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精彩8篇】

发布时间: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可爱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8篇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

家乡文化调查的报告 篇1

一。调查目的:

春节是中国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而春节的习俗在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特色。汕尾春节民俗文化作为汕尾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别有一番风味。本次调查着重于了解汕尾春节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发扬汕尾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共筑青春中国梦。

二。调查时间:

20xx年1月31日—20xx年2月4日

三。调查对象:

家乡的居民(主要包括小孩、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

四。调查方式:

结合地方文化,为了能更直观详细地得出结果,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抽样法来完成本次社会调查

五。调查结果:

(一).贴门神、春联

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年”被吓跑回湖里。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家家户户都会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门户装点一新。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还会在家里吊上大红灯笼,还会在家里的花盆插上富贵竹,代表着全家富贵。在贴“福”这个字,根据村里的老人讲述,我要具体介绍一下,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二)全家吃团圆饭

除夕这天,女人们会准备晚上要吃的食物,主要的食物鸡,这鸡必须拜过神,据说拜过神的鸡,吃了之后就会平平安安。还会准备其他的食物,例如,鸭、鹅,海鲜,葱头,蒜头。葱头代表孩子学习越来越聪明,蒜头代表着孩子在学习上算数好。在春节期间每一样食物都代表不一样的寓意。做好了食物,就会一家人一起坐下来吃团圆饭。

(三).大年初一

拜茶: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紧接着就去拜神,拜完神回来后就要带上柑到期亲友家中拜年。拜年以亲疏顺序上门,故在我的家乡有俗谚:“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主客互相致吉利话,主人请拜访者吃柑,共品功夫茶,客人赠送主人柑,主人与柑回敬,俗称“换敬”,表示回敬美好愿望。

(四).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还有年糕,柑橘。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被我的家乡人称为“食日昼”。不仅是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就连亲戚也要带着柑橘来拜年的。

(五)迎神接福

正月初五是“神”或日“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五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

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千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六。总结情况

为了较深入了解如今汕尾春节的民俗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可以知道:青年一代对于春节拜祭祖先的习俗已经不似上一辈那么重视,大多数青年人只是把祭祖当成上一辈的事,对于祭拜的实质并不了解,只是形式上的遵从。尽管对于拜祭的各种情况并不甚了解、重视,但是仍有一半比例的青年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年应该拜神祭祖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无论是这一代还是上一代,对于拜祭的花费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七。提出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看,汕尾地区的春节气氛越来越浓烈,而拜神是春节期间在汕尾地区的传统习俗,然而这个习俗对整个社会思想的发展却是弊大于利,大致体现为下面几个方面:无谓花费巨大;宣传迷信思想;严重污染环境。所以由此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尽量减少拜神中的无谓开销;

2.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打击封建迷信思想;

3.摒弃迷信内容,弘扬优秀文化;

4.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创新。

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篇2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而我的家乡就是湛江的一个小村庄—石头村。 小的时候,我每到过年就开始盼望年例的到来,这是我们村里传统而盛大的节日。年例比过年的气氛更加隆重,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时间一直走一直走,我也从村里的小学毕业到了城里读中学、大学。渐渐地,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几乎都不知道“年例”的存在才知道,年例是我们特有而特别的节日。所谓年例,即年年有例。

一。年例

有的地方会有大年例和小年例两个。而我们石头村的年例则是正月廿八。年例到来之前,各家各户便会紧张地筹备各种事宜,务求做到尽善尽美。大家和和美美地度过这一盛大而隆重的节日,主旨为敬神、祭礼社稷,祈求祖宗神公保佑全家或是全村人,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二、年例的主要程序

