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要挨打——读《最后一分钟》有感(优秀16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1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激动。
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那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香港被英国统治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来,我们每天都在等待,都在期盼……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上,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驻进我们的灵魂,百年的痛苦与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那一朵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紫荆,表示了香港从此回归了,不在是英国的了!
那一朵金光闪闪的紫荆花,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也将回归祖国,我们祖国大家庭就会团聚了!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2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解开了我心中的不解之迷,我终于明白了,祖国妈妈一百多年前为什么眼睁睁地望着自己的。孩子——香港被英国占领。那都是因为旧中国贫穷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我们才受强烈的欺凌,任人宰割,这真是百年国耻啊!
我们以后要牢牢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现在要认真学习,掌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各项本领,在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使祖国更强大!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3
香港本就是我们中国的,可是,它却被英国人抢去了一百年。英国人让香港人民学习英文,害得有些香港人觉得自己就是英国人。有些人民居然还认为香港不属于中国,甚至还偏向英国人……香港等了一百多年,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7年7月1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在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诗中有一节让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第三小节了。从这里我知道了: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指的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硝烟”。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和心头之恨。如今香港回归,这百年的屈辱在这一刻终于挥之而去,中国人可以扬眉吐气,这让人欢欣鼓舞!“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是说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刻苦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发黄的旧条约”是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大海沸腾”是说在香港终于得以回归祖国的时刻,人们的爱国热情喷涌而出了,强烈得仿佛可以让大海都沸腾起来。
啊!屈辱和历史即将成为过去啊!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4
今天,我们学习了《最后一分钟》这一课。学完了这一课,我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愤怒!
在1842年的`时候,英国强迫中国签了《南京条约》,把香港割为英国的土地。在1997年7月1日晚上11点30分的时候,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强租时间长达99年。当在和英国女皇谈判的时候,中国人民终于把口气变硬了!英国女皇说要奏他们的国歌到十二点,中国也丝毫不同意。当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表上,当大大的零子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终于喷涌而出。香港回归了!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终于散尽了!这是多激动的时刻呀!我们不用再对外国人点头哈腰啦!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香港终于回归啦!又投到了祖国大地的怀抱之中,这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呀!四小龙之一回到了大陆上,我们的发展一定会提高的更加快,我们的国家肯定会更加昌盛,更加繁荣的!
这时,我的心情也很愤怒,我恨英国的侵略者,大家都希望和平,为什么又要战争呢?这样肯定会导致两个国家的关系,以后不要再战争了!我还恨原来的皇上、原来的军队,明知道香港是自家的土地,为什么还要白白的让给别人呢?在这九十九年中,我们的宝地——香港一定会创造许多的东西,可是都给了别人,这时多么不公呀!
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当国家的栋梁之才,只要那样我们中国人才能挺直腰杆儿,在别人面前有面子,就不会忍气吞声了!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5
对我感触最深是《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它像一篇诗又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课文中让人感觉到,与作者分享这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这是全中国的心就激动的时刻。可百年前,其他国家对我国的耻辱,到今天一个强大的国家要收回属于自己的,在和平中强大。课文中用优美的词语和恰当的成语描写了一个个场面,让我不知明的来了一阵热血,一阵激情。好像我就在当场,为中国而默默的祈祷,为香港回归而感到高兴。
课文其中作者用一个很普通的词语把它用到了好处,比如:“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刻的风雨归程。”
其中的“倾听”、“风雨归程”,倾听是静静的,认真的听着。其实这个次在这里面并不是这个意思,它只是代表认真左右的意思。还有“风雨归程”,这个词是代表中国人经过了多少努力,多少英雄好汉牺牲才得到了今天,别的国家不感妄然欺负我们。我们中国经历了多久,我们已经和平屈起了!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6
在那最后一分钟,历经沧桑的孩子—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同时,也诉说了所有人对香港回归后的衷心祝福。
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那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还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我不知道,但哪一条都使香港人民受尽欺凌。在这片芳香的海港上,香江不会忘记一百多年前的离开,九龙不会忘记一百多年后的归来。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一百多年的水火风霜,一百多年的屈辱磨难,一百多年的坚贞不屈,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代替了《上帝保佑女王》,英国的米字旗从香江的海空永远地坠落,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劲扬在香港、九龙、新界—这方回归的热土上。
一八四二年的《南京条约》,使香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历史的悲剧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贫穷难以自尊。过去的屈辱,成就我们今日的辉煌,毋忘国耻,振兴中华。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大声地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是最强的!”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7
读了《最后一分钟》,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现在,中国比以前虽说更强壮了,香港澳门回归了。但是,台湾还未能回归,中国还未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我们还要努力!
