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随感日记优秀18篇
清明,是缅怀的时节,旧时的美好,铭记心田,忧伤的过往,莫再纠缠;清明,是踏青的时节,快乐的心情,四处寻遍,烦恼的思绪,抛向云端;。
清明节随笔 1
清明是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也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在这一天为自己逝去的祖先祭祖扫墓,表达后人对先辈的怀念。
我自上学以后,经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清明节这个日子是我们活着的人对逝去的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哀思怀念的日子。
清明这一天,我们同学都到烈士陵园给烈士扫墓,老师向我们讲了许许多多烈士的动人事迹。我听了深受感动,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给我们换来的。
为了报答革命先烈,珍惜美好的今天,我一定要刻苦学习温习各科文化知识,攀登文化科学高峰,时刻准备着在未来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大业中贡献我的力量。
清明节随笔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大家熟悉的一首诗,同时在诗中也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转眼又到了清明节,不知为什么,清明的日子总是阴雨连绵的,似乎老天也在为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而感到悲伤。
大家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我把找来的资料跟大家分享吧:相传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有一个妃子千方百计要让自己的孩子当上皇帝。于是她设计害死太子,太子的弟弟重耳也被迫逃亡。途中重耳饿晕在一棵大树下。中尔手下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看到此情景,便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下去……后来,重耳返回都城作了君主。他重赏了身边所有有功的大臣,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才想起了那段往事。重耳羞愧极了,他立即派人请介子推,可怎么也没请到。于是重耳亲自到绵山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仍不肯出面。有人给重耳出主意:放火烧山,只留一条出路。可没想到介子推被烧死了。重耳伤心极了。第二年,重耳再来此地纪念介子推,发现烧焦的老柳树又复活了。重耳把这棵树起名“清明柳”,又把这个日子定为“清明节”。
大家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吗?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妈妈告诉我的。妈妈说:“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祖。”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的随笔 3
每年家乡过清明的时候,都会有节假日,都会放假回家,家里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这一天,我们也会上山去祭祀那些逝去的先辈们,扫扫墓,将他们坟头的新草除去。
然而,时过境迁,今时已不同往日。独自一个人在卧室里待着,仅存的也只是对家乡那份情节的思念,离家254天的时间里,已经堆积起了厚厚的重重思念。望着窗外,看着路上的行人,不仅仅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境。虽然是节假日,但是路上的行人也不是很多,也没有那种神魂散乱的感觉,也许,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把深圳当作是自己的`家了吧!
天边乌云随着夜幕袭来,天色渐渐暗了起来,还泛起了小雨。风,就应是深圳特殊的产物吧,总是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让冷寂的空气更加深入骨髓。
思念就如同这冷风一样,席卷而来,想遮却又遮不住,想躲却又无处可躲,只能任由它吹打。
清明又逢冷雨夜,而我不知不觉已成为了这夜里的一个小主角:一个人、没有伞、没有躲雨的宇舍,任凭着它的洗礼!
清明随感 4
又到了祭奠祖先、缅怀先烈、踏青扫墓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清明节阳光明媚、万里碧空,没有往年的细雨纷纷、春雨缠绵的场景,可能因为疫情的到来,今年清明节注定与以往不同。回乡的道路冷冷清清,可是网络上却热闹非凡,大家纷纷参与“网上祭拜先烈活动”,致敬革命烈士、缅怀先人,哀悼亡者。
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抛弃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绿色作文网祖国和人民,推翻了旧中国,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向先烈们致敬,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继承先烈的革命理想,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清明节是一个回望过去的节日,是承载情感的节日,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们要不忘却过往,勇于肩负传承,让逝者安息,还要牢记革命理想,敢于追求道义,让生者幸福,这是我们唯一要做的。
