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7篇】
文章的主要观点读书的好处培养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次为您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的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景的匠心。
2、理解课文在结构、语言上的亮点。
3、品味课文的人文情怀。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课文在结构、语言上的亮点。(重点)
2、品味课文的人文情怀。(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三峡的壮丽风光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歌咏它,古有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商隐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有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文,更增添了三峡的美。今天,我们继续来品味郦道元《三峡》一文的精妙之处。
二、自主预习
水是山的眼睛,郦道元是怎样写出三峡水的特色的?
明确: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急。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壮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草木。“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天,让人不胜凄凉。
三、合作探究
(一)归纳主题
《三峡》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二)难点突破
为什么“亭午”可以解释为“正午”呢?
明确:“亭午”一词,是“羲和亭午”一句话的省文,出自东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它的意思是“日至中天”。因为古代神话中的羲和是替太阳赶车的日神,所以古代诗文中常以“羲和”代替“日”。(《淮南子天文训》:“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高诱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引自《太平御览天部》)《释和》谓“亭,停也”。《游天台山赋》谓“亭,至也”。由此可见“亭”可以解释为“停”或“至”,它是“羲和亭午”这个句子中的动词。“羲和亭午”这个句子本来是易解的,后来紧缩成一个词,省去了主语“羲和”,就变得费解了。
(三)美点寻踪
1、布局美。作者先写七百里山势,再写夏水暴涨,继写春冬美景,后写寒秋肃杀。因为,三峡的山不同寻常,不但多、连、高,而且峡间很窄。可想而知,江水通过这样的峡谷必然比其他处更急,更壮观。水涨总有水落时,一年四季,涨落有致。夏天江水暴涨,春冬“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秋天水枯谷空。由此,水成了串联全文的一根红线。
2、节奏美。江水通过三峡,时而像一群奔腾的野马,时而如调皮捣蛋的小鹿,反映到上则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文气平静舒缓;夏水暴涨写的是动势,文气剧变似异峰突起。这里作者运用欲扬先抑,先弛后张的手法,前后节奏,反差强烈,一张一弛,扣人心弦。
3、过渡美。全文写出四个层次,作者仅用了六个字,就把全文天衣无缝地榫接在一起。用“至于”自然导出夏水,一个“则”字暗示对比、巧妙地过渡到春冬。用“每至”引出肃杀之秋,用“故”总束第四层,引出渔者歌谣。
4、言辞美。课文受南朝文风影响,文句骈散相杂,运用了一些古汉语的修辞方式,互文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为避免行文的单调呆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形式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这种句子翻译时应并成一句。如:“隐天蔽日”,实际意思是“隐蔽天日”。
四、板书设计
三峡
布局美
节奏美
过渡美
言辞美
雄伟壮丽
深爱祖国
悲悯渔民
五、课外拓展
三峡的美景不仅仅深深吸引了我们,更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注全部的感情,难道吸引他们的仅仅是自然的山水吗?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这样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这片神奇的山水背后蕴含了哪些人文的痕迹吗?
明确:这里曾是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栖息之所;这里曾是屈原、昭君的故乡;这里曾是金戈铁马的三国古战场;这里的纤夫文化和码头文化还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伏尔加船夫曲”,这些与自然、命运、意志的搏斗之歌,正是中国人所特有的积极人生和进取精神。如果说三峡的美丽是大自然的创造,那么三峡的灵魂则是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的结晶。其实,正是三峡的山水成就了这些千古绝唱,而这灿烂的文化奇观又使三峡声名远扬。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型及课时]
1、讨论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要求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初读课文
四、探究思考:
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如果父母市正确的,子女应如何对待?如果父母是错误的,在子女又该如何对待?你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如何处理的?
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倾向,点拨关键处:
1、文章开头就写"妈妈突然问我",我感到"突然",可见的"惊吓",耶可见妈妈的"惊慌",气氛一下子就很紧张。
2、第一部分是妈妈爸爸同"我"先后对话的描写,这段描写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是同情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女儿,可见对女儿的宠爱。父母宠爱女儿,可是丝毫不尊重女儿所珍视的友情。"我"本来并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贵重,以为既然是爸爸送给我的,自己当然可以作主。"我"把自己心爱的东西送给最好的朋友,可见他是很重友情的。作者褒贬的思想是很明显的。
倾向表现的最明显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女儿说明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根本不考虑女儿的友谊,立逼女儿去要回来,预期的"坚定",正是固执生硬的表现。另一处是爸爸的话:"是的,这是爸爸送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这个话有点自相矛盾,实质上批评了"爸爸"的不是。
再从对话的神态、语气、心理描写上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同情孩子的。在父母一边,是"突然问""目光紧紧盯着""十分严厉""坚定的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孩子一边,是"心怦怦地跳起来""小声的说""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低着头不敢看他""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了起来""心里难过极了"。可见父母为了木雕怎样伤害了孩子的心。
3、第二部分插叙"我"和万芳的真挚感情。在孩子的小天地里,彼此都是真诚无私的友爱。这一部分,又涉及两个孩子家长的情节,不要忽视。一处是,我0不小心,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坐在树底下偷偷的抹眼泪。为甚么呢?因为"又心痛裤子,回家挨说"。这就可见父母平日的为人了,只要损害了财务,也不管原因,对孩子就没有好态度,否则孩子怎么会"怕"呢?另一处写万芳妈妈,不但不夸奖万芳的仗义,反而"让他对着墙站了一个小时"。万芳也深知"我"的妈妈的脾气,"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再站两个钟头"。这些都是批评的笔触。
4、第三部分为什么写奶奶呢?
