生不管是生活积累,还是语言表达都是一个过渡时期,学生笔下的秋天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通过学生彩笔描绘的秋天一定有它独特的美。

设计理念: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本节习作课的核心。

另外,围绕“说?写?评?赏”这一条教学主线,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空间,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

写作目标:

1、自己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画,先说一说画的内容,再写下来。

2、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和同学交流,把自己的习作认真改一改。

3、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让同学们欣赏。

写作重点:写出秋天的特点,把语句写通顺。

难点: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秋天果子成熟、枫叶红红、稻麦金黄等秋天的图画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选的一幅或自己画的一幅秋天的画。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发说话兴致

师:(播放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让学生欣赏)问:同学们刚才看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秋天)

师:你看到的秋天美不美?美在哪儿?(引导学生具体地、多角度地说出秋天的一些特点)

师:秋天确实有它的独特美。今天我们就以“秋天”为题,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自己选择的秋天的图画或自己描绘的秋天,好吗?

本环节通过画面的展现创造导入情境,开启学生思路,唤起学生对秋天的美好回忆,为下面学生的说话创造条件。

二、合作交流,启发有序说话

师:提出说话要求:大声、有序地说出画面内容和自已的感受。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画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教师逐组聆听。

师:让学生从四人小组中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学生在全班交流。

生:个别介绍,生生评议。

师:肯定说话、评议有条理、详细的学生,特别表扬说出对秋天有独特感受的学生。相机指出不足。

师:同学们说话时很活跃,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老师再出道题,看同学们表现怎样?根据你选的图画和你准备写的内容给习作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可以用“XX的秋天”,也可以用“秋天的XX”,还可以用其它与秋天有关的题目。

生:学生自由发言。

本环节让学生直接说出直观形象的图画内容并自己给习作加题目,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说话的空间,学生的个性化语言不但得到发展,而且确立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地位。

三、自主习作,要求写清内容

师:出示习作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画面内容,把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生:围绕自己的图画和题目动笔习作。

师:巡视查看,相机个别指导。

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和图画文本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习作中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四、互相评议,引导实践提高

生:习作完后同桌互读互听,提出各自的意见。

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小组聆听和适当评议学生作文。

生:同桌听读完,再自己修改。

师: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用上学过的词句。

生:小组内听读,评议出优、良、合格等级。

师:抽出部分学生作文朗读,师生评议。

这一环节在生生评议、师生评议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修改、写作水平。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生带生,有效利用资源,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五、展示赏析,提高审美能力

师: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成果的欲望,让学生各自把自己的习作和图画粘在一起,贴到教室。

生:全体学生在展示自己习作的同时去欣赏别人的习作,选自己喜欢的一、两篇学习。

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有样可学,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总而言之:本节课的教学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层层推进的。说?写?评?赏四个环节,环环紧扣,以学定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遵循了儿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又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既注重了积累,又强化了训练与运用。

作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己定。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训练重点难点:

重点: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难点:

想象大胆、合理,有一定的科学性。

指导前师生的准备活动 。

读科幻故事和科普书籍。

指导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黑猫警长》、《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些有趣的科幻故事曾把我们带入多么神奇的世界啊!你是否也也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幻想: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宇宙的奥秘;到神奇的海底,去探测丰富的宝臧;到未来世界,感受科技的进步……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你所想的内容写下来吧。先想好情节,再确定几个角色,编一个科幻故事,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幻想故事,同学们早就熟悉了。从小看过的童话书、动画片,大都算作幻想故事,但是细分起来,幻想故事还能分成许多种,其中就有科幻故事。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加上幻想构成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是充满神奇色彩的记叙文,他不仅给人一定的科学知识,更能增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涌起。要写好科幻故事,应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1、来点儿科学。

科幻故事不能平空乱想乱写,要以当代科技水平为依据。这是一个难点,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做基础,很难写出象样的科幻故事。《西游记》是神话故事,那里用不着科学,想飞起来就腾云驾雾,想揭穿妖怪的真面目,就运用法术,科幻故事就不能这样随心所欲了。读过《小灵通漫游未来》吗?那里的人物也会飞,但他们乘坐的是太空车,原理类似宇宙飞船。如果他们也能腾云驾雾,那就不是科幻,而是神话了。当然,四年级的小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很有限,编出的故事不必很复杂,只要有点科学知识就行。

2、来电儿幻想。

科幻故事并不是当今科技世界的重现,而应有所发展,写的是未来的科技世界,所以幻想占有重要位置。这本来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但是写这篇作文的时候,你要格外注意幻想与科学的紧密相连。最稳妥的方法,是先想好所熟悉的科学知识,再它的基础上展开幻想。幻想不能漫无目的,除了课本上提出的“想好情节,确定角色,内容具体“等要求,还应该做到含义明确,也就是你要通过这个科幻故事告诉人们什么。看来,成功的幻想真要费一番脑筋啊!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范文:太空学校

星期四,校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经国际环境组织批准,我们桥口小学将迁到遥远的木星上去,校名改成“太空学校”。

我们的太空学校坐落在一朵巨大的花上,我们天天都嗅着扑鼻的芳香,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全都由机器人来担任,他们的手里都没有教鞭,对同学说话的口气很温和。今天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名字叫J。这是我们到木星后的第一课――生活课,J教我们怎样在木星上飞翔。