清明节随笔 5
昨天中午午休的时候偶然翻到人民网文化主题模块下面的清明节专题,看到了推荐的几首清明节必读的古诗词,出于欣赏的角度,我一一点开看了看,虽然有些诗歌学生时代都学到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词语读到的时候还是不是很理解,同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身边一些亲戚、长辈的离世,一些当时理解不了的情怀,在今天也是有了些新的感悟。柳叶吐新芽,又是一清明。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里,又让我想起了那些难以忘怀的日子。
由于工作的原因来青岛已经20日有余,有的时候在户外场地一待就是一天,春天的青岛,仍旧寒风刺骨,冻得我们也是瑟瑟发抖。这几天气温有所回升,湖边的柳树开始吐露出新芽,调皮的教官掰下几根柳条用力的搓拧着,抽条,削减,说话的功夫,一个透露着原始和春天气息的哨子就这么出来了,年轻一点的同事们觉得甚是新奇,纷纷效仿,训练场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记得小时候,我的爷爷也总是在清明前后给我变这个柳条变哨子的“戏法”,在那个玩具基本依靠原始创造的年代,这样的玩具不可谓不是一件“大件”。清明节当天,我们还要被家里的老人们早早的叫起来,手上、脚上套上多种颜色线条做成的“手镯”、“脚镯”,脖子上也要套上由新鲜艾草制作的“香荷包”,用老人的话说这都是有灵性额东西,会保佑我们健康成长的。吃罢用新鲜艾草煮过的鸡蛋,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们变爬树登高去折柳条、松枝。在老人们看来,河边常年生长的直柳条和刺松枝都是不能要的,上等的柳条一定是那种垂到地面的大柳树上的柳条,所以校园里粗壮的柳树就遭了秧,每每清明节假期,校园里总是出现和门卫大爷为了柳条打游击的场景,现在想想真有点哭笑不得。
算了算时间,这边工作忙完回家的日子正好在清明节假日前一天,回家吧,扫墓、除尘,寄托哀思。
清明节随笔 6
清明节,刮风又下雨。一夜风雨声,天明一地落英缤纷。
早餐还是要吃的,不吃饭哪有力气减肥!减肥没有那么容易,每块肉都有它的矜持。在路边小店随便点了份早餐,我不禁赞道:“没想到你们这店虽小,咖啡却是颇有特色!”“这是豆浆,刚出锅的。”服务员拍了拍围裙上的灰说。
旁边喝豆浆的是一印刷厂的老板,我认识的。电话响起,他接道:“不是跟你说了么,你那笔单才一亿,太少,我不做。”然后狠狠挂断。我满腹不解,问:“这么大的生意都不接?”他笑道:“他要我印冥币,一百万一张,一亿利润才几块钱,谁做啊!”
今天4岁的侄儿要和我们一起去扫墓,女儿负责看管他,告诫他:“要是你不听话,我会马上叫你爸接你走!”侄儿拍拍胸脯,说:“你放心,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了!”
一路上,两个孩子觉得很无聊,一人拿个手机耍来耍去,现代人不少患了手机强迫症,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看短信,查电话,玩玩游戏,发发视频,实在闲得无聊就去按解锁键。
小时候我手头什么也没有,却感觉日子很快乐,更不会觉得有无聊。我决定给他们讲故事:
“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一天他看到位老奶奶在河边,准备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看了大笑:这得磨到什么时候呀!老奶奶严肃地说:一天不行,我就磨两天,两天不行就磨三天,只要坚持,总会成功的。李白听了很惭愧,从此开始认真学习,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诗人。”
侄儿说:“我也要好好学习,不学习,就会像那个老奶奶一样蠢。”
到了乡下墓地,我们祭奠了祖先,在坟头添了新土。四野一片静寂,时光仿佛凝固。我不禁打了个冷战,问两个小孩子:“为什么人死后身体是冷的?”女儿答道:“那是因为心静自然凉。”
这个回答还不错,世上本没有“标答”一说。我们一天天浮躁不安,欲壑难填,主要是心灵难以静下来了。
借清明扫墓这个机会,我给孩子们上上人生教育课,我说:“人活着就要奋斗不息,不怕苦,不怕累,休息是留给死人的。”
女儿刚读初中,若有所思道:“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抢,从出生抢床位,到临死抢坟地,从头抢到尾。”
在返回的路上,我想起每到节假日CCTV记者就扛着摄像机满街追问进城农民工的梦想,就兴趣盎然地同孩子们谈论着人生的梦想。侄儿说他将来要做老师,可以打幼儿园小朋友的手板。女儿说她天天努力学英语,长大了要周游世界。女儿问我:“那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最大的梦想是幸福!”女儿又问:“那你现在觉得自己幸福吗?”我答:“那是我的梦想!
清明节随笔 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那一首《清明》,寄托给我们以思念,相隔数千年,在那落雨的春日之中,寂寥无声。——题记
我常想:清明,大概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在这时,想起已逝的亲人、朋友,许多人多会不禁潸然泪下——这情,这景,可有谁会开心高兴呢?