1、 游神活动游神就是把神像从宫庙里请出来摆放在轿子里,由强壮的青年人抬着在村里或者城镇的大街上游行。游神是年例的最隆重、最典型的活动,是年例的代表。我们村每户会把供品摆出来,每当游神队伍经过家门就要烧香、烧鞭炮热闹非常。游神一般会有规定的服装或者挂饰,村里的负责人会在年例前一个星期就把服装、挂饰、彩旗彩布等发到各家各户。当然,负责人会考虑村民们家里是否有合适的孩子青年。游神队伍一般很长,很多人。以我们村为例,一般有几百人参与游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村里有威望的穿唐装的长辈。然后就是扛着大彩旗的青年们(一般为男性),举着八宝扇或围着彩布的女生们,秧歌队,村里小学的仪仗队,骑马,飘色,彩车,狮子班,偶尔还会有舞龙的队伍,煞是壮观。敲锣打鼓,响声震天。不少宾客是冲着观看游神队伍而来。

宴客是年例不可或缺的内容。主人会邀请诸多亲戚朋友,开怀畅饮。为了做一顿丰盛的宴食给来客品尝,有的人家会请来酒店的厨师和服务员。湛江以海鲜出名,餐桌上少不了的就是海鲜。

大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曾写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写的就是当时的农民在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到来之前慷慨待客,庆祝丰年的情景。年例是我们津津乐道又延续不变的节日。许多外出打工的人也在这一天赶回来做年例,大家齐聚一堂,春意浓浓,情义更浓。

年例当天村里的文化楼会有从城里请过来的文艺演出,舞蹈、歌唱、舞狮子等等。年例夜依旧热闹,文化楼张灯结彩,大放鞭炮,看大戏,一般是雷剧和木偶戏。台上鼓乐喧天,演员唱声情并茂,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我们小时候听不懂看不懂这些戏剧,但就好喜欢人多凑热闹,还有好多好吃的。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台下逐渐冷清。有些乡镇的年例还请来省级一流的剧团演出,搞些别的活动来增加年例的气氛。年例必不可少的是放烟花,更显现年例浓厚和隆重的节日气氛。天下为一家,来者都是客。我们都希望大家了解并喜欢年例,并且亲身去感受我们湛江的淳朴之情。让年例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 年例的起源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的元宵节、庙会、社、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大约起源于明清时期,已有几百年历史。古时候,湛江人受福建莆田文化的`影响,每年的初春至清明期间各村都会挑一个固定的日子,开展舞醒狮、游神、演大戏,放花炮等多项活动,祛除凶灾恶毒,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身健康和国泰民安。由于当时农村基本没什么娱乐设施,辛苦了一年的各村农民只有利用春闲时节各择吉日释放一下,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祈盼好光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年例。

湛江做“年例”这样的风俗,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并不多见,听说在清代湛江做“年例”就已经流行。“年例”是当地民间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年例”的压轴戏是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表演,以博取和讨得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吃年例”还是亲戚朋友互相往来,酒足饭饱之后,聚集在一块,聊聊自家的收成情况,聊聊儿女的学业、工作以及婚姻等家常,嘘寒问暖、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相互关怀、相互勉励。“年例”对农民的文化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增强了农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对农村经济的繁荣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 年例的现状

年例乃是粤西岭南这一带独特的节日,它不比春节、中秋等全国性的节日范围之广,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传统的习俗。就像傣族的泼水节,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至于庆祝的形式,也表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厚道、热情、乐观的精神状态。许多办年例的 年例的独特性也增强了当地人的一种乡土优越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节日,无疑是值得自豪的。年例起初是一种乡村的带着纯朴古风的仪式。它在当代社会继续出现,必然涉及传统与现代的交锋。其冲突具体表现为:游神队伍中吹乐器的人才已经越来越少,人才的流失若持续下去,可能会再没人继承这些古老的技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与外部世界接触的程度加深,尤其是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经商者越来越多,他们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家乡传统的“年例”逐渐有所忽视,年例气氛已是消淡了许多,其它的各种庆祝活动也正在减少。近几年,已经难得再见舞龙、木偶戏等庆祝活动了。年例过去最吸引村民的一点—热闹的气氛,更在悄然地变淡,人们普遍认为过去做年例更热闹,游神队伍更长,很多小孩热衷参与扛旗活动。现在却越来越少人参加这些集体活动了。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传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五、 年年有例