“同学们,在家里,你们的生活全都由机器人照顾,但是在学校里,你们要学会怎样生活。我告诉大家,在你们的身上,都安装了飞行装置,电源就在食指和拇指上,将实质和拇指碰一下,就可以接通电源,你们就会飞起来了。”同学们惊奇的睁大了眼睛,有几个同学忙按了一下,真的飞起来了。我害怕得手都颤抖起来。J老师慢慢走到我身边,用手抚摩着我的胸口,轻轻地说:“别害怕,你一定行的!”片刻,我的心不再跳的那么厉害了,J老师微笑着说:“现在你试一试,好吗?”我把拇指和食指一捏,咦?我飞起来了!“同学们,现在我们起飞吧!”我们真的像小鸟一样自由地在蓝天上飞呀飞,白云环绕着我们,好像是我们身上飘舞的纱巾,真快活!

回家后,我把作业送到电脑里。J老师在家细心地为我批改,我的作业竟然得了“优”。这是我上小学以来得到的第一个“优”!我看着屏幕上大大的“优”字,高兴得蹦了起来。

真的,在太空学校里上课,没有成堆得作业、试卷,没有分数。后来,我们得经历当然更有趣了,你想到我们太空学校来吗?那就赶快报名吧!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习作:

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二、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三、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下水文:新型眼镜

“哎哟!疼死了!”一听就知道又是病人们因为眼睛疼痛发出的呻吟声,我见此情形决定发明一种多功能眼镜。

我发明的多功能眼镜有200多种功能,在医院里,如果需要拍片子时,只要医生戴上它,人体里的五脏六腑、每一根骨头、每一个细胞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对方的身高、体重、血型,身体的哪个部位有什么毛病一看就知道。最神奇的是这种眼镜还可以自动把病情记录在镜片上。这就是专门给医生设计的医用眼镜。

一般人戴的新型眼镜可以更奇妙。它可以照相,可以自动播放电视节目和音乐;它的防御功能让你出门无忧:每当你遇到坏人或猛兽时,只要戴上眼镜看着对方的眼睛,对方就会昏迷,当坏人醒来时,他已经在警察局里了;当你眼睛很疲劳时戴上它,可以帮助你调节疲劳并预防近视,玩电脑游戏戴上它只有好处毫无害处,而且两边的架子上的电子感应器还可以通过脑电波让你的大脑放松;最奇妙的是这种眼镜只要转一下镜片就能看到远近不同的方位。它还有防沙、防紫外线的功能,最主要的是它很结实,无论怎么摔都摔不坏。

怎么样,我的发明不错吧!可惜还没上市。只要加把劲,我的新型眼镜很快要和大家见面了

板书设计:

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想象大胆、合理

有一定的科学性

讲评步骤:

一、明确讲评要点:

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想象大胆、合理。

3、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简评本次作文情况(见批改摘记)

三、讲评习作,指导修改:

四、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浅谈作文教学 篇3

一、放宽题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放宽题材,就要多写一些半自由命题、自由命题的作文,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如:可让学生写《我喜欢的××树》,写什么树由学生自由选择。有的学生写了自家门前的冬青树,有的学生写了山上的槐树,有的学生写了公园的松树,有的学生写了校园的梧桐树……学生自己选自己最喜爱的、最有感情的树,有内容可写,作文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放宽题材,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小事。有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希望有盲人过马路、老奶奶或老爷爷搬东西的事发生。当然,生活中遇到这些事是应该写的,可是生活中有大量的生活小事。为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拟写观察提纲,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保证学生观察时间,检查学生观察的效果,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写练笔文章。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就发现自己周围丰富的写作素材,为进入自由命题的写作做好了准备。学生再写作文,就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笔下生风”,把文章写得生动、饱满。

二、引发想象,多思创新

如今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电脑、影视、书报等多种媒体学到了许多成年人未知的科学知识,他们爱看课外书籍,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想象、创造作文恰好满足了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要。假如没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假如没有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现今的登月计划、宇宙飞船、潜水艇等如何能问世?所以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这是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培养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指导学生写想象、创新作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度”,以防学生想象得太离奇、漫无边际。要注意抓住教材中的创新、想象因素让学生续编故事、想象人物的对话、想象事情的经过。

三、坚持鼓励为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还相差悬殊,这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对所有的学生同样要求,不是使优等生失去兴趣,就是使中下生失去信心。为了要使优等生“吃得饱”、中下等生“消化得了”,应提倡尖子引路,带动全体。比如写一篇游景点的作文,要求大部分学生写出游览的经过,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适当展开联想。困难大的学生,只要写出经过,注意重点即可。优等生可以运用多种体裁、自由写作。

发现“尖子”,培养“尖子”,发挥“尖子”的作用,带动全体,使学生喜欢作文。因为“尖子”与其他学生年龄相仿,在同样的老师教育下,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其他学生学起来就感到亲切、实在、可信。经常请“尖子”学生介绍写作体会,让他们帮助困难大的同学写作,可以带动全班同学写作。同时,“尖子”的队伍也是在变化的,“尖子”不努力,会被其他同学赶上、超过,就不可能是“尖子”了,而一般同学很努力,也可以成为“尖子”。“尖子”引路,不但激励了“尖子”,而且使同学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对于写作困难大的学生,更要重在鼓励,要使他们懂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收获就是最大的收获。对进步快的学生发喜报、发奖品,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写中求异,练有兴趣