可至少我是为他们高兴的。
——清明,扫墓,除尽那墓前的灰尘,放上作为供品的水果,点心。焚上几根香,袅袅烟雾升起,笼罩在墓碑前,寂寞而忧伤。也许,那是一座无名的墓,墓碑孤独地矗立在野地上。然,那是,一个鲜活生命长眠的地方。那不是无主之地,那是他们的,庇佑亲人的最终爱念;最后的篇章。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清风瑟瑟拂过面颊,像葬礼上的悲凉乐章。亲人们,朋友们长眠于这广袤的大地之中,也许数百年后,也许数千年后,他们终究会归于尘土。而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他们人生路途的终点站。可人生没有最终篇章,那清明中的一抹微笑,是亲朋好友对他们最后的悼念……
在清明时节踏青,不知是谁提出的,我想,在清明时,走过那一片青翠的草地;走过那一片晨露中的草地;走过,那一片温暖的草地。寻找着永远离开的人,他们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带着对已逝之人的思念,带着他们对这世间的最后一丝眷恋……
清明,扫墓,是对已逝之人的悼念;清明,落雨,是自然对亲人的劝慰;清明,踏青,是对已逝之人的怀念。
清明这个节日,是我们对已逝的亲人朋友在这世界上最后一点留存痕迹的证明——证明他们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曾活在这世界上。
试问:那“路上行人”为何“欲断魂”?因为,他们,在怀念在思念,也在想念啊!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多长?它也许很短,在不经意间逝去,可它同样也很长。在即将逝去的那一刻,留在了在很多很多人的心里,永不泯灭。
清明节随笔 8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因此,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根据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
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所以,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随笔 9
哀思日活动结束了,整个活动开展的还是比较顺利,有自己摸索到一些的经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一、经验谈话的不充分
因为刚好是清明节后回来开展活动,因此在活动前我先开展了关于清明的谈话活动:“在清明放假的三天中,你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呀?”孩子们都很愿意说,有的说去外婆家了,有的说去游乐场了。但是孩子对于上坟扫墓的经验都没有,于是我简单的和孩子说了关于上坟扫墓的相关事宜。但是因为之前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所以怎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说给孩子听,让孩子更能理解关于清明还需要改进。
二、故事内容的选择
因为小班幼儿有一定的移情能力,能够理解他人的感情,所以想借助卡通故事这样的形式来帮助孩子理解亲人的离开,但是《长大也要做个好爷爷》是关于大班的生命教育绘本,绘本内容很长,有些话语对小班孩子来说晦涩难懂。虽然我已经把故事部分内容删减掉,但是这样整个故事就相对不完整,不能很好的体现小小熊和熊爷爷的情感,也就对之后的分离不能有深刻的感受,所以说出了这个绘本以外,有没有更好的故事内容可以来给孩子阅读、欣赏,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合适小班幼儿的内容呢?
三、自身情感体验的缺少
哀思日,让孩子感受体验哀思的情绪,除了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了解这种情绪,那对于孩子自身的体验来说,怎样去做呢?这是本次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自己开展活动中存在的困惑。因为孩子还很小,他们很少有这种亲人离去的体验,包括我设想的最喜欢的动物离开了,孩子也基本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整个活动孩子对哀思的情绪情感体并不强烈,很难体会。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哀思这种并不常遇到的情绪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他们知道当亲人离去时会难过、会伤心、会想念。通过折小船祈福祝愿,孩子们非常开心的参与,他们帮助小小熊带给熊爷爷美好的祝福和想念,这是孩子们内心最纯真最美好的部分,也是整个活动我觉得得到了升华之处。
清明节随感日记 10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烈士陵园,当我看到那些为祖国而牺牲的英雄们,我真的想高喊:“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吗?”
在那一张张烈士的脸上,流露出对我们这些祖国后代栋梁之材的期望。他们好像在说:“同学们,好好读书吧,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那一个个英雄们,也只不过都是20出头,却为了我们,献出了他们那宝贵的生命。
今天,有许多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烈士陵园,我想:他们应该都与我一样,对这些烈士表示深切的敬意!