过去,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奴役,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进北京、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终于,侵略者被赶走了,而我们,也明白了,一个国家落后了,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裕了,强大了,才能不受他国的侵略啊!
现在,我们的国家健壮了,迎来了辉煌——难忘1997年香港回归;难忘2001年加入世贸;难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使太空第一次留下了祖国的痕迹……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因为过� 而我们的富二代,不仅有钱,还长得帅马云豪(布鲁斯饰)
当然,故事不会允许主角开挂,所以一定要有位高权重,治家严谨的大家长的存在,马云豪奶奶(恬妞饰)
对于大家族来说,最要紧的莫过于继承人智勇双全。搞好继承人的成绩,以应对高考,所以找一位适合的家教老师 在奶奶不遗余力的添乱下,鸡飞狗跳的毕业旅行正式开始了
西双版纳危机丛生,水深火热的雨林里,有了这些动物伙伴的帮助,他们才能屡次逃出困境,化险为夷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8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文章,我就想到清政府腐败,落后的面貌。
香港自古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1840年因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下不合法的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直到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英国皇家士兵说:“你们可以下岗了。”顿时英国旗徐徐降下。而中国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上升。霎时,整个博物馆的人都欢呼起来。香港百年的耻辱终于被洗清了。
我们中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落后了就要挨打。”我们炎黄子孙应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如果中国不落后为什么?香港、台湾、澳门、广州、大连、九龙、威海卫会被英国,法国,葡萄牙,日本霸占?如果中国不落后为什么?圆明园会被英法联军破坏、日本侵华、八国侵略、鸦片战争。这都是为什么?因为中国太落后,我们要改变落后的风貌。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具有永不言败,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们中国人是不会向困难低头的。有一句谚语鼓励我们中国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决心,信念坚定,努力去做一定会成功。我们中国人又什么办不到的。八国侵略,长征我们中国人只当它们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只要你想不到的我们中国人一定会办得到。现在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是顽强的,但落后却影响中国,军事落后、经济落后、发明落后。如果这三样先进了,中国一定 如果大家努力学习,中国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一分钟》读后感 9
今天,马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一分钟》的阅读,文章中讲的是:著名教育家班杰明和一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在他的房间如约见面,之前房间里杂乱无比,但是班杰明只用了一分钟就把房间里的物品收拾的非常干净整洁了,他用实际行动教育了年轻人,并教会了他走向成功的法宝——学会珍惜时间。
读完《一分钟》后,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时间很珍贵,只要把握好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生活和学习中都不要浪费一分一秒,如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原意挤,总还是有的”。要学会和时间赛跑,学会争分夺秒的工作和学习。
以前的我,经常浪费时间。有一次吃完饭了,我应该去写作业,但是我却坐在椅子上发呆,一直发呆了半个多小时,我才去写作业。可走到课桌前,却发现作业很多,我赶紧写作业,但是已经晚了,一直到十点半才写完作业,才能上床睡觉。妈妈也帮助我分析了问题,说我做事拖拉,不会珍惜时间,从此我吸取了教训,以后我不再浪费时间,学会利用和珍惜每一分钟,放学后不再“发呆”了,写作业也不再拖拉。
同学们,你也要争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希望我们都能追赶时间,甚至超过!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3则 10
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懂诗歌,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利用多媒体出示诗歌《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
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2.教师范读该诗。
3.你听到了什么?(听到了一位在外受到蹂躏的孩子呼唤母亲的声音。)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香港。他自从 1898 年被英国强占、夺走之后,历经了 99 年的飘泊和欺凌。听,是什么声音?(利用多媒体播放钟声)这是 1997 年 7 月 1 日的钟声,这是中华儿女期盼了 99 年的钟声。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重温1997年7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那大大的“零”字出现的一刻,中国人民喷涌而出的爱国激情吧!(板书课题)你想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课题?(自豪、兴奋、喜悦。)
二、初读诗歌,读通诗歌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做到通顺、流畅。
2.教师范读。
3.你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地朗读吗?
三、再读诗歌,读懂诗歌
1.这首诗一共分为了几节?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全诗共分 4 节。)
2.读读第一节,你读懂了什么?(通过多读,体会作者以及全中国的人在香港即将回归的那一刻的渴盼而激动的心情。)
3.利用反复诵读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对第二至四节的理解。
4.全班交流。
(1)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与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例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
(2)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
(3)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四、诵读诗歌,读美诗歌
1.香港在历经了99年的漂泊后今日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请你用朗诵来表达这最后一分钟的激动与喜悦吧!