作文训练是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论文 )学生的作文有个从求同到求异的发展过程。因为他们一般都要经过仿写这一阶段。然而,仿写是为了不仿也能写,因此要尽量减少千篇一律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写中求异,活跃思路,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上的求异是多方面的,立意中求异,如同一题目,有不同的题材,反映不同的中心思想。题材上求异,写暑假生活,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可以用书信形式,也可以写一般的记叙文。在文章的结构、用词、造句以及开头结尾等方面,更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表达。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放得开。因此,有意识地提倡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五、实行课内外结合,多渠道教学

作文是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应该多渠道进行。我们坚持读写结合,坚持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欣赏文章的能力,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学习作者用词准确、用词巧妙。作文教学时要联系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将其运用到写作中。课内教学要扎扎实实打好作文教学的基础,但仅仅靠课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经常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扩大视野,积蓄素材,丰富知识,提高作文能力。

首先,要鼓励学生们多看书报,增加积累,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大量事实证明:阅读面广,知识丰富的学生,思维较活跃。认识水平比较高,作文质量就比较好。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课外阅读要重视阅读的质量,讲究阅读的效果,教师要加强阅读的指导。

其次,要加强课外写作活动,如记日记,小练笔,写观察文章,小记者采访,编辑小学生报、墙报等活动,使学生感到作文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最后,适当开展作文比赛、征文活动,对激发学生写作欲望,鼓励先进,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要使学生们喜欢作文,就要研究他们的心理,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改进作文教学,因材施教,因情行文。教师还要坚持鼓励为主,具体、切实地指导学生改正作文中不良习惯,让学生“用我笔,表我意”,和作文交上朋友,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实录 篇4

一、为景物添色彩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油油的树叶,红彤彤的苹果……不管什么景物,都有自己的颜色,世界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色彩,才更加绚丽多姿。习作中的景物如果缺少色彩,读起来就像看黑白电视,加上一点颜色呢,“黑白电视”自然就变成“大彩电”啦!那么,怎样给习作中的景物着色呢?除了平时认真观察外,还要恰当地运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如:“只见大大小小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蔬菜,有又细又长的豆角、紫得发亮的茄子、又绿又嫩的油菜、红里泛黄的西红柿……一位戴着白色围裙的阿姨正在大声地叫卖着:‘青萝卜,青萝卜,新鲜的潍坊青萝卜!’”

读完这一段,我们眼前一亮,哇,这些蔬菜好新鲜哪!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就因为作者在文中巧妙地为蔬菜增添了色彩,像“紫得发亮、又绿又嫩、红里泛黄”等。

如果留心,你会看到,一些景物的颜色还在不断地变化呢。如:“天上的火烧云真美啊,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这句话中,作者连用了四个“一会儿”,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时间不同色彩的火烧云,并将它的变化展现了出来。

二、景物也说话

大自然中的景物不光有美丽的颜色,还会发出不同的声响。每天,我们睁开眼睛,就能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嘟嘟嘟”的。汽车声,“哗啦啦”的风吹树叶声……这些声音,组成了一首美妙的合奏曲。描写景物的声音,能给人听觉上的美感,让人经久不忘。如:“妈妈刚刚走进院子,一群小鸡就叽叽叫着迎了上来,两只小黄鸭不甘落后,也嘎嘎嘎地向前跑,拴在木桩上的那只小白羊来回转着圈儿,急得咩咩叫……妈妈笑眯眯地撒下一把玉米,说:‘别急,有你们吃的。’”这里,小作者写了几种小动物的声音:小鸡叽叽,小鸭嘎嘎,小羊咩咩……这样一来,小动物急于吃食的情景就显得生动多了。

当然,除了直接摹声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的声音。如:“田野里,老师领我们倾听春天的声音。闭上眼睛,罩起耳朵,我听到了春风柔和的声音:‘快走呀,花儿在前面等我们呢。’我听到了小草欢快地叫喊声:‘妈妈,外面真热闹,我要出去玩啦!’我听到了麦苗拍手的声音:‘比一比,赛一赛,看谁长得快!’”这里,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春风、小草、麦苗的声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万物闹春的画卷。

三、让景物“动”起来

大自然中的景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山峦、树木、睡眠中的动物等;有的处于运动状态,如波涛、流云、奔马、飞鸟等。对于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状态也会有所变化。如树木,我们看它的形状、高矮、颜色等,这是静态,而刮风、下雨、落雪时,它又在不停地动。习作中,如果只描绘景物的静,给人的感觉不活泼,而只写动态,又显得不够稳定。只有将景物的静与动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笔下的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

“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是对雪后景物的静态描写,而“摇晃”“簌簌地落下来”“随风飘扬”则写出了雪后景物的动态美。

描写时,我们还可以抓住景物的特征,恰当地选用动词,把静态的景物写成动态的景物。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小草本是静态的景物,小作者巧用了一个“钻”字,描绘了小草生长的状态,展现了春的生机与活力。