明确:奶奶直到"我"淌眼泪,才憋不住"突然说:算了,这样多不好。"奶奶很体贴孩子的感情。反衬之下,显得爸爸妈妈只知道东西名贵,却全然不顾孩子伤心,这样多不好。起初,奶奶"定想说什么,可是,他没有说"。奶奶是长辈,说话还有顾忌,因为他知道儿子媳妇的为人,左右为难。可见,写奶奶也是为了批评爸爸妈妈的不是。)
5、读最后部分,要注意"我"被逼无赖的痛苦心情,作者把这种心情描写得很细腻,思想倾向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结尾,作者同情的写道:"我呆呆的望着他,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就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当然主要是怪父母。
总结语:总起来说,课文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少年的内心世界。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万芳见"我"裤子撕破后心里难受,把自己身上的裤子换给"我"穿,即使被家长责备也心甘情愿。"我"见万芳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逼他反悔,使他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是重财轻义。他们对子女的态度,走了两个极端,"爸爸"舍得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孩子,可是使孩子最伤心的也是他们。他们并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们疼爱子女却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是一篇20xx年初一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欢迎各位老师和学生参考!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秋天的怀念》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组中的第三篇课文,属略读课文。
人间自有真情在,本组课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本组课文的始终,四篇课文就是四首美好情感的赞歌。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想沟通。它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
(二)教材的特点
《秋天的怀念》这篇略读课文是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史铁生写的,主要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本课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无论是从能力还是情感上,都是学生学习的一片优秀课文。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有两点:一是让学生受到伟大母亲的熏陶感染,接受一次“爱”的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通过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
以上重点和难点要在教学中重点训练,加以突破。
二、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确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熟读生词。
2、能力目标:(1)通过各种读书方法,最终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读课文,读懂课文,受到伟大母亲的熏陶感染,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制定本篇课文的依据是:第一,根据小学语文大纲对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要求: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以及学生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安排了好几种学习方法,并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以阅读提示为引子,使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这篇20xx年初一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课堂拓展
问题:从课文看,这两个孩子都没有所谓"价值观念",你看,他们那一次交换的礼物,是名贵的羚羊木雕和一把弯弯的小藏刀,这种感情纯洁是纯洁,可是这种做法毕竟不对,这样确实给父母出了难题。讨论讨论,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怎样预防这类事情?要从课文中找插叙户根据。
明确: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考虑:例如,"爸爸"松龄杨木雕给孩子的时候,应该介绍一点有关这件工艺品的知识,让孩子知道他的珍贵,注意保管。小朋友之间送东西,要征求大人的意见。如果想课文写的那样,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处理的方式也大可以婉转一些,要注意保护小朋友之间的感情。"我的父母"可以向万芳的妈妈暗示一下,万法方妈妈也不是占小便宜的人,不会同意自己孩子收受这么珍贵的东西的,重要得倒是叫万芳妈妈不要责备孩子。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学习本文的感受,题目自拟,课下交流。
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各位老师要特别重视,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各位老师备课,特别准备了这篇初一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以供参考!