本人认为,年例作为一种自古便有的传统仪式,在粤西地区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继�

首先,年例并非封建迷信。在年例过程中的敬神、游神、拜祭活动就如同民间供奉的灶神、关帝那样无伤大雅,只是一种最基层的驱鬼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家过平安的拜祭仪式,表达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而已,况且在这些活动中并无骗取钱财的现象。其次,年例作为沿袭已久的传统节庆,它承载的绝不仅是简单的“节日”,“人情”“感情”的因素已深刻地深入其中。再次,与传统的中秋节、春节还有外国的圣诞节相似,年例实质上是粤西人民家庭团圆、乡亲相聚的日子,这是粤西地区特有的。这样特别的民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认识,当地居民应该有意识地去发扬和保护该遗产。

六、 展望未来

诚然,民俗文化如果不注意与现代接轨,那么,它的命运将很有可能消失在现实生活中。而粤西年例这个在当地深入人心的传统只需稍为精心保护即可大大地增强其生命力。例如,吴川市的人们就凭借年例而大做“招商引资”的文章,搞“一节一会”,一节就是吴川市元宵民间艺术节,一会就是吴川市经贸洽谈会。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的确是发展年例文化的好例子。去年高州市木偶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而木偶戏主要是在年例是表演,政府应该把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既保护濒临灭绝的民间遗产又能使大众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经贸,这三者的结合才能使传统的年例旧瓶装新酒,更加平稳地在现实生活中发展。

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篇3

本人于暑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查,网上查询等方式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如下:

一、以来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简政放权、分类指导、促强扶弱、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汶上县xx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4%。

2、结构调整彰显成效。近年来,各县市都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力促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提质增效,推进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新型农业建设,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已由能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方面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新型服务业

二、当前我县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

1、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我县仍为省级贫困县,目前在全省排名为63位,相比同市的兄弟县市邹城市(9位)、兖州市(22位)有很大的差距,且我县的地方财政收入处在全省70位之后

2、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我县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并且与其它兄弟县市之间产业雷同严重,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

三、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战略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汶上作为经济欠发达县,经济总量小、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质量不高,面临着加快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崛起,必须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和谐,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加速发展,探索走出一条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1、坚持以新型产业化为主导,培育转型跨越新引擎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围绕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提升一产,优化二产,繁荣三产,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节能环保、效益良好、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新风光产业园、led、太阳能光伏组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优势技术和优势品牌,抢占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立足做优做强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大百亿产业,依托如意天容、万发服饰、金成机械、祥远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规划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加快传统产业向特色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要求,实施农业“六大工程”,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精品、生态农业。

壮大大汶河现代农业、利生面业等企业规模,扩大奶牛、生猪、芦花鸡等特色养殖和山药、白莲藕、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打响生态和绿色品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聚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抓住省加大扶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的有利机遇,最大限度地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和比重提高。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旺运河枢纽大遗址公园,加快推进宝相宫、莲花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佛苑景区为核心、泉河景观带为轴线、运河文化旅游区和北部生态度假区、乡村田园旅游区为两翼的“一核一带三区”大旅游框架。加快圣泽国际大厦、中都大厦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仓储、科技信息、金融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推动工业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提高新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构筑转型升级平台。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项目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快形成互为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机械电子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节能产品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次丘、康驿、白石等乡镇产业协作区,大幅提升产业协作配套和集群发展能力。加快联想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拉开发展框架,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按照“煤盐结合,高端发展”的产业定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绿色、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倾力打造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化工园区。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牢固树立“突破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理念,坚持招商选资,提高招商门槛,紧紧围绕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节能环保类大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确保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每个乡镇至少新上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