2.学生朗诵,互相评议。
3.全班同学集体朗诵。
五、作业
准备一次诗歌朗诵会。(可以是搜集的诗歌,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
最后一分钟
自豪情 祝福情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11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的震撼。
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的侵略者靠烟草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已� 一百年后,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这百年耻辱在这一刻终于挥之而去。
这帮可恶的侵略者,以烟草损失为借口,发起了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占领了香港岛。1982年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在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
在1856年,英国又接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攻打广州。法国则借口法籍主教在广西系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落后则挨打!当时正是因为清政府的***无能,才签定了如此之多的不平等条约。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为祖国出一份力!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12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激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事,传到了被英国占据的香港,一些新闻工作用自己的身体拼出红五星图案,表达他们的感情,1997年7月1日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出来!中国人迎来了香港回归的隆重庆典。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奋斗,新中国半个世纪的辉煌似乎都凝结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这是华夏民族永远难忘的日子,一位老人写了这样的诗句:“为了这一天,我们等待了一百年,一百年的等待啊。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呼唤1997年这一天。”也就是这一天,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南京条约》。但中国人民在这一天,这一时,这一分,这一秒,迎来更多的激动!
香港回归,浪子回家!最后一分钟,倾听最后一分钟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花。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13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觉得外国人是那样霸道。
香港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却要割让给外国人,这样就像孩子和母亲分开了一样,人们都悲痛、愤怒无比。终于,人们盼到了1997年的7月1号,香港回归祖国,全国人民是那么开心、激动。当全国人民看这种表上的倒计时,人们是那么迫不及待。香港,现在是中国的了,终于可以不让外国人欺凌。
外国人们,我们中国人是不好欺负的!现在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不是弱小的!我希望你们以后不要欺负中国了!
跟随着现代的发展,香港已经跟上我们了。
最后观后感 14
自从我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所有人不管是弱小还是强大的都是有自己的用处的!电影里说:最后一个小不点儿机器人把敌人给炸没了。所以有一些人或者动物看起来很弱小,比如麻雀,大家说他有没有用?答案是有,它可以吃虫子呀!再比如兔子,它的毛可以做衣服,肉肉可以吃。不过有些残忍。
电影里有一个叫昆塔莎的机器人,我非常讨厌,因为她老是利用别人,然后去黑化他们。擎天柱就是被她黑化的,让他去毁灭地球。不过呢,恶人总有恶报,在它要毁灭地球的时候被大黄蜂刺死了。
我建议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电影,因为里面有好多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伊莎贝拉,她在危险的时候不是一个人逃跑,而是带着大家一起跑。
我说了这么多,你对这些人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最后一分钟的生命作文 15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一车惊慌失措的乘客,一位沉着镇定的司机,一个震撼人心的瞬间。构成了一幅感人肺腑的画面。
5月29日中午,司机吴斌驾着一辆大巴,在沪宜高速公路上平稳地行驶着。一路上,游客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谁也没料想到,危险会从天而降,死神会不期而遇,一块大铁片像炮弹一样,击碎了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正好砸在了吴斌的腹部。吴斌当时三根肋骨断裂,肝脏破裂,鲜血大滴大滴地从伤口流出,他的衣服被血染成了鲜红色。他似乎手都掌握不住方向盘了,一场车毁人亡的惊天惨剧即将上演。车上的乘客都十分慌张,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有的人默默地祈求发生奇迹;有的人正准备打开窗户,随时准备跳车逃生;有的人摸了摸自己的胸脯,告诉自己要冷静;有的人果断地拨通了110报警求救,又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生立刻赶来救治……
就在这生死关头,就在这危险的瞬间,只见吴斌咬紧牙关,强忍着剧痛,他竭尽全力紧握方向盘,把车缓缓停在了路边,颤抖的手小心地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这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后,吴斌又捂着伤口,扶着栏杆,慢慢站起来。扭转身子面对乘客们,用微弱的声音说:“大家请安静……不要害怕……这……只是一点小意外……下车吧。”当看到24名乘客安全疏散了,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警察和医生赶到时,发现乘客已经安全撤离,便立刻把吴斌送进医院抢救,但终因抢救无效而不幸去世。
普通的人,可 那一辆缓缓停靠的大客车,那一个顶天立地的`司机,那短短的一分十六秒,却永远成为感动我,感动全中国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