四、景物也有错

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一草一木都能寄托人的情感,抒发人的情怀。同样一朵花,在风儿吹拂下,心情愉快的人,觉得它特别友好,在不停地点头微笑;忧伤的人觉得它很不顺眼,在不停地嘲笑自己。我们描写景物时,不能像拍照那样,镜头对准什么地方,就把那里的所有东西都拍摄下来,而要有所选择,选择有特点的景物,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受、感情写进去,使习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一位同学写自己在家里挨了妈妈的批评,掉着眼泪跑到大街上看到的景物:“路上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两旁的白杨树一动也不动,好像在想着无限心事。往日活泼的鸟儿也不再跳来跳去,偶尔叫一声,似乎在为我鸣不平。树下各色的花儿,不知为什么,都把头深深地低垂了下去……”

这里,小作者因情绪低落,感觉白杨树“在想着心事”,鸟儿“为我鸣不平”……这就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景物描写之中。做到情景交融,在方法上,可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写实与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

作文教学实录 篇5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人物描写要抓住特点,我们能不能根据文字描写判断出主人公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猜猜他是谁?

出示描写文字

生:我认为这位应当是猪八戒,文中说了:阔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

生:我觉得“穿着一身袒胸露乳的黑布衣,提一把九齿钉耙”这一句最能表现猪八戒的特点。

师:游戏继续进行,你能根据下列文字选择与之相应的图片吗?

生:第一幅图片应该与B,第二幅图片与C,第三幅图片与A。因为第一幅中“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只有B与之相符,

生:第二幅中“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第三幅中“一头金发、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恰恰印证B与C。

师:文学大师总是擅长于用一支笔为人物“画”像,且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文学作品中有些精彩的人物描写让我们难忘,试说说你读过的或是印象深刻的片段。

向日葵组秦林:我想给大家读一段话:我很喜欢笨女孩安琪儿,尽关她长得丑,满脸的麻点好像星星,两只眼睛也闹别扭似的分得很开,智商也不高??这里把人写得很丑。

师重复学生的话并说:记住以后写一个丑人就可以这么写,三言两语丑态百出,多丑啊!(生笑)

穿越小组张都明:那人生得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请问他是谁?学生稍迟疑。(提示,三国人物)齐声:关羽

师:关羽长得如何?

生:个子高,很勇猛,是个大英雄。师:长得好看吗?生:不算好,丹凤眼,不好看,我们一般讲人好看好用“浓眉大眼,双眼叠皮”这个词。

书海拾贝组刘妙棋:捧起《平凡的世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孙少平吧!瞧吧,她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的勉强还算好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还缀补着一块蓝补丁。裤子显然是两年前缝的,人长布短,现在已经短窄的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

师:看来,作者把孙少平写得够穷的。

萤火虫组冯书楠:有这么一个人,他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请问他是谁?

(学生面面相觑)

师:暗示一下吧。

冯书楠:他姓刘,三国中的人物。

学生恍然大悟的齐声:刘备。

师:刘备长得如何?生:应当很帅气,你看面如冠玉、唇若凃脂,长得应当算仪表堂堂吧。

师:呵呵,有帝王将相的面庞。

生:张洁写的《敲门的女孩子》中写了一段话是关于老赵爷爷的,说他弓着背,嘴深深的瘪进去,脸上的皱纹全挤推到一块,永远一身破布衫。

师:你看,“挤推”这个词用得多好啊。

启明星小组宋明达:我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星星点点的泥浆,她大大的眼睛闪亮闪亮的,白胖胖的脸红扑扑的,短发厚厚的盖在大脑袋上。

书海朝阳组张海洋: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羽扇纶巾,清秀儒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请问他是谁?

生:诸葛亮。

师:诸葛亮不仅能神机妙算,看来也是个美男子呀!

生: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洪钟,请问他是谁?打一三国人物。

生:张飞。

书中识趣组梁思琪:我写了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生气时她得理不饶人,一脸怒气,不说一句话(学生左顾右盼),蘑菇型的发型,头发乌黑发亮,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有个浅浅的酒窝。(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猜想),她喜欢穿运动装,一双白色的运动鞋。请问她是谁?学生猜

并揭晓答案。

生:她可以算是我们班的“班花”,她个子偏高,乌黑的头发被束成了马尾,密密的眉毛下长着长长的睫毛,还有一双清澈眼睛,高高的鼻子,甜蜜的小嘴,红扑扑的脸蛋上时常挂着微笑。闲下来的时候她会很悠闲的坐在某一个地方,大腿放在二腿上,两手放在膝盖上,很高雅,很气派。同样的话从她嘴里冒出来都要好听些。她还有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如果别人夸赞她,低头微微一笑,用左手捂住嘴不语了。

生大声喊:周子琪。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老师特别欣赏这句话:大腿放在二腿上,两手放在膝盖上。多好的描写啊!

学海无涯组刘锦源:这是一张可爱而又红润的脸庞,乌黑亮丽的头发有一点弯曲,在那红润的脸庞里镶嵌着两颗炯炯有神的水葡萄似的的眼睛。中等个子,身材苗条,她的成绩很好,就是不爱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她很活泼,每天都笑嘻嘻的。亲爱的同学们,你能猜出她谁吗?

师:长得好看,“红润的脸庞里镶嵌着两颗炯炯有神的水葡萄似的的眼睛。中等个子,身材苗条”,绝对的大美女一个!