5、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引领,打造转型跨越新基础

牢固树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理念,围绕“儒释圣地、生态水城”城市发展定位,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力打造跨越转型的强力支撑。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加快推进城区道路与环城路的互通连接,力争实现县城到中心城镇二级路连接,乡镇之间三级以上公路连接。改善教育、文化、娱乐设施,推进绿化美化工程,确保绿化有层次、亮化有特色、美化有品位。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家乡文化调查的报告 篇4

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

1月14日到1月27日

地点:

茂名市信宜

调查对象:

亲朋、邻里

调查方式:

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调查范围:

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 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 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

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整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篇5

调查主题:传统节日

调查对象:家乡居民

调查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

调查时间:2021年5月

调查人:高一某班学生

一、调查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活动内容和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特色。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广西自治区各地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1. 庆祝方式

(1)花灯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届时人们会点亮花灯,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也十分盛行。

(2)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的节日,主要内容是歌舞表演、击鼓传花等活动。

(3)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同时还会举行龙舟比赛等传统活动。

2. 活动内容

(1)花灯节:花灯制作工艺独特,灯的形状五花八门,包括动物灯、人物灯等。

(2)壮族三月三:届时会有壮族传统歌舞表演,穿着壮族传统服饰的人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

(3)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同时还会举行龙舟比赛等传统活动。

3. 重要意义

(1)花灯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花灯展示了家乡的灯饰工艺,也传承了民族的文化。

(2)壮族三月三:是壮族族人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丰富多样,展示了壮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并弘扬了传统文化。

(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广西地区举办的端午节活动,深受人们喜爱,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方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重要意义深远。这些节日不仅彰显了家乡的文化传统,也促进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今后的文化活动中,应当继续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传承,以保护和发扬家乡的文化遗产。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二)

调查主题:传统音乐与舞蹈

调查对象:家乡居民

调查地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调查时间:2021年5月

调查人:高一某班学生

一、调查目的

了解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传统音乐与舞蹈的特点和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特色。

二、调查方法

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随机抽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居民进行访谈。

三、调查结果

1. 传统音乐

(1)藏族音乐:藏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节奏和演奏方式而闻名。常见的乐器包括手鼓、马头琴、喇叭等,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表达了藏族人民的情感和想象力。

(2)羌族音乐:羌族音乐以其欢快、豪放和热情的特点而著名。常见的乐器有羌笛、羌戏、羌鼓等,音乐节奏独特,多用于庆祝、婚礼和丰收等重要场合。

2. 传统舞蹈

(1)藏族舞蹈:藏族舞蹈既有独舞,也有群舞。舞蹈动作优美流畅,表达了藏族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常见的藏族舞蹈有《酒曲》、《藏舞》等。

(2)羌族舞蹈:羌族舞蹈动作雄壮热情,以其婀娜多姿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而著称。常见的羌族舞蹈有《高脚舞》、《羌歌舞》等。

3. 重要意义

(1)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音乐与舞蹈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宝贵的文化遗产,展示了家乡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艺术。通过学习和传承传统音乐与舞蹈,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

(2)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音乐与舞蹈是藏族羌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参与音乐与舞蹈的演出和欣赏,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传统音乐与舞蹈丰富多样,独具特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在今后的文化活动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传统音乐与舞蹈的传承和保护,通过举办音乐与舞蹈比赛、展示和培训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应当提高人们对传统音乐与舞蹈的认知和欣赏能力,让传统音乐与舞蹈在家乡的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家乡文化生活作文 篇6