同学们,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那些烈士们与敌人顽强拼搏,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呼吁:同学们,现在要认认真真的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让烈士们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清明的随笔 11
清明节——一个充满怀念的伤感的日子,我跟老师及同学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烈士陵园。
我们来到高高的纪念碑下,向烈士哀悼。纪念碑气势磅礴,宏伟高大,上面写着苍劲有力的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后面则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古树参天,经济的树林中安息着一位位光荣的烈士们。站在烈士墓前,不由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跟对他们的怀念。
他们在战争年代,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就人民于水火之中,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的跟平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幸福也是他们所期望的。
其实,人民也没忘记他们,把他们集中安葬在这里,就是为能常常来看看他们,让更多的人记住他们,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记住他们的。
瞻仰是一种对话,缅怀是一次洗礼血与火的历史带给我们的心灵的震撼跟不可磨灭的记忆。他们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跟勇于献身的品质将是我们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努力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从我们的先烈们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澄城的发展,骨络跟精神还有我们这些弄潮儿的热情、灵感跟活力。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让我们的先烈们在九泉之下安息吧!让我们手擎先烈们传承的接力棒,为祖国的明天日月常新,一无反顾的,前赴后继!
清明节随笔 12
晨,天空中乌云密布。当我的眼睛刚张开时,妈妈就笑眯眯地问我:“宝贝儿,今天是什么日子呀?”我刚睡醒,脑子里还迷迷糊糊的,没感觉。爸爸在一旁提醒我:“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我看了看天气,呵,杜牧猜得可真准呀,果然下着蒙蒙细雨。
“出发了。”奶奶在厨房大叫道。爸爸走在最前面,当然,他拎得东西也是最多的。
车子停在山脚下,由于下着蒙蒙细雨,山间的小路变得非常泥泞,难以行走,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摔得“嘴啃泥”,聪明的我在路旁捡了一根树枝,当起了小拐杖。
绿油油的田野里开满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下过雨后的竹林变得更加苍翠欲滴了,分外好看,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碧绿的翡翠,呼吸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清新空气。
“到了。”爸爸说。我们找到了要祭拜的人——爷爷的爸爸妈妈。
爷爷和爸爸把放祭品的桌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好了,可以开始了。”爸爸和爷爷异口同声地说。
放好了祭品,该祭拜了,我和爸爸妈妈老老实实地站在坟墓前,双手并拢,放在胸前,认认真真地拜了起来。
最后,我还把我们准备的鲜花斜靠在坟墓前面,再一次地鞠了一个躬。
就这样,难忘的今天过去了,永远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想到这儿,我又在坟墓前鞠了一个躬,口中还念念有词:“我会永远牵挂你们的。”
我永远也忘不了今天!
清明节随笔 13
清明的清晨,依然有些凉气袭人。
荒郊没有人烟,也没有乌鸦,只有一排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可怜巴巴地伸着手、在空中抓,抓不住云,也抓不住风。
回去看她,是大姐和二姐商定的,老实说我是不情愿的。
大姐已是嫁出去的女儿,按当地习俗有未成家的儿女在,她是不该去的,怕是对孩子不好,所以就由爷爷带着二姐和我去的。
她的坆在村子的东头,傍着一座废弃的土砖窑,沾满煤灰的砖头七零八落的散布在干枯的草丛里。远远地看过很多次,只是从来都没有走近。就是这个女人、忍受着十月怀胎的煎熬把我带到这个世上的,也是这个女人、狠心的离去让我的童年这么悲惨,想想其实是没有童年的,懂事时就已经不再单纯,就有点复杂了,
低矮的坟头很是凄清,没有墓碑,也没有松柏,只是些零星的杂草,支支直立在春寒的朔风里。我在坆的南面找出一小片杂草稀疏的空地,摆出三个馒头,一块刀头面和一双筷子,点着纸钱,蓝色的火焰寂然的吞噬着它,这些花花绿绿,无声无息地慢慢变黑、扩散、破碎、飘飞、、、夹带着理不清的思绪、在坟前飞,在心头飞、、
我一直赌气不去看她,不去想她,事实上也没法去想,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多高多胖,什么声音,爱穿什么衣服,她走的那么干净利索,什么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都没有。只是直到现在我还是想不通,她怎么就这么狠心,当她决定走时,有没有想过我?我怎么办?她刚满十一个月大的还在吃奶的儿子怎么办?有没有不放心?有没有想过会给他的以后成长带来多大的阴影?会不会活的很累、很委屈?就这样走了,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要的走了,走的这么决绝,撇的真清、一干二净、、、、、
“花吧、花吧、、”二姐阴着脸,用烧黑的树枝,挑开没有烧完的纸钱。
“丽妈、他俩来看你啦,都好好的,老大现在有自己的公司了,老二刚买了房,也快结婚了,老小也考上大学了!都好好的!你也别挂念啦、、、、”
空气一点一点在凝结,我使劲吸才吸进去,吸进去却又吐不出来,一团一团全压在心口,化成一块巨大的石头。
二十二年啦!二十二年的阴阳两隔,她的儿子都没有去看过她!是天底下最狠心、最无情的儿子吧、、、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抱怨、还是忏悔,就在她的坟头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头、、、、
《我与地坛》反复读了很多遍,每一遍、甚至每一个字,都那么揪心,史铁生劝诫男孩不要和自己的母亲耍倔强,是啊!一个儿子和自己的母亲能有什么仇气呢?!更何况还是离世的母亲,所有的赌气、倔强、怨恨,似乎全都融化在这三个头里。
“小时候不懂事,现在长大了,还不去看她吗?”