作文教学设计 篇6

设计依据:

新课标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本节课就是依此为依据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色彩,闻闻叶子的气味,尝尝叶子的味道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和从多个角度展开联想的方法。

2、体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思考,自会品出生活的多彩,自会发现写作素材的丰富。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一片叶子。

2、阅读、摘入描写秋叶的词语、句子,并在班中交流。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教师巡视全班,检查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发言。

方案1: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但是,有几个同学手上没有叶子。当然,这个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采一片叶子,事情很小,但体现了一个同学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叶子引发我们的第一个思考。出示课题:叶

请没采叶子的同学到校园中去采叶子。

方案2: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这个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采一片叶子,事情很小,但体现了一个同学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叶子引发我们的第一个思考。

2、请将自己的叶子互相展示一下。

(设计意图: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关注,安排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可能会有学生没有引起重视而忘采叶子,因此设计这样的环节,并借机引导学生要注重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哪怕是采摘叶子这样的小事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

二、细细回忆,谈谈来历。

1、提出要求:

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采这片叶子的?

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动了你?请用通顺、连贯地一段话谈谈你这片叶子的来历。

2、学生将叶子拿到实物投影仪前,边展示边述说。教师针对学生的述说

给予具体、恰当的评价。

学生可能会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说:

(1)叶子是精挑细选的或是随手拣来的。

(2)因为叶子颜色、形状很美而采来,因叶子破损、老化可怜而采来等。

如: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片柳叶。我家院子里有株柳树,满地落叶,全枯了,或被虫子咬残了。昨天傍晚,我走过柳树边,意外地发现了它,它完好无缺地躺在那儿,它是那样的修长。它那样美,让我心动,我就采了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在回忆采集树叶的过程中,

不仅让学生体会习作其实并不难,可以将曾经发生的事做细细地回忆,并仔细地描述,更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情、用心去体验)

三、多种感官、细品叶子

运用多种感官,在观察叶子的形状色彩、闻闻叶子的气味、听听叶子的声音、尝尝叶子的味道等来细细品尝叶子。

(一)仔细观察、说说形状色彩

1、提出要求:仔细看一看你的叶子的形状、颜色等,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它可以引发怎样的思考?

2、互相交流。

重在引导学生从形状、样子、颜色等方面仔细观察,展开想象。除了引导学生说说叶子像什么,更应该引导学生说说从叶子上联想到什么。

如:叶子的叶脉很清晰,引导学生联想到像网一样密密交织着,再想到叶子就是通过这些叶脉、枝干、根从大地汲取营养的。黄色的叶子,可想象成是老年人手上暴凸的青筋和血管,让人肃然起敬。

从四季长青的绿叶,引导学生联想到这犹如一个小小的水库,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叶子,这正是它四季长青的原因。

从两面颜色不一的叶子,引导学生联想到颜色深的一面是因为接受了更多的阳光雨露,而浅的一面却默默地承受着这似乎是不公平的待遇。在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忍耐力。

(二)好好闻闻、谈谈气味

1、请调动我们的嗅觉,大家好好闻一闻,说说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2、学生交流。

从以下三方面引导:

(1)学生闻到了各种气味,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其他的味道等进行比较,并想想它为什么会这么香。如:闻到了泥土的气息,似乎还带着青草味;闻到了叶子的香味,与香水等不同,它是清清爽爽,不带一点杂味;

(2)学生闻到的是霉烂的味道,也要鼓励孩子,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它曾经是怎样的?

(3)学生可能什么叶没闻到,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它的花的香味等。

(三)侧耳倾听、讲讲声音

1、大家的嗅觉非常的灵敏,想象也非常丰富。下面,我们看看自己的听觉是不是同样的灵敏。我们来听听叶的声音,这更需要放飞我们的想象。你听,老师已听到了风声、叶子的呼喊声、小鸟的欢叫声、小朋友的读书声。相信大家一定能听到更多叶子的声音!

2、学生交流。

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

(1)叶子在不同的地方,我们将听到不同的声音。如在马路旁能听到汽车的喇叭声、人们的喧闹声;在校园里能听到同学们的歌声、欢笑声;在公园能听到小朋友的叫声、老年人的赞美声等。

(2)叶子能听到的不仅仅是欢快的、美妙的,还有凄惨、悲痛的声音。如在马路边的叶子因为被小朋友折了树枝而哭泣;在校园里的小草因为被小朋友们踩伤而哭泣等等。

(四)细细品尝、议议味道

1、老师为大家的敏捷的才思、优美的语言鼓掌。我们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赏析了叶子,我们还要尝一尝它的味道,品一品叶的生活。

2、相互交流。

重在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勇敢的尝试了,且尝到了各种味道,要让学生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称赞她们是敢于向学习、生活挑战的人。

(2)因怕苦、怕有毒而不敢尝试的同学,也要让学生来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从而让学生明白遇到事情要敢于尝试,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没有第一个敢于向危险、困难挑战的人,我们的生活将不会这样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用情去读懂树叶,促使学生愿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用心去感悟生活,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加热爱生活。)