家乡建设靠你我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青年人在家乡建设中的使命的看法。

人各有志。有的 最近在网络上爆火的四川小伙丁真,他放弃了娱乐公司对他的包装的机会,而是选择留在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美不美,自然是家乡水;亲不亲,还得是故乡人。”正是因为青年人打心底对家乡的热爱,使得那些在外的`游子们时刻牵挂着家乡,想着为家乡建设而出一份力。“家乡是一个贼,他偷走了我的心。”爱国诗人闻一多这句话铿锵有力地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他虽身居海外,却心系家乡,为家乡投资创办了多所学校,在家乡教育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体现了青年人在家乡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在当今社会,青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点就到家》中三个青年人从大城市返回家乡云南创业,机缘巧合下合伙干电商,带领着乡村疯狂营销农村产品,令人没想到,最终带着村庄脱了贫。随着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对青年人才需求的增大,多地返乡大学生数量呈增多的趋势。这些富有干劲、拥有知识的大学生有的扎根山村创业致富,有的投身村级组织担任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爱家乡的行为每个人各不相同。有的人选择像丁真那样留守家乡,也有人选择像刘强东那样在外有了发展然后回乡助力家乡的建设……他们的志向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为了家乡更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目前理应好好学习,有了技术和本领才能为家乡的建设献一份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让我们一起为家乡的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奋斗吧!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群众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篇7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1日-20xx年7年22日

调查地点:老家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坝塘村委会

调查对象: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

一、调查背景

老家是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320国道旁的一个小型自然村,我就是在那里度过我的童年,所以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年回那里的时候,或多或少能看到一些变化。以前寸步难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大道,不足两米宽的桥也修缮了,今年发现路边还新装上了路灯。但这么多年来,有一点却几乎没怎么变过,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打牌打麻将,村民们的娱乐方式看起来似乎还是停滞不前甚至还退化了。针对这点现象,我认为对村民们平时的文化生活进行一次调研很有必要。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和走访观察的形式。

三、调查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对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了解,培养自己对家乡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热情和责任心,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自己观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调查内容

我调查的内容有:村民文化生活的时间、文化娱乐种类、文化娱乐设施、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首先,我对家乡群众的文化娱乐时间进行了调查,大部分的村民日常劳动时间为8小时左右,除去其他一些零碎的时间,每天约有四小时用于文化娱乐活动。

然后是有关文化娱乐种类的调查,当前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体为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是文化娱乐活动组织方式和进行内容的主导者,我的调查显示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有:20%在家看电视,32%打扑克,40%左右搓麻将,另外的8%做其它文化活动,可见打牌类占主导。而对于兴起的新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大多数年轻人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打台球等新型娱乐场所,其中喜欢上网的占74%,可见网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之大。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于其他年龄的人群相对贫乏单一,由于家乡的老人们大多数不识字,不会填表,所以我采用了口头调查的方式,发现绝大多数老人的文化生活以听戏聊天为主,还有一些则喜欢串门和其他老人聊天。

其次,我对村里的娱乐文化设施做了实地调查。观察发现,除了村口今年新增的几件健身器材之外,村里没有其他任何文娱设施。

最后,我对家乡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也做了相应的调查。调查发现:82%的

五、调查结果

经过以上调查发现,老家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确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总结如下:

1、赌博现象很明显

我这次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村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正月的时候随处都可见挤了一大堆人的牌桌,麻将桌。由于农民生活的提高,赌博也变得日益盛行,以前只是玩玩的'“小钱”现在逐渐变成了“大钱”,更有甚者,输的乃至成千上万。

农村不像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便,赌博很难被发现,所以大家都有恃无恐,而且很多大人在赌博的时候有小孩子在一旁观看,这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这种坏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否则后果会越来越严重。

2、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不够

有些村民仍然只重视赚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娱乐生活热情不高,参与较少。文化娱乐活动做为一个独立的日常活动的组成部分没有得到所有居民的认可,并且精神文化生活这个概念在人民群众中还没有普及甚至是不了解,使得人们无法重视起来,即对于文化娱乐活动的认知存在很大的障碍。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改变

