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作文(优秀7篇)

发布时间:

重阳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那么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呢?

九九重阳节作文 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老年人的节日,所以学校组织了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的活动。

我们带着慰问来到福利院。我看到这里的`环境真的很美。楼房从地上拔地而起,到处是树和花,不亚于上海的居民楼。首先我们做了吊唁表演,同学们都很努力,把老人逗笑了。这时,我突然发现窗帘后面藏着一张老人的脸。我想:其他老人都出来了,这个老人为什么不出来?"这里是问候对话,请与老人交谈。"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好奇心促使我去了老人的房间。我轻轻推开门,爷爷看到我们来了,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我看着我爷爷,看到他的头发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窝里。我们打他背的时候,他用双手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好孩子,你有这颗心就够了。你们这些孩子不嫌弃我们就好!”我们又给爷爷打扫了房间,爷爷一直说谢谢。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隐蔽的地方拿出一些糖果说:“这是我的小礼物。拿去吃吧。”我好奇地问:“爷爷,你刚才怎么不出去?”爷爷苦笑着说:“我发烧38,不能出门。”“哦,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我们问了老人很多问题,发现他姓范,今年78岁。直到老师召集大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今天,我知道了尊老爱幼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尊老爱幼,不抛弃老人。啊!一整天!

九九重阳节作文 2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

农历九月九�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九九重阳节作文 3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依照民间俗习应“登高”。因此,学校便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到纪念碑“登高”。

一路上,中队长把鲜艳的队旗举得高高的,仿佛在说:“登高之后,什么都节节高!”

来到了纪念碑脚下,看到了一派迷人得景色。四周的草丛都铺满了枯黄飘落的黄叶,踩上去“吧唧吧唧”直响,可有趣了!看,凉爽的秋风一吹,黄叶都纷纷飘落,满天飘舞,仿佛是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纪念碑真高呀!”不少同学惊讶地说。我对大家说:“登高登高,意思很明白,就是说登高以后我们小孩子会快高长大,什么都称心如意嘛!”说完以后,大家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了山顶。

在山顶上眺望井岸,啊!井岸的美景尽收眼底。到处高楼林立,拔地而起,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干净宽阔的马路上疾驰。

啊!井岸,我美丽的`故乡。希望登高以后,你也步步高升!井岸的人民,今后让我们一同把井岸建设得更美好!

简评:原来登高并不只是为了望远,还有期盼家乡越来越美好的含义。

九九重阳节作文 4

九月九日重阳节也称作老人节,老人节就是老人们的节日。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首先就要孝敬老人,关爱老人,还要经常陪伴老人。

我们经常听到“我很忙没有时间”这句话,来推辞掉对老人的孝心,我觉得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我们的爸爸妈妈非常孝顺,从小学时,爸爸妈妈每个星期三都带着我们姐妹去爷爷奶奶家吃饭,关心问候爷爷奶奶,看到爷爷奶奶幸福快乐的样子,我心里也很高兴,我长大了也要向爸爸妈妈那样,做一个孝顺的人。

在重阳节这天,我和我的家人们带着妈妈精心烹饪的美食来到了爷爷奶奶家,打开房门,热情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仔细一看,才知道是亲戚们都在,特别的热闹。我的爷爷奶奶看到我们非常高兴,拉着我和姐姐不停的说话。我们姐俩也一左一右抱着爷爷奶奶笑个不停。过了一会,我的爸爸和大爷一起把大圆桌抬了出来,我的妈妈和婶婶们把做好的饭菜摆了上去,一盘盘冒着热气的饭菜越摆越多。肉菜、素菜,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看了让人直流口水。过了一会菜摆完了,我们都坐了下来,正要吃饭的'时候,爷爷让我们俩过去坐在他身边。我虽然是最小的那个,但是我知道我肯定不能上去坐,妈妈告诉过我,只有长辈才能坐在那里。于是,我摇了摇头,姐姐也同时摇了摇头,我们都表示不能上去坐。还好这时候爸爸说:“小孩子哪有去那坐的,她们坐在下面就很好。”爷爷也不再坚持,我们一大家人在爷爷奶奶家吃了开心的一顿饭。

我们一家人都很孝敬父母,尽量陪伴父母,看着爷爷奶奶欣慰的笑容,感觉像是年轻了几岁。其实,老人并不要我们为他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们就觉得很开心了。

九九重阳节作文 5

九九重阳节,因为与“九九”同音,在数字中九最大,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农历九月九日又称,双九节,老人节。故称,重阳,重九。每当这一天,总会有许多人在远处,不能回家看望亲人,就像王维一样,只能登到最高处思念家人,又会想到两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正是重阳节这天,我们所有人一起喝了袁老师给我们泡的菊花茶,一说到菊花茶,大家就会想起菊花的别名,延寿客,看见正在烧的开水,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还带点激动呢!不一会,袁老师黑板上的知识讲完了,看见已经有的同学已经拿好杯子准备往上冲了,两只脚已经露出了课桌,从讲台上看,都能看到整个身体了!袁老师开始叫一组一组地去倒茶,看到后面同学渴望喝到的眼神,我心情越加激动!

不一会儿,水壶里的'菊花茶慢慢见底,袁老师又倒了一壶,就这样,不知倒了多久?我们才喝够。拿到菊花茶,浓浓的味道飘满整个教室。慢慢喝下去,感觉心情都暖了许多。

重阳节有许多习俗有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茶等习俗。有一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正是这些习俗的写照。

毛泽东曾说“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年又是一年重阳节,不知大家有没有吃重阳糕呢?

九九重阳节作文 6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跟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跟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跟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周围许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游览完香山,我跟爸爸妈妈就出发去了奶奶家跟姥姥家,把我们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按照每年的习俗,今年重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跟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九九重阳节作文 7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倡导孝道文化。懂得孝敬老人,养成良好美德,行孝从小事做起,敬老从自我做起。马上要迎来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了,就是我们俗称的老人节,在这一天,你是否准备好去陪陪老人呢?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非常孝敬老人。每当农忙,不管爸爸妈妈多么忙,他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回老家帮爷爷奶奶收秋;每当逢年过节,我们一家都会买上大包小包的礼物,回老家跟老人一起分享。就在平时,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回老家,爸爸总是说,奶奶会想念我们。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我们要给予老人关心与陪伴,不只是在重阳节这天,我们在平日里也要多关心、孝敬老人。

老人抚育我们长大,教育我们成人。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爷爷总是跟我说,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正直善良、有孝心懂感恩的人。老人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谆谆教诲,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宝贵财富。

每逢佳节倍思亲。没有日夜陪伴老人的儿女,只有日夜思念儿女的老人。当我们不在老人身边的时候,我们可以给老人打一个电话,告诉老人要降温了;我们可以与老人开视频,让老人看看我们又长高了。

重阳节马上就到来了,希望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问候,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孝敬老人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