四、明确要求、动笔写作

这节课同学们讨论得很成功,从你们的表情看,收获一定不小,想说的话还很多。

那么,老师布置一篇习作,以“叶”为写作内容,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以前,大家总觉得作文,没有可写的,其实作文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思考,我们就能品出生活的丰富多彩,会发现可以写入作文的东西原本很多。希望同学们都能写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作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意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浅谈作文教学 篇7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着实令人担忧。学生态度消极,谈文色变,作文质量偏低,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结构凌乱,语言呆板。教师“技巧”“经验”满堂灌,忽视对学生的科学实践,命题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学生读书积累生活不够,作文时没有丰富的材料。以上等现阶段作文教学之现状,引发我之思考。

一、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造成了人为的惧怕写作心理,丧失了作文的成就感。反思一下我们的作文教学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教读范文,学生学习范文----教师归结写法,学生效仿写法---教师命题指导,学生构思行文----教师批改讲评,学生领悟接受。作文时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心智技能活动,学生是这项创造性活动的实践主体。这样过程的作文活动学生往往手足被限制,绞尽脑汁勉强应付,获得的只是挫折、失败的体验,学生哪有作文的成就感可言。

二、学生阅读面狭窄,文化积淀不够深厚,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作文素养的生成与提高。当前,许多中学生为无“证”可举,无“材”可叙而困惑。其实,这一问题的根结就在于学生阅读面狭窄,文化积累不够。,知识面不宽广,人文精

神缺失。而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作为信息载体的图书和电视日益增多,如今巨大的网络资源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单一、缓慢、刺激度弱的格局,更为学生查阅信息提供了快捷服务。有感于此,我们教师应建立开放的阅读观,让学生走进文学名著,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用人类美好的精神粮食滋养他们的心灵,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三、对生活缺乏切身观察,缺乏切身体验,没有丰富的生活底蕴,导致作文内容单一、空洞,情感苍白无力。三个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缺乏足够的指导;二是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知水平较肤浅,阅历不丰富;三是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生除了课本、书籍中了解社会外,交际面窄,视野狭小,造成了他们生活底气不足。

四、作文教学的唯模式化严重,扼杀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导致作文缺乏创新。

五、采用“命题”或限制内容的方式,打消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不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针对以上几点思考,本人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1、作文命题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取材。

2、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和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在计划、命题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经常与学生商量、对话、互动。

3、作文修改的优先权给学生本人,在自我修改评改、集体修改评改和教师修改评改的活动中,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尝到作文成功的鼓舞。

4、结合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等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资助作文。

5、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鼓励学生独抒性灵。

二、激发作文热情,培养写作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作文。

1、组织学生观察、调查、访问、阅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和生活源泉,激起他们以文章的形式表达内心感受的愿望。

2、发现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学生以鼓励,树立佳作典型,经常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

3、把命题命到学生的心坎上,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励学生爱作文,作好文。

4、运用网络的多媒体功能向学生展示多彩的画面,创设作文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5、拓展课本资源改编课本剧。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观察思维与想象思维是写作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观察思维是引领学生写好文章的基础,想象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关键。

1、观察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明确观察明的;二是懂得观察又有顺序、有重点。三是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四是将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2、想象力的培养。一是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二是走进大自然,在生活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四、建立开发的阅读观,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1、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让学生生活在文学的氤氲之中,接受文学的滋养。

2、鼓励学生多方面阅读,扩大信息量。

3、引导学生养成背诵、积累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

五、走出课堂,投入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

1、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并深入思考生活。

3、正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真实平实的朴素写作,从竭尽粉饰生活之能事转化到再现生活之本位。

总之,要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既要有理性的认识,又要有实践的探索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这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获得最终解放的理想途径。

作文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设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根据以上要求,我以“真情实感”为突破口,安排设计了《感受母爱,体验真情》这堂作文课试图引导学生从感受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生活中最亲密的人(母亲)开始,去感受生活中的爱,从而爱他们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同时也为今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本着这样的思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感受伟大的母爱,抒写对母亲的真情。2、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把教学的重点难点确立为:感受、表达母爱。为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启发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听、唱、看、说、读、写、思的参与,在欣赏、感悟、探究、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步骤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主页,展示本课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有关的图片,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跟着唱。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和美的画面开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拉近师生的距离。图片内容是母亲与孩子的温馨画面,小时候母亲抚养教育我们,母亲老了,我们应该赡养她,给她擦脸洗脚。

(二)新课导入:

1、上课后问学生《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转入“新课导入”页面,展示《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剧情简介和视频片段。

2、观看后探究问题:

(1)大雨天妈妈找不到儿子,有怎样的表现?

(2)找到儿子,看到奄奄一息的儿子,妈妈又有怎样的表现?

(3)当儿子被他的爸爸抱走去看病时,母亲又有怎样的行动?

(4)你觉得电影中的妈妈对儿子怎样?我们有没有被感动?

3、教师导入:应该说,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和电影中小强的母亲一样无私地深爱着我们,他们也同样的伟大。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以“感受母爱,体验真情”为主题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母亲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也是最爱我们的人,我们写文章首先应该写写母亲。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对母亲的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好不好?

[设计说明]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妈妈对儿子爱的表现,在观看中感动起来,唤起他们热爱妈妈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三)范文引导:

打开“范文引导”页面。

1、例文一。

(1)阅读例文《妈妈的唠叨之歌》。

(2)探究问题。

①文中的妈妈有怎样的特点?

②作者通过什么来表现妈妈这一特点的?

