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教育发言稿(实用3篇)

发布时间:

教师素质教育发言稿(精选3篇)

教师素质教育发言稿 篇1

大家好,咱们先来看两个真实的故事吧。

近日,涡阳县XX学校有个13岁男孩叫周X乐,因为挨了父亲的打,一怒之下离家出走,这则消息呀,迅速就刷爆了咱涡阳人的朋友圈,所幸的是,在大家的努力下,孩子前几天回家了。这件事情,其实折射出一个教育的问题:就是这个孩子平时没有怎么接受过抗挫教育,也就是抵抗挫折的教育,再往上追溯,就是我们素质教育的失败。

还有一篇文章,叫《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最近可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是说深圳某杂志社主编罗尔。他5岁的女儿罗一笑查出白血病,罗尔开始在微信上记录一家人与白血病“战斗”的历程。此文一出,便感动国人无数。这件事情带来的捐助咱们暂且不说,单说父亲罗尔的教育方法,他实际上在用这一种独特的方式在对自己女儿进行感恩教育,也就是我们素质教育上常说的道德教育。

我们老师是专职的教育者,却没有做到完全的素质教育,罗尔不是老师,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我对素质教育有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历,谈谈对素质教育的一些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的思考和启示。

有人说,时光是把杀猪刀,今年俺已经年方四十啦。

咱们先谈谈大环境,1985年,《义务教育法》从法律的上首先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从国家教育部一直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文件,从法律形式来表示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说,这是国家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可能就是从这时间开始的。1985年,那时候我上小学二年级,但是那时候接受的教育是这样的,老师教我们汉字的笔画时,是这样教的,(动作)横啊横,竖啊竖,撇撇,捺捺,我们就在下面规规矩矩的跟着读:(动作)横啊横,竖啊竖,撇撇,捺捺。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普通话,整个小学阶段我都是读横啊横,竖啊竖,撇撇,捺捺,因为我信奉那是绝对正确的。直到初中上了石弓中学,我才知道捺不读奈,而是读捺。我很感激我的小学老师,他们那个时候教书是认真的,虽然他们不知道多媒体学,不知道电子白板,也不知道QQ,不知道微信,但是他们安守清贫,默默奉献,可以说,比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敬业,在这里,我想向我们曾经的小学老师敬礼。但又不得不说,那时候的素质教育是失败的,并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因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解决不掉,那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

说着说着这就到了1996年,那时候,我师范刚刚毕业,参加了工作,来到了马店中心小学任教。成了一名素质教育工作者。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名字叫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意味着,国家又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回想那时候的素质教育,我认为应该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的倾向。因为在20__年左右,我们镇里每一年都搞学生抽考,抽考的成绩是老师评优评先、晋升职称、奖励多少的最重要的依据。所以那时候,素质教育准确一点说,应该叫应试教育。

走着走着就散了,话说20__年7月29日,又是一个十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文件了,文件名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间是从20__—20__年)》。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对素质教育有了自己的思考,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通过简单可行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从20__年到现在,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我也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尝试。20__年,我培养了一支计算机队伍,代表亳州市到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参加比赛,获得了二等奖的成绩,当时我们的教办室主任夸奖我说,这是我们镇里从猴子到人类获得的第一个省级计算机奖项。我认为,这是踏踏实实搞素质教育的结果。

20__年以来,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经过反复的思考,我提出了“简单教学”这一理念,所谓简单教学,它有两个层面,对老师来说,叫简单教学,对学生而言,就是简单学习,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利用简单可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这一思想贯穿了我的教学,在我的微课、课件中能比较典型的体现出我的教学思想,另外在我的个人网站上也有提及,,因为我对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所以,我个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从一个素质教育的受害者,成长为一个素质教育的传播者,从一个热血小青年,逐步成长为,安徽省骨干教师,亳州市学科带头人,成为涡阳县农村小学唯一的特级教师。20__年,我带着自己的思考,在江苏徐州,参加了全国第七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还获得了一等奖。同样,我带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到山东等省外出讲学,传播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今天也是一样,我不是一味冲着演讲比赛的奖项而来,更多的,是想布道,宣扬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希望能给同行们带来一点点的启发。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素质教育,我能行!谢谢大家。

教师素质教育发言稿 篇2

各位教师大家好!