是啊!长大了,长大了就要看开很多事,就要包容很多事,就不能像小孩子一样自顾自地耍性子了、、、 喜欢
清明节随笔 14
今天是四月四日,学校放清明节假。我回到了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
早上的时候,老妈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许多的事情,到市场买菜、肉,其中有葱、荷兰豆、猪肠子、豆腐、猪肉、猪肚。老妈买完各种东西后,就回家当场和老爸一起杀鸡、炒菜、买鞭炮……做清明扫墓前的准备。老妈叮嘱我们说:饭后不要乱跑,上午准备出发去扫墓。
老妈、老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从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点的时候,我们带着汽水和啤酒,还有鸡鸭、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带着装满黄草纸,冥币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发了。哥哥是负责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虽然很重但却坚持扛到目的地,因为老妈相信他的实力。相对来说,我拿的东西是很轻的,但责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气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脏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达墓地,后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来了。
二伯一上来就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烂泥清理起来,清理干净后,就叫老爸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锄头挖了几块大的泥块。我、哥哥还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块。我们把石块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带来的纸钱统统交给二伯,二伯把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钱分别放在石碑的东西南北方向,用石头压着。此后,奶奶把盛了两碗干饭用两双筷子插在饭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摆上各种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黄纸和冥钱,让我们分别把它们搓得均匀。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尽力气地搓,像打沙包一样用力地打着,使冥钱都均匀散开而他的拳头的皮搓破了。纸钱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点着了,点燃了香烛,纸钱一叠一叠地烧,在烧纸钱的过程中,由于风势很大,使得周围的干草燃起来了,我们赶紧拿起树枝扑打火焰,扑灭火焰后,又锄了一条防火隔离带。接着把还没有烧完的纸钱再烧起来。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说:“糟糕,下雨了。“小姑和老妈却不慌张,她们异口同声地说:“下钱罗,下钱罗,祖宗在保佑我们今年赚大钱了!”。几位表哥们点燃了“浪漫礼花”,随着“呼--啪啪啪”响了三声,那礼炮就像离弓的箭一样,在空中跳舞几圈后爆炸了,显得绚丽多彩。小雨此时也停了,天空又出现了太阳。
我们全体成员在铺了毡子的墓碑前齐齐地跪下来,随着二伯的叫声又跪又拜,我们在默默祝愿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祷祖宗保佑我们下一代兴旺发达。
最后,我们打开了带来的东西,午饭就在墓前吃,含义是邀请祖宗和我们一起吃饭。我觉得这顿饭很好吃,也觉得清明节扫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
清明节随笔 15
清明节这天,我们一家人去窑上水库旁边的山上给爷爷扫墓。
走在山路上,可以看见因为天气干旱而枯萎的庄稼,土地裂开大嘴,干硬得好像石头。曾经葱葱茏茏,开满各种各样色彩缤纷的野花的山上,现在只剩下杂乱的干草;往日碧波荡漾的水库,如今好像一个浅浅的水塘。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我们睁不开眼睛,而往年的清明却下着绵绵细雨,还有一丝寒意。