③常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3)得出结论:我们要善于观察母亲,发现母爱,把观察、发现到的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出来。

2、例文二。

(1)阅读例文《母爱》。

(2)探究问题。

本文作者在什么时候感受到母亲是非常爱她的,从而被母爱深深地震撼着?

(3)得出结论: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通过细致地描写,真切地加以表现。 3、例文三。

(1)阅读例文:《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2)探究问题。

①同学们找找看,你认为什么地方最感人?

②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最深切的体会到母爱,从而值得她为母亲感动一生?

③想一想,如果这位小作者不善于感受生活,听到姑姑的话仍然漠然置之,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章吗?

④这段文字也运用了一些描写,但为何更为感人呢?

(3)得出结论:我们要从平凡小事中感受、体验母爱,把自己深切体验过的感情,如实地表现出来。

4、总结归纳三篇例文的启示。

[设计说明]这部分设计了三篇例文,让学生在欣赏、阅读、探究、思考别人亲情的过程中自己得出结论,明确写出对母亲亲情的三种方法。注重可操作性教学,整个过程教师只作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四)联系自身:

1、进入“联系自身”页面,欣赏歌词《母亲》,了解在生活中母亲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 2、教师总结: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饱含着深爱。汪国真在《母亲的爱》这首诗中写到: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的很远很远/却总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是的,

母亲的爱已渗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而我们总是在母亲的心里被牵挂和惦记。看来,母爱需要提醒,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当然更需要表达。每一位母亲都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回味绵长的华章。同学们,回忆一下吧,打开你尘封已久的记忆,翻开你成长的历程,想想妈妈曾经为你所做的一些事情,你就会感到幸福,你就会心存感激的,你就会有写作的激情和渴望,你就能抒写出对母亲的真情。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3、学生当堂练笔。学生快速思考母亲对自己的爱并在网上进行交流。

4、跟老师立下爱母亲的誓言。

教师总结:希望我们今后无论干什么工作,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今天在这里立下的誓言,也无论我们的母亲是多么的衰老,多么的体弱,她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人。

[设计说明]在欣赏了别人的亲情之后马上抓住灵感进行自我感悟,当堂训练。网上交流便于信息的反馈,能更好地检测本堂课的学习效果,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生最动情的时候,让他们立下爱母亲的誓言,表表爱母亲的决心。

(五)作业布置:

打开“表达母爱”页面,布置作业:1、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2、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写出母亲对你的爱。3、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另外推荐阅读有关母爱的文章,友情链接相关网址。

[设计说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把作业留到课后,让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进一步去阅读、感悟和写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更利于他们写出真正的真情作文。另外,母

爱是需要一个人用一生去感悟的,只有在生活中真正理解、关心、热爱母亲,才是对母爱最好的表达。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六)课堂尾声:

1、进入“课堂尾声”页面,播放满文军表达母爱亲情的歌曲《懂你》。

2、教师结束语:这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发现你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母亲。就让我们从感受母爱,爱母亲开始,去感受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爱,从而爱我们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作文指导教学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学习确立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及构思方面的知识。

2、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领会“立意、选材、构思”的写作思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情感体验:感悟成长,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重点:

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点滴琐事,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心中事、心中情,转化成文字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同学们,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下边我们一块儿来回忆一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了童年的鲁迅从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走进严肃规矩的三味书屋生活的经历,虽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但毕竟要长大;林海音笔下的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时候,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被嘲笑排挤的丑小鸭通过努力的追求最后成长为美丽的白天鹅;著名诗人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用诗歌的语言告诉我们成长中要学会超越苦难,要慎重地做出人生的选择;方仲永以自己的身世向我们讲述人要在学习中成长。总结这五篇课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成长。(多媒体展示,第一单元——成长)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成长”这个话题。(多媒体展示)

二、走进作品,感受成长

回忆你曾经读过的与成长有关的文学作品,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某一个片段或细节进行品味,体会作者对成长的感受。(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思索考虑,组织语言)

4-5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文知识掌握的真不错,而且不少同学还读了很多课外书,并且真正读出了作者的心声,那么到底什么是成长呢?

三、走进生活 体验成长

什么是成长?哪些算成长?(学生自由回答既有身体的成长,也有精神的成长,明确后者是重点。)

教师结合图片小结:(多媒体展示)

成长是智慧,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成长是孝心,是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成长是爱心,是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成长是超越,是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从哑哑学语,到跌跌撞撞的学走路;从一笔一画地学写字,到流利地朗读课文……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成长,下边我们就来讲一讲“我们”自己的成长故事吧。(多媒体展示)

四、写作指导:

1、明确“话题”意义,这是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第一步。对给出的“话题”要仔细揣摩,归结其字面意义,由此找准立意的切入点;

2、将“话题”化大为小,可引导学生采用这样的方法:

(1)扩展法

我们不妨在原来的话题基础上加以扩展,以增加内涵而达到缩小外延的目的。扩展的方法主要在添加些限制性成分,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后,文章选材、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以便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丢弃“诚信”之后》等,就是如此。

(2)探究法

围绕话题,多提一些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写作的思路会越来越来明确,愈来愈深入,较小的写作切入口就形成了,能顺利地实现“化大为斜”。

(3)类比法

就是将话题同其他类别的事物相比较,用其他事物的特点与规律来体现本话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话题作文。

3、要选择自己认为最有话可说、最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

五、话题训练: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思考?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为了方便搜集素材,有以下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路:

①小时候你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而现在你又最爱看什么样的节目?②小学时的你和现在的你在学习、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在你与朋友的交往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原则是否有所改变?

