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济上作》阅读答案(2篇)

发布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

徐祯卿《济上作》阅读答案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济上作

[明]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诗中前两句,诗人通过那些意象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目前怎样的生存现状?(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尾句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意境相通,请分析其异同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2.(1)“两年”之长正逢“秋节”相思之切,“千里”之遥恰现“孤舟”之小,对比强烈,意蕴悠长。鲜明地刻画出了作者两年多来客居他乡,面对此时——秋日重阳佳节;面对此地——千里之外,济水之滨,孤舟之上;内心满溢着孤独、忧伤之感。

(2)相同点在所抒之情。二者均为诗人漂泊在外,面对重阳佳节而引发了浓厚的`思乡之情。不同点在抒情的方式。徐诗含蓄,语不深而情深;王诗直抒胸臆,融浓情于笔端。

徐祯卿《济上作》阅读答案 2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济上作

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诗中前两句,诗人通过那些意象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目前怎样的生存现状?(4

2.诗中尾句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意境相通,请分。其异同点。(4分)

参考答案

1.“两年”之长正逢“秋节”相思之切,“千里”之遥恰现“孤舟”之小,对比强烈,意蕴悠长。鲜明地刻画出了作者两年多来客居他乡,面对此时——秋日重阳佳节;面对此地——千里之外,济水之滨,孤舟之上;内心满溢着孤独、忧伤之感。

2.相同点在所抒之情。二者均为诗人漂泊在外,面对重阳佳节而引发了浓厚的思乡之情。不同点在抒情的方式。徐诗含蓄,语不深而情深;王诗直抒胸臆,融浓情于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