我今天和大家共同讨论的话题是《什么是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全方位渗透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和个性品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质”的关键,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工具。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将会在今后学习中长期发挥作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是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的和个性品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质”的.关键,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工具。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将会在今后学习中长期发挥作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是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它的呈现是隐蔽的,是学生难以独立地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直接获取的。作为教师,应当将这些思想方法从教材中充分挖掘出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由“潜”变成“显”,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并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去,达到逐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我把重点放在如何理顺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之间的关系上,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让他们学得简单,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成功,但学生智力发展的不一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不平衡,造成了他们学习上的差异。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都能尝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我们在教学中,应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把重视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教育成为一种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活动。

课堂教学中,一是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二是分居设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体‘参与”;三是启发指导学生会读、会想、会讨论、会练、会归纳总结等.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参与”。通过这种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给每位学生均等的机会,营造一种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强烈的成功欲望.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认知因素,也离不开情意因素。这两者通常被当作数学学习过程的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要做到这一点,需以学生的思想实际为情感教育起点,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因为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各种非智力因素的集中反映,它决定着认知的方向、进程和效率。

贯彻到教学中,一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引导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激发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二是树立新的教学观,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温馨舒畅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三是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及时检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情况,常表扬他们的进步,使之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和追求意向;四是巧设教学情境,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做到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断长进。

总之,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善待学生的每一个疑问,帮助他们树立遇到困难勇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尽量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都得以挖掘,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新型人才。

教师素质教育发言稿 篇3

提到素质教育,有人就想到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要求,不用考试,轻轻松松玩好就行了,我认为这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片面理解或者可以说是错误理解,一个素质全面的人不会拒绝“考试”。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测试,没有坚实的基础,顽强的毅力,健康的心理,是不可能顺利过关的。因此应试素质应当看成人的素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地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我认为我们现在不考试、不给学生排名就好像是实行素质教育了,其实是缘木求鱼,现在很多地方因为淡化考试,已经出现了教学质量的滑坡。当然,我更反对两眼只盯着的考试成绩的唯分数论。

如何读懂学校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是一名小学教师,自己在工作的这十几年,我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升华我们自己内心的过程。

从事教育这个职业,我不仅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义务,我也担负着教育别人孩子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一份社会责任感。我从孩子们的身上,观察着生命的进展,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领悟到了更多的以前并不理解的人生真谛。自己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己一个学的过程,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个性品行,也有了新的认识,审视自身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个修复、改进、成长的机会。课间,我们的学生在跳跳蹦蹦,好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我看着他们活泼跳动的`身影,我时常想他们上了初中高中再成熟些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长大成人了是什么样子呢?面对他们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的疑问时,其实也是在问自己,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来培养呢?榜样的力量,想让孩子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老师要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同他们一起学习,和他们站到一条战线上去,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这件事情,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我们先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为他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非常重要。孩子长大后,开始触探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就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我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跑,一下子摔倒了,放声大哭,大人则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拍打地面“打它,打它,把我们摔着了” 。这种场景在我的家里也时有发生。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那这样一种保护的方式,大人是在告诉孩子:“摔倒了,不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没有看清楚,而是因为这块静止不动的地的原因。”我不认同这种方式,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以为她什么也不懂,她就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要从童年开始。

当孩子很小时,他的一切行动依赖父母,大人替他承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孩子则需要把担子转移到自己的肩上,学会自立,学会必要的自己照顾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要承担责任的范围:小到日常起居,比如吃饭、穿衣、叠被子,大到生活、学习、同学交往等。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情况会大发雷霆、发脾气,这是小孩子的直觉反射,我们老师应当予以理解,但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是怎样宣泄,表达自己的愤怒,是他应该负责掌握的事情。遇到问题了,可以找老师、找同学、找家长,静下心来谈一谈,找一点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而不应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用影响、打扰或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表达,要让孩子知道这些方式,是任何人都不喜欢的,你的同学也不能接受的,老师也不认可的,既不能起到任何效果,也不被大家允许。很多孩子在家里或许被家人宠惯了,很容易产生一种“大家都围着我转”的错觉,而老师,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大家是一个团队,所有人的需要跟自己一样的重要。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发脾气、怨恨、责怪别人,而是首先反省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恰当。我们帮助孩子、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有健康的心身、端正的品行、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勤奋、独立、敢于承担。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才能达到实施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