④针对一件事(如老师的一次批评、父母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朋友之间的误会等)你以前和现在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

⑤从小学到初中,你的知识积累有哪些变化?(课内与课外)

(一)、作文命题

由于命题作文内容广泛,应注意缩小题目,以小见大。常用的命题方法有:

①扩展话题法:在所给话题前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如《成长与责任》、《┅┅伴我成长》等。

②驰骋想象法:由所给话题展开想象,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从而拟出新颖独特的题目如《成长的颜色》《成长的滋味》。

③拟人拟物法:运用拟人、比拟的方法把所给话题拟人化,从而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成长的脚步,你慢些走》。

④比喻引申法:在所给话题原义的基础上,分析其比喻义与引申义以次为题目。如《我懂了妈妈的心》《那一件事改变了我》等。

⑤引用诗词法:运用所学过的与话题有关的古诗词、名言、歌词等为题目。如《不想长大》《天生我材必有用》等。

(二)、作文立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教会学生在作文的时候能够说真话,诉真情。

①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如这篇文章中写事,写人都是从实立意,而象写《成长的滋味》《成长的颜色》,则是从虚立意。

②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如《成长与责任》是肯定立意,《不想长大》则是否定立意。③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逆向立意常常能够出奇制胜,如《成长的烦恼》《成长的代价》,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反弹琵琶也要成曲调,切忌乱弹一气。

(三)、作文选材

①不涉禁区,要积极健康。文章总要表达出作者的某种思想,只有健康的思想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

②避生就熟,得心应手。由于生活阅历,知识视野,思维水平的限制,中学生不可能什么都懂,选材时要有自知之明,避开陌生的材料,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这样才能得心应手。

③弃故纳新,与时俱进。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有时代感。

④仔细推敲,巧立名目,命题要新(见作文命题)。

【优秀范文】

1、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过程,就是烦恼的过程。

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烦恼,似乎也没什么烦恼。

小学几年,风平浪静,父母为我撑“杀,老师为我挡风,我这棵幼苗在全方位的呵护下,丝毫没有受损。

初中时,在语文课上学会“烦恼”一词,凝神想想,走入初中的我并没有烦恼。我拘谨,说话不敢大声,考试没能得到前十名,数学竞赛落榜,苦心经营的班级活动效果不佳……最令我烦恼的是考英语特长班名落孙山。父母没有怪我,老师没有怨我,同学更是真诚地鼓励我。我摔倒了,没有流血,但那个青紫块叫我更疼。我沮丧,我自责,我的心在淌血。我开始感到烦恼并不是那么轻飘飘就可以遗忘的,我辜负了那么多人,伤了他们的心,我对不起老师和家长的辛勤培育。

现在,我上初三了,站在人生又一个岔路口的起点上,我将面临新的选择。如今,是为了分数烦恼,面对那不如人意的分数,心里连着打起了问号。“回家怎么交待?老师会不会批评?同学会不会讥笑?”说实话,心里真没底儿!我不想再尝摔跤不流血的滋味。人为什么要长大呢?为什么一定要跌跌撞撞才能长大呢?

成长的烦恼如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完,于是我有了答案:不要为失意而烦恼,更不要为烦恼而烦恼。人是生命的主宰!踩着时代的节拍,让我们勇敢面对成长的烦恼?

2、我长大了

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划破宁静的夜空,我随着一颗新星的升起出世了。我睁开眼的一刹那,发现我已经长大了-题记

又是年终的时候了,我写字台上的台历一侧高高隆起,而另一侧却薄如蝉翼,再轻轻翻几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冥冥谢幕了。

我不禁感叹:“我长大了!”

岁月匆匆,似白驹过隙一半,倏地,我已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娃娃变成了一个中学生,还没等我细细品尝,童年就弃我而去了。

虽然我长大了,但在父母的眼中永远是个孩子,他们就想保护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护着我,使我失去了同龄人原有的自由。有时我也埋怨过他们的溺爱,甚至想大声告诉他们:“我长大了!但是我始终知道,他们是因为爱我才护着我的,想到这里,我收回了那句话,我不想让父母伤心,我理解他们的心,但是我的心也在哭泣,我也在等待他们的理解。一天,我向父母提出了去同学家玩的要求,他们并没有阻止我去,而是放心的让我去玩,我很惊讶,带着疑惑走出了家门,就在这时,爸爸叫住了我,对我说:“要不要爸爸送你去?”我停下了脚步。对爸爸郑重其事地说了一句:“我长大了!”这时的我心里特别舒服,就像一块掉在半空中的石头落地了。爸爸没有说什么,而是对我微微一笑,在他的脸上,我看见了他对我的希望,也看见了他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培育。每个父母对自己儿女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爱,这种爱是不需要任何言语的,父母默默地付出他们的爱,而我们做儿女的也在一点一点的感受,一点一点的回报。

我长大了,肩上的任务也重了,不仅仅极限于幼时的吃喝玩乐,少时的学习知识,我要学着帮父母分担些什么,要让父母觉得他们的儿女在成长,让他们感到轻松,这才是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