到了墓地,我惊讶极了,怎么往年坟墓周围长得又高又壮的杉树,今年却干枯得无精打采了?深深的杂草已没有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我们不能好像往年一样点香烧纸祭奠爷爷,因为由于天气的干旱,树木都干枯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点火,无疑会造成森林火灾。我们铲除了坟头上的杂草,把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给爷爷献上了鲜花和果品。
今� 妈妈说,现在全球的气候变暖不是好事情,其实是大自然对不爱护环境的人类的报复。
清明的随笔 16
总是喜欢把鲜活的影像,放进过去的日子里
用来掩盖,静静的流光
和某个,已忘记的温暖的黄昏
相信有那样一个夜晚,可以用另一种方式 有另一场相遇,不再是这般,触目惊心
一直盛开着
春寒尚在,上帝依旧吝啬的不肯把桃红移植到树上 春天在清明之前,尚是荒芜
向晚,明朗柔美的心思,散落一地
是在另一个诗人的笔下,把生命放进去
只要你肯把生命放进去
那么,这个春天真的可以很安静
嫩嫩的,有着几许羞涩,而又繁华似锦
清明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被放牧成忧伤的灰冷 血色的桃林,和迷醉的蝴蝶
曾经的拥有和离弃,新鲜的伤口和湿漉漉的孤独 总是随着变老的时光
不留痕迹,翩然远遁,只是虚留虚幻
清明节随笔 1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今天是清明节,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随着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路上显得比较拥挤,大家都赶着去老家祭祖。等我们到了老家,亲戚们都已经到齐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在爷爷奶奶家聚会,比过年还要热闹。
我们吃过了中饭,大家便从家里出发,这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带着奶奶早已准备好的东西,一起上山去祭祖。一路上,田地里油菜花开,蜜蜂嗡嗡,远远望去,大片的油菜花在阳光照耀下,像金色的绸缎闪闪发光。尽管下过小雨,但还让人感到春天浓浓的气息。山上有许多人在祭祖,不时地传来鞭炮声。
爷爷奶奶说:“我们要先拜祖祖太公的坟。”祖祖太公在全家人的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每年祭拜都从这里开始。只见伯父们将落叶扫开,将杂枝砍掉,在坟前摆上糖果糕点等,在碗里倒上酒,然后缓缓地洒在地上,奶奶嘴里喃喃地说着,祈求祖宗的保佑。在坟前,大家以辈份和长幼秩序跪拜。烧上纸钱,点燃鞭炮,隆隆的鞭炮声响彻了这寂静的山间。
清明的随笔 18
春,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气息的季节,春天是从寒冷无情严冬中出来的,春为了自由为了绿色为了生命而拼搏,春天往往在冬天后。今年冬天来的早,但春天也那么地积极来了,冬天带走了树儿和小草和一切生命,当春天来临时,她便又让那些可爱美丽的植物获得了生机。
春天是温暖的,听小溪开始融化了,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好像在感射春。春天的阳光是那么的灿烂小草偷偷地从冰冻的土中钻了出来,那颜色是那么的鲜艳,绿色的是嫩绿,十分的损毁人喜欢,但又不敢不忍心下手,怕不小心伤害了它那幼小的身体,我是多么羡慕她们的复活…… 随着时光的推移,四季的变换那么快到清明节了,冬天往往在春天前,冬天往往那么残酷,给人留下来的只有悲伤。
想起小时候我那亲爱的奶奶和姥太她们都离开了我,永远也不能再和我再度过一些美好时光了,可是我现在都记不清她们的模样了,但是我不看再看看她们了,看见的便是我那亲切的奶奶与姥太的墓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想我们当初在一起的快乐,我的心是那么的痛,我最亲爱的奶奶和姥太们想起你们维护我的情景我痛得是撕心裂肺。
我望着天空想着她们的模样,心想,奶奶,姥太大后天就是清明节了,学校放假我又来看你们了,虽然我不记得你们的面容,但我知道你们是最痛我的人是我父母的'母亲,我还记得奶奶和爷爷给我取得外号“高大山媳妇”这是你们看我那么的爱哭所以才给我取得,因为你们爱我所以害怕我哭,因为你们怕我哭所以你们爱我。还有您姥太我还依稀的记得,我第一次被父母骂时,是您 费尽苦思的不让我哭,想让我笑,您拿着您那存了很久的皱柔柔的钞票给我买棒棒糖,只为了逗我笑……我恨那残酷的严冬,因为它无情地带走了我两个至亲的人,因为我爱你们,所以我十分恨它。
姥太,奶奶你们等着,后天就是清明节,后天我无论如何也要去拜访你们不管是暴雨还是狂风还是二合一,都挡不住我对你拉的爱。我望着那棵已发芽的桑树陷入了沈思。