教材分析:
《纸船》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道德、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指导朗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教师导学]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3
十三山中访友李汉荣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以学生自读为主,培养运用多种自读的方法阅读课文的能力。
2、调动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世界,体会诗情画意般的美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加强朗读训练,精彩片段要求背诵。
教学步骤:
安排一课时
1、悬测:阅读标题,悬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速读:抓住重点词语,理清作者思路,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划出文中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
——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3、精读:潜心与作品之中,品位体会,理解赏析,分析作品都写了哪些内容,怎样写的,文章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等等,通过学生提问研讨加以解决。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段想象,为什么?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与《童趣》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想象力给人们带来的富有情趣的美好体验。假设自己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口头表述一段文字。
4、点拨:由教师归纳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强调要点。
5、由学生归纳出本课的学习要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人生感悟等)
5、反复朗读课文,反复朗诵精彩片段,培养语感并达到会背。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知识与技能:
1、描述自己曾听到、看到、感受到的瀑布。
2、品位文章整散结合、长短兼具的语言特点。
3、体会文章催人向上的积极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体会文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瀑布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希望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并学会分析运用。
学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初步掌握修辞的`表达作用,并学会运用。
探究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短短一课时内,通过文字,去领会文章中所蕴涵民族精神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难点:
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三、教学设想
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古诗,请大家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十五课《古诗十五首》。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愿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们,有信心吗)我们的课就要开始了,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放第一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真聪明!说到马致远,就说到正题上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放第2框)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放第3框)
2、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师: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3)拓展
引:感受了这首小令的意境,我们来运用运用。
A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放第5框)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选出画面的意境与《天净沙·秋思》相同的一幅:(展示画面)(放第6框)
3、创造性阅读:
(1)点拨: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听听朗读,你能够想象和联想些什么(放第7框)
(2)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我们分为六组,各选一个执笔,中心发言人,选取以下的一个问题,研究学习,把结果写出来。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说说原作结构、某种写作手法好在哪里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将原作改作画面;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3)交流:以上问题有可能需要教师补充的有:
寓情于景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生思乡之情呢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悲,自然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全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野夕照图。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连缀巧妙,构成一个整体。因而,王国维说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同时,对后人影响很大。如徐志摩的诗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河楼》
读古人思乡的诗句,还会联想到哪些你有什么感想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还可联想到现居美国的诗人彭邦桢的新诗《月之故乡》表达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月之故乡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月亮在水里/一个月亮在天上//
读了后我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小结: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一些提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九种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2、从画面感受意境;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六作业:朗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体会《柳》的大意。
2、这首诗的意境、抒发的感情与课文各有什么不同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4、由“千丝万絮惹春风”联想出描写春风的诗句。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著作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等。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其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二、故事背景
马致远仕途不顺,长期漂泊,《天净沙·秋思》就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这首小令的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三、课文翻译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枯藤:干枯的藤蔓。昏鸦:黄昏时要回巢的乌鸦。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西风:秋风。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上落满了黄昏归巢的乌鸦,萧瑟的)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四;问题解疑
1、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对全曲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古诗文描绘画面技巧法。作者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寓情于景,为最后的抒情作铺垫。
2、请说说“断肠人在天涯”中“断肠”的表达效果。
“断肠”一词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形象地突出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身处萧瑟、凄凉之地,由于思念亲人而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
3、《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前三句共写了藤、树、鸦、小桥、流水、人家、道、风、马九种景物,藤、道、马等景物名称之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景物带上了鲜明的个性。一系列名词组合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些景物,极力渲染悲凉气氛,烘托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之人的惆怅之情和内心的悲戚之感。
五、课文主题
通过描绘一幅绝妙的深秋风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作者由外界的事物触发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对诗歌意象的探究是解读和教学诗歌的要核,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意象分析是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在于,将这个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的诗歌名句中意象的感悟,使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
我认为要让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通过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美,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因此我以感受意象为引入,特别引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这是有一个思维的递变过程的,再在这个感受的基础上提出概念,学生很快就把握了意象的基本概念。在这点上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一个截面的剖析。
进行意象分析只能举一反三,所以我选取了一些典型的诗歌意象来进行分析,月的意象和柳的意象主要是思考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意蕴,怎样成为诗歌意象的。学生在这两组的意象分析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是出乎我们预料的,这是教学的生成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引导学生形成了意象分析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得出,意象分析必须注意意象的特点品质和诗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其一)》《题乌江亭》。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特点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归纳、演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了李白、杜甫的诗,今天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李杜”的诗。大家知道“小李杜”是谁吗?
二、课前预习
1、文学知识小测
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诗人。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区别(李白)(杜甫)。著有《樊川文集》。
2、杜牧的诗作
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谕、感慨于景物描写中。咏史诗成就最高,他运用史料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把历史、现实和个人思想融合在一起,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阐发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十分有新意。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他的咏史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赏析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历史记载: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末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
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题乌江亭》问答题
题乌江亭
作者: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1、阅读《项羽本纪——乌江自刎》,简要概括故事
2、作者如何看待乌江自刎这一历史故事?
3、什么是咏史诗?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篇7
(一)朗读全文,内化情感。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四个省略号所表达的意思,并试着说一说省略的内容。
2、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你会有什么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朗读课文。
(二)随文练笔,加深感悟。
结合课后问题: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我”和妹妹说点什么?引导学生同人物对话,并写下来。
(三)背诵语段,丰富积累。
1、按照课后要求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可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四)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引进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有关文摘。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摘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我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里,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地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摘自史铁生《有关庙的回忆》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摘自史铁生《合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