调查的时候在村里逛了一圈,几乎没有看到什么可以供村民娱乐的场所和设施。和村长周大伯谈了谈,他告诉我镇里不是很重视这方面的建设,虽然今年给村里拨了30万款项,但那都是用于道路等其他建设的专款,所以没有多余的钱来建设文化设施。听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年在县城看到的一个现象,所有政府单位甚至我的高中母校的外墙都安装了绚丽的霓虹灯,而这一项完全没有必要的“面子工程”耗费了政府好几百万。

为什么这些钱不能够用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哪怕是给孩子们放上一两个篮球架,摆几张乒乓球桌也比那些没用的霓虹灯来得实在。“重面子形象,轻社会效益”是我们当地某些领导部门的一贯作风,实在是应该有所改变。

六、我的建议

1、政府方面

(1)部分政府官员往往为了所谓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些建筑往往位于城市内部,与农村的群众绝缘,只能优先满足市民的意愿。如果政府能为农村文化生活投入更多,那农民的业余生活就有了活动阵地。同时要适应农村的特点,可以举办一些富有农村特色的活动如:农村运动会、插秧大赛、龙舟大赛等。

(2)鼓励和扶植各种所有制的民间职业和业余文艺团体,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鼓励各类民间艺人为农村文化多做工作。例如我们当地的“采茶戏”很富有地方特色,是村民们很喜欢的一种民间戏曲。但是那些会的艺人却很零散,也没有规模化的演出。政府若能对他们加以扶持,这种戏曲定能很好的发展起来。

2、农村自身方面

(1)农民群众应积极主动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组织,如戏剧协会、棋牌协会等,主动发展适合自己的且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摒弃如赌博等恶习。

(2)农民群众应主动的接受政府和社会群体各方面的帮助,主动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而且应当主动的通过合理的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文化娱乐诉求,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

家乡文化生活作文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使命之魂不可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滚滚历史中,黄河和长江沿岸冒出好些聚居的地方,或百户人家农耕沃土,或于山野间重现自己的世外桃源。这些久居的地方便成了家乡,总让那里的百姓感到亲切、依恋。诗人们 大家都盼望着有那么一天,回到家乡,给家乡带来财富与机遇。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韩少功在《我心归去》里说,他困在满是法语的监狱无所遁逃,想象自己的母亲妻子儿女现在熟睡的模样,愿意隔着万里守候他们睡到天明。韩先生对家乡的思念,让他哪怕收获法兰西文学界的青睐也还是要回来,浮萍归根更归乡,以纸笔文学兴家乡。他希望年轻人都选择回�

是家乡蕴孕了鲜活的生命,青年人当以蓬勃之姿反哺家乡。青年,怎能忘记自己的“名与姓”,怎能忘记自己的出生地?秉承这份建设家乡的使命感,青年人看着家乡的每一处改变,心定若繁花绽放,情若泉涌不竭!可是,青年若是冷落了这份使命感,想来心会空落落的,仿佛失去灵魂而化作走肉行尸踽踽人间。因为,他们丢掉了他们的使命之魂啊!

毋庸置疑,青年总是在建设中充当重要的角色。日月不淹,青年用实践证明自己不是大放厥词,而是用勤劳与智慧创造无限财富。有人会说,年轻人有钱了还会记得自己的家乡么,恐怕早就沉迷于都市的灯红酒绿了吧!网络舆论的风向瞬间转变,议论纷纷,殊不知这些人以偏概全,一知半解就妄加评论当代的青年!

四川小伙丁真缘笑爆红、一夜成名,他没有选择做什么流量小生,而是选择成为家乡的形象大使。希望用自己的意外走红,让更多人能够看到他的家乡,哪怕是兴起旅游,也可以让家乡人生活得更好些,家乡更为富裕些。

同学们,若干年后大家分散在五湖四海,希冀大家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家乡,不用觉得害臊,这是我们的使命。

家乡,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青年,别忘记使命,速回建设家乡。家乡母亲,村里的乡里乡